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振
-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
形而上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
也成为玄学。
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
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变,且原因不在内部而在事务外部。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4.马克思哲学也是对其进行强烈批判。
什么是形而上?
1、"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2、"形而上"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3、“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扩展资料:1、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2、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形而上2023-07-08 19:50:431
形而上的解释形而上的解释是什么
形而上的词语解释是: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形而上的词语解释是: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注音是:ㄒ一ㄥ_ㄦ_ㄕㄤ_。结构是: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拼音是:xíngérshàng。形而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二、国语词典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三、网络解释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形而上(文化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关于形而上的诗词《形而上学的上游》关于形而上的诗句妙谛形而上形而上下有精粗关于形而上的单词transcendental关于形而上的成语拾级而上夤缘而上知难而上迎难而上等而上之溯流而上历阶而上关于形而上的词语自上而下知难而上逆流而上蜂拥而上形而上学夤缘而上历阶而上迎难而上溯流而上一拥而上关于形而上的造句1、在一个万物皆以给出而却不加以解释的世界中,价值或形而上学的多产性只是个意义尽失的概念。2、美学长期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压制之下,丧失了自身的特质。3、古希腊的数学是形成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键机制,通过华达哥拉斯而直接影响到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再传至亚里士多德。4、选伴侣选爱人,还是选个疼你的好。爱原本就是个挺虚的词儿。它不只是简单的形而上,更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呵护。爱一个人,得给对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乎。一万句柔情蜜意,不如一句“放着,我来。”记着,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5、随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当代实在论思想也发生了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向关注关系、整体与认识行为的近代实在论的转向。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形而上的详细信息2023-07-08 19:50:561
哲学里的“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如何从字面上理解“形而上”? 解析: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08 19:51:03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拓展资料: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2023-07-08 19:51:18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08 19:51:301
“形而上”
形而上是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用现代的思维讲,形而下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具体的器物(可以拓展到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就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则)。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2023-07-08 19:51:416
什么事是“形而上”大神们帮帮忙
形而上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物2023-07-08 19:51:574
形而上与形而下有什么区别?
意思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出自《易经·系辞》其形成年代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1)战国前中说。认为文中开头”天尊地卑“与文中大量道家术语,曾见于孔门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记》,可证为战国前中期。(2)战国后期说,认为此传陆续写成,其中对占卜法的解释以《彖》、《象》为蓝本,故出于《彖》、《象》之后。另有秦时作、汉时作等说法。扩展资料:《系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八经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阴一阳构成,没有阴阳对立,就没有《周易》;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它特别强调了宇宙变化生生不已的性质,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又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提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它又以“保合太和”为最高的理想目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视和谐的思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辞2023-07-08 19:52:221
“形而上”中的“而”表示什么意思
“形而上”中的“而”表示承接的关系。“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天”,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天”。《周易》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这个意义说,“形而上”乃是指“天”上的“象”。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象”,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2023-07-08 19:52:351
中国哲学讲的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形而下是关于哲学的界定。亚里士多德将哲学定为“形而上学”,即“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这里所谓“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的代名词。)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是在科学“之后”(也就是“之外”)的学术。有一些问题,是科学不讨论也无法讨论的,它们正是哲学的课题。用中国话来讲,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哲学研究的则是“形而上”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2023-07-08 19:52:581
“形而上”和“形而下”有何区别?
《易经·系辞》中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形”是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把“形”作动词便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意思是说,可见则为象,具形则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见),在地成形(形,名词,同器),”因此“形”的深层意义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诸动词的用法,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形而上下的意义,先儒解释甚繁,兹选以下五家,以资参考。 孔氏正义:「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 李氏集解:「崔憬曰,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朱子本义:「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 来氏易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就有太极之理在里面,如有人身,此躯体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躯体之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阴阳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无声无臭,则理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则囿于形器之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谓之器。」 何氏订诂:「是故阴阳形见于卦画,而在形见于卦画之前者,则为形而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曰道。在形见于卦画之后者,则为形而下,奇偶之陈,有方有体,故曰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即有太极在其中,有人身,即有吾性藏其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 看了以上各家的解释,可以略知形而上下的意义,而道与器不相离,实为要解。道器虽不相离,但亦不相即,二者有同有异,此义可据大衍之数的学理进一步研究。 揲蓍求卦之法,取五十茎蓍草,名为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以象太极,其余四十九蓍,依筮法程序,分而为二,以象两仪,以至归奇于扐以象闰等,每经三变成为一爻,十八变而成一卦。方筮之初,两仪未分之际,浑然一太极,此即形而上者,亦即是道。两仪既分,阴阳相待,乃有四象八卦,此即形而下者,亦即是器。这也就是系辞上传另一段文字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吾人的心性,本有真常,无生无灭,此处生两仪生四象等生字,是出现的意思,也是分辨的意思。两仪四象八卦,皆自太极分辨阴阳,而相继出现其形相,这些形相出于太极,实与太极不相分离,这是道器不相离之义。道器虽不相离,但道是形而上者,无生无灭者,器是形而下者,生灭无常者,所以不能说,道即是器,器即是道,这是道器不相即之义。喻如海水起浪,水与浪未尝相离,但是浪相起灭无常,水性持平如故,所以水与浪又未尝相即。 了解形上形下的意义,以及道与器的关系,然后可以入观卦爻。先观卦爻皆是形而下者。卦爻变动,出现天地人物万有之形,亦皆是器。凡是形器,皆是生灭无常者。次观卦爻皆由太极生两仪而来。太极之生两仪,实由吾人分辨之心而起,只要吾人不起分辨心,便能灭除生灭之相,而入于道。后观太极是卦爻的本体,卦爻是太极的别相,体真相假,不迷于相,则能明于本体,明于本体则能合理的运用万相。如此观之,久而且熟,可以展放一卦六爻弥于全宇宙,复收全宇宙藏于寂然不动之心,或收或放,无不自如,或出或处,无不自在,观到这样的境界,可谓已得圣人传易之旨。2023-07-08 19:53:051
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什么意思?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已经很明了。把无形的抽象的称为形而上,有形具体的称为形而下。1、要更加透彻地解释,关键在于形、者、之的解释。如果形解释成为形容,描述的意思,者指描述事物的人,之指的事物,那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往上讲事物的原理,往下讲事物的作用。2、若形解释为品格格调,意思则是格调高上的人讲究方式,格调低下的人讲究用处。因为形上之间有而字,包含承前启后的意义,有相形而分上下的意思。3、如果谓是称为的意思,那么者就不是指的描述事物的人,而是形而上或者形而下的主语助词,就要通过对比道与器的内涵,相对确定涵义。即将两个概念并列确定各自的内涵与外延。道之于器是方法,器之于道是功用,例如说得道与否,是指是否找到了成功的方法。说成不成器,是指有没有用的意思。因此形,就是现实情形、行为模式、形式的、显示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是,约束现实情形的概念形式上叫做规律,落实下来叫做生效。2023-07-08 19:53:121
中国哲学的“形而上之学”指什么?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形而上学”一词与传统用法中的玄学、理学大体相通,现在则通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或人文学科,“形而下学”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近代中国学人将西文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在学术上精细的理解和分析一直纷争无定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前些天,我提到“道”字说中国古典哲学无论是儒道释三家,他们所说的“道”归根到底是一样的,都是天地人等万物如何生成,在运行规律上有分歧,这也是为什么成为不同派别的主要原因。儒家认为这个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在于天,这个天我认为有自然之天和主宰之天两种,儒家主要讲主宰之天。有些把这个天神化,有些认为是理,认为是心,认为是气等等。它的统一部分就是道是可知的,可以感悟到的。 《易传》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有一定的形状才叫器。在这个问题上,《易传》认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象与形是相互对待的。张载认为“象”也是形而上的,“气化”就是道;程颐、朱熹则认为“象”是形而下的,与“器”同类。其实,“象”也是有分类的,“在天成象”,这个象和器一样都是“道”的具体形态而已。我前面说“道”也有分类。朱熹认为天地一理,万物中又各自有各自的理是有道理的。这个象也一样,有微观可见的,也有宏观的可与“道”混淆的。“器”是“象”在人可见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那么,为什么说“形而上”与“形而下”呢?我前些天便开始思考这个“形”字。“形”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形状”,从这句话的意义上来讲,一是“道”与“器”的分界,二是接近“器”。这个“形”按我的理解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那么“器”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怎样分哪?我认为“形”只是具体形态中的初步,比如我们说的原意;器就是引申义了。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认识的还不够确切,我以后还会进一步研究的。 孔颖达《周易注疏》提出“形由道而立”,“先道后形”。先秦所谓上下,有时间先后的意思,另外也有高卑之义。孔《疏》中说的“形由道而立”,我是认同的。但“先道后形”我不这样认为,张岱年先生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肯定‘道"是高于‘器"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道与器的先后,我认为不存在时间先后,而存在逻辑上的先后,有道无物和无道有物都是不存在的。 “道”与“器”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谈到“道器问题”就不能不说到“道”与“器”的转化。张载在谈易变思想时,说到三个方面,即动静、变化、神理。这个“道器”的转化,可以从动静、变化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二。《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动与静是相互对待的,没有动就没有静,宋明理学家认为“静”是主要的,动是从属于“静”的。张载认为“动”与“静”如闭门与开门一样,“阖户,静密也;辟户,动达也。”(《正蒙·大易篇》)动静又是统一的,这个好理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张载的易变思想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动静”的法则,理学家认为“静”的主要性。动静法则中有辨证思想,中国古典哲学中也认同对立统一,但统一是第一位的,理学家的这种认识,与此是一致的。为什么说动静与道器转化有关系哪?因为动静引起变化,变化与道器有很直接的关系。一定数量的“器”的变化可以引起“道”的质变,动静变化可以使事物随之变化。朱熹格物致知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一致。“道”的动静变化必然引起“器”的变化,而人们通过“器”来认识“道”也是通过变化来得到的。 “道器问题”是儒家一个重要的命题。宇宙论和人性论钩铸了儒家学说的两大支柱,其中的天人关系、利义关系、知行关系、体用关系、道器关系等又像经线一样贯穿其中。“道器问题”很关键的是讲求实践精神,朱熹提出了“博学—积累—贯通—推类”的格物致知模式,博学为积累做了准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这个普遍原理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经过这样一个步骤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朱熹提倡的先知后行在这里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这无非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行为实践来做到从道向器,从器向道的转化。儒家在体用关系上讲隐微的本质与显露的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和表示不变的统一的大道与变动的多样的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023-07-08 19:53:191
形而上和形而下有什么区别?
1、意思不同。所谓“形而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物体的形态之上,高度抽象、总体概括的内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即“形而上”是脱离了具体物体形象,看不见、摸不到的认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论等意识形态和规律法则。“形而下”则指具体的、客观的物质分类,依如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之下,各种客观物体分类之下的非常具体的有形态、形状的具体东西,所以有“形而下者谓之器”。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那么,“形而下”可以包括具体的时间、空间、环境(场合)、人、事、物的个体。2、不同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是对科学无法证明的事物的研究,即没有身体,不能被看见或触摸。对物理的研究是客观的、物理的和事物的。3、不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态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物理学习是指用客观的、能动的、辩证的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形而上;百度百科-形而下2023-07-08 19:53:26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08 19:53:531
什么叫形而上, 什么叫形而下, 能帮我解释下否?
你还是去看哲学书吧, 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23-07-08 19:54:011
简单解释下什么是形而上,形而下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透过感知而得到答案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形而上学被尼采称之为“柏拉图主义”。形而下学是指对可证明的客观实在进行的研究分析,是一种具体地、客观地、运动地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扩展资料:形而上学家们试图阐明人们用以理解世界的基本概念(范畴),例如存在、客体(objects)及其性质、空间和时间、因果和可能性。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本体论,即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连的研究。另一个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是宇宙论,即对本源(如果有的话)、基本结构、本性(nature)、宇宙动力学的研究。宇宙及我们的世界是由形上与形下共同构成的结果及现象,形上是形下的根本和依托,形下是形上的衍生与显化;形上存于形下之中,形下则体现了形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下学2023-07-08 19:54:101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与形而下有什么区别?
形而下学的理论根据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它主要是以万事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情况,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 形而上学揭示了组成物质世界的本体的不变性,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总之,在这里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哲学,它和形而下学的关系类似于今天我们政治课本上讲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23-07-08 19:54:273
“形而上”这个词的出处在哪里?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2023-07-08 19:54:35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话出自《周易,其中“道”翻译为客观规律,“器”则是指具体的物体,故而这句话可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拓展资料:《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2023-07-08 19:54:561
见其形而下未见其形而上者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是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讲,形而下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就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这一对概念提出后,在中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派生物的范畴。汉唐以后,哲学家曾就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展开过长期的争论。2023-07-08 19:55:112
什么叫形而上的人?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c”、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2023-07-08 19:55:201
什么是绘画的形而上,型而下?
good2023-07-08 19:55:503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5423.html2023-07-08 19:56:10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的意思: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词汇,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贴切的舶来品翻译。哲学词汇的翻译相对于那些一般国内没有的物品,如“jeep”翻成吉普的音译,要麻烦许多。“形而上学”这个名称来自于《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为“玄学”,实际上原文“metaphysics”直译的话是“在物理学之后”的意思。简单而论,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人们基于对人与世界存在的抽象性、一般性和普适性认识论体系。形而上学理论的基本特性,是以语言、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性;而关于事物存在的研究,是一种广义地、普遍的一般性研究。也可以这么说,形而上学理论体系,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关于一切事物存在的、真理性的“大一统理论”,即“放之四海而皆真”,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具有相似性。“形而上学”的相关理解“形而上”概念就是要不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事物表面,排除表面现象的困扰,要能研究这个超越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形而上学”意指最高水准的抽象,与之对应的,也存在着“形而下”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不是很正规,只是与“形而上”相对应而已,特指研究具体的某个事物的表面的规律,不够抽象和本质。提出“形而上学”概念的时代是在古典哲学兴盛的时期,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合适的工具认知世界,属于非工具时代,亦称“体感时代”,譬如中医的“望闻切问”就属于典型的体感方法,利用肉眼、手感等原始方式,外加意会、想象、比喻等思想方法,开始探索认知这个世界。可以说人类社会早期“科学”与“哲学”不分,古代的人们用哲学这个方法来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哲学就是人类早期的科学而已。正因如此,早期的人们囿于对世界的认知缺陷,就认为这世界万事万物都只是表象,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规律,这也本无错误,但古人还认为整个世界一定有个终极规律来描述整个世界,因此哲学就把这个认知世界终极规律的任务交给了自己,到今天哲学还是自吹自擂,要探索“世界的终极本质”,哲学是“万学之学”,诸如此类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形而上学 (哲学的一个门类)2023-07-08 19:56:201
“行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至于“行而上”,不明白2023-07-08 19:56:33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礼。
易经的原文是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 指比较抽象的东西 而形而下者 指具象的事物<<道德经>>说 "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 一个是规律 一个是规律的具象体现 或者说是极限属性有一点要注意 就是不要将"形而上"和"形而上学"混淆一谈个人一点浅见 如果有兴趣可以交流讨论2023-07-08 19:56:412
通俗易懂的解释"形而上" "形而下"还有"形而上学"要让人一看就懂,
《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就是:在世界万物形成之前,物质还没有可见的形状,这是"形而上",即有形物质形成之前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道"."道"是无形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因为它是一种物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本质物质;当本质物质、本体或"道"发展变化为万物以后,物质具有了可见的形状,这就是"形而下",即有形以后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器"."器"就是拥有具体形态、形体、质量和硬度的世界万物,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现实物质."道"是"器"的根源、本质和本体,"器"是"道"的发展态.在各种哲学理论中,对"形而上"的"道"、也就是现实物质世界形成之前的无形的本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上学;对"形而下"的"器"、也就是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下学.研究和论述形而上学,首先要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后,才能够推断本质物质的有关情况,这种学说认为物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形而下学的理论根据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它主要是以万事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情况,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形而上学揭示了组成物质世界的本体的不变性,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总之,在这里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哲学,它和形而下学的关系类似于今天我们政治课本上讲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23-07-08 19:56:481
行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象(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1。“形而上”中的“形”指客观存在的现象。2。上”和“下”,是一组对立名词,“上”是人类思想的深入,“下”是物质设计形式的表现。“下”是以“上”为前提的。3“形而上”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形而下”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4。举个例子,文艺理论是形而上的,文学作品是形而下的。简单说“形而下”就是肉体的,现实的,物质的;“形而上”就是精神的,思考的,超越的。2023-07-08 19:56:57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08 19:57:041
形而上为之器,形而下谓之道,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周易,其中“道”翻译为客观规律,“器”则是指具体的物体,故而这句话可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拓展资料:《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2023-07-08 19:57:11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意思是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扩展资料:一、词语定义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注:这里的“上与下”,指抽象的相对位置。道为上界,统领约束下界作为器的自然万物。二、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2023-07-08 19:57:391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1、"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2、"形而上"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3、“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扩展资料:1、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2、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形而上2023-07-08 19:58:282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释义: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形而上”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释义: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2023-07-08 19:58:401
谁能通俗解释一下什么是“形而上”?谢谢~~~~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形而上是抽象的概念,用小说中的话说就是法则2023-07-08 19:59:4613
形而上的读音形而上的读音是什么
形而上的读音是:xíngérshàng。形而上的拼音是:xíngérshàng。注音是:ㄒ一ㄥ_ㄦ_ㄕㄤ_。结构是: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形而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二、引证解释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三、国语词典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四、网络解释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形而上(文化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关于形而上的诗词《形而上学的上游》关于形而上的诗句妙谛形而上形而上下有精粗关于形而上的单词transcendental关于形而上的成语历阶而上夤缘而上拾级而上知难而上迎难而上溯流而上等而上之关于形而上的词语自上而下溯流而上形而上学逆流而上夤缘而上自下而上拾级而上历阶而上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关于形而上的造句1、本文拟对这一领域中的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进行哲学分析,以引玉之砖,促进国内哲学界对于动物行为学进展及其哲学问题的关注。2、美学长期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压制之下,丧失了自身的特质。3、让哲学家们从事他们的形而上的研究,探索出我们是否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吧;那个近情的人却趁菜肴还没有冷的时候,狼吞虎咽起来。4、我的探索带我穿过形而下、形而上,以及错觉妄想,最后回到了原点。5、古希腊的数学是形成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键机制,通过华达哥拉斯而直接影响到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再传至亚里士多德。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形而上的详细信息2023-07-08 20:02:51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人们常说的“形而上”是什么意思?“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用来说明“道”与“器”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有哪位通俗点解释一下?谢谢!形而上学,简单来讲:系只求形式表面,忽略实物内在的实质。但普遍接受的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19世纪,黑格尔把形而上学表述为了两层含义:一种是方法论,即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另一层意思是黑格尔企图把人类世界的一切知识用一种哲学去全部概括,即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知识的汇总”的观点。扩展资料形而上学的起源该词是古希腊时期学者亚里士多德得一部著作的名称,后人在整理他留下来的遗作时,给他所有的手稿按照知识门类做了一个排序,其他的手稿之间都有逻辑关系,而唯独有这份手稿难以归类,人们把这份手稿的顺序放在了《物理学》的后面,所以由于这个原因,英语上把形而上学称之为“metaphysics”即“物理学之后”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在归纳人类所有知识时,把“以存在为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狭义的形而上学,所以我们把这种形而上学叫做“本体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拓展资料: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形而上”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什么意思形而上是什么意思1、“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2、“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3、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2023-07-08 20:03:34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有哪位通俗点解释一下?谢谢!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曾对虚无主义著书论述的著名哲学家有尼采和海德格尔。尼采将基督教称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2023-07-08 20:03:582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谓之“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2023-07-08 20:04:372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的解释 亦省作“ 形上 ”。1.无形;抽象。《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 之间 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 发明 之者,非举小不 足以 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 (2).指 精神 方面,心理上。 鲁迅 《集外集 拾遗 补编·破恶声论》:“倘其 不安 物质 之 生活 ,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 报复 ,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词语分解 形的解释 形 í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 形体 。形貌。 形容 。形骸。形单影只。 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对照,比较: 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 形势 。 古同“ 而上的解释 .以上。表示 品位 、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 之上 。《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 韩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2023-07-08 20:05:021
形而上的成语形而上的成语是什么
形而上的成语有:夤缘而上,拾级而上,溯流而上。形而上的成语有:知难而上,拾级而上,溯流而上。2:注音是、ㄒ一ㄥ_ㄦ_ㄕㄤ_。3:结构是、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4:拼音是、xíngérshàng。形而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二、引证解释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三、国语词典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四、网络解释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形而上(文化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关于形而上的诗词《形而上学的上游》关于形而上的诗句形而上下有精粗妙谛形而上关于形而上的单词transcendental关于形而上的词语蜂拥而上夤缘而上一拥而上形而上学溯流而上扶摇而上历阶而上迎难而上等而上之自上而下关于形而上的造句1、其中,三大批判从形而上的层面上求证了本体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2、这是莱布尼茨观点,回答是,这是语言问题而非形而上问题,可以用尼采回答。3、让哲学家们从事他们的形而上的研究,探索出我们是否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吧;那个近情的人却趁菜肴还没有冷的时候,狼吞虎咽起来。4、古希腊的数学是形成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键机制,通过华达哥拉斯而直接影响到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再传至亚里士多德。5、在一个万物皆以给出而却不加以解释的世界中,价值或形而上学的多产性只是个意义尽失的概念。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形而上的详细信息2023-07-08 20:05:231
形而上的诗句形而上的诗句是什么
形而上的诗句有:形而上下有精粗,妙谛形而上。形而上的诗句有:形而上下有精粗,妙谛形而上。拼音是:xíngérshàng。结构是: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注音是:ㄒ一ㄥ_ㄦ_ㄕㄤ_。形而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二、引证解释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三、国语词典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四、网络解释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形而上(文化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关于形而上的诗词《形而上学的上游》关于形而上的单词transcendental关于形而上的成语溯流而上等而上之迎难而上夤缘而上知难而上拾级而上历阶而上关于形而上的词语拾级而上一拥而上夤缘而上扶摇而上迎难而上溯流而上历阶而上自上而下形而上学自下而上关于形而上的造句1、让哲学家们从事他们的形而上的研究,探索出我们是否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吧;那个近情的人却趁菜肴还没有冷的时候,狼吞虎咽起来。2、在一个万物皆以给出而却不加以解释的世界中,价值或形而上学的多产性只是个意义尽失的概念。3、选伴侣选爱人,还是选个疼你的好。爱原本就是个挺虚的词儿。它不只是简单的形而上,更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呵护。爱一个人,得给对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乎。一万句柔情蜜意,不如一句“放着,我来。”记着,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4、美学长期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压制之下,丧失了自身的特质。5、随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当代实在论思想也发生了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向关注关系、整体与认识行为的近代实在论的转向。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形而上的详细信息2023-07-08 20:05:491
形而上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拓展资料: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2023-07-08 20:05:561
形而上和形而上学的意思
真的有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啊~2023-07-08 20:06:065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的解释 亦省作“ 形上 ”。1.无形;抽象。《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 之间 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 发明 之者,非举小不 足以 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 (2).指 精神 方面,心理上。 鲁迅 《集外集 拾遗 补编·破恶声论》:“倘其 不安 物质 之 生活 ,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 报复 ,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词语分解 形的解释 形 í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 形体 。形貌。 形容 。形骸。形单影只。 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对照,比较: 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 形势 。 古同“ 而上的解释 .以上。表示 品位 、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 之上 。《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 韩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2023-07-08 20:06:331
人们常说的“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2023-07-08 20:06:401
形而上的引证解释形而上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形而上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形而上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_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_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结构是: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注音是:ㄒ一ㄥ_ㄦ_ㄕㄤ_。拼音是:xíngérshàng。形而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二、国语词典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三、网络解释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形而上(文化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关于形而上的诗词《形而上学的上游》关于形而上的诗句妙谛形而上形而上下有精粗关于形而上的单词transcendental关于形而上的成语等而上之溯流而上知难而上拾级而上夤缘而上迎难而上历阶而上关于形而上的词语形而上学拾级而上一拥而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迎难而上逆流而上知难而上溯流而上蜂拥而上关于形而上的造句1、让哲学家们从事他们的形而上的研究,探索出我们是否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吧;那个近情的人却趁菜肴还没有冷的时候,狼吞虎咽起来。2、随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当代实在论思想也发生了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向关注关系、整体与认识行为的近代实在论的转向。3、我的探索带我穿过形而下、形而上,以及错觉妄想,最后回到了原点。4、古希腊的数学是形成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键机制,通过华达哥拉斯而直接影响到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再传至亚里士多德。5、这是莱布尼茨观点,回答是,这是语言问题而非形而上问题,可以用尼采回答。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形而上的详细信息2023-07-08 20:06:55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的含义
1、"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2、"形而上"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3、“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扩展资料:1、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2、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形而上2023-07-08 20:07:021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有哪位通俗点解释一下?谢谢!
形而上学,简单来讲:系只求形式表面,忽略实物内在的实质。但普遍接受的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19世纪,黑格尔把形而上学表述为了两层含义:一种是方法论,即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另一层意思是黑格尔企图把人类世界的一切知识用一种哲学去全部概括,即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知识的汇总”的观点。扩展资料形而上学的起源该词是古希腊时期学者亚里士多德得一部著作的名称,后人在整理他留下来的遗作时,给他所有的手稿按照知识门类做了一个排序,其他的手稿之间都有逻辑关系,而唯独有这份手稿难以归类,人们把这份手稿的顺序放在了《物理学》的后面,所以由于这个原因,英语上把形而上学称之为“metaphysics”即“物理学之后”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在归纳人类所有知识时,把“以存在为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狭义的形而上学,所以我们把这种形而上学叫做“本体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2023-07-08 20:07:291
形而上是啥意思?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形而上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现立、 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 。形而上:亦省作“ 形上 ”。1.无形;抽象。《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二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形的解释:形: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品。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对照,比较:相形见绌。状况, 地势:形势。古同“而上的解释:以上。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易 絷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而下者谓之器。”唐韩愈《原道》:“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希望我的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哦。2023-07-08 20:0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