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九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2023-07-10 09:06:07
TAG: 大自然
LuckySXyd

大家都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可是也想知道如何去预防自然灾害。想要去预防,那么就要先知道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在这里先给大家说一下,九大自然灾害指的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等。

首先来说一下地震,地震其实预防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现在的电视,手机等传播信息,因为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监测到地震带几十秒之前来领遇到地震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慌张,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躲下来等待救援。

再来说一下滑坡,其实滑坡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多在山区,我们要尽量避免在下雨天,到斜坡掩体岩土体附近,尤其是下暴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洪水的话大家首先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其次天气不好的话尽量不要去河边玩耍。如果已经深陷洪水当中,一定要抱住漂浮的大型物体,比如大树等等。

一般来说,海啸都是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来的,海啸发生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波浪,然后对沿海的城市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台风登陆的话我们也要注意,少出门尽量在家里避免出去被大风吹走。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海上,如果深陷龙卷风当中真的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雷击的话其实就是说下雨天的时候尽量少在大树下面或者金属物体下面,不要在下雨天打电话,尽量躲在家里面就可以避免雷击。

暴雪这种情况其实一般来说天气预报都可以预报到,就是大家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本地的天气,尤其是阴雨天、雨雪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天气再出门,这样就会减少自己遇到暴雪暴雨的几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这种自然灾害的预测也越来越全面,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我们的损失。

康康map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此后故乡只

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

1、地震

地震是由地壳产生的能量快速释放的产物,地震的会造成大面的建筑破坏,倒塌的建筑会使很多人被建筑残骸掩埋,而近几年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日本9级福岛附近海域的地震,而国内最严重的地震是玉树和汶川的地震。

2、泥石流

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3、滑坡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4、洪水

当部分地区的河道、湖泊中已经积满水时降雨仍在继续就很容易出现洪水,洪水的出现会使城市、村庄被淹没并将人们卷入水中冲走。

5、海啸

海啸常受到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海啸就是一座巨型的海浪,会将沿海的城市大面积的建筑吞没和摧毁。

6、台风

飓风、台风会造成大面的雷暴和暴雨、暴风,同时也可能产生龙卷风,飓风和台风的出现会对沿海城市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飓风和台风造成的大雨很可能引发洪水。

7、龙卷风

龙卷风是在台风、飓风中形成的时速超过150公里的旋转风,龙卷风常常发生在热带区域,龙卷风的出现会造成大面积的破坏,所经过地方都会受到影响。

8、雷击

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

9、暴雪

暴雪指自然天气现象的一种降雪过程,它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当暴雪天气来临时当地政府部门应做到暴雪预警信号应急预案,提醒人们做好各方面应对措施。

mlhxueli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hi投

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

u投在线

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

阿啵呲嘚

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

人类地板流精华

嗯,不错不错还有多的吗

Ntou123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自然灾害有哪些

1.暴雨2.冰雹3,干旱4.雷电
2023-07-10 04:56:322

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包括干旱、高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暴雪、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雷电、雷暴、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基本介绍: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宇宙辐射、赤潮(极少出现,出现了也影响小)等。
2023-07-10 04:56:411

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很多,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自然灾害有哪些吧。 详细内容 01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指的是台风、干旱、洪水、沙城暴或龙卷风等带来的伤害,是自然灾害之一。 02 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指的是河流、湖泊、海洋或者水库等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而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损失。 03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指的是由于强烈的地面震动,使树木、房屋倒塌而带来的破坏,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 04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指的是人类与动植物失去平衡,比如大量捕捉鸟类,从而破坏生物链,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 05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指的是海洋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比如发生了风潮、海啸、海潮等等,而引发的灾害性现象。
2023-07-10 04:57:001

自然灾害有哪些

  1、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和其他灾害。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2、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3、自然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4、自然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2023-07-10 04:57:151

自然灾害有哪些?

地震、洪灾、海啸、冰雹、泥石流、火山、凌汛、飓风、赤潮、风暴潮、我们班主任是谁?
2023-07-10 04:57:253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等。 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喷发、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主要有:森林草原火灾、重大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有害物种入侵等。
2023-07-10 04:57:341

自然灾害有哪些?

在中国发生的重要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结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霜冻及旱灾等.(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火山、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5)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7)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023-07-10 04:57:411

自然灾害一共有哪些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经常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那么,大家对自然灾害是不是了解呢?比如,自然灾害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自然灾害包括干旱、高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暴雪、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雷电、雷暴、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人类尽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尤其是地震造成的道路裂缝,洪灾冲垮道路,直接将人类修筑的道路破坏。房屋建筑是人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自然灾害可以轻松地将其毁于一旦。自然灾害有时候多重并发,一种灾害的发生还会带着其他次生灾害产生,比如瘟疫。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很强,人类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挖掘,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2023-07-10 04:57:471

自然灾害有哪些?

大自然有自然灾难问题,自然灾害分别为:山体滑坡、森林火灾、海啸、雪崩、干旱、洪水、、火山喷发、龙卷风、地震,台风等。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2、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3、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4、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 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5、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6、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扩展资料:自然灾害的特点1、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破坏性自然灾害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4、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 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5、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2023-07-10 04:57:571

自然灾害有哪些

地震,海啸,龙卷风,洪水,火山爆发
2023-07-10 04:58:386

常见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台风、飓风、龙卷风、山体滑坡、泥石流、外星体撞击地球、水灾、旱灾、虫灾、冰灾、传染性疾,等等这些都属于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2023-07-10 04:58:5615

自然灾害有哪几种

  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不包括人为原因),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气象灾害: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此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海洋赤潮、重大传染性疾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扩散、地震、火灾等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安全的重要问题。   2.地质灾害:由岩石圈活动所引起的灾害。具体地说,在地壳某个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剧烈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给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带来突如其来的灾难,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在生物圈内,由于各种生物活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对人类生命和生存环境引发的重大伤亡和破坏称为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2023-07-10 04:59:391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球有以下这些自然灾害,地震、滑坡、台风、海啸、冰雹、旱灾、飙风、洪灾、寒潮、雪灾、酸雨、沙尘暴、荒漠化、暴风潮、龙卷风、泥石流、水土流失、火山爆发、生物灾害、雪崩、暴风雨。
2023-07-10 04:59:481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啊?

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其实生硬定为十大不太合理。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国家要花大量的资金于防洪措施。近30年来,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75年8月 5~7日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3天最大降雨量达1605毫米(该地区年均降水总量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的土坝漫水溃决,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公里,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在其出现初期,人们并不能感到它的到来,但时间愈长受旱面积扩大,严重程度与日俱增。在我国,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旱灾,大部分地区春旱发生机会多、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群发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热带气旋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7~8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15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80%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前面所说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就是由于 7503号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而带来的特大暴雨。台风登陆先后在台、浙。闽、粤、湘愕、赣、冀、豫等10省出现暴雨。其中河南最为严重,暴雨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时为189.5毫米,24/小时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 所谓潮灾是指在强风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风暴潮和巨浪叠加于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摧毁防御设施,导致洪水泛滥,形成潮灾。我国潮灾主要是由台风和寒潮引起的。东南沿海倍受台风袭击,是潮灾多发重发区。渤海和黄北部,冬春季节寒潮冷锋过境,造成渤海7级以上东北大风导致渤海南岸的潮灾。 低温冷害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强寒潮引起急剧降温。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过低,南方冬季的冻雨和寒露季节前后的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秋季晚稻抽穗扬花,遇上这种天气造成稻谷空壳、瘪粒而减产。1969年1月26日至30比寒潮到达长江流域,降温14~20℃,冬小麦、油菜和果树遭受严重冻害。1977年10月25~29民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地震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 上世纪全球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临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滑坡它是斜坡上大量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造成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的破坏或被掩埋以及人员伤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不同影响,滑坡类型是多样的。我国是多山和多地震国家,有史以来暴雨和地震引起的滑坡频繁发生,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又不断出现水库。矿山、路堑和山城等的滑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县迭溪地震时,周围30里山陵崩、滑,迭溪城与龙池山二个巨型高速滑坡相对而下,堵塞涡江,形成堰坝高160 多米;45天后壅塞之水泛溢溃决,沿江数百公里皆受重灾。湖北远安县盐池河磷矿,由于地下采空,山体开裂,雨后位移骤增,1980年6月3日凌晨,100 多万立方米的山体突然崩滑,坑口建筑物被毁,办公楼、宿舍、大量矿山机械和280多名员工瞬间被埋入20多米厚的碎石之下。
2023-07-10 04:59:571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问题一:什么是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几种类型? 自然界发生变异,给人类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件,就是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例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问题二:九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问题三: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问题四:自然灾害的种类有那些? 5分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 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干旱 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常出现各种先兆,比如地震发生前的各类动物异常行为。那么回光返照现象表现在哪里呢?运用到灾害领域里是指某种灾害出现时,自然界中地某种现象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相对平静、正常的状态。 现在已发现台风来临前,四周无风。 还有,在大地震来临前往往也是相对平静,人们察觉不出来。平时小虫子的叫声,青蛙闹嚷声,一声儿都没有了,静得反常,静得叫发怵,灾难突发于这万籁具寂得夜间。 对于春旱、夏旱浮预防目前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如提高水库、小水窖、小水塘的利用率来解决。 冰雹来临时常常伴有的大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主要是通过人工方法预防冰雹,方法可分为“防和消”。 当然,通过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尽快改善自然环境,才是预防自然灾害最有效的办法。 问题五: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几种?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2023-07-10 05:00:041

自然灾害有哪些?

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
2023-07-10 05:00:1215

自然灾害有那些?

“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自然灾害:1、雷电灾害防范(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5)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地震灾害防范(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①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②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③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④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⑤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⑥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⑦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⑧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3、热带风暴灾害防范(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6)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8)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4、龙卷风灾害防范(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4)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5)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5、洪水灾害防范(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4)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2023-07-10 05:00:361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火灾
2023-07-10 05:00:599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七大类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气象灾害:指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等。海洋灾害:指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等。洪水灾害:指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现象。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 1、气象灾害:指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等。 2、海洋灾害:指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等。 3、洪水灾害:指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现象。 4、地质灾害: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等。 5、地震灾害: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等。 6、农作物灾害:指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等。 7、森林灾害:指病原生物或不良的气象、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使林木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的病理变化。
2023-07-10 05:01:241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热带气旋、沙尘暴、浓雾、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等。 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5、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2023-07-10 05:01:551

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

一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鲁甸地震伤亡严重。前三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云南和新疆各6次、西藏3次。6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5月30日云南盈江6.1级地震和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其中,云南鲁甸6.5级地震是鲁甸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强地震,也是云南省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后最强的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0余万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坏,交通、通讯、电力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201.4亿元(其中云南198.5亿元、四川1.7亿元、贵州1.2亿元)。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偏重,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仅次于发生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2008年和发生过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的2010年。 二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前三季度,全国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南方地区先后遭受33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10年一遇较大洪水,多地部分城区出现积水内涝,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等受到较大影响。据统计,前三季度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造成全国28个省份1518个县(市、区)7704.1万人次受灾,712人死亡失踪,366.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9万间房屋倒塌,130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139.4千公顷,其中绝收753.6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含地质灾害)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损房屋数量均偏少5成左右。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灾情较重,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倒损房屋数量均占到全国总损失的70%以上。 三是北方地区高温少雨,东北黄淮等地夏旱突出。7月份以来,东北、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导致旱情发展迅速并于8月上旬达到峰值,8月下旬旱情逐步得到缓解,但仍对部分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据统计,此次旱灾共造成全国11个省(自治区)7100余万人受灾,1000余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余千公顷,其中绝收1000余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干旱灾情总体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3成以上。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等省份灾情较重,造成975.5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7028千公顷,其中绝收971.9千公顷。 四是台风登陆个数偏少、次数偏多,超强台风历史罕见。前三季度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6.5个)明显偏少,其中8月无台风生成为历史罕见。总体上,今年初台偏早、台风登陆我国次数偏多,其中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410号台风“麦德姆”分别登陆3次,1416号台风“凤凰”登陆多达4次,且为25年来首次登陆上海的台风。“威马逊”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2000年以来对海南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台风,海南等地百余航班被取消,多班轮渡、客轮停航,多线路列车停运;海南海口、文昌,广东徐闻、雷州,广西北海、防城港等城市供水供电一度大面积中断,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据统计,前三季度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2个省份364个县(市、区)2615万人次受灾,111人死亡失踪,176.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3万间房屋倒塌,5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 五是年初低温雨雪影响春运,风雹灾害损失偏轻。2月份,中东部持续出现较为频繁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最大降温幅度普遍在10度以上,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8度,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发生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10人死亡,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受冻,部分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受损。其中,2月4-7日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对春运返程交通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前三季度风雹灾害造成全国30个省份1132个县(市、区)2259.7万人次受灾,165人死亡失踪,1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万间房屋倒塌,28.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偏少5成以上。
2023-07-10 05:02:041

地球上常见的10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top10:山体滑坡。top9:雪崩。top8:干旱。top7:野火。top6:洪水。top5:海啸。top4:火山爆发。top3:龙卷风。top2:地震。top1:飓风。第十名,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涉及地面元素的灾难,包括岩石,树木,房屋的一部分,以及其他任何可能被扫除的物质。山体滑坡可能是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或周边地区的一般不稳定造成的。泥石流或泥石流是山体滑坡的特殊情况,大面积暴雨导致陡坡上的松土坍塌,向下滑动。第九名,雪崩。雪崩是一种地球物理危害,涉及到一块大块雪或岩石下滑的山腰,当材料积聚在斜坡上时,这是冬季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当雪崩向下移动时,它们可能会从雪包中引起雪而且尺寸增长。第八名,干旱。当一个地区的供水严重不足时,干旱就会持续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区域持续低于平均降雨量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它可以对受影响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农业产生重大影响。第七名,野火。一般表现在森林大火,野火或森林火灾是在野地地区燃烧的不受控制的火灾。常见的原因包括雷电,人类粗心大意,纵火,火山爆发,以及火山爆发的火山灰。这可能是对农村地区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威胁。第六名,洪水。洪水是淹没大地的水流泛滥,这通常是由于河流或湖泊中的水量超过本体的总容量,水流冲破堤坝,瞬间造成巨大的水流。也有可能是由于降雨导致城市下水道瘫痪,雨水积压。第五名,海啸。海啸是当一群水如海洋迅速流离失所时产生的一系列浪潮。地震,高于或低于水面的大规模运动,火山喷发和其他水下爆炸,山体滑坡,大型陨石影响彗星影响和海上核武器试验都有可能造成海啸。第四名,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火山活跃的表现,将熔岩和有毒气体释放到空中。它们的范围从每日小火山喷发到非常罕见的超级火山爆发(火山喷发至少1000立方公里的物质),爆发的火山灰等物质形成火山碎屑流,速度堪比客机。第三名,龙卷风。龙卷风是暴力的,旋转的空气柱,以50到3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吹动,并且可能更快。龙卷风或是单独形成,或者往更凶猛的大型龙卷风爆发或其他大面积的雷暴发展。第二名,地震。地震是地壳中突然释放能量而产生地震波的结果,地震记录仪也被称为地震仪,地震的大小通常以里氏规模报道,3级或更低的地震几乎不可察觉,7级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破坏。在地球表面,地震通过震动和有时地面移动而显现出来。第一名,飓风。飓风,也称台风,它是由海洋中蒸发的水引起的,并成为一场风暴。科里奥利效应导致风暴旋转,并且当风速大的风速达到大于74英里/小时的风速时,就会宣布成为飓风。飓风被用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这些现象,印度的热带气旋和西太平洋的则被称为台风。
2023-07-10 05:02:131

自然灾害有哪些分类?

灾害分类: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其中气象灾害占到整个自然灾害的70%。
2023-07-10 05:03:511

有哪些重大的地球自然灾害

  1、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   2、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3、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2023-07-10 05:03:591

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4种)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
2023-07-10 05:04:051

地球上常见的10大自然灾害有哪些?(举10例)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 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干旱 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常出现各种先兆,比如地震发生前的各类动物异常行为。那么回光返照现象表现在哪里呢?运用到灾害领域里是指某种灾害出现时,自然界中地某种现象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相对平静、正常的状态。 现在已发现台风来临前,四周无风。 还有,在大地震来临前往往也是相对平静,人们察觉不出来。平时小虫子的叫声,青蛙闹嚷声,一声儿都没有了,静得反常,静得叫发怵,灾难突发于这万籁具寂得夜间。 对于春旱、夏旱的预防目前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如提高水库、小水窖、小水塘的利用率来解决。 冰雹来临时常常伴有的大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主要是通过人工方法预防冰雹,方法可分为“防和消”。 当然,通过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尽快改善自然环境,才是预防自然灾害最有效的办法。
2023-07-10 05:04:151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震,海啸,泥石流
2023-07-10 05:04:375

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震,火灾,台风,洪水
2023-07-10 05:04:543

自然灾害的现象有哪些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酸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 沙尘暴: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8)反厄尔尼诺的危害。 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森林火灾   由于高温引发的森林火灾。   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7大类: 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洪涝及其它灾害   (一) 雨涝。雨涝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   (二) 洪水。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三) 凌汛灾害。凌汛灾害是因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并引起灾害的现象。   (四) 地震灾害。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而诱发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坝造成的洪水灾害。 大风灾害   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大风的危害: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根据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归纳为机械损伤、风蚀、生理危害、影响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几个方面。台风在大风危害中的破坏力最为突出。 热带气旋灾害   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江宝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将雹害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当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地的国家之一。   (三)我国冰雹的地理分布特点   1、多雹区:   青藏高原多雹区、北方多雹区、南方多雹区。   2、少雹区:   我国的少雹区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降雹集中的季节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时期。   根据各地降雹季节的变化特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双峰型。   降雹日变化主要有几种类型: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强度特征   降雹范围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   (五)冰雹的预测和防御   1、冰雹是比较难以预报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台以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监测和天气图等大量实时气象信息对冰雹天气进行追踪和外推预报。民间也有许多预报经验,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风,夏季多冰雹”“乌云宝塔形,下边泛红云,冰雹到眼前”等,总结起来预测的方法有六点:   (1)感冷热;(2)辨风向“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3)看云色;(4)听雷声;(5)识闪电;(6)观物象。   2、冰雹的防御:   (1) 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项则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冰雹来时的应对:   (1) 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应将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   (3) 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   (4) 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 有时,冰雹会伴有狂风暴雨,需特别注意预防及躲避。 海洋灾害   (一) 风暴潮。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二)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实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还是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四)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地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其他灾害   除了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等灾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威胁我们的生命以外,我们对雷电、大雾、冰雹等其他灾害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   雷电   (一)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成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方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防浓雾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雾灾的防护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自然灾害及疫病   自然灾害破坏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形成了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件,因而,控制传染病便成为抗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灾害后,随着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灾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在一个时期,这种灾害的“后效应”使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控制与其他的抗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应”将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灾害条件下传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2023-07-10 05:05:032

国内有哪些重大自然灾害?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和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62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10.6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万人;倒塌房屋796.7万间,损坏房屋245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5月12日15时4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5月12日22时15分提升为一级。2.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于9月1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月22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早上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共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150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7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15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1千公顷;倒塌房屋4.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3.3亿元。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降雨过程,降雨导致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洪涝受灾,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受灾较重,针对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省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此次大范围洪涝过程共造成2997.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7人,失踪10人,紧急安置转移254.0万人;农作物受灾1429.9千公顷,绝收207.2千公顷;倒塌房屋12.4万间,损坏房屋36.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5月至9月,新疆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异常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其中,北疆地区气温偏高1.6℃,天山山区偏高1.8℃,偏高幅度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全疆有64个气象站气温偏高幅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新疆全疆平均降水量5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4.0%,北疆地区平均降水量62.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2.6%。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春夏连旱,旱情仅次于1974年,是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全区有1867.6万公顷天然草场严重受旱,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8%,天然放牧场及打草场产草量普遍下降30-40%。其中,阿勒泰地区各类草场受旱面积达433.3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60%;塔城地区则遭受了30多年来未遇的罕见干旱,有373.3万公顷天然草场严重干旱,占该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0%以上;伊犁河谷受灾严重的草场面积达185.5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54%。受干旱影响,新疆粮食产区大面积受灾,尤其是北疆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受灾严重,一些地方几乎绝收。7月22日,针对新疆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10月下旬至11月初,长江沿江及其以南地区出现较大范围强降雨,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倍,其中贵州东部和北部、云南西部、广西西部、湖南中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雨量为100-200毫米,广西郁江及云南元江等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洪水量级达到历史同期最大,南方多条河流11月份集中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此次秋涝过程造成云南、重庆、湖南、广西、贵州5省发生严重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421.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1人,失踪46人,紧急安置转移18.3万人;农作物受灾201.7千公顷,绝收37.6千公顷;倒塌房屋1.4万间,损坏房屋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其中云南省因洪涝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普洱、文山、昭通、曲靖、保山、玉溪、德宏、版纳等13个州市2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3人、失踪46人、受伤29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18万人;农作物受灾118.2千公顷、绝收26.8千公顷;民房倒塌3149户10484间,损坏30507间;死亡大牲畜1430头(只);灾区电力、交通、水利、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针对云南灾情,11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后根据灾情发展,于11月3日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同日,针对广西灾情,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月30日16时30 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处(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之后又发生余震千余次,最大震级5.6级,给四川省和云南省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共造成川滇两省126.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1人,紧急转移安置22.7万人;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6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6.2亿元。8月30日,针对川滇两省的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月24日至25日,四川震区东部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导致四川地震灾区发生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共造成220万余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5万余人,因灾死亡19人,失踪40人;倒塌民房3600余户、1.3万余间,损坏民房2.4万余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其中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市部分地区活动板房集中安置点一度进水。针对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9月24日上午10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下午,根据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3月份以来,宁夏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3-6月份,中部干旱带累计降水量仅为17.0-57.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1960年以来同期最少;南部山区3-6月份累计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原州区降水量为1957年以来最小值。7月至9月中旬,全区仍然未出现大范围有效降水。持续干旱给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干旱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空秕率增高,豆类作物荚果数和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造成减产;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生长缓慢,苗情较差,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受干旱影响,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水库、塘坝、窑窖等蓄水不足,普遍出现人蓄饮水困难并日益加剧。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的同心、盐池和海原等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以及固原市辖区内53个乡镇、542个行政村旱情严重,15.6万户、70.4万人受灾,有248.9千公顷夏粮受灾,1.26千公顷夏粮绝产;干旱还造成6.4万眼水窖干枯,28.7万人,9.2万头家畜不同程度缺水。9月下旬,宁夏全区出现明显降水,各地干旱得到明显缓解。但由于前期干旱持续时间长,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缺水严重,干旱造成的夏秋粮食作物减产已无法逆转。7月4日,针对宁夏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10月26至28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等地区出现强降雪过程,造成19县受灾,受灾人口10.27万人,因灾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1人冻伤,其中2人重伤;因灾死亡牲畜8705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 10月31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并及时调拨了帐篷、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安排灾民的生产生活。10月31日,针对西藏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2023-07-10 05:05:111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比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有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
2023-07-10 05:05:191

近5年来中国有哪些比较重大的自然灾害?

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等。1、雪灾2008年1月3日起,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3、玉树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附近。截至2010年5月30日18时,经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人,无名尸体11具,失踪270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人,女性1397人;青海玉树籍2537人,省内非玉树籍54人,外省籍96人(含香港籍贯1人);遇难学生199人。4、雅安地震4·20雅安地震是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乐山市,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06月05日18时30分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北纬30.3度,东经102.8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5、舟曲泥石流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
2023-07-10 05:05:261

危害人类健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些异常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2004年12月26日,印尼爆发海啸,印尼、斯里兰卡、印度、缅甸等国家在灾害中丧生的人数达30万以上;2008年5月12日,中国西部的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遇难人数9万;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其引发的海啸造成2万余人死亡。灾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立竿见影的重大伤亡。所谓“大灾之后有大疫”,自然灾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往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消除。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2023-07-10 05:06:191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中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结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5)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6)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023-07-10 05:06:261

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2023-07-10 05:06:491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泥石流(长江一带)、地震、洪涝、雪灾(南部)、冻雨(南部)、台风(沿海地区)、沙尘暴(从北向南)
2023-07-10 05:07:003

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2023-07-10 05:07:162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自然灾害通常都是比较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以下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1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2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什么3    1 、洪涝   洪涝是由屡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 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 亿元。    2 、台风   台风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 6 ~ 7 级为热带低压, 8 ~ 9 级为热带风暴, 10 ~ 11 级为强热带风暴, 12 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 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 %), 7 ~ 8 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 7 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   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 15 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 80 %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很多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带来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 、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   1556 年 1 月 23 日 陕西华县 8 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 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 . 8 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本世纪全球 10 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4 、火灾   俗话说: “ 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 — 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5、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 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海滩上一片狼藉。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2023-07-10 05:07:231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和洪水灾害:包括台风、热带风暴、龙卷风、干旱、洪涝、寒潮、暴雨、霜冻、冰雹、暴风雪、干热风等。2、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包括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3、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地面沉降等。4、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水侵入、海水回灌等。5、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等。
2023-07-10 05:07:333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2023-07-10 05:08:002

十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问题一:地球上常见的10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其实没有定论,排一个十大给你: 1、地震。 2、海啸。 3、龙卷风。 4、森林火灾。 5、洪灾。 6、火山爆发。 7、泥石流滑坡。 8、台风。 9、风暴潮。 10、旱灾。 其实地球上的常见灾害极多,以上只是列举了十个比较常见的。 问题二:地球的十大灾害有哪些,是怎样形成的 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其实生硬定为十大不太合理。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国家要花大量的资金于防洪措施。近30年来,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75年8月 5~7日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3天最大降雨量达1605毫米(该地区年均降水总量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的土坝漫水溃决,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公里,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在其出现初期,人们并不能感到它的到来,但时间愈长受旱面积扩大,严重程度与日俱增。在我国,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旱灾,大部分地区春旱发生机会多、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群发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热带气旋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7~8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15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80%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前面所说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就是由于 7503号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而带来的特大暴雨。台风登陆先后在台、浙。闽、粤、湘愕、赣、冀、豫等10省出现暴雨。其中河南最为严重,暴雨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时为189.5毫米,24/小时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 所谓潮灾是指在强风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风暴潮和巨浪叠加于大潮汛天文 *** 上,海潮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摧毁防御设施,导致洪水泛滥,形成潮灾。我国潮灾主要是由台风和寒潮引起的。东南沿海倍受台风袭击,是潮灾多发重发区。渤海和黄北部,冬春季节寒潮冷锋过境,造成渤海7级以上东北大风导致渤海南岸的潮灾。 低温冷害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强寒潮引起急剧降温。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过低,南方冬季的冻雨和寒露季节前后的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秋季晚稻抽穗扬花,遇上......>> 问题三:近几年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云南大旱,云南森林火灾,湖南泥石流 问题四:近三十年中国有哪些重大自然灾害 近30年来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有: 1.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1991年5月、6月份开始,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旱灾。据当时初步统计,安徽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死亡26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江苏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死亡164人,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 2.1998年6月中旬发生的的特大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造成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灾害。全国29各省市自治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3.2008年1月中旬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南方遭受有史以来的特大冰雪灾害,严重的破坏,给电力交通运输设施造成极大破坏,灾害波及21个省直自治区。 4.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近30年来我国发生的破坏力最强,经济损失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 问题五:世界十大自然灾害是什么? 10大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洪水、雷暴和龙卷风、雪暴、雪崩、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波(泥石流)、海潮(海啸)。 问题六: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自然灾害有哪些 早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古人的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当年陕西发生一次大地震,《诗经》上作了详尽的描述,其大意是:闪闪的电光,轰轰的雷鸣,这种不祥的描象,多么叫人不能安宁。千百条河流在沸腾,巍峨的山顶在塌崩,高岸变成了低谷,深谷变成了丘陵。《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2023-07-10 05:08:061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扩展资料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1、突发性自然灾害:①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②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2、缓发性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灾害
2023-07-10 05:08:131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自然灾害包括干旱、高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暴雪、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雷电、雷暴、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基本介绍: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宇宙辐射、赤潮(极少出现,出现了也影响小)等。
2023-07-10 05:08:291

有哪些自然灾害

突发性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缓发性自然灾害: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
2023-07-10 05:08:422

自然灾害有哪些

台风,泥石流,山洪,霜冻,冰雹等等。
2023-07-10 05:09:057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和其他灾害。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2023-07-10 05:09:211

自然灾害有哪几种?

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农作物灾害。1、气象灾害包括台风、热带风暴、龙卷风、干旱、洪涝、寒潮、暴雨、霜冻、冰雹、暴风雪、干热风等。2、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包括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3、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地面沉降等。4、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水侵入、海水回灌等。5、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等。
2023-07-10 05:09:281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即构成灾难。 分类地质灾害: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山崩 气象灾害: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如:雨灾(暴雨、热带暴风雨)、风灾(台风、飓风、龙卷风)、水灾(洪水)、雪灾(暴风雪、雪崩) 气候灾害:气候异常所产生的灾害,如:全球大气变暖,旱灾等 水文灾害:如水灾等 生态灾害:恶性传染病(SARS、埃博拉病毒)、沙尘暴、火灾(森林大火)等 天文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活动引发的灾害相关条目灾害灾难物种灭绝全球变暖太阳黑子饥荒突发事件恐怖事件战争灾难核事故减灾
2023-07-10 05:10:307

有哪些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泥石流、龙卷风、沙尘暴、山体滑坡、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
2023-07-10 05:10:555

自然灾害有哪些?

大自然的问题是有自然灾难,自然灾害分别为: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森林火灾、洪水、海啸、火山喷发、龙卷风、地震,台风。自然灾难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难;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难;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难。扩展资料: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2023-07-10 0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