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为生产关系,还存在个体农户,国营土地等土地所有制形式。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在地方设置郡县制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便开始了。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2000多年的官方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特别是地主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以及高度发展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给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以巨大影响,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具有爆发早、规模大、延续时间长。
具有较高组织性和比较鲜明纲领口号、不但反对地主而且反对各级封建政权直到皇帝的突出特点,其水平在世界历史上是最高的。
由于地主经济对生产要素土地的占有基本上是非商品经济化的,也由于城市是政治性、军事性而非经济性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因素和生产方式的难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封建社会
- 可桃可挑
-
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闭眼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主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封建文化规定人民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礼仪和法条制定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束缚人民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
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这一在社会结构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封建秩序的规范,但后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桎梏。
- 肖振
-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u投在线
-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共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瑞瑞爱吃桃
-
经济方面:以小农经济为主体;
政治方面: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
社会结构方面:以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
- NerveM
-
经济方面:以小农经济为主体;
政治方面: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
社会结构方面:以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
大体就这些 基本上 有关中国历史的书上都有
- 真颛
-
自给自足,小农社会!
- mlhxueli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北有云溪
-
补充一句话,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西柚不是西游
-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闭眼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
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5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声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王朝的任何改良措施,便再也难以挽救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形成了深入人心的大一统理念与儒家意识形态、创造了开放包容与璀璨无比的文化。1、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中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1954年侯外庐撰文提出,中国秦汉以来的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贯穿始终,土地国有表现为贵族垄断。此后,史学界对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展开热烈讨论。2、形成了深入人心的大一统理念与儒家意识形态中国幅员广袤,民族众多,自秦统一六国以后,尽管历经朝代更替、风云变幻,却总是“分久必合”。如此庞大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绵延不断,中华文明及其疆域版图得以相当完整的继承延续,这在人类历史上亦属仅见。以儒家学说为骨干的封建意识形态,通过丰富、多层次的教化体系而深入人心,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3、创造了开放包容与璀璨无比的文化纵观世界历史,尽管出现过多种类型的古老文明,但能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没有重大断裂的,则只有中华文明。在两千余年的封建时代,中国曾经有过多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创造了开放、包容的灿烂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高峰。璀璨的中华文化天文学方面,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演示天象的仪器,唐朝僧一行第一次测出子午线的长度,元代郭守敬于1276年主持全国规模的天文观测,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唐高宗时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并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著作。中国的冶炼技术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汉代已开始采用高炉冶铁,南宋最早用焦炭炼铁。制瓷、纺织、染色、漆器、酿造、船舶等制造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瓷器在唐朝已高度发展,到宋朝达到高峰。建筑方面也取得辉煌成就,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逶迤磅礴,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023-07-08 14:39:58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君主专制制度2023-07-08 14:40:171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闭眼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主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封建文化规定人民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礼仪和法条制定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束缚人民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这一在社会结构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封建秩序的规范,但后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桎梏。2023-07-08 14:41:15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两种形式的中国封建社会 。。。。。以五代为节点,由秦至唐是封建社会的上半期,属于封建农奴式经济剥削制社会,宋至清,是封建社会的下半期,属于封建资本主义式经济剥削制社会。。。。。自秦时起,中国便进入了激烈竞争的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不断,破产的农民不断,失去土地的农民无法生存,只有依附于豪强,充当农奴。在此时期,封建剥削与农奴剥削合一并存,这是股严重的消极的历史倒退势力,有者极其顽固的堕落性。它在晋朝时发展到了极点,隋唐是 其倒退势力的末落期,在此期间释放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五代时期,武夫猖獗,战争迭起,人口大量损亡,土地荒芜,似无所谓因失去土地而破产的农民,故为纯粹的残酷的封建经济剥削制。封建农奴剥削制遭此武力扫荡,彻底归于灭亡。。。。。宋朝时,手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它摆脱了历代对官僚及商业的依附关系,成为独立的经营者。宋朝时劳动工具有了较大改进,人员流动频繁,商品生产量大幅度增加,老式呆板的封建农奴式剥削已不适合现状,中国由此进入了封建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历史的封建农奴阶层从此转化为封建资本主义的佃农及工佣(雇佣工人)阶层矣 。。。。。宋至清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在隋朝时便已产生了,适合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律法制度就是在隋朝制定的。。。。。。 两种形式的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明显2023-07-08 14:41:446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是宗族家长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1、突出君权,父权,夫权。2、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思想特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023-07-08 14:42:311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①精耕细作(最突出特点)②小农经济(也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④铁犁牛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023-07-08 14:42:483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特征
三纲五常2023-07-08 14:42:57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2、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扩展资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原因:1、内部因素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不同,当时的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态,形成了比欧洲国家更为强大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社会使人民对世界形势缺乏足够了解,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心态,排斥外来文化。在商品经济不甚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雇佣劳动现象受到当时的意识形态制约而难以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迟滞不前,国力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有极大的差距。在政治上受到外国的控制,为倾销商品而控制海关关税;通过设立租界开设工厂。使得国家在全方位受到资本主义的控制,但依然存在着形式上的主权。2、外部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空前的发展,来自当时中国市场的利益已不足以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大量商品的生产需要有足够的原料与劳动力来维持。这样一来占有拥有丰富原料、广阔市场与廉价劳动力的封建国家成为资产阶级的首要目标。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均为自由主义和重商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维护该国资产阶级,以外交、经济乃至武力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殖民地。对于采用贸易壁垒等利用政府封闭该国市场的国家,一律以武力解决,再以不平等条约来确定开放市场的法理依据。随著外部因素的不断加强,最终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殖民地倾向将愈加明显。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1、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半殖民地化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在政治上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特别是列强建立的租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权限以外,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推行侵华政策的基地。从半封建化来看,鸦片战争后,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方面,东南沿海地区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受到外来商品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以丝茶为主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时期,由于洋务派多方依赖洋人,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为外国扩大经济侵略提供了便利,加上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大加剧,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洋货输入并未打开局面,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封建自然经济在外国商品冲击的大潮下终于败下阵来,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农产品加速商品化。同时,由于失去海关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3-07-08 14:43:16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六个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2023-07-08 14:43:45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扩展资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影响:1、殖民地经济长期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导致该国工业几乎没有发展,一味以输出原料为贸易主要形式,并形成强大依赖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畸形发展的殖民地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全球贸易的主导地位和有力的竞争,打压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原殖民地国家原料价格,抬高工业成品的价格,形成价位“剪刀差”。随著77国集团的成立,这种价位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没有消失。2、文化冲突在一些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及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对外来文明及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往往相互敌视,互不认同。其中在中东地区和东亚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中国和日本,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及皇权至上思想遭到民主思想及基督教等文化思想的冲击,其统治地位遭到挑战。有时外来文化可能会与该国文化思想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包含有多元结构的新思想,借以推动社会前进。但这种冲突有时不仅会存在于文化思想界,而是以政权更替、武装起义等极端手段来表现。无论最后文化冲突的结局如何,都在进一步削弱该国文化的影响力。这种对立现象一方面被认为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摒弃不文明现象、教导落后文化的积极手段,但也有大量的观点提出这种对该国文化思想的摒弃是社会思想混乱、流血冲突乃至暴乱等危害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源。3、思想社会运动出于对国家安危的考量,部分国家的思想激进分子采用引入先进科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技术的手段来推动该国的改革。这种改革的成功国家将转型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原有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有时改革会遭到该国保守封建势力及有敌意的外国干涉下失败,反而加强了该国殖民地化趋势。同时部分国家在改革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图将该国引入共产主义道路。4、民族自卑心态随著20世纪中叶世界殖民体系的不断瓦解,取得主权独立的国家中,由于国内矛盾尖锐、经济萎靡不振,或者国家经济发展出色,但人民精神上并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该国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国家没有能力摆脱困境,应当以改变社会形态的方式来解决现有困难;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极端的激进派:排斥外来事物、拒绝国际合作,片面强调该国的优势,反权威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以上两种心态同出于该国历史上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对民族自尊心的严重打击,对国家强大极为关注,希望该国能够成为世界领袖,从而对现有社会的反差产生强烈不满而造成的不同表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3-07-08 14:43:53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的艰难过程中诞生的。这种文化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层面构成的,最终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2023-07-08 14:44:122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2023-07-08 14:44:221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的经济特征是什么`?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整个封建社会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实行自然经济 期间虽有资本主义萌芽 但从明朝中后期从江南开始出现 到封建社会结束 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壮大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经济制度 尤其是从1840年西方入侵以后 中国的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便被截断 呈现一种畸形发展状态 具体如下: 中国封建经济形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领主制经济阶段,约从西周至春秋末期;第二个阶段是地主制经济阶段,自战国时期至清代。地主制经济阶段以唐代中叶为界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贵族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带有较多的农奴制残余,后期才是比较典型的成熟形态的地主制经济。我们所说的中国区别于欧洲等地封建国家,主要是指这第二阶段,即中国地主制经济同欧洲中世纪领主制经济比较,主要特征是土地买卖、农民经营和实物地租三个方面。与中国比较典型的成熟形态的地主制经济比较,一般封建国家或者是没有经历过这一发展阶段(如德国和俄国),或者是这一阶段与资本主义关系同时(也可能略有先后)产生于领主制经济的崩溃时期,因而未有充分发展即逐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排斥和取代(英国、法国可算作这类国家的典型),经历最长的也不过三百年左右。只有中国这一阶段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没有新的生产方式的排斥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取得了典型的独立的形态。我们将着重分析这一阶段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封建经济形态下,农业是社会主要生产部门,这样土地制度当然就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要素。中国封建社会第二阶段即地主制经济下的土地制度是比较复杂的,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并存,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小块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这一阶段前后期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具体而言前期的情况是,贵族地主所有制、庶族地主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并存,贵族地主所有制占有相对优势,作为地主所有制补充形式的国家所有制和自耕农所有制也还有一定的规模;而后期则是地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并立,但国有土地相对减少,自耕农大批转化为佃农,地主所有制占有绝对优势。 (二)由于土地制度的多样性,地权的分散和流动具备了条件,在相当范围内土地可以自由买卖[4]。另一方面,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严格的等级结构[5],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经济身份可以变动不居[6],以土地作为社会财富和阶级身份的主要标志,这就出现了工商业者、高利贷经营者乃至官僚贵族对土地投资的偏好。上述两点使得地租、利润、利息结合在一起,形成地主、商人、高利贷三位一体的经济纽带,加剧土地兼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不断破产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三)国家和地主一般不直接经营农业,而是将土地租予佃农分散经营。这种情况在我国地主制经济的中后期尤其明显。中国佃农较领主制下的农奴具有相对的自由(当然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且愈在前期这种依附关系愈严重),但佃农与土地的结合不稳定,经济上缺乏保障,处于竞争之中,这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地主剥削的残酷性,土地剩余生产物的地租化与赋税化强化了地主阶级及其国家的统治,使得小农经济地位日益恶化,分散经营的小农业基本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结构。但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有部分佃农则有上升为自耕农的可能,[7]甚至有个别的佃农通过长期努力会进入到中小地主的行列,而这对于广大佃农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土地制度多样性和土地经营分散性以及土地流动普遍性的必然结果就是,中国封建地主所有制不可能形成领主经济制下那种完整的庄园经济体系,一家一户进行个体生产的小农不仅生产自己所需的农产品,而且也生产日常所需的一部分工业品,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结构成为中国封建经济的细胞组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二阶段自然经济的特殊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中国小农经济农工结合的基本特征是“耕织结合” (或称之为“男耕女织”、“晴耕雨织”),自给范围主要限于吃穿,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如生产工具等)和生活资料(如食盐、建筑材料等)的供给要依赖交换和市场,而封建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极少工业品和农产品制品,其消费更要依赖市场,如果再考虑到纺织品原料及区域性、季节性产品生产的空间和时间条件限制,那么这种自然经济的不完整性就更为明显了。因此,作为封建地主制自然经济必要补充的城乡小商品生产,在中国封建社会第二阶段不但存在且获得高度发展。与此同时,以分散狭小但基数极大的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生产为基础的商业、特别是转运贸易也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二阶段自然经济失去纯粹形态以后的特有现象。当然,这种与地主阶级伴生的商品经济是寄生在自然经济的躯壳内发展的,它的独立性很有限度,始终保持着对于自然经济的依附和从属地位。不过,商品经济的发展终究是社会生产力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分工扩大和交换扩大的产物。较领主经济制代表着更高劳动生产力的地主经济制使典型的自然经济形态发生变异,需要小商品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作为它的补充,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互为依存,二者相辅相成,扩大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二阶段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国家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2023-07-08 14:44:31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023-07-08 14:44:394
中国近代社会具备了哪些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1)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2)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都有联系,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软弱,不可能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3)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和中国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4)近代中国的历届政府具有极强的反动性。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到国民政府,它们不仅是压迫人民、阻碍社会进步的专制政府,而且是对外投降的卖国政府。(5)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同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分散的地主经济,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6)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少见。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2023-07-08 14:44:46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2023-07-08 14:45:10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在文化上的主要特点是以什么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2023-07-08 14:45:291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少年
按照我国传统的史学研究,认为是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朝,成立中华民国。战国时期的开始时间现在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75年开始的。如此算来,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将近2400年的历史。当然,史学家观点并不一样,由此,封建社会延续时间也不一定绝对准确。2023-07-08 14:45:374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有什么特点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023-07-08 14:46:00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什么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023-07-08 14:46:102
1840年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1840年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帮助君王巩固政治。封建社会的含义: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史学(原本,马克思本人曾声明马克思主义史学仅适用于西欧,不适用其他国家文明社会。但其后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等人想将这一史学思想推向全世界),此一独特史观认为历史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封建社会时期,如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都算是封建社会时期。广义上的封建社会则是由卡尔·马克思定义的,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2023-07-08 14:46:171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中国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总结a.-1842: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b.1842-190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存,但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有不同表现。(如太平天国运动表现的主要是阶级矛盾)c.1901-1931:两大矛盾汇流,并以阶级矛盾为集中表现。(即“以华制华”,如清政府后期/袁世凯/北洋军阀/蒋介石)d.1931-1935: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e.1931-1945:民族矛盾。f.1945-1949:以阶级矛盾为主要表现,但实际上与美国的民族矛盾开始上升。g.1949-1956:阶级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h.1956-: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律:在阶级/民族矛盾共存时,若列强通过代理人侵略,则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若列强直接侵略并威胁到民族和国家利益时,则集中表现为民族矛盾。2023-07-08 14:47:307
概括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2023-07-08 14:47:481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拓展资料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3-07-08 14:47:571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特点: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2023-07-08 14:48:062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基本特点是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与资源,农民阶级占有极少土地,被剥削和压迫。2023-07-08 14:48:251
简答题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023-07-08 14:48:341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一、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基本特征: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依然保持着。 2、民族资本有了某些发展,但它的力量很软弱。 3、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中国的太上皇。 4、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5、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程度和不自由,在世界上是少见的。2023-07-08 14:48:442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答案】:基本特点:(1)封建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存在着,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它的力量很软弱,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推翻了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后,代之而起的先是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独占。(5)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灾难深重。2023-07-08 14:48:531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特征、主要矛盾?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023-07-08 14:49:035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半殖民地是指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租界和势力范围,但是又有一个清政府为名义上的国家统治者;所谓半封建社会,是指统治者为清政府,可是它的很多政策决定都受制于西方列强,凡事要看对方的脸色,事实上就是主权沦丧但又不是完全的沦丧,这点跟印度不一样,印度是英国完全的殖民地,主权彻底沦丧。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2023-07-08 14:49:201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什么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采用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内容如下:1、在政治上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不受任何约束。君主实行终身制,并且是世袭的。2、在经济上一是采用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另一个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2023-07-08 14:49:29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
【答案】:A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为A。2023-07-08 14:49:391
在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地经济形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特点是:农牧业占主导,农业所占比例超过50%,手工业和商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土地、农民、硬通货等是主要生产要素,自给自足并伴有商品交换是其基本制度。2023-07-08 14:49:471
中国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及主要功能
功能?这个词好像不妥吧看你也像学文科的用词很重要哦2023-07-08 14:50:004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独裁2023-07-08 14:50:378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主要结构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2023-07-08 14:50:54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023-07-08 14:51:053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启示: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懈地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能犯历史的错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推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扩展资料: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其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一直处于社会的先进行列,但在清王朝的中后期中国却变成了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对世界文明有着杰出贡献的民族,却在短短的100年间衰落。清王朝的衰落,带来的不单单是一个王朝的沦陷,对于中国的科技,文化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23-07-08 14:51:121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几个特点?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封给贵族、功臣,贵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给亲信,如此下去。而在中国,自从商鞅变法起就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对辖内土地拥有绝对支配权,可以任意买卖。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地主占有土地,赶走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即农民),然后把土地租佃给这些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在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封建领主不仅占有农田,还把原来生息在这片领地上的农民也囊括入自己的帐簿,使大批农民沦为农奴。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们名义上有独立的人身,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根本没有自由。在西方,农奴则被视为领主财产的一部分,与奴隶类似,但农奴只可使用不可买卖。并且,西方封建主和中国封建主都拥有很大权利,可以制约国王。每一个大的封建主在自己辖内都拥有军队,俨然一个“国中国”。2023-07-08 14:51:451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
官为君设,从而赋予官僚政治以浓厚的人治色彩。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导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 商人 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结构 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设置迟 ,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关于近代中国落后的两个基本认识其一,中国的落后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以前,相当一段时间,中国就明显地落后于西方主要国家了,甚至可以这样说,正式这种落后,使得中国没有力量去阻止殖民主义侵略者的横暴相加。其二,殖民主义的侵略,确实大大地加强 加重 加深了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1840 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政治方面第一件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第二条 把封建势力作为自己的通知支柱经济方面第三条 旧经济即封建经济的状况第四条 新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 在列强争夺和间接通知下,中国经济 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六条 人民群众状况,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利2023-07-08 14:52:071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中国的封建社会时间很短,仅仅只有周朝时期才是封建制度。一家一姓掌握地方政权。从秦汉开始,中央集权进入官僚社会。期间有几个反复,东汉时期,世家崛起,进入事实上的封建制。两晋南北朝,几乎处于封建制。一直到唐朝李治和武则天,打垮关陇和山东贵族,中国从此告别封建社会,进入官僚制国家。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基本上处于经济不发达时期,知识文化、土地被大贵族垄断。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成分。自给自足是社会形态。2023-07-08 14:52:24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启示: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懈地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能犯历史的错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推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扩展资料: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其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一直处于社会的先进行列,但在清王朝的中后期中国却变成了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对世界文明有着杰出贡献的民族,却在短短的100年间衰落。清王朝的衰落,带来的不单单是一个王朝的沦陷,对于中国的科技,文化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23-07-08 14:52:321
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特点?
启示: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懈地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能犯历史的错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推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扩展资料: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其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一直处于社会的先进行列,但在清王朝的中后期中国却变成了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对世界文明有着杰出贡献的民族,却在短短的100年间衰落。清王朝的衰落,带来的不单单是一个王朝的沦陷,对于中国的科技,文化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23-07-08 14:53:031
中国封建社会特征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023-07-08 14:53:19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D.君权与相权存在尖锐的斗争正确答案:A2023-07-08 14:54:461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什么?就是说封建同志专一。2023-07-08 14:54:54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以下六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中国广大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2023-07-08 14:55:013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老百姓没有发言权!2023-07-08 14:55:191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扩展资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影响:1、殖民地经济长期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导致该国工业几乎没有发展,一味以输出原料为贸易主要形式,并形成强大依赖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畸形发展的殖民地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全球贸易的主导地位和有力的竞争,打压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原殖民地国家原料价格,抬高工业成品的价格,形成价位“剪刀差”。随著77国集团的成立,这种价位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没有消失。2、文化冲突在一些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及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对外来文明及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往往相互敌视,互不认同。其中在中东地区和东亚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中国和日本,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及皇权至上思想遭到民主思想及基督教等文化思想的冲击,其统治地位遭到挑战。有时外来文化可能会与该国文化思想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包含有多元结构的新思想,借以推动社会前进。但这种冲突有时不仅会存在于文化思想界,而是以政权更替、武装起义等极端手段来表现。无论最后文化冲突的结局如何,都在进一步削弱该国文化的影响力。这种对立现象一方面被认为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摒弃不文明现象、教导落后文化的积极手段,但也有大量的观点提出这种对该国文化思想的摒弃是社会思想混乱、流血冲突乃至暴乱等危害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源。3、思想社会运动出于对国家安危的考量,部分国家的思想激进分子采用引入先进科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技术的手段来推动该国的改革。这种改革的成功国家将转型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原有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有时改革会遭到该国保守封建势力及有敌意的外国干涉下失败,反而加强了该国殖民地化趋势。同时部分国家在改革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图将该国引入共产主义道路。4、民族自卑心态随著20世纪中叶世界殖民体系的不断瓦解,取得主权独立的国家中,由于国内矛盾尖锐、经济萎靡不振,或者国家经济发展出色,但人民精神上并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该国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国家没有能力摆脱困境,应当以改变社会形态的方式来解决现有困难;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极端的激进派:排斥外来事物、拒绝国际合作,片面强调该国的优势,反权威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以上两种心态同出于该国历史上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对民族自尊心的严重打击,对国家强大极为关注,希望该国能够成为世界领袖,从而对现有社会的反差产生强烈不满而造成的不同表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3-07-08 14:5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