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历史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人很多,请列举几个,并说说他们的事例

2023-07-09 08:27:49
可桃可挑

1、蔺相如完璧归赵

蔺相如,在赵国是宦官缪贤的门客,一直默默无闻。他被推举出来,施展雄才,是与一块天下无双的宝玉密切相关的。缪贤有一次花了五百两黄金,买到了一块光润无瑕的宝玉。他请一位玉工雕琢,玉工看见这块宝玉,大吃一惊,告诉他这是和氏璧。

以前楚国相昭阳丢失,怀疑张仪偷盗的就是这块宝玉。这块宝玉,放在暗处自然有光,冬暖夏凉,能避蚊蝇,是无价之宝。缪贤得宝玉的消息,早就有人告诉了赵惠文王。赵王向缪贤要这块宝玉,缪贤不愿意忍痛割爱。

赵王很生气,有一次乘缪贤不在家,亲自带人到他家搜出这块宝玉带回王宫。缪贤回到家中,知道这件事后,吓坏了,急急忙忙就要逃走。蔺相如一把抓住他的衣服,问:“您到哪儿去?”缪贤说:“我打算逃到燕国。以前我和大王在边境上见到燕王,燕王曾私下与我结好!”

相如说:“你错了。那时您得宠于大王,赵国强燕国弱,所以燕王才想和你结好。现在你逃亡到燕国,燕国畏惧赵国,定会把您捆起来送给赵王!您没有大罪,不如主动向大王叩首请罪,一定会得到赦免!”

缪贤按照相如的话去做,果然平安无事,从此,相如受到缪贤的重视,被升为上等门客。秦昭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宝玉,很想得到,就派使者去见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召集大臣商量,害怕把宝玉给了秦国,而得不到秦国的城池;如果不给玉,又怕触怒秦国。

众人议论好久,认为上策是派一个智勇之士,怀璧前往,得城授璧给秦,不得城还璧归来。究竟派谁去呢?赵王目光落到了廉颇身上,廉颇连忙低头不语。缪贤站出来推荐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可以胜任。”

赵王立即召相如,问:“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先生认为应该不应该答应?”相如说:“秦王出的价钱很高,赵国不答应理屈;大王把宝玉送去,秦王不交出城来,秦国就失信天下。”

赵王说:“我想请先生去秦国完成这个使命!”相如说:“大王要是派不出人来,我愿意去一趟。如果秦国交了城,宝玉留下,不然,我一定完璧归赵!”赵王立即拜相如为大夫,命他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听说赵国派使臣送璧来了,在朝堂上召集群臣,接见相如。

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献上去,秦王接过细看,果然是光彩夺目,纯白无瑕的希世之珍,饱看了好一会,啧啧赞口不绝;交给群臣传看,大臣们看完之后,又传给后宫的美人玩赏。秦宫内外鼎沸,众人纷纷高声欢呼“万岁”,向秦王祝贺得到宝玉。

相如冷清地站在一旁,等了好久无人过问,秦王也好象忘了交换城的事了。相如上前,不慌不忙,向秦王施一个礼说:“此璧有一点点毛病,我指给大王看。”秦王让手下人把璧交给他。

相如拿着宝玉向后走几步,靠近王宫的大柱子,怒气冲冲,说:“和氏璧”乃天下至宝,大王愿意出十五座城交换。赵国的大臣都说,秦国以强欺弱,不可相信。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相互交往都不欺骗,更何况君主呢?

于是赵王才郑重地斋戒五天,派我送来此璧。可是大王拿着宝玉当儿戏,随便叫左右传看,还送给后宫女人玩赏,毫无换城的意思,所以我取回璧,大王要是逼我,我的头和璧就要一块在这根柱子上撞碎!”说着举起璧来就朝着柱子要撞去。

秦王爱玉,立即满脸堆笑,说:“寡人怎么能失信呢?”令手下人拿出地图,指出十五座城划归给赵国,想把玉璧诳到手。相如说:“既然如此,请大王也斋戒五天以后,举行隆重的交换仪式。”秦王想玉璧已到,只要无损,就逃不出自己的手心,于是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相如回到宾馆,当晚,趁人不注意,派一个手下心腹,把壁带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逃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召集群臣和各国使者,在朝堂举行仪式,想借此机会向各国炫耀一下秦国之威势相如从容不迫地走入朝堂。参见完毕,秦王看他两手空空,厉声问:“寡人已斋戒五日,敬受玉璧,使者不持璧而来,是何缘故?”

相如说:“秦国自穆公以来,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讲信义。孟明欺骗晋国,商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往事历历。我怕受骗对不起赵王,已经派人把玉璧送回去了……秦王一听玉璧还赵,大发雷霆,说:“你说今天举行仪式,寡人依从你,你胆大妄为,竟敢欺骗寡人!”

令左右把相如绑上。相如笑了起来,说:“我怎么欺骗大王?大王如果真想得到玉璧,那很容易,请先交割十五城归赵国,秦强赵弱,您还怕赵国不送还玉璧?”秦王计穷,只好说:“一块宝璧是小事,怎么能为小事,伤了两国和气!”很客气地招待相如,让他回去了。

以后秦国不给赵国城,赵国也不给秦国玉璧,秦王因为没有占便宜,心里总是不痛快。公元前279年,秦王又想出一个花招,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相会。赵王很害怕,说:“秦以前欺骗楚怀王去相会,把他扣留起来,现在楚国人提起这件事还很伤心,寡人去凶多吉少!”

相如和众大臣都认为:如果赵王不去,秦国会更肆意挑衅。赵王只好硬着头皮去冒险。赵王命令相如随从,派廉颇布置好接应的队伍,就在约会的日子,与秦王在渑池相会。两国国君相见,相互虚情假意寒喧之后,置酒为欢,饮至半酣。

秦王说:“听说赵王喜欢音乐,很会弹琴,我这儿有名贵的宝琴,请你弹一曲,以助酒兴!”赵王羞红了脸,又不敢推辞,勉强弹了一首湘灵曲。秦王故意声张,连声喝采。

秦国的史官走上前记下这件事,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令赵王弹琴这时,相如突然走到秦王跟前。

顺手拿起盛酒的瓦盆,说:“赵王也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国的音乐—击缶,我给大王捧着盆,请赏脸敲个曲听听”秦王不背敲,相如瞪着眼睛怒斥:“大王欺人太甚!虽然秦国强大,但是在五步之内谁也帮不了你的忙,我能以颈血溅在你身上!

秦王被逼,无可奈何,只好用筷子在瓦盆上敲了一下。相如让赵国史官当场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赵王令秦王敲瓦盆取乐。”秦国的大臣看到秦王丢了脸,都站起来,举着酒杯说:“请赵王割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

相如也端着酒杯站起来,说:“有来无往非礼也,请秦王把国都咸阳割给赵王祝寿!”这时,秦王得到密报,知道赵国大军已经驻扎在附近,用武力也占不了便宜,便假情假意地说:“今天是两国君主欢聚的好日子,请诸位大臣不必多言!”

又主动给赵王敬酒,相约为兄弟,永不侵犯。渑池相会圆满结束了。相如两次机智地使骄横的秦王屈服。赵王说:“寡人得蔺相如,身安于泰山。相如功劳最大,群臣莫及。”于是,拜他为相国。

2、张骞出使西域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3、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

4、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左右的人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大王问,‘这是什么国家的人?"他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说,‘他犯了什么罪?"我们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给晏子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国家的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苏武出使匈奴

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豆豆staR

完璧归赵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地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请让我指引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当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昭王一听璧玉已经被送回赵国,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有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后来,大家就用“完璧归赵”来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

毛遂自荐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

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

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歃音shà)。”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左迁

第一个不能不提的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他在夹谷会盟时显示了极大地政治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自己勇武的一面,维护了鲁国的尊严。

第二个是蔺相如,主要事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他和唐雎一样都是敢于威胁对方国君生命的人。

第三个我要说的是绝对让大家感到意外的一个人。宋高宗赵构。赵构是整个宋朝皇室里较少的文武全才,在金兵南下攻宋之时孤身犯险,出使金兵大营,不损国体,在比试武功时也没有输给金军。可惜的是后来堕落成历史罪人了。

第四是徐阶,在庚戌之变时反对当时首辅严嵩的逃跑主义路线,一个人来的俺答的大营,用自己的口才拖住对方,直到勤王部队到来。

铁血嘟嘟

外交能臣?

晏子

苏秦

张仪

陆贾

郦食其

......

康康map

蔺相如

与唐雎类似的历史人物?

滕军,类似的人物,我这行为说成最死神人物,如我很傻,中国职业
2023-07-08 19:42:571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几例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23-07-08 19:43:344

与唐睢一样威武不屈的人有谁

蔺相如。赵王与秦王渑池会,秦王说请赵王弹瑟,令秦史官记赵王为秦王弹瑟。蔺相如近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说我离大王五步,如不击缶,拼死也要将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无奈,只得击缶。相如令赵史官记秦王为赵王击缶。为赵国外交扳回一局。完璧归赵。秦王要以城换赵国和氏璧,蔺相如带璧赴秦,秦王只想得璧不想给城,相如使计策令人将璧归赵,自己面对秦王,说愿受烹死惩罚,这样世人就知道大王为一璧而杀赵国使臣了。秦王只得放了他。像唐雎那样威武不屈又不辱使命,史上当推蔺相如。
2023-07-08 19:43:511

古代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是?

你好!蔺相如 完璧归赵晏子 晏子使楚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
2023-07-08 19:43:592

历史上和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人有哪些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富弼升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是年春,辽朝大兵压境,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要求大宋割地赔款才息兵。慌了手脚的宋王室,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求和,但朝中大臣皆因此行凶险,不敢前往。有人推荐富弼,富弼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使,拜任枢密直学士,出使辽朝。   见到辽兴宗,富弼问:“为何要出兵攻宋?”辽兴宗回答:“是你们违约在先,堵塞了关隘,所以我们要进攻。如果你们割地求和,我们可以撤兵。”富弼正色道:“我知道你自己并不想出兵,而是你的臣子嚷嚷着要打仗。你可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牟利?”辽兴宗惊讶地问:“此话怎讲?”富弼说:“我大宋封疆万里,精兵百万,上下一心,若你们要用兵,能保证必胜吗?即使你们侥幸获胜,也要损伤过半,这些损失你那些好战的大臣能够弥补吗?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互通友好,大宋每年赠给你的钱帛,还不都是你契丹王一人任意支配吗?”   想了想,点头称是。富弼又说:“至于我国堵塞关隘,本是为了防范,并不是为了进攻他人。若是为了进攻,就不堵塞关隘了,而是要打通关隘,前去进攻了!”辽兴宗觉得富弼说的都是实话,第二天就邀富弼一同打猎,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能割地给契丹,则两国可长久修好。”富弼问:“为什么?”辽兴宗说:“我们都以每年领受你们的钱帛为耻。”富弼马上反问道:“你们以得地为荣,我们必以失地为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想让我们割地求和,万万不能!”   面对这个既善辩又强硬的来使,感到无奈,最终不再要求割地。就这样,富弼不避生死,不辱使命,只说了一番话,就打消了进犯的图谋,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此后的几十年间,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2023-07-08 19:44:074

与唐雎类似的历史人物

墨子,蔺相如之类的吧。
2023-07-08 19:44:152

像唐雎一样的人,不辱使命

周恩来也不错吧
2023-07-08 19:44:235

像唐雎一样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晏子等人。
2023-07-08 19:44:384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一个。。。谢谢

钟南山,为了救人,牺牲生命,我们也要向钟南山一样
2023-07-08 19:44:463

像唐雎一样的才人还有哪些 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晏子出使楚国使楚王自取其辱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023-07-08 19:45:052

像唐雎这样的人在古今中外有哪些人?

像他这样的人,古今中外有很多,但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家,一个人的成名,以及他的成功,都是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决定的
2023-07-08 19:45:132

像唐雎这样"威武不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请举一例

文天祥(宁死不屈)苏武(边疆40年牧羊啊……)
2023-07-08 19:45:213

像唐雎一样出使到外国“不辱使命”的人

不知道晏子算不算。。。。
2023-07-08 19:45:313

举一个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的例子.

蔺相如,完壁归赵。 出使秦国用智谋与才识为赵国保全了国宝与国家安全
2023-07-08 19:45:382

春秋时期使臣像唐雎一样的人有那些

晏子
2023-07-08 19:45:463

简述像唐雎一样的人的实例

百度吧
2023-07-08 19:45:562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唐雎、安陵君的人物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 安陵君:知人善用 唐雎:聪明伶俐
2023-07-08 19:46:112

历史上和唐雎相似的人

这个简单!都是和外交有关的。  宴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呢。”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生长在淮北就是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诸葛亮联吴抗曹:  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促成“联吴抗曹”的赤壁大战。  蔺相如完璧归赵: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求采纳~~~~
2023-07-08 19:46:371

谁能给我一个类似于唐雎“不辱使命”的外交人及主要事迹

唐雎说信陵君  原文: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保存了赵国。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我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别人知道的;别人对我有恩,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对别人有恩,是可以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在匆忙之间见到赵王了,希望你能把救赵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一定牢记你的话。”
2023-07-08 19:46:451

、列举几位如唐雎一样的历史人物,分析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可贵的精神品质,并联?

唐雎(j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2023-07-08 19:46:521

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威武不能屈”的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还很多。请举一例

比如汉朝的苏武
2023-07-08 19:47:004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太多了,就从文天祥《正气歌》中找,起码找到十三个。“作者:文天祥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本身就是一位守节志士,他是文人,在狱中极为酷烈的环境下生存了两载,以正气敌七邪气,可说活的怡然自得。他在文中提到的便是他的榜样,具体可参看百度百科的《正气歌》。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98170.htm
2023-07-08 19:47:101

像唐雎一样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晏子使楚·· 周恩来也是哈
2023-07-08 19:47:184

唐雎不辱使命主要人物形象是什么?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唐雎其人唐雎是一位很奇特的隐士,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只有三件事,但每一件都是足以左右时代变革的大事。《史记·魏世家》记载,当年齐楚联合打算灭掉魏国,万般无奈,魏国只好派出唐雎去说服秦昭王,让他出兵帮助魏国渡过难关。唐雎不辱使命,以魏国可以帮助秦国分担齐楚两国压力为由,最后成功说服了秦昭王出兵帮助魏国解除危机。唐雎是一名很有能力的说客,但秦始皇不是秦昭王,他此时也不可能以唇亡齿寒这样的道理来说服秦始皇了。本次出使秦国的决定,注定是一条艰险的路。
2023-07-08 19:47:381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历史上像”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请你再举一例

鲁迅
2023-07-08 19:47:575

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还有哪些

地方和国际化回家了尽快建立考核合格分数都十分感动的速度符合国家和建立客户关怀公斤就好了会见客户个法规和活动丰富的
2023-07-08 19:48:111

古代劝说君王,并且成功的人物, 类似于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魏征向唐太宗纳谏
2023-07-08 19:48:325

列举两个或以上和唐雎一样成功出使的人物及简单介绍!!

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与匈奴使者做斗争,使得西域各国归降汉朝。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3-07-08 19:48:471

求现代像唐雎一样为维护国土作出巨大贡献的外交家及其事例,注意,是近代,为维护国土完整的!

周恩来
2023-07-08 19:48:554

像唐雎那样的外交人才,自古至今还有很多,再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晏婴
2023-07-08 19:49:032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人物形象

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
2023-07-08 19:49:13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英雄
2023-07-08 19:49:457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的诸多某士在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人还有哪些?举例简单说明

赵阳完璧归赵
2023-07-08 19:50:081

唐雎不辱使命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唐雎的任务形象: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胆有识,不畏强暴,言辞委婉。重点针对以下几个问题:1、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2、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3、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4、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5、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听后)不高兴。安陵君于是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立刻,马上)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何至于这样!【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023-07-08 19:50:151

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 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扩展资料:全文不到四百字,前后层次井然而委婉跌宕。以“易地”起论,至”长跪而谢”,国绕着安陵国土的“易”与“不易”,通过“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的波澜起伏,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论战,塑造了一位威武不屈、见义勇为的侠士形象,寄寓了作者反抗强暴的理想。同时也勾勒了秦王虚伪、骄横和凶暴的丑恶面目,从而阐明反抗暴秦、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正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正是唐雎所以能够战胜强秦的精神力量,也是这篇文章永具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文章节奏紧凑,语言生动犀利,口吻神态毕肖,表现出很高的写作技巧。
2023-07-08 19:50:221

这是一道题:自古至今,像唐雎的诸多谋士在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晏子使楚
2023-07-08 19:50:365

历史上类似唐雎一样的人有谁?

蔺相如
2023-07-08 19:51:043

历史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人很多,请列举几个,并说说他们的事例,要详细一点,但不要太多。

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没有让秦国骗到和氏璧。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被扣匈奴,脱逃后到达大月氏,之后历经艰辛返回中原。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与匈奴使者做斗争,使得西域各国归降汉朝。曾纪泽与沙俄谈判:曾纪泽在险恶的环境下出使俄国,使得沙俄归还伊犁地区。
2023-07-08 19:51:196

简述下像唐雎这样的布衣之士的事迹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57756.html
2023-07-08 19:51:342

举一个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的例子.

蔺相如,完壁归赵。 出使秦国用智谋与才识为赵国保全了国宝与国家安全
2023-07-08 19:51:422

有哪些像唐雎一样的能人轶事?

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晏子出使出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都是我背出来的~~~
2023-07-08 19:51:481

中国古代,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将相和里的蔺相如
2023-07-08 19:51:562

和唐雎有 才能的人还有谁?

2023-07-08 19:52:021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唐雎还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秦王:狂暴,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骄横。乖张跋扈,霸道,贪心。狡诈与专横,盛气凌人、以强凌弱。扩展资料:白话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雎不辱使命
2023-07-08 19:52:141

唐雎是怎样的一个人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唐雎其人唐雎是一位很奇特的隐士,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只有三件事,但每一件都是足以左右时代变革的大事。《史记·魏世家》记载,当年齐楚联合打算灭掉魏国,万般无奈,魏国只好派出唐雎去说服秦昭王,让他出兵帮助魏国渡过难关。唐雎不辱使命,以魏国可以帮助秦国分担齐楚两国压力为由,最后成功说服了秦昭王出兵帮助魏国解除危机。唐雎是一名很有能力的说客,但秦始皇不是秦昭王,他此时也不可能以唇亡齿寒这样的道理来说服秦始皇了。本次出使秦国的决定,注定是一条艰险的路。
2023-07-08 19:52:271

唐雎和诸葛亮人物的相同特点

同: 忠君爱国,机智,有勇有谋.异: 唐雎,大义凛然,机智勇敢; 诸葛亮,知恩图报,具有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
2023-07-08 19:52:541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唐雎还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秦王:狂暴,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骄横。乖张跋扈,霸道,贪心。狡诈与专横,盛气凌人、以强凌弱。扩展资料:白话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雎不辱使命
2023-07-08 19:53:011

战国策中 像《唐雎不辱使命》一样的小故事,(不要古文,要白话文),简短些,一二百字左右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3-07-08 19:53:162

唐雎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唐雎其人唐雎是一位很奇特的隐士,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只有三件事,但每一件都是足以左右时代变革的大事。《史记·魏世家》记载,当年齐楚联合打算灭掉魏国,万般无奈,魏国只好派出唐雎去说服秦昭王,让他出兵帮助魏国渡过难关。唐雎不辱使命,以魏国可以帮助秦国分担齐楚两国压力为由,最后成功说服了秦昭王出兵帮助魏国解除危机。唐雎是一名很有能力的说客,但秦始皇不是秦昭王,他此时也不可能以唇亡齿寒这样的道理来说服秦始皇了。本次出使秦国的决定,注定是一条艰险的路。
2023-07-08 19:53:361

古往今来又很多人人只是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而不惜献出生命,请列举一例

董春瑞舍身炸碉堡
2023-07-08 19:5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