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rveM
-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 真菌
相
同
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
同
点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于酿酒]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 < 亚门 < 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
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 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 躯体运动:
- gitcloud
-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 真菌
相
同
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
同
点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于酿酒]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 < 亚门 < 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 左迁
-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我自己打的,还算能简明扼要吧,顺便再说一句:
生物属于理科,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记忆才能学好生物。
第20章只有好好看书理解了! 看看吧,一片心意,呵呵。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生态平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指的是可以自主运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一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整个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在自身利用的同时释放能量。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例如蜜蜂采蜜、蝴蝶食蜜等,帮助植物顺利繁衍后代,还能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某些动物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2023-07-01 11:26:19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3
(1)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答案为:(1)生态平衡;(2)物质循环2023-07-01 11:26:35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3
d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23-07-01 11:26:442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如下:1、电鱼发电电鱼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海域以及非洲和南美洲混浊的河流内。电鱼体内的发电器官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官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鱼能够不间断或定时地发出强度不同的电流。它们释放电流,不仅是为了防护或进攻,也是为了相互传递信息或提前发现障碍物。2、萤火虫发光引诱异性萤火虫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获得猎物后,用上颚将分泌液注入猎物体内,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再吸入体内。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卵、幼虫、蛹和成虫都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3、蜗牛分泌粘液蜗牛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具有很强的忍耐性。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会有危险。4、金丝雀具有表演天赋“罗娜种”金丝雀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JiJi--”;“山东种”的鸣叫声为响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鸟还可模仿百灵鸟和画眉鸟的鸣声,并富有表演天份,经过训练后演“接物”、“戴面具”等杂耍。5、鳄鱼与牙签鸟合作凶猛的鳄鱼当饱餐一顿后,就会在河边闭目养神。有许多牙签鸟在它背上飞来飞去。鳄鱼入睡时, 牙签鸟将它从甜梦中惊醒,鳄鱼便百依百顺地张嘴,让牙签鸟飞到口腔里,去啄食它牙缝中残食剩饭。 牙签鸟迅速地把嵌在鳄鱼牙齿缝间的鱼、蚌、蛙、田螺等肉屑一一啄取吞进腹内。2023-07-01 11:26:53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加快物质循环2023-07-01 11:27:122
动物有什么作用?
许多动物身上都有颜色,并且常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种与生活环境相似的颜色,对其自身能起一种保护作用。 一只黄绿色的青蛙蹲伏在水池中的一块黑色石头上,色彩艳丽动人。可是一小时后,它消失了。在那块石头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暗褐色的青蛙,它的颜色与那块石头的颜色是如此相近,使人只能勉强把它分辨出来。其实这两只青蛙是同一只青蛙,只是颜色变了。这是青蛙的变色本领。 自然界中,能变色的动物很多,在鱼类、爬虫类、甲壳类中都可以找到。一只蝴蝶落到花朵上,看上去好像是为花朵增加了一个花瓣;酸苹果树上蜘蛛从不结网,只是静静地躲在花上,变成跟花一样的颜色,轻而易举地捕捉前来栖息的幼虫。最著名的变色艺术家要数变色龙了。变色龙学名叫“避役”,是一种蜥蜴。它变色很快,能在几分钟里就改变颜色。大部分变色龙,无论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的、西班牙的、阿拉伯的、印度的,还是斯里兰卡的,它们的皮肤颜色都跟它们周围的自然界很吻合。 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捕,几乎所有昆虫都具有绿的、灰的或黑的保护色。而变色龙的特点是能按照环境随时变化自己身体的保护色,要是没有这些本领,它就不可能渡过那古代漫长的爬行动物时代活到今天。变色龙虽然外表上也拥有武装:背上长梳状刺、锯形尾、头顶上生角、身上的锥状角、盔甲般的身躯和头部的硬甲等,可它既小又弱,几乎没有听觉,动作迟钝又无自卫能力,要在四周敌人虎视眈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确实不易。但变色最快的是鱿鱼、章鱼和其它一些墨鱼,只是它们变色的“名气”不那么大罢了。 动物身上颜色的变化是由皮肤里的色素细胞完成的。这些星状的小细胞含有色素。如果这些色素结合起来,它们就能使动物穿上各种颜色的外衣。这个过程有点类似印刷中的套色工艺。画报、杂志里的彩色图片是由无数个红、黄、蓝小点组合而成。当蓝点和黄点印在一起时,结果就是绿色,黄点和红点结合又变成橙色。点子越密,色彩也就越强烈。 色素细胞是一个个弹性小口袋,它们靠星状边缘的扩张,展现出大片色素来显示颜色。当一种颜色的色素细胞全部扩张时,动物看上去浑身就是这种颜色。当收缩时,色素就被紧密地挤进一个小点里面,这种颜色就再也看不到了。色素细胞后面常常还衬着一层洁白的细胞,它们是固定不变的,如同一个反光镜使颜色最充分地呈现出来。 墨鱼可以称得上是所有变色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因为它的色素细胞有肌肉纤维附在星尖上,它们能够很快收缩,又能立刻张开色素细胞,使颜色显出。一个处于休息状态的墨鱼,它身上斑驳的杂色正好与沙海底相配,而在游动时,它的背部变成了褐色,两边出现了不规则的斑纹黑线条。但这种图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线条从头部延伸到尾部,在水流中宛如涟漪细浪,难以辨别。当受到惊动时,墨鱼就马上变成白色,只留下背部的两个像是眼睛的黑点。然后,瞬息游开了,与此同时它又全换成了黑色。如果追逐者还没被迷惑住,它便使出人所周知的绝招——放墨汁,自己则躲藏在后面,形成一片绝好的烟幕。追捕者往往在这黑水中乱窜一气,墨鱼却逃之夭夭。(源自 中国林业网)2023-07-01 11:27:21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2023-07-01 11:27:29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请分别从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并各举一例.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就像一个链条上的一环,少了它就不成为链了,而且各种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都将中断,最终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如青蛙减少,蝗虫泛滥,蛇减少老鼠增多;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的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二氧化碳、尿液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无机物回到生态系统中,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加快二氧化碳的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如蜜蜂采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蚜虫吮吸汁液、蝗灾等. 故答案为: (1)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就像一个链条上的一环,少了它就不成为链了,而且各种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都将中断,最终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如青蛙减少,蝗虫泛滥,蛇减少老鼠增多;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的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二氧化碳、尿液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无机物回到生态系统中,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加快二氧化碳的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如蜜蜂采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蚜虫吮吸汁液、蝗灾等.2023-07-01 11:27:36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促进生物圈中物质的循环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C.维护生态平衡D.
据分析可见:A、B、C都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可见D正确;故选:D2023-07-01 11:27:43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①通过资料分析找出食物链与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动物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②动物通过呼吸和消化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通过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将摄入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尿素等,二氧化碳直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尿素粪便再经细菌的分解,进一步加速籽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作用.③通过插图知道部分动物不仅能帮助植物结粉,还有的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而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安等.2023-07-01 11:27:511
自然界中,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哪三大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故答案为:(1)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023-07-01 11:28:102
试题:“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的答案及解析
控制生物钟和食物链 维持自然规律2023-07-01 11:28:262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够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或吃与被吃)的营养 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因此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① 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动物不仅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够影响 和改变环境.在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如动物通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② 动物对植物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二、我国的动物资源 1.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2我国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等.3我国动物资源面临威胁: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有的物种已经绝迹,有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全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三、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1.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具体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保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2023-07-01 11:28:34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答案C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A、有些动物能消灭害虫如啄木鸟吃松毛虫,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B、作运输工具是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属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用于观赏是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属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3-07-01 11:28:44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那三个方面??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能力目标 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温故知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过程设计: 介绍《寂静的春天》: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 然而,这些剧毒物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们却全然没有想到,这些用于杀死害虫的毒物会对环境及人类贻害无穷。它们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人畜体,继而又通过食物链或空气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可引起皮肤癌,可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同时,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使许多害虫已产生了抵抗力,并由于生物链结构的改变而使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变为害虫了。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果。 当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是量尤为患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警示录,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美国各州也相继通过立法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最终使剧毒杀虫剂停止了生产和使用,其中包括曾获得诺贝尔奖的DDT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虽然这些剧毒杀虫剂已从生产和使用的名单上被清除,但人们却仍不得木依赖其他农药来维持粮食产量的提高,有些地方,包括中国某些地区,人们至今仍在非法地生产和使用着被禁止使用的农药。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发生的死亡事故每年都有上万起,约有150-200万人急性农药中毒。 这本书为什么能得到如此大的重视?因为书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个没有动物的世界。 除了杀虫剂外,人们滥捕乱杀动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大自然也给了人类最严厉的惩罚:土地沙漠化、洪水、黑风暴、沙尘暴等等。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45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有关专家呼吁要保护麻雀? 2.对人类和牲畜有危害的野生动物,如狼是否可以滥捕乱杀?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4.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地增长?为什么? 1. 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因此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麻雀,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对人类更为不利,所以我认为专家提出的保护麻雀的呼吁是正确的。 学生:对狼也不可以滥捕乱杀,因为从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如果狼被大量消灭,那么草食动物兔的数量就会剧增,结果是牧草被大量食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2. 不管是蛇、麻雀,还是青蛙以及其他动物,都是不能随意灭杀的,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3. 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是不能无限增长的,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 通过刚才我们分析总结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每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下面我们回忆七年级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并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谁记得最牢。 (学生活动) 回忆、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食物链。 如:植物→田鼠→蛇→山鹰;植物→兔→狐 学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就形成了食物网。 如: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2023-07-01 11:28:53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3
(1)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答案为:(1)生态平衡;(2)物质循环2023-07-01 11:29:022
动物的作用
.最大的作用是控制自然界的生态,然后有些益虫可以提供食物或者处理一些有害物质,还有它们吃害虫.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提供食物,包括动物本身(肉等)及其附属品(牛奶,鸡蛋等) 绵羊提供羊毛 宠物,包括狗狗猫猫等你可以和它玩的和金鱼等观赏用的 去动物园看动物 动物之间形成了无数生物链,如果破坏了,人类也不可能存在 .对植物的作用 控制了植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植物完成自身的作用(如传粉,播撒种子等)2023-07-01 11:29:101
动物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循环3。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及花粉4。有益处: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有坏处:白蚁蛀蚀堤坝 (可要可不要)嘿嘿: 我们刚学完不久 还可以背出来2023-07-01 11:29:203
蛇自然界中起了什么作用
食物链中的一环,维持生态平衡啊。比如:草---老鼠--蛇---獴。。这是一条食物链,如果蛇没有了,鼠类大量繁殖,植物很快就被吃光了。同时,捕食蛇类的獴也因为缺乏食物而数量减少了。2023-07-01 11:29:282
简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首先,生物学家、环境学家将我们生活得地球分为以下几个圈层: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还可有人类圈或人类文明圈)。 生物圈与其它几个圈层包容在一起,具体的划界为: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下部。 这些圈层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比如水蒸发变为水蒸气。这之中生物圈与其它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的速度是最快的。 生物圈中的生物又可分为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细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五界系统).你说的动物 应该是动物界的概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很多,首先动物是一部分分解者和消费者,他们把有机物,无机物以“呼吸”“吃”的方式摄入体内,并经行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排放出无机物。宏观地说动物的主要的功能是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将植物等生物固定在地球上的能量分解掉还给宇宙,尽管这部分能量很小。 另外动物也积极地参与对地形地貌的修改与建造,比如珊瑚虫的碳酸钙(主要成分)骨架堆积生成岸礁,岛屿,创造生境。 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活动更加活跃,其次进了部分生物的协同进化,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参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47954.html?fr=ala02023-07-01 11:30:021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是人与自然之间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关系体现,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生态发展很重要的一步,以下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1 保护动物可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可以防止生物链的某个环节产生缺失,生物链的却是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是致命的,虽然可能短时间内显现不出来,但时间久了,就会彻底的破坏大自然,更毁灭了人类自己。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指人类自觉主动地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其生存,促进其健康生长,进而使它们得到繁衍生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从根本上来看,这不仅是人类主动开展的一项工作,而且能够使人们的行为得到规范,从而使野生动物避免遭受伤害,能够在大自然中依照自身的特点以及本性自由自在地生活。 一、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物种,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量稳中有升,但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作为构成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野生动物在维持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其能为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源,对现有基因类型加以丰富,为今后的基因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很多野生动物都被人类驯服,供人类娱乐和研究所用,而要想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在驯养野生动物时要秉持人性化与合法化的原则。近年来,很多新闻爆出人类残忍虐待野生动物,甚至部分动物园通过残忍鞭打的方式来驯化野生动物,不为其提供食物,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也不合法。为了有效规范野生动物的驯养,国家颁布了很多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条例,明确强调野生动物的驯养规范,规定未按法律要求饲养野生动物的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强化监管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流动,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切实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意识 自然环境是野生动物的原始栖息地,是赖以生存的家园,要想维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要适度。但近年来,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建设的需要,人类大肆进行扩建土地、开垦林地、填海造地等无限度获取自然资源的活动,这些行为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威胁到了野生动物的安全。人类的发展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就必须对开采量做出长远的、合理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的发展。 (三)严格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执法,提升执法效果,构建全流程和全链条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制 应明确各执法部门巡查搜查机制,对湿地、森林、餐馆、市场、厂房、养殖场、食品加工和工艺品加工场地、居民住所等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和候鸟迁徙通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制度,健全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同时,要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的联合执法活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和快速联动工作机制。 1、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在禁猎区、禁猎期实施严格管理,在重点区域实行封闭或者半封闭管理,取缔非法狩猎场所;强化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活动的监管,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严格依法审批野生动物经营利用事项,加强对行政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等。 2、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药店、医院、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餐饮场所等,特别是未使用专用标识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制品、未有合法来源的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制品等。 3、农业农村部门作为水生野生动物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依法依规实施野生动物检疫等。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对运输场站实施源头管理。 4、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负责受理移交、转递的案件或线索举报,查处非法捕猎、繁育、交易、运输、食用等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侦办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案件。 (四)科学宣传野生动物的救护方法 所谓的栖息地,指的是野生动物原本生存、生活的区域,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导致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因此,还原栖息地的自然环境,能够恢复野生动物数量、种类。其次,及时采取救护措施。根据以往人类在内的动物生存法则来看,优胜劣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发展进程。而在任何林区的自然循环系统之中,人类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予以野生动物以救助,如果人类过多的干预,反而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失衡。最后,人类应当严厉杜绝任何野生动物的买卖。一旦发现有贩卖、屠杀野生动物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的林业职能部门汇报和反馈。 (五)推广“以价值平等为理念”的生态伦理观 世间万物并非只有人的存在有价值,而是各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价值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看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时所持有的观点是平等的,对待所有问题都要公平。有些人认为,除了人之外,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均没有价值,人类地位远在自然界之上,因此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平等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态度,是人与人理想的一种交往状态,因此,我们要在自然、世间万物中大力推广这种平等。野生动物的价值在于其自身,其有助于生态与社会的平衡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价值平等生态理念的推广,以有效促进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不仅是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家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平衡的有效调节具有积极意义,所以,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从而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2 保护动物的意义 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 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为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在1959年做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的规定,1962年又明确规定要保护83种珍惜野生动物,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可是由于一些人还不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或是为了谋取私利,仍在猎杀珍贵稀有动物。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野生动物,要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意义3 保护动物的目的和意义 保护动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也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的社会发展以及生存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也就保护了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它们是共同生活、相互联系的。 由于人们的破坏,和栖息地丧失等各种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三百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八千年灭绝一种,但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率的一千倍。 全世界1/3的鱼类,1/8的植物,1/5的爬行动物,1/4的哺乳动物,1/4的两栖动物,1/9的鸟类,都将濒临灭绝,所以保护动物是刻不容缓的,全世界都在号召保护动物。2023-07-01 11:30:101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B、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生理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叙述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小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选:B2023-07-01 11:30:171
麻雀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类: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注意不是对人类的作用哈~~ 给点有用的吧~~~ 拜托各位了~~~!!! 解析: 麻雀作为一种数量较多的小型鸟类,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是消费者,吃各种植物种子和昆虫,另一方面,也是更高一级的动物的消费对象,养活着雀鹰那样的捕食动物,为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不可少的元素。麻雀可以在人居的环境生活得很好,这一点是许多野鸟所不具备的,这个特点使得麻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特殊使者,如果没有了麻雀,很难想象还有哪一种小鸟可以既接近人,又完全适应野生环境。2023-07-01 11:30:251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的动物,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很多,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意义重大,以下看看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1 1、蜻蜓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免得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2、燕子是候鸟,捕食空中飞虫,如蝗虫、蚂蚱,对农作物生长有益; 3、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边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生产有益; 4、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是益虫; 5、蜜蜂群体中的工蜂能采花粉酿蜜,帮助某些植物传粉,提高产量。蜂蜜、蜂蜡、王浆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6、蛇吃田鼠,免得田鼠糟蹋庄稼,为农民秋后丰收提供了保障; 7、猫头鹰昼伏夜出,吃鼠等小动物,避免老鼠糟蹋庄稼,传播鼠疫,对人类有益。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2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现如今物种灭绝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鸟类和哺乳类,现今的绝灭率大约是过去地质时期的平均灭绝率的.100—1000倍,并且该灭绝率还会继续提高。如今动物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快。而导致动物灭绝主要原因有:失去栖息地、人类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入侵、感染疾病以及非法偷猎。 现很多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有很多善良的人们自发地行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保护野生动物;而有一些在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也有人在,而世界已经使多种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是亿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野生动物既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构件,又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野生动物通过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维系着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而我们应当给予野生动物更多的保护。 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3 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好处 维护生态平衡。 既然是野生动物,也就是未经驯化的动物,它们在野外随时会受到天敌的追杀,自然灾害的毁灭,所以对于野生动物和驯化家畜,我们要特别保护野生动物。如白鳍豚,全世界只剩下200个,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少一条就少一条了。 任何生物都有它的价值,并不是对人类有祸害的就不能加以保护。但不是要让它们无限繁殖,人类保护它们的本意是维持适当的数量,经过驯化的猪羊正因为不断地有人养殖、有人吃,才会保持整体性的平衡,如果猪和羊少了也一样会像白鳍豚那么贵重,而白鳍豚多了也会像猪羊那样随手可得。 像我们小时候,在山上都到看到野山羊,乌龟,鹿,现在是见不着了,所以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2023-07-01 11:30:331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的动物,无论是那种野生动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看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1 现如今物种灭绝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鸟类和哺乳类,现今的绝灭率大约是过去地质时期的平均灭绝率的100—1000倍,并且该灭绝率还会继续提高。如今动物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快。而导致动物灭绝主要原因有:失去栖息地、人类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入侵、感染疾病以及非法偷猎。 现很多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有很多善良的人们自发地行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保护野生动物;而有一些在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也有人在,而世界已经使多种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是亿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野生动物既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构件,又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野生动物通过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维系着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而我们应当给予野生动物更多的保护。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2 动物园中的动物放回大自然的阻力 确实,动物园给了我们近距离地了解许多野生动物的机会。但是,在参观动物之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野生动物原本属于蓝天、绿地。而如今却沦为笼中之兽,任人参观、挑衅,却如何奈何。 从这一点上看,放生这些动物,确实是对它们有利的,而且大自然才是它们的家。但是,动物园中的动物并不是说放就能放得,它们的放生之路还存在着诸多阻力。 01、 能力 由于在动物园中的动物都是衣食无忧的,它们的食物由专人送到笼中。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食肉动物野性退化,它们的捕猎能力下降,以至于放生后甚至无法在野生环境下捕猎。而食草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下,有着食之不尽的食物,久而久之,它们的奔跑能力、危险意识都严重退化,所以,将这些食草动物放生后,它们也会沦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 因此,能力的退化是在动物园中生活的动物放生的最大阻力。 02 、习性 野生动物都有自己专属的习性,比如野生环境下的狮子是群居的、野生环境下的老虎则是独居的。但是,在动物园中,老虎这种“一山不容二虎”的动物竟然也会与其他的.老虎和平相处,这正是野性退化的表现。 而改变了习性后的动物,再次回到大自然中,它们很难适应野生的环境,再加上本身战斗力的退化,极容易被同类淘汰掉。 03、 放生地 即便是将一些动物园的动物野性恢复,那也不是随便可以放生的。首先,自然界中的动物都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中。而要放生一种食肉动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放生地中食草动物是否能支撑它生存,其次要看该区域内,其他食肉动物的数量,如果区域内食肉动物过多,它的"进入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因此,动物园中的动物放生野外后,首先就要面临“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洗礼,其次,这些人工饲养下的动物,战斗力、捕猎能力都已经退化。所以,放生它们就相当于杀死它们。其次,也要考虑放生动物对原生态的影响大小。 如何让动物园中的动物重返大自然的怀抱? 上述的阻力就是动物园中的动物重返大自然的契机。在现实中,人工饲养下的动物放生是一直在进行的一件事,因为,现存的动物大都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而人工饲养下的动物如果能够重返原来的野生环境,对整个生态是有好处的。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老虎谷”的项目,即使在接近野生环境下,至今也没有一头老虎被成功的野化过,其次就是我国独有的老虎亚种华南虎,它们从20世纪70年代后就已经野外灭绝,直到现在,虽然人工饲养下的华南虎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头,但是至今没有一头能够达到放生野外的条件。 而想要让动物园中的动物重返大自然。我认为,首先,要针对性地把这些动物做野化训练,比如活禽投食,在老虎的野化训练中,工作人员大都会选择体型庞大的牛作为投喂的主角,而像老虎这样的猛兽,要放生之前除了野性训练外,还要将它单独放在一个空间内,培养它的领地意识以及独居的习性,而群居动物则恰恰相反。 其次,在放生之前,要重建生态系统。在如今,许多野生环境已经名存实亡,里面缺少食物链的许多构成部分,这样即使放生了动物,这种动物也难逃灭绝的厄运。所以,根据放生动物的习性,有针对性地重建生态系统也是很有必要的。 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重要3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大家在不断研究野生动物,对于野生动物有了更多了解。比如面临灭绝危险的11种动物之类的,更了解就越发觉得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不过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为何保护野生动物,并不是每个个体的本身,更多的是在个体背后的种群,这和救助社会弱小是有较大出入的、 动物和人有着很多差异,而且动物的.智商比人类要低一些,也没有更多文化。所谓的文章指的是一种遗传和传承的行为,保护野生动物只是为了更好保护差异。 为什么要提倡保护野生动物 在人类社会中,很多人开始自我改造,而遗传的重要性似乎在与日递减。虽然大家都说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实际上这种特征主要是后天的影响。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会创造出不同的财富,但是在死亡之后对于人类遗传的作用来说基本算不了什么。 野生动物的很多行为都是在基因影响之下,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微弱。假如同一个种族在同样情况下做出不同举动,很大可能是因为遗传在影响。即使某些动物通过和人类相处学会了一些,但是当它们回到自然也会将这些东西忘掉。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是为了保护基因。个体的死亡是肯定的,但是基因还是会不断的延续下去。假如个体数量剧烈减少,最终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物种可能就要消失了,基因不能得到更好延续。2023-07-01 11:30:521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物的保护,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如果太多的动物被掠杀就有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1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2 猎杀动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捕猎,对许多动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 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约2000头;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由于犀牛 角的价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黄金还贵,捕杀犀牛的行为加剧,致使黑犀牛的数量已锐减了90%,处于灭绝的边缘。 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可以导致野生动物灭绝,生态环境失衡 1、破坏食物链,导致一些其他野生动物的退化、灭绝和爆发性繁衍; 2、破坏生态环境,依靠野生动物传播种群的植物遭受影响; 3、破坏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被迫中断; 4、破坏生态平衡,加大野生动物于人类的直接冲突,尤其是野生食肉动物再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袭击人类。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3 野生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交换,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通过野生动物的活动,维持着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控制一些动植物种群的消长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扑食那些比它低一个级别的生物,控制他们的数量,使他们不至于过度繁殖。 同时他们本身也是比较高的营养级上的动物扑食的对象,他们本身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上一个级别生物数目的多少。在生态系统能量中一般按照10%---20%的效率传递的 概括一点说,野生动物在生态环境中起到充当食物、转换能量、清除生物垃圾、控制物种数量等等作用,从而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详细一点说,它们的具体作用如下: 1、通过进食与被进食维持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分草食动物、腐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其中草食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源,腐食动物以死去的动、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又以草食和腐食动物为食。动物中也有分解者,比如某些原生动物、食枯木的.甲虫、白蚁,还有蚯蚓和一些软体动物,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将有机体所消耗,变成了无机的矿物营养物,又被新一轮的植物吸收。 就这样,野生动物通过食物链,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循环流动,保持着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这种生态平衡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如果生态系统的某个环节或组成部他发生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些影响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2、通过繁殖维护生态平衡。 草食动物每次繁殖后代数量会比较多,以保证自身种类不被灭亡,同时满足肉食动物的需求。而肉食动物却会很有默契地实行“计划生育”,以保证猎物不被过量猎杀。 3、通过其他活动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有些植物需要依靠动物的帮助,比如大头树的种子就需要渡渡鸟的帮助药开坚硬的外壳才能发芽。鬼针草种子有倒钩,可以借助动物的绒毛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各种花卉需要蜜蜂蝴蝶帮助授粉才能结果。 啄木鸟可以帮助树木除虫。 还有蚂蚁、屎壳郎是动物界有名的清道夫,专门负责各种排泄物的清理。正因为它们的贡献,在病菌滋生的春季,动物才不至于感染上大面积的瘟疫。2023-07-01 11:31:00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大着呢人不是地球上孤立的生存者,而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1.自然界因为有丰富多彩的动物而保持其平衡和勃勃生机.2.人类从动物身上摄取有用的资源为自身服务.3.各种生物能够在激烈竞争的自然界中生存下来,都必定有着它不俗的能力.人类学习他物之长发展自己.仿生学即专门分化出来研究动物能力而利用科技创造的一门重要科学............人即是一种动物自然界因为有丰富的动物而多姿多彩,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即是保护人类自身2023-07-01 11:31:181
初中生物: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是需要选的2023-07-01 11:31:277
八年级生物,动物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作用
促进自然的发展、维持生态平衡。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我所说的是否与书上一致。。。2023-07-01 11:31:582
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植物之间有密切联系,如在“植物→蝗虫→蛇”食物链中,如果人们捕食蛇,由于天敌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植物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后,蛇由于食物增多数量增加,蛇增加后蝗虫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减少,蝗虫减少,植物的因捕食者减少数量增加,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植物之间,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2023-07-01 11:32:071
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2023-07-01 11:32:184
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社会行为:群居在一起的动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形式,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使得种群更好的生存下去,每个个体各得其所,便于保护弱小,更好的繁殖后代……使得种群更加强大.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一生都是在独来独往的寂寞生活中度过的,比如像蜗牛、海龟.这些动物在生殖季节找一个临时伴侣共同生活,生殖过后就各奔东西,谁也不相往来了.但是像蜜蜂、蚂蚁等动物,一生下来就在一个拥挤喧闹的社会里,过着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生活.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动物.群居性的动物经常协同作战、共同捕猎.团结就是力量在它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然而,群居在一起的生活方式让这些动物在食物资源、空间资源乃至配偶资源上都要进行剧烈的竞争,难免产生纠纷,甚至血腥争斗.如何趋利避害、保证种群的延续壮大,动物们自有它们的一套行为准则.群居在一起的动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供给、求偶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有些则与环境密切相关.归纳起来.动物的社会行为包括:优势等级序列、通讯行为、求偶行为、利他行为和亲杀行为.2023-07-01 11:32:271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种动物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他全部的生态结构及过程,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离不开所有的动物,动物在生态系统当中是很重要的,以下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 首先,先谈一个概念性的问题,生态平衡的概念太过于理想化,自然界中的生物整体都在时时刻刻变化发展的,决定的平衡是不可能的,只有动态的平衡。 其次,动物居于生态链的顶端,或中端。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别为生态系统的演替和进化不断努力。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通过野生动物的活动,维持着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控制一些动植物种群的消长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扑食那些比它低一个级别的生物,控制他们的数量,使他们不至于过度繁殖。同时他们本身也是比较高的营养级上的动物扑食的对象,他们本身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上一个级别生物数目的多少。在生态系统能量中一般按照10%---20%的效率传递的 概括一点说,野生动物在生态环境中起到充当食物、转换能量、清除生物垃圾、控制物种数量等等作用,从而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野生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交换,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通过野生动物的活动,维持着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控制一些动植物种群的消长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扑食那些比它低一个级别的生物,控制他们的数量,使他们不至于过度繁殖。同时他们本身也是比较高的营养级上的动物扑食的对象,他们本身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上一个级别生物数目的多少。在生态系统能量中一般按照10%---20%的效率传递的 概括一点说,野生动物在生态环境中起到充当食物、转换能量、清除生物垃圾、控制物种数量等等作用,从而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详细一点说,它们的具体作用如下: 1、通过进食与被进食维持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分草食动物、腐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其中草食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源,腐食动物以死去的动、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又以草食和腐食动物为食。 动物中也有分解者,比如某些原生动物、食枯木的甲虫、白蚁,还有蚯蚓和一些软体动物,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将有机体所消耗,变成了无机的矿物营养物,又被新一轮的植物吸收。 就这样,野生动物通过食物链,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循环流动,保持着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这种生态平衡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如果生态系统的某个环节或组成部他发生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些影响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2、通过繁殖维护生态平衡。 草食动物每次繁殖后代数量会比较多,以保证自身种类不被灭亡,同时满足肉食动物的需求。而肉食动物却会很有默契地实行“计划生育”,以保证猎物不被过量猎杀。 3、通过其他活动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有些植物需要依靠动物的帮助,比如大头树的种子就需要渡渡鸟的帮助药开坚硬的外壳才能发芽。鬼针草种子有倒钩,可以借助动物的绒毛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各种花卉需要蜜蜂蝴蝶帮助授粉才能结果。 啄木鸟可以帮助树木除虫。 还有蚂蚁、屎壳郎是动物界有名的清道夫,专门负责各种排泄物的清理。正因为它们的贡献,在病菌滋生的春季,动物才不至于感染上大面积的瘟疫。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 环境污染危害对动植物有哪些危害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即指环境变得不清洁、污浊、肮脏或其他方面的不洁净的状态。一种状态由洁净变污浊的过程叫污染。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赃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与“三致作用”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 1、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污染物中能够诱发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物质叫做致癌物。致癌物可以分为化学性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石棉和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和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 2、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影响妊娠过程,导致不孕或胚胎早期死亡等。人或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和敌敌畏等。 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出现了一些畸形新生儿。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孕妇在怀孕后的30天~50天内,服用了一种叫做“反应停”的镇静药,这种药具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等。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理、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步环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真正地把环境保护与治理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 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具体事例 1、星鼻鼹鼠濒危: 星鼻鼹鼠以蠕虫、蚯蚓为食,而蠕虫、蚯蚓对土地的肥力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人类不注意将垃圾分类,将电子垃圾随便乱扔,导致该地块剧毒性物质逐渐扩散,蚯蚓、蠕虫等无法生存而星鼻鼹鼠,由于缺少食物,近年来数量急剧减少。 2、白鳍豚生存受到威胁: 长江中下游的垃圾随意堆放于河岸,船舶的垃圾随意排入河里,近些年建筑垃圾、化工垃圾随废液倾倒、使得长江水质污染严重,威胁到了白鳍豚的生存。 3、中国黄喉龟销声匿迹: 垃圾的不妥善处理,使得中国黄喉龟在外出觅食的时候误食塑料制品,因为无法消化为最终死亡。环境的污染使原本在中国南方常见的动物已经销声匿迹。 4、东方丑鹳死亡: 东方丑鹳以动物腐尸、垃圾为食物,大量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的广泛使用,而后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导致了东方丑鹳的中毒。 5、玳瑁海龟数量锐减。 由于人类排放的垃圾,以及臭氧空洞等问题,珊瑚礁减少,而珊瑚礁正是这些生物的栖息地,栖息地的丧失使它们数量锐减。 扩展资料; 1、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改变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变成了对立的关系,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资源被过度开发。 2、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可以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300年里,人类的文明飞速地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300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2023-07-01 11:32:341
动物在自然界除了起到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还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啊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A2023-07-01 11:32:411
自然界中的狼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2023-07-01 11:32:524
动物在自然界中q作用主要表现在:维持______,促进______,帮助植物______l个方面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5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她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中起5重要的作用. (七)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v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故答案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传粉、传播种子.2023-07-01 11:33:121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______.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中,被植物重新利用.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023-07-01 11:33:22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______②促进______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生物防治
①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故答案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023-07-01 11:34:25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___.(举一例)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故答案为:维持生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答对一条即可)2023-07-01 11:34:33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①在______中的重要作用;②促进______;③帮助植物______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所以动物维持生态平衡.②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故答案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传粉和传播种子2023-07-01 11:34:40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请分别从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并各举一例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就像一个链条上的一环,少了它就不成为链了,而且各种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都将中断,最终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如青蛙减少,蝗虫泛滥,蛇减少老鼠增多;(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的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二氧化碳、尿液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无机物回到生态系统中,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加快二氧化碳的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如蜜蜂采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蚜虫吮吸汁液、蝗灾等.故答案为:(1)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就像一个链条上的一环,少了它就不成为链了,而且各种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都将中断,最终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如青蛙减少,蝗虫泛滥,蛇减少老鼠增多;(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的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二氧化碳、尿液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无机物回到生态系统中,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加快二氧化碳的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如蜜蜂采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蚜虫吮吸汁液、蝗灾等.2023-07-01 11:34:50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难点是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含义。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可以为各种动物制造营养物质,并提供栖息场所;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当然某些动物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肯定不到500字,但是啊,我实在是编不出字来了,能写这玩意,还是费了我脑细胞呢!!!没功劳也有苦劳啊!!剩下的你自己想吧)2023-07-01 11:35:00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够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或吃与被吃)的营养 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因此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 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动物不仅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够影响 和改变环境。在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如动物通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② 动物对植物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二、我国的动物资源 1.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2我国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等。3我国动物资源面临威胁: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有的物种已经绝迹,有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全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三、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1.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具体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保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满意请采纳2023-07-01 11:35:09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字不断变化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2023-07-01 11:35:171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动物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啊,维持着生态平衡,是不可缺少的一环2023-07-01 11:35:552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一、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或吃与被吃)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因此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① 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动物不仅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在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如动物通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② 动物对植物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二、我国的动物资源1.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2我国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等。3我国动物资源面临威胁: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有的物种已经绝迹,有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全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三、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1.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具体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保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2023-07-01 11:36:021
自然界中,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哪三大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故答案为:(1)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023-07-01 11:36:251
动物在维持什么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2023-07-01 11:36:351
动物有什么作用
最大的作用是控制自然界的生态,然后有些益虫可以提供食物或者处理一些有害物质,还有它们吃害虫。.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提供食物,包括动物本身(肉等)及其附属品(牛奶,鸡蛋等)绵羊提供羊毛宠物,包括狗狗猫猫等你可以和它玩的和金鱼等观赏用的去动物园看动物动物之间形成了无数生物链,如果破坏了,人类也不可能存在.对植物的作用控制了植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植物完成自身的作用(如传粉,播撒种子等)2023-07-01 11:36:561
野生动物对人类的益处
吃看玩2023-07-01 11:3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