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颛
-
比喻:1、3、14
拟人:4、 6
设问:12、
夸张:7、11、13
借代:2、5、8、10
反问:9、
- wpBeta
-
比喻:1,3,14
拟人:4,6
设问:12
夸张:7,11,13
借代:2,5,8,10
反问:9
岂有此理这个成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岂有此理”直译是“哪里有这个道理”,实则是说“没有这个道理”,借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问而不答为反问2023-07-06 21:33:422
岂有此理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应该是反问,广州的羊排赛考过了2023-07-06 21:33:573
岂有此理是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郁闷的反问2023-07-06 21:34:113
岂有此理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岂有此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断无此理。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不存在这个道理。2023-07-06 21:34:193
岂有此理这个成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岂有此理”直译是“哪里有这个道理”,实则是说“没有这个道理”,借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问而不答为反问2023-07-06 21:34:282
岂有此理,人声鼎沸分别运用了哪个修辞手法
岂有此理——反问; 人声鼎沸——夸张【岂有此理】(qǐ yǒu cǐ 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岂有此理邪?没有这个道理。【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鼎沸:鼎水沸腾;比喻声音嘈杂。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2023-07-06 21:34:441
“ 岂有此理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了反问的修辞2023-07-06 21:34:525
岂有此理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急急急!!!!
反问?惊叹?2023-07-06 21:35:074
()且偷安 人声鼎沸,岂有此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且偷安 :苟且偷安,比拟,把 安 当做具体可触的事物 偷 来. 人声鼎沸:比喻,夸张 岂有此理:反问2023-07-06 21:35:131
指出下列成语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人声鼎沸( )2,人山人海( )3,岂有此理( ).
夸张比喻反问2023-07-06 21:35:214
岂有此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2023-07-06 21:35:391
写出下面成语所用的修辞手法
莺歌燕舞 岂有此理--反问口若悬河--比喻 虎头蛇尾--比喻 一呼百应--对偶顶天立地--夸张何乐不为--反问面如土色--比喻笨鸟先飞--比喻2023-07-06 21:35:461
下列成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多如牛毛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水平如镜 岂有此理 莺歌燕舞
比喻夸张2023-07-06 21:35:553
哀鸿遍野岂有此理两个成语运用了什么修辞
哀鸿遍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岂有此理,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2023-07-06 21:36:023
摩肩接踵 挥汗如雨 水平如镜 岂有此理 莺歌燕舞 人声鼎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修辞手法
夸张和比喻。岂有此理就不知道了。2023-07-06 21:36:102
()且偷安 人声鼎沸,岂有此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且偷安 :苟且偷安,比拟,把 安 当做具体可触的事物 偷 来。人声鼎沸:比喻,夸张岂有此理:反问2023-07-06 21:36:171
判断下列成语个运用了什么什么修辞手法,写在()l 1、人声鼎沸() 2岂有此理() 3、归心似箭
比喻反问 比喻2023-07-06 21:36:252
岂有此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哪有这种道理呢?同学你好有帮助请点采纳或者右上角好评~祝你新的一年学习进步,马到成功!!!2023-07-06 21:36:322
岂有此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2023-07-06 21:36:392
岂有此理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岂有此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断无此理。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不存在这个道理。2023-07-06 21:36:571
星罗棋布,趋之若鹜,气吞山河,岂有此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2023-07-06 21:37:041
垂涎三尺 星罗棋布,趋之若鹜,气吞山河,山呼海啸 岂有此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2023-07-06 21:37:111
多如牛毛 心急如焚 人声鼎沸 岂有此理的修辞手法
搜一下:多如牛毛心急如焚人声鼎沸岂有此理的修辞手法2023-07-06 21:37:182
情同手足,岂有此理,恩情似海,兔死狐悲,这几个成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2023-07-06 21:37:251
岂有此理,狐假虎威,言必信,行必果,各是什么修辞手法
成语不算是修辞2023-07-06 21:37:332
含修辞手法的成语!有重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87553.html2023-07-06 21:37:555
歇后语的一些理解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歇后语故事拾例 客话歇后语,除运用同音异义、谐音,以对比、暗喻、隐喻等修辞手法组成外,还有以特定故事组成者。对这种歇后语,如不明其故事,就难解释其寓意。现举例如下: “张三爷的茶——半路回甘”。张三爷的茶何以半路回甘?其故事是:有一富有者,人称张三爷。凡穷人来借贷,他皆泡粗劣茶相待,饮后便问:“我的茶好吗?”凡说“三爷的茶是上等好茶”者,皆可获借贷。反之,不管怎样苦求,皆不借不贷。有一穷人,不知三爷这一脾性,登门求借时,直说三爷之茶实为劣等粗茶,结果无论怎样哀求,都未获借贷,只好怏怏离开三爷家。他一路走一路想:“为什么他人去三爷处可获借贷,惟独自己不能?!”想来想去,忽悟自己可能因说他茶不好之故。因此决定复去三爷处弄个究竟。于是,当他重到三爷家门时,便大声呼叫:“三爷呀三爷,你快出来!”三爷闻声而出,问:“你又来何事?”穷人忙说:“三爷,我是穷人见识短,早先到你家饮了你一杯茶,不觉得怎样,所以错说是劣茶。哪知你的茶喝进肚里,特别不同,我从你家出来后,走一步肚里浓甘茶味就涌现一次,走到半路,你的茶回甘得不得了,使我提神醒脑,全身清爽啊!所以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三爷的茶是世间最好的上等茶啊!!”三爷一听飘飘然,终于答应借贷。 这一歇后语寓意两层:一喻三爷为人虚伪,被人一拍马屁,便飘飘然。二是喻凡办事碰上挫折时,宜多思,找出症结,改变策略,往往能把事情办成。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0-11-24 18:33 歇后语是一种口语,常用于民间口头语,念起来非常顺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歇后语2023-07-06 21:38:134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①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6:设计巧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造屋技术,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是一伟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 板书设计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写景散文)——金色的 2.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近2000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 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 4、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5、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前——“摇篮” 现在——祸河原因(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准备“爬山虎”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自我表现)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4.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写7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学写生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瓶子,只要对它说出心愿,就能想变什么变什么。小老鼠想变成什么呢?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把字音读准没有。老师读完后,请你将课文读准确。看看谁能将字音读得最准。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将字音读准。 3、小组内认认课文中的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一比谁的字音读得最准。 4、全班集中反馈。 (1)、教师带读生字。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读生字。 (5)、全班一起读生字。 (6)、教师重点指导个别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边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准确。 1、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将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了。 2、以组为单位读课文,过会儿全班进行比赛。 3、全班比赛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感受课文进行体会。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习句子。 (1)、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变成别的东西。 (2)、小老鼠想变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还是不想变了。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六、课堂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五个,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游戏“变变变”。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进行激趣。 (2)、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2、复习课文。 (1)、全班分小节读课文。 (2)、指名代表小组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整”、“恶”、“糟”。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整”,注意“整”的笔画较复杂。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课外拓展。 1、分小组试着完整地讲述《变成什么好》这个故事。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擂台。 3、评出擂主、奖励奖章。 4、小老鼠变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会想变成什么呢? 5、指名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并说说原因。 6、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发现了吗? 四、课堂作业。 5.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育学生认识到只要乐与助人,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就会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顾自家的自私心理。 2、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复习词语 (始终茂密白发苍苍暗自高兴再三叮嘱岂有此理无价之宝) 指名读词语 出示顾自家 你们看还记得他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顾自家,你知道他最想得到什么?顾自家为什么想得到它? 师:看来没有朋友确实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就让我们跟随着顾自家一起去寻找快乐的泉水吧! 二、再现情景,学习课文 师述:为了寻找泉水,顾自家走呀走呀,走了好几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谁呢? CAI白发苍苍的老人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白发苍苍指名读词 鹤发童颜的老人对顾自家说了些什么?请同位分角色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准他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读三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你看这位顾自家听到老人可以帮他找到泉水高兴吗?怎么高兴? 指名说,理解:暗自高兴 这时候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说一说心理的想法) 师述:顾自家看到了希望,多么高兴呀,你再读读看。 指导读句子。 老人对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指名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老人提出的要求,顾自家很情愿答应了吗?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1、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答应了。 2、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学生进行对比读。你从“只好”中知道了什么? 3、CAI出示图师述故事: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走了好几天,终于在翻过一座大山后,他找到了仙泉洞,呀!他看见了谁? 哦,原来正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4、出示老人说的话,师引读,生跟读。 老人对顾自家很不放心,把这句话说了好多遍,我们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呢? 强调词语:再三叮嘱指导读词。 这位神仙老人,你也来叮嘱一下顾自家吧! 顾自家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泉水。 如果你得到泉水,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说一说。 5、看到顾自家找到了快乐的泉水,是不是就得到了快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他捧着泉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 小声的把顾自家的想法读一读吧! 重点指导学生读的语气 读了之后,你认为顾自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岂有此理 顾自家愿意把快乐的泉水和别人分享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无价之宝 现在他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不高兴) 你再试着读一读。 6、多么自私的人,多么自私的想法呀!顾自家回到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①我把这段话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他做了些什么。 ②现在请大家在小组进行表演读,一定要注意他的神态和动作。 ③指名表演读。 我们可以从哪看出顾自家的自私? 引导学生说(关上门窗叫到跟前千万) 他为什么要关上门窗?(让学生体会顾自家自私的心理) 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干什么? 全班同学一起做动作读。 师述:顾自家没有按照老人的叮嘱去做,却自私的想独占泉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指名说一说 7、看到这你想对顾自家说点什么? 师述:是呀,这正是老人留给他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齐读句子 师: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拿出真心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你不仅拥有 了朋友,更拥有了快乐。 三、联系实际学习生字 1、看到大家这么快乐,你们的生字朋友也等不及要来参加快乐的学习了。 CAI:件容易孙 能不能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 在书写是,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范写:件 2、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请你们把小手拿出来,随着音乐拍一拍,把你们的快乐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 (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快乐的泉水 只顾自己快乐的人, 永远得不到快乐。2023-07-06 21:38:201
判断下列成语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比喻2夸张3比喻,4反问5拟人6比喻2023-07-06 21:38:383
根据修辞手法来写出含有此修辞手法的成语
顶天立地鬼头鬼脑 岂有此理 自欺欺人2023-07-06 21:38:465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比喻,比喻反问,比喻2023-07-06 21:39:033
判断下列成语各运用了什修辞手法。 1.水平如镜( )2.多如牛毛(
比喻2023-07-06 21:39:209
1恩重如山 2呆若木鸡 3岂有此理 4莺歌燕舞 5震耳欲聋 6轻如鸿毛 7摩肩擦踵 8怒发冲冠 各用了什么
拟人%D%A%D%A采纳我的吧。。2023-07-06 21:39:352
关于语文的一些问题 不是很难 。
2023-07-06 21:39:432
1.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波()壮阔----- 集思广()----- 盛气()人-----
波澜壮阔 比喻规模非常巨大。集思广益 搜集多个人的意见盛气凌人 指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样子。多如牛毛(比喻) 人声鼎沸(夸张) 人山人海(夸张) 莺歌燕舞(拟人)岂有此理( 反问 ) 水平如镜( 比喻)2023-07-06 21:39:492
句子,5分钟给我答案,我奖励60分,速度啊啊啊!!!
仅是世界闻名,而且全国有名-------- 全国的在前面 惠州得秋天 秋天在前面 夸张+比喻 比喻 夸张+比喻 反问 比喻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作业要自己做 河道里穿行着小艇。2023-07-06 21:39:574
大虾,帮忙!
长江,秦淮夸张,比喻,夸张,比喻,反问,拟人2023-07-06 21:40:043
岂有此理这个成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2023-07-06 21:40:243
岂有此理,人声鼎沸,莺歌燕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夸张。拟人2023-07-06 21:40:321
岂有此理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个是词组吧 没有修辞手法2023-07-06 21:40:392
说修辞手法的
1 比喻2 夸张3 对比4 反问5 让我想想6 借代2023-07-06 21:40:471
为什么说 岂有此理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岂有此理表示自己明白答案2023-07-06 21:40:543
下面的成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多如牛毛 夸张2.人声鼎沸 夸张3.人山人海 比喻4.莺歌燕语 拟人5.岂有此理 感叹6.水平如镜 比喻2023-07-06 21:41:023
哀鸿遍野 岂有此理 两个成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反问2023-07-06 21:41:091
谁知道下面古诗和成语的修辞手法
1C 2A 3D 4D 5B 6C 7A 8B 9D 10B(谨供参考,不十分确定)2023-07-06 21:41:162
口若悬河.千钧一发.岂有此理.五湖四海.差之毫厘,修辞手法是什么?
夸张2023-07-06 21:41:231
岂有此理,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反问 哦2023-07-06 21:41:291
有此理两个成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回复:成语———《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否定"语式。2023-07-06 21:41:481
岂有此理中含有什修辞手法
反问2023-07-06 21:41:551
指出下列成语运用的修辞手法
目不识丁(借代)胸有成竹(比喻)兔死狐悲(拟人)岂有此理(反问)垂涎三尺(夸张)厚此薄彼(对比)2023-07-06 2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