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

2023-07-04 07:01:46
TAG: 经历
ardim

分分合合,抵御外敌,反抗侵略,再加上华夏文明多次废后重构特别是唐宋明

水元素sl

分合合,抵御外敌,反抗侵略,再加上华夏文明多次废后重构特别是唐宋明

北境漫步

很多。抗日战争。

三年自然灾害。

3年自然灾害是哪几年

3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1960年、1961年这三年,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撰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三年自然灾害”的警示:1、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生产力,增强人类改造力。“大跃进”时期只强调了人的因素,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而没有强调提高人掌握科学技术的素质;对于提高生产工具水平、认识自然界灾害作用,则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2、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状况,采取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惩罚。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推行大大超前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使损失大大超过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
2023-07-03 18:26:111

三年自然灾害都有什么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这是全国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那么三年自然灾害都有什么灾害,下面一起来看看。 1、 干旱。1959年1至4月,河北、黑龙江等地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的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至5寸深,为历史罕见。同年6至8月江淮流域出现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 2、 霜冻。1959年4至5月,严重的霜冻灾害造成华北、黑龙江等地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 3、 水灾。1959年2至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同年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等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 4、 台风。1959年7至9月,在东南沿海地区连续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风级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1960年5个月里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造成暴雨频繁,洪水泛滥。 以上的就是关于三年自然灾害都有什么灾害的内容介绍了。
2023-07-03 18:26:291

3年自然灾害是哪几年 3年自然灾害简介

1、“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9年、1960年和1961年。 2、1962年,“1-9月,全国大面积旱灾。去冬以来,南方湘西北、粤北、川北、苏北、皖中地区雨雪稀少,2月约有100万公顷呈旱象;3月,旱区扩至豫、鄂、黔、陕等省,共计360万公顷…… 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呼伦贝尔和乌兰察布地区、晋北、冀西北、吉西北地区,旱期长达200-400天,甚至井干河断、人畜吃水困难……年内,旱灾波及北方为主的24个省区(市)2174.6万公顷农田,成灾面积878.4万公顷。” 人们习惯上将这几年的灾害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从干旱灾害的延伸和转移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干旱灾害,大致延续了四年。时间上以1959年夏秋至1960年夏黄河流域、西南、华南为主,1961年春夏秋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连续干旱为主。 以及1962年春夏、夏秋的华北黄河流域、东北的干旱。人们在谈论和研究中往往忽视了1958和1962年也是较大旱灾年,从宏观角度看,集中在1959-1961年的特大干旱,是有一个发展、高峰、减弱的过程的。
2023-07-03 18:26:361

3年自然灾害是哪几年

1959年、196年和1961年。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023-07-03 18:26:442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简介

1、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2、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
2023-07-03 18:26:501

3年自然灾害是哪几年

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1、患病人群增加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中国,因三年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是中国几代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阴影。研究表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民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大都与饥荒有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 2、人口减少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在叙述到三年困难时期”群众生活状况和人口变动情况时说: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2023-07-03 18:26:581

三年灾害的真实原因 三年自然灾害是什么时候

1、原因是大跃进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和自然灾害。 2、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 3、三年自然灾害范围:这是全国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人口8043万人,超1949—1958年平均数80%以上。
2023-07-03 18:27:061

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上个世纪的一九六零到一九六三年。
2023-07-03 18:27:142

三年自然旱灾谁负责

应急管理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旱灾,是由于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
2023-07-03 18:27:211

三年自然灾害新疆受灾没有

受灾了。查询相关资料可知: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的消息,近三年来,新疆兵团自然灾害频发,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加剧态势,共造成19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亿余元人民币。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2023-07-03 18:27:271

三年自然灾害内蒙古受影响吗

三年自然灾害内蒙古受影响。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内蒙古自然灾害类型有水雹灾、旱灾、霜冻和病虫害4种,内蒙古大量农作物受灾。
2023-07-03 18:27:451

三年自然灾害沿海地区受影响么

自然灾害,沿海地区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洪水、地震、海啸、台风等都受到影响。沿海地区最为严重的自海自然灾害之一便是台风。
2023-07-03 18:27:522

三年自然灾害后来怎么解决

1、首先积极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2、其次零星开垦荒地和饲养猪、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3、最后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政策等。
2023-07-03 18:27:591

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去哪里了

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没有去哪里。三年大旱俗称三年自然灾害,那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本身粮食产量就低,加之三年大旱的自然灾害,粮食普遍欠收,供不应求,人们普遍都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说三年大旱粮食没有流失到哪里去。自然灾难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2023-07-03 18:28:131

三年自然灾害为什么不吃鱼

青海人不吃湟鱼因为自然灾害三年期间,青海人靠湟鱼挺过来。1960年至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青海共捕捞湟鱼7.29万吨,按照这三年青海平均人口221万人计算,三年间青海人就吃了66斤湟鱼,所以后来青海人不吃湟鱼。 “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湟鱼资源减少会直接破坏青海湖“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将湟鱼列为保护对象。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
2023-07-03 18:28:191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亚楼赴苏成功引进米格-21技术

本文摘自:东北新闻网。 核心提示:(1961年)3月30日,刘亚楼在「 ”协定”上签字。合同规定,苏联将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给予中国生产米格-21飞机的特许权,但所有的技术援助都是有偿的。 刘亚楼 1960年6月25日,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赫鲁晓夫突然进行反华宣传,两国关系出现裂痕。同年7月,苏联 *** 单方面撕毁援华协议,撤回专家,破坏对华援建项目,使得初露微光的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又呈现一团淡雾。 赫鲁晓夫这一手,无非是想重用当年压服欧洲一些国家的手法来压服中国,迫使中国服服帖帖听从他的摆布。但是,1961年2月,赫鲁晓夫突然以求和的口吻给 *** 写来一封信,表示愿意继续向中国转让米格-21战斗机的制造权,希望尽快派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 朝鲜战场上王牌飞机的空中对垒,使敏锐的军事科学家们意识到了研制高速战斗机的重要性。1958年,美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研制成功M2.02(2146千米/小时)的F-104星式战斗机。苏联也在同一年研制出了性能相近的米格-21战斗机。 米格-21还在研制之中,中国就与苏联签订了引进该机的技术援助合同。合同刚签不久,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单方面中止执行合同。 *** 中央军委在同年召开扩大会议,根据当时的形势和空军建设的需要,明确提出空军以高空高速战斗机为重点的发展方针,并要求首先将歼-6飞机(仿米格-19型)优质过关,继而研制出仿米格-21的歼-7飞机。 如今,在中苏关系异常紧张之时,赫鲁晓夫作出这个令人迷惑不解的反常友善举动,不能不使中国 *** 思前顾后、满腹疑虑,但大度的中国 *** 人终于作出了惊人的抉择。在杭州一边疗养一边主持空军条令和教材编写的刘亚楼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周恩来面授机宜,确定平等互利原则 临出国前,周恩来单独召见刘亚楼,交代工作。 去年6月,就在赫鲁晓夫突然决定撤回苏联专家之时,周恩来特地委托刘亚楼,紧急会见尚在青岛度假的国防部专家组长巴托夫大将,以便当面了解他对赫鲁晓夫决定撤回军事专家的反应。刘亚楼对巴托夫大将说:赫鲁晓夫同志下令要撤回全部在华专家,并说这是专家们的一致要求,理由是我方对专家不友好, *** ,让他们无法工作等等,您作为专家组长,听到过专家们的具体意见没有,希望能公开提出批评。 巴托夫郑重其事地说:我和中国朋友相处,关系是融洽的,没有什么隔阂,我个人从未感到有什么不尊重,不友好,这些现象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至于赫鲁晓夫同志这样决定究竟是对是错,我个人当然有自己的看法。历史的教训应该吸取,斯大林当年处理南斯拉夫问题,就过火了,不冷静,犯了大错,造成长期无法愈合的伤口,损失很大,再说,中国可不是南斯拉夫,更应慎重才是,我个人的意见是要保留的。 刘亚楼通过这次约见,不仅摸清了专家组长的态度,还从中了解到大多数苏联军事专家对中国的友好,为 *** 中央进一步戳穿赫鲁晓夫的险恶用心提供了依据。 这次,周恩来与刘亚楼一起研究分析了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方案后,说:这是中苏关系破裂后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中央对此非常重视,总的精神是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以平等互利的态度谈判,「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对方蓄意挑衅,那就坚决据理还击。 刘亚楼详细汇报了空军和航空工业局就苏联准备转让米格-21战斗机制造权问题的讨论情况及意见。周恩来说:围绕制造权问题,我们已去过两个代表团。第一次是1951年1月,由何长工同志带队;第二次是1957年,由聂老总带队,苏联 *** 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前两次去的专业人员比较少,摸底不多,这一次要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多去一些人,包括各方面专家,尽量把要索取的技术资料提得全一点,特别是原材料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刘亚楼说:米格-21战斗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歼击机之一,如果苏联 *** 真有诚意将它的制造权转让给我们,那无疑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次转机,不但解决了空军后继机种告急的问题,同时也可让我们的飞机设计、制造部门来个大练兵,在吃透米格-21战斗机的各种性能基础上,设计制造出我们自己的新型歼击机! 周恩来神色严肃刚毅:米格-21战斗机制造权我们可以要,但不能允许苏联以此为借口附带任何条件。如果让他们想利用制造权进行讹诈,压我们在原则上让步,那我们就宁可不要! 将军雷霆震怒,批驳陪同「 ”克格勃” 3月,刘亚楼率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为了预防克格勃无处不在的监视、窃听,代表团比较重要的会议都放到中国驻苏大使馆召开。那里有一房间,屋内装有干扰设备,打开机器,四壁能连续发出「 ”嘟嘟「 ”声,遥控的窃听器就无法听清房间的谈话内容。 刘亚楼提出参观米格-21战斗机的制造情况。苏方经考虑,同意代表团到该飞机的制造厂参观3天。 临出发前,刘亚楼再三交待:以前苏联禁止我们参观那个飞机制造厂,是赫鲁晓夫心血来潮把我们请来的,来之不易哟。每个车间、每道工序、每条生产线我们都要认真考察、询问,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大家要清楚,过不久我们也将生产制造米格-21。 一天紧张的参观结束了,代表团被请进会议室小憩。当工厂为代表团准备安排住处时,陪同参观的德沃连钦科神态冷漠地说:不用了,中国同志今晚必须乘火车返回莫斯科。 会议室的气氛紧张起来,刘亚楼用俄语冷冷地问:你们答应让我们参观3天,现在刚看完一天,脑子里还有好些问题需要和工厂谈谈,可你今天就让我们回去,这是什么意思? 德沃连钦科蓝幽幽的眼睛透出一股冷峻、倨傲的目光:根据苏联法律规定,外国人未带护照不得在莫斯科以外城市住宿,必须当天返回去! 刘亚楼腾地从沙发上直起身子,声音十分激动、愤懑:我们是赫鲁晓夫同志请来的客人,你们这样对待我们,难道是友好的态度吗? 德沃连钦科直着脖子吼道:这是法律,谁请来的客人也不行! 刘亚楼轻蔑地一笑:我不了解你们的法律,可是你们作为主人,既然知道有关这方面的规定,为什么事先不提醒我们带护照呢?厂长耶尔马索夫一看情况不妙,慌忙上前劝和:两位暂且息怒,请到里边的小屋交换一下看法,否则大庭广众之下有伤大雅。 刘亚楼把手一挥,声如洪钟,令人震慑:不行,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当着大家的面把问题搞清楚,好让工厂的同志们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德沃连钦科知道自己遇到了强硬的对手,自第一次见面,他就感到对手非同一般,咄咄逼人。作为「 ”克格勃”,他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对手不好惹的往事。 苏联航空节,刘亚楼不卑不亢回击赫鲁晓夫 那年刘亚楼率团参加苏联航空节。宴会结束后,赫鲁晓夫为其靠近美英法的战略意图,有意把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团团长请到一边喝茶喝咖啡,又说又笑,把东欧等兄弟党的代表都冷淡了。有的代表团感到不舒服,走了。 刘亚楼感到东道主的做法有失外交礼仪。但若像兄弟党代表团走开,显得不够礼貌,而且有失大国风度,不走吧,一直站在花园一角也不是办法。他向陪同的苏方联络官拉夫洛夫少校表达了不满:我们在花园里干什么?是离开好,还是继续呆着? 苏军少校忙跑到赫鲁晓夫那边,附耳说:中国团长不高兴了。 赫鲁晓夫一愣,亲自来请刘亚楼入席。赫鲁晓夫介绍:这位上将是中国人民 *** 的空军司令,是文武双全的将军,曾在苏联留过学。 美国空军部长特文宁马上接过话:我和刘亚楼将军已是朋友了,宴会上刚刚碰过杯,表达了我们的友好愿望。中国空军发展很快,令人佩服。 赫鲁晓夫说了一通中国空军战绩辉煌的话后,莫名其妙地接着说:我们知道,土豆有芽,有皮,皮不能吃,我们便把这没用的东西扔掉了。中国的蒋介石跑到台湾去了,蒋介石就像土豆皮,没用的东西,我们就把他和台湾一块丢进太平洋了。 刘亚楼立即纠正:总书记同志,你说蒋介石是土豆皮,没用东西应该扔掉,我没意见,但台湾并不是土豆皮,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扔掉呢! 赫鲁晓夫「 ”哦”一声后,颇为圆滑地说:也许我的比喻不够贴切。 赫鲁晓夫见刘亚楼当众顶撞他,有点生气: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土豆的心,是有用的,所以它组建空军,我们愿意帮它。中国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就在这,他很清楚。 刘亚楼为了给主人留点面子,便委婉地说:总书记同志,对苏联人民的帮助我们从来都是感谢的,既然您也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那我们还有什么分歧呢? 赫鲁晓夫体面下台,拉过刘亚楼的手连道:刘亚楼同志,别误会,别误会! 答谢宴上,将军的真诚话语感动苏联空军主帅 俄罗斯天寒地冻,但刘亚楼的心却火热着。在一轮又一轮谈判桌上,他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在准备起草协议时,空军工程部副部长丁仲问:苏方会不会提出派遣顾问呢? 刘亚楼若有所思地在屋里踱了几圈,一转身,说:我看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苏方只有通过派顾问才能达到控制我国航空工业的目的。他指示马上向周恩来发报请示。 周恩来很快回电:「 ”派技术人员可以,对他们如何使用,主动权在我们这里。派顾问我们不能答应,如果他们坚持派,我们就宁可不要米格-21飞机。到时候你们就马上回来。” 苏方在准备好的协议书文本上,别有用心地写上「 ”向中国派遣专家”字样。自从苏方无理撤走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后,中国对「 ”派专家”这种提法很是反感。机敏的刘亚楼提议用「 ”工程技术人员”代替协议书文稿中的「 ”专家”这个词。 苏联航空工业部部长斯米尔诺夫上将坚持不改,认为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本质区别。刘亚楼柔中有刚地说:既然您一再表示,这两个词没有区别,那为什么又不同意改呢,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苏方代表近乎失态地说:您何必吹毛求疵呢,反正我们是不想改了。 刘亚楼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严肃地告诉您,我是不会在这份协议书上签字的,请您把我们的意见呈报给赫鲁晓夫同志。 出乎意料,第二天谈判时,苏方主动按照中方的要求,将文件中「 ”专家”一词全部改为「 ”工程技术人员”。 3月30日,刘亚楼在「 ”协定”上签字。合同规定,苏联将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给予中国生产米格-21飞机的特许权,但所有的技术援助都是有偿的。 当晚,代表团在中国驻苏大使馆搞了一个答谢宴会,请了苏联空军司令、空军主帅维尔希宁元帅及苏联航空工业部部长斯米尔诺夫上将等人。刘亚楼真诚地说:苏联空军过去在帮助和协同中国空军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国空军成长壮大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总要由衷地说一句:感谢友军! 中国空军主帅没有忘记苏联空军对中国空军的帮助,这使维尔希宁深受感动。 克服苏方技术刁难,歼-7昂首飞向蓝天 协议签订后,代表团普遍感到高兴,但刘亚楼说:得看中苏今后关系的发展,要是中苏关系恶化了,即使现在达成了协议,也只能是一张牛皮纸———不顶用! 他的话多少有些先见之明。协议生效5个月后,苏联有关部门将制造米格-21技术资料陆续交付沈阳飞机制造厂,但技术人员按苏方所提供的俄方技术资料目录与资料一核查,发现苏方故意将一些重要技术资料扣下,特别是所提供的米格-21飞机样机的一部分零件根本无法装配飞机…… 这些有所预料但所料不全的问题发生后,国务院迅速作出决定:飞机设计、制造等部门要对米格-21飞机进行全面的「 ”技术摸透”,为自行设计新型歼击机埋桩、夯基。 幸有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单位群策群力,对米格-21进行全面「 ”技术摸透”,先后解决了249个苏联提供的图纸中的疑难问题,编制了苏联欠交的8大试验技术文件。1964年3月,沈阳飞机制造厂全面铺开米格-21的试制工作,次年研制成功。这是中国歼击机设计、制造业的辉煌转折点,它就是目前空军仍普遍使用的歼-7战斗机。 当米格-21研制指日可待时,1964年5月,航空研究院提出要在米格-21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一种性能更好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而且技术、战术指标要全面优于苏联米格-23。米格-23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刘亚楼得知这个消息,大加鼓励:空军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你们成功时,我为你们摆酒庆功! 遗憾的是,刘亚楼翌年因肝癌辞世。4年后,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翱翔蓝天,它的身后是日趋庞大的航空产业体系,这也算是对英魂的告慰。
2023-07-03 18:28:261

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吃的什么,莫斯科红鱼

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吃的粗茶淡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农业产量极低,所以全国的粮食都很缺乏,大家在吃上都过的很艰难。莫斯科红鱼是观赏鱼。在1989年引进中国。
2023-07-03 18:28:331

从老一辈口中,你听说过哪些他们经历过的灾难?

我奶奶经历过饥荒。她时常会跟我说,她以前穷到喝粥没有米 而且只能吃树根。
2023-07-03 18:28:415

别人建房三年内特大雪封地震自然灾害属不属于健康人的责任

不属于,属于自然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s)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2023-07-03 18:29:461

中国经历了那些主要历史灾难

五胡乱华蒙元入关满清入关日本侵华
2023-07-03 18:30:052

新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灾难?

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大动荡,台海危机,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邢台地震,玉树地震,朝鲜战争,珍宝岛事件,越南自卫反击战,
2023-07-03 18:30:141

写出新中国建设的四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重大事件

看见校友好亲切。同13中。历史作业真伤不起啊。我只是来吐槽的。
2023-07-03 18:30:234

中国无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地震,火山,台风)有哪些

中国: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6年 河北邢台地震 1976年 唐山地震 1991年 洪水 1998年 洪水2002年,非典 2008年 雪灾、地震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 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2023-07-03 18:30:311

老人总说以前生活苦,以前的生活究竟有多苦?

非常的苦,那个时候许多人饿死了,真正的吃不饱穿不暖,特别的痛苦。
2023-07-03 18:30:404

高中历史:20世纪40-60年代初,中共在经济建设中曾遇到哪三次困难?中共采取哪怕措施映对?

第一次困难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应对方法 :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开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自给经济;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改善了军民生活,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困难 :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人民政府面临的是一个国民党政府留下的,遭严重破坏的处于崩溃的烂摊子,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应对方法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开展。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第三次困难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我国重大的设计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被迫中途停顿,破坏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原定计划,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 应对方法 :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内容。调整国家各个部门已经变化了的相互关系,工业企业开始按照专车化协作原则进行改组,同时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到1965年,原定的调整任务胜利完成,各个经济部门在新基础上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面貌。
2023-07-03 18:31:191

1849年到1976年的重要事件?

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49年9月1日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1950年6月 朝鲜内战1950年10月-1953年7月 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 西藏的和平解放1953年-1956年 三大改造1953年-1957年 一五计划1954年 第一届人大,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 总路线的提出1959年-1961年 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1967年1月 一月风暴1967年2月 二月逆流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4月5日 四五运动请采纳 给好评哦 祝福你取得好成绩
2023-07-03 18:31:251

天地粮人。局长逆行闯红灯被拦下,竟然不出示证件,还用水泼了女交警一身、是那一集

答: 天地粮人。局长逆行闯红灯被拦下,竟然不出示证件,还用水泼了女交警一身、是第六集祝学业有成步步高升
2023-07-03 18:31:353

灾害的意思灾害的意思是什么

灾害的词语解释是:灾害zāihài。(1)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灾害的词语解释是:灾害zāihài。(1)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词性是:名词。拼音是:zāihài。结构是:灾(上下结构)害(上中下结构)。注音是:ㄗㄞㄏㄞ_。灾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作“灾害”。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宋梅尧臣《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诗:“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清唐甄《潜书·格君》:“灾害不生,嘉祥并至。”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二:“就是在今日,失业和穷苦虽然是资本主义末路的必然的结果,但是美国的资产阶级仍想出种种方法使白工相信这全是黑工给他们的灾害!”二、国语词典祸害。三、网络解释灾害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大面积传播即可酿成灾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关于灾害的近义词磨难灾难危害祸患患难灾殃灾祸灾荒劫难苦难关于灾害的诗句灾害所起由渍渐秦民被灾害灾害无由逢关于灾害的成语妨功害能八难三灾招灾揽祸转灾为福除害兴利惹灾招祸蠹国害民开利除害关于灾害的词语招灾揽祸转灾为福惹灾招祸蠹国害民回禄之灾雪恨消灾除害兴利八难三灾千灾百难开利除害关于灾害的造句1、在被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破坏之后,这里由曾经的绿洲变为了一片不毛之地。2、哈尔威船长在灾害降临之际指挥人们秩序井然地退却。3、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嗷嗷待哺的情况。4、人类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5、去年,我的家乡遭受了特大的洪涝灾害。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灾害的详细信息
2023-07-03 18:32:401

近几年我国遭遇过哪些自然灾害?

近几年我国遭遇过哪些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新疆吐鲁番大风。黑龙江洪灾。旱灾。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自然灾害的后果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自然灾害就后果很严重。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能补救,不能避免和预测。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科学也无能为力,人类只能补救。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地面塌陷,山体倒塌,形成堰塞湖。楼房倒塌,死伤无数。地上所有交通无法通过。只能是直升飞机可以救援。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就像医生在病的面前,医学在发达,也当不住人的生老病死。
2023-07-03 18:33:011

中国度过的难关有哪些?

不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男见面检查报告及减少电机饼干你可能双边
2023-07-03 18:33:173

1962年的环境与2022年的环境是否相同

1962年的环境与2022年的环境不相同。1、1962年的中国的内外环境都面临着很大困难,作为新中国掌舵人的毛泽东正要迎来一个关键点。在外部,中国和美苏交恶,国防压力空前巨大。在内部,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人心浮动。2、2022年很多国内的民生问题,比如孤寡救助、个人医疗等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普通个人的收入在经济良好的影响下也会逐步提高,这些都是经济正向发展所带来的好处。3、现在的交通、通讯、电子等技术飞速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4、农作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机器的运行也减少了人们的劳作辛苦。
2023-07-03 18:33:231

我国发生的土壤污染案例有哪些?

一、甘肃铅污染事件2006年9月12日,甘肃铅污染事件,造成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新寺、牟坝两个村354人血铅超标,因血铅超标问题住院的群众共179人。其中14岁以下171人,14岁以上的8人。造成血铅超标事故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周边400米范围内土地已经全部被污染。经过陇南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对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周边400米范围内的7个监测点进行的土壤总铅浓度的初步监测,发现:1—5厘米表层土壤总铅浓度为16—187毫克/千克,超出背景值0?83—2?46倍;15—20厘米耕层土壤总铅浓度有3个监测点高出背景值0?69—1?8倍,有两个高出背景值5?2—12?2倍。二、陕西省龙岭村癌症现象陕西省华县瓜坡镇龙岭村是一个独立的自然村,位于华县县城8000米外一个形似龙脊的土峁上。自1974年村上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至今,该村共死亡55人,其中30人死于癌症,其余人死于肺心病、脑血管病等,无一例自然死亡。全村人口从154人锐减至77人,癌病患者和死亡人数连年增多,且呈年轻化。龙岭村几十年来被癌魔笼罩,最终发现该村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在龙岭村西北方4000米远是陕西化肥厂和复合化肥厂,西北风将工厂散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吹到龙岭村,使全村空气、水、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内用地、粮食作物等都受到了铅、铬、砷、铜、锌、镍、锰、磷等的污染。当地生产的面粉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6倍,属重污染;铬超出国家标准2?98倍,属严重污染;芹菜中镉、铅、汞、砷、铬都超标,其中汞高出国家标准16倍、铅高出国家标准83?5倍,属特级污染;中药柴胡中镉、铅、汞、砷、铬都超标,其中铅高出国家标准91?5倍;豆角叶中铅高出国家标准191倍;核桃中铬高出国家标准2?9倍;油菜子中铅高出国家标准75倍。三、沈抚灌渠闹出的“笑话”建于1961年的沈抚灌渠,总投资5000多万元,全长近百千米,流经沈阳和抚顺两市4个县区的11个乡镇。当初建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沈、抚两市沿浑河的水源,主要将抚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引出。当时人们惊喜地发现,灌渠流域内的农作物长势好、且产量高,灌溉面积15万亩,受益人口达20余万,人们称誉灌渠为“大米河”。这对于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匮乏的中国而言,沈抚灌渠成为利用污水“变废为宝”灌溉农田的典型。据专家分析,当初的沈抚灌渠所接纳的主要是生活污水,而几家石油企业排出的含氨、氮等成分的废水,其功效相当于施用化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剧增,灌渠内各种污染物的长年积淀,使沈抚灌渠的水质日趋恶化。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多年跟踪调查表明,沈抚灌渠水体严重污染,已导致沿岸土壤中毒、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且污染物残留量较大。而辽宁省卫生防疫部门的一份报告明白无误地显示,沈抚灌渠流域地区的人群与清水地区的人群相比,患病率、患绝症率和死亡率及畸胎率,均明显高出一倍多。当时沈抚灌渠作为污灌的典型,曾向全国推广,甚至还要到联合国去介绍经验。现在想想,幸好当初没去,否则还不成了笑话。
2023-07-03 18:33:331

祖国成立六十一周年的变化

你要是热爱祖国就自己写
2023-07-03 18:33:436

祖国的变化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快60周年了,这60周年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从简陋的楼房到美丽的高楼大厦;从物质匮乏的情景到现在的丰衣足食,变化多大啊! 听爷爷奶奶说:“他们那个年代实施计划经济,什么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吃饭要饭票,吃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连买包快食面都要粮票。现在实施市场经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物产丰富,当你走进市场,琳琅满目的海鲜让你挑个够;当你走进商场,各式各样、样式新颖的衣服随你挑;当你走在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安德鲁森”、“澳联”、“向阳坊”面包店。” 二三十年前,爷爷奶奶刚进城,住的房子是租的,只有二十几平方米,既当厨房又当客厅又当卧室。一家四口人挤在一起,多不方便呀!现在爷爷奶奶住的房子既宽敞又明亮,奶奶常常对我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从吃的住的用的样样满足,祖国的变化真大啊!你们这一代人可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啊!” 望着祖国新变化,盼着祖国快发展!我懂得了:祖国会越变越繁荣,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学本领,长大更好地报效祖国。
2023-07-03 18:34:113

问高二地理题!与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有关的是

选A,基数大,增长率再低人数也不会少。中国的情况特殊。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增长率并没有长期走高
2023-07-03 18:35:092

有关毛泽东的故事(简短点儿,尽量在100之内)

有关毛泽东伟大思想非无深遂哲学原理和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所能理解。常人只能读懂其表面意识,而不能弄通其丰富的内涵。他同马克斯、恩克斯、列宁的哲学一样,是一种抽形的东西。属于精神意识方面的上层建筑,他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又高于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不能断章取义死搬硬套必需活学活用。
2023-07-03 18:35:174

庆祝祖国60岁生日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2023-07-03 18:35:332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1960年、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也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三年自然灾害”的警示:   1、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生产力,增强人类改造力。“大跃进”时期只强调了人的因素,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而没有强调提高人掌握科学技术的素质;对于提高生产工具水平、认识自然界灾害作用,则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   2、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状况,采取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惩罚。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推行大大超前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使损失大大超过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
2023-07-03 18:35:531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是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以1952年以来的5年平均的人均口粮和减产常例计算,在1959-1961年连续三年每年多减产粮食达838万吨,减产幅度达15%,按以前口粮平均消耗水平,大约空缺了2800万人口口粮。而这个减产幅度,是高于50年来同等受灾率条件下的减产幅度的。
2023-07-03 18:36:011

3年自然灾害是哪几年

  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1、患病人群增加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中国,因三年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是中国几代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阴影。研究表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民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大都与饥荒有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   2、人口减少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在叙述到三年困难时期”群众生活状况和人口变动情况时说: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2023-07-03 18:36:181

三年灾害的真实原因

  1、原因是大跃进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和自然灾害。   2、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   3、三年自然灾害范围:这是全国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人口8043万人,超1949—1958年平均数80%以上。
2023-07-03 18:36:261

三年自然哪省最严重

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这是全国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人口8043万人。其中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
2023-07-03 18:36:321

大灾三年是什么意思啊

大灾三年的意思通常是说:城市连续3年都需要不同的自然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023-07-03 18:36:391

三年自然灾害后面几年发生了什么

发生全国粮食和副食品极度短缺。三年自然灾害后面几年发生了全国粮食和副食品极度短缺,当时粮食紧缺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
2023-07-03 18:36:581

三年自然灾害山东哪里最严重

邹平市。三年自然灾害山东邹平市的最严重。邹平,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滨州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滨州市南部,西北临黄河,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2023-07-03 18:37:051

三年自然灾害为什么不去逃荒

全国都是如此
2023-07-03 18:37:281

有关廉政故事的文章

廉政故事(从古至今) 孙中山遗嘱儿女当自爱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可谓官高权重。然而,他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临终时只留下自己用过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书籍和一所住宅。住宅还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人留下的《家属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 毛主席留给我们的 在京参观毛主席的衬衣、床单和拖鞋,都补丁摞补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不吃肉;让儿子岸英入朝鲜参战,直到牺牲等等。看到这些,我和讲解员一起流泪,内心的震撼无以伦比。毛主席没有钱吃穿吗?论功劳,谁能功盖毛泽东;论权力,中国何人至上?所以党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廉洁从业,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对亲属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 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旧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 一条狗。周恩来知道后,严肃地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 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 周总理“宴”事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周总理风尘仆仆,日夜操劳,感到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员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 一碗白米饭 1927年冬,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住在宁冈县茅坪村的时候,有一个时期红军生活非常艰苦,天天吃红米南瓜,有时候还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的稀饭。开头吃几餐还觉得味道有点香甜,吃多了就觉得有点难吃,可是毛主席不搞特殊,仍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盛饭。 一天吃早饭的时候,警卫员小胡突然给毛主席送来了一碗白米干饭。原来他看见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餐餐和战士们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饭,实在看不下去,就跑到厨房私自和炊事员商量,并且由小胡自己动手把红米加工成白米,另外用碗给毛主席蒸了半斤米的干饭。 毛主席一见白米干饭,觉得有点奇怪,便问战士们今天是不是也吃这样的饭?小胡在首长面前从未撒过谎,这次当然照实说了。毛主席听完之后,马上叫他拿回厨房去和南瓜煮稀饭,让大家一起吃,并且说:“以后再不许这样了,战士们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小胡激动地说:“毛委员,南瓜稀饭早做好了,大家吃都吃完了,你就吃这一餐干饭吧,下次再不做了。”毛主席仍然不同意,并向小胡耐心地解释说:“我不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南瓜稀饭本来又甜又香,很好吃嘛。战士们能吃,我就不能吃吗?你要知道,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上啦。快给我把饭送回去?”小胡还想说什么,可是毛主席已经把那碗白米饭塞到他手里了。小胡无法,只好把饭拿回厨房去了。 摘自《廉政故事》 -------------------------------------------------------------------------------------------------------------记得采纳啊
2023-07-03 18:37:361

灾害的造句灾害的造句是什么

灾害的造句有:地震灾害发生后,众多灾民及时得到了政府的安抚。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嗷嗷待哺的情况。灾害的造句有:去年,我的家乡遭受了特大的洪涝灾害。人类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拼音是:zāihài。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ㄗㄞㄏㄞ_。结构是:灾(上下结构)害(上中下结构)。灾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灾害zāihài。(1)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二、引证解释⒈亦作“灾害”。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宋梅尧臣《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诗:“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清唐甄《潜书·格君》:“灾害不生,嘉祥并至。”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二:“就是在今日,失业和穷苦虽然是资本主义末路的必然的结果,但是美国的资产阶级仍想出种种方法使白工相信这全是黑工给他们的灾害!”三、国语词典祸害。四、网络解释灾害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大面积传播即可酿成灾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关于灾害的近义词危害苦难灾荒患难祸患灾祸劫难磨难灾难灾殃关于灾害的诗句灾害无由逢非常灾害东州比灾害关于灾害的成语八难三灾惹灾招祸招灾揽祸转灾为福除害兴利妨功害能开利除害蠹国害民关于灾害的词语招灾揽祸回禄之灾蠹国害民飞灾横祸惹灾招祸八难三灾救苦弭灾开利除害无妄之灾千灾百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灾害的详细信息
2023-07-03 18:37:541

中国航天史的里程碑是什么?

第一是两弹一星,第二是神5扬利伟的“中国第一人”神6,第三是嫦娥奔月(当然还有许多步要完成,现在嫦娥工程只是刚起步后面的路还很远)我的回答比较简单。你可以登陆国家官方网站查询
2023-07-03 18:38:023

中国什么时候成立

1949年10月1日 国庆~
2023-07-03 18:3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