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去改正它。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扩展资料:《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去改正它。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扩展资料:《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2023-07-01 00:25:19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句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原文解释】: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许多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去多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2023-07-01 00:25:34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2023-07-01 00:25:414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三,泛指多数。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2023-07-01 00:25:54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任意三个人中,里面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做我的老师2023-07-01 00:26:35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
这句话的翻译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出处:《论语·述而篇》文本解读对待一切事物,人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作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这是一条真理。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必须善于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有希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2023-07-01 00:27:071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故事
【原文】 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u2022述而第七》) 【注释】 (1) 行:走路。 【译文】 孔子说:“三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随时随地都用心观察别人的言行,以求进步。他认为身边的人,必定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也就是说当看到别人的优点、良好的品德行为时,要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也要向内找找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或类似的行为,若有则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古今知识分子极力赞赏的座右铭之一,对于我们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增长知识,都是有指导作用的。 参考: epochtimes/b5/7/2/9/n1618132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却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发生冲突。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做事,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纪律、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将不太会成功,或三个人、团体必然出现矛盾。 希望幇到你 何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表面上的意思,是指「三个人共同行走,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当我为老师」实际上,是指「每一个人,都能够当我们为老师」。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而每一个人专长只有一项或数项。 例如在家庭,子女可向父母传授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而父母可向子女教导人生哲理的知识。 又例如在学校,中文老师可以教授数学老师「古语」方面的知识,而数学老师也可向中文老师传授「微积分」的知识。 从而可见,每个人也有不同的专长,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优势。故每一个人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何谓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指 要选择别人优点或长处来学习,并履行之。 对于别人的缺点,必先作为借鉴,并要寻找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或类似的行为,若有则要注意改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事) 晏婴,字平仲,人称晏子,春秋时齐国人。他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相国,以节俭、身体力行为齐国人尊重。晏婴去世后,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当晏婴为齐景公的宰相时,有一天晏婴出门,他的车马刚好路过马车夫的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看她的丈夫。她那为宰相驾车的丈夫,坐在华丽的车盖下,赶着马车,神气活现、得意扬扬,一副骄傲自满的样子。 等到车夫回家后,妻子请求离去,再也不想回来了。车夫问为什么,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长,却当了齐国宰相,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今天我看他的时候,志虑深远,不时有着谦虚的神情。你身高八尺,只是人家的车夫,却自鸣得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离开你的原因。」 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车夫驾车的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子观察到车夫的变化后,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何在,车夫便如实地说了。 晏婴赞赏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的精神,认为是一个值得任用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齐国的大夫。 参考: 网上&me2023-07-01 00:27:2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
翻译: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用这句话勉励其弟子,让其弟子懂得谦虚和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扩展资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述而》《论语·述而》选自《论语》第七章,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论语·述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内容举例: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4、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述而篇2023-07-01 00:27:28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2023-07-01 00:27:43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该句出自《论语·述而》,该篇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注释 必:必定。 师:老师。 择:选择。 善:优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赏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023-07-01 00:28:05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2023-07-01 00:28:25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
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个人知道你不知道的问题! 人要谦虚谨慎!不可自我清高!2023-07-01 00:29:0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以及出处
还不清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以及出处”,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出处 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拓展阅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谁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子说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向他人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句话虽然一直流传下来,但真正做得到的人较少。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去欣赏他们的优点并且向他们学习,更不要说再发现别人的缺点时能够及时反省自己。人们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造句有哪些 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剑客,必有一强,三角恋,必有一伤。 2、三人行必有我师使朋友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融交谈的愉悦与学习的益处于一炉。多与善解人意之人交往,你的话别人听来会击节叫好,听别人的话你会受益匪浅。 3、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4、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问题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5、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6、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博者为师,长学识;以能者为师,增才干;以仁者为师,修德行;以善者为师,添爱心。教师节,祝所有的良师益友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7、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你长这么大,不只与三个人同行,而是与N个人同行,当然这也包括我,所以我也算你一个老师,快祝我教师节快乐吧! 8、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俗话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不耻下问,勇于向别人学习,才能够不断的获得成长! 9、劝人,善恶就在一念间,多一点善举;劝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一点谦逊;劝世,广宇天涯若比邻,多一点和平;劝君,修身律己树正气,多一点贤德! 10、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的深刻含义。2023-07-01 00:29:20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理解?
理解: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包含意义: 1、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应学习,是虚心好学的精神; 2、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应告诫自己不要犯这种错误,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解释: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2023-07-01 00:29:29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2023-07-01 00:29:38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解释三个人 同行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意思是说,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 对象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词语分解 我师的解释 .对 道人 、法师的 亲切 称呼。《红楼梦》第一回:“石头笑曰:‘我师何太痴耶!"”.鸟名。详“ 我师禽 ”。2023-07-01 00:29:54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的优点去学习,对于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去改正他2023-07-01 00:30:0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遇到不会的难题要经常和同学们讨论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意思是说,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对象。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 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2023-07-01 00:30:08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焉。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 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2023-07-01 00:30:27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里
一天中午饭后,父亲去锄地,项橐跟着玩儿。在地头的路上用小石头围了个圈,里面用薄板石盖了间小屋。正玩的高兴时,忽然从西南驿道上来了辆马车,上面坐着位长者,头挽髻,宽袖长袍。后面跟着一些弟子。驾车的便是那个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头戴盔,身披甲,手执长鞭,嘴里不断的喊,驾,驾!猛然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中间玩,就大声吆喝:“闪开!闪开!”项橐若无其事,照样玩他的。子路满脸怒气,伸手要揍项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车问:“你这小孩子怎么不让路?”项橐说:“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一时语塞,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子路气未消,走到地那头去麻烦了一会儿项父才走。项橐见他们走后,去问父亲,他们说什么来。父亲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遍,项橐说他们再回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再说孔子向北走了一会儿,看天色已晚,离驿站尚远。特别听说神童就在这一带,未很好交谈感到很惋惜。便决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来后,子路果然又去麻烦项父问:“你的锄一天到底锄多少下?”项父回答:“你的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锄就锄多少下。”孔子听后很愕然,便问:“那会儿你说不知道,这会又这样讲,是谁教你的?”项父是个厚道人,不会说谎,便对孔子说了实话。孔子断定这个小孩就是他要见的神童。便吩咐弟子们找店住下。打算进一步找项橐交谈交谈。这地方无论是民宅还是店家,都种秋齐棘子当院墙。孔子进店没注意,袍子被棘子挂破了。一个弟子很恼火,便对围观的人有所指的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一听便知弦外有音,就问:“先生们,什么是‘有用之材"?” 孔子说:“诸木之中,唯有四季长青的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确实是有用之材,你能说出松柏为什么四季长青吗?”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无孔、心红。”项橐接着又问:“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为什么也四季长青?”孔子无言以对。当晚不欢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项橐交谈。去的人回来告诉孔子,项橐和几个小伙伴们到东边看日出去了。孔子便亲自到村东去找。不一会儿便发现了项橐和另一个小孩儿正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于是孔子便凑了过去,只见两个小孩儿争得面红耳赤。那个小孩儿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子,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项橐说:“离我们近必定晒人厉害,可早晨虽大,反而沧沧凉凉,但到了中午却像火盆烤人,开水烫人呢?”正当二人相持不下,见孔子来到,便请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时,有群鹅在池塘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呜呜了。项橐诚恳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给俺讲清楚呢?”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61樗里子甘茂列传》,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2023-07-01 00:30:35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师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2023-07-01 00:31:14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
《论语》2023-07-01 00:31:30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谁说的?
孔子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2023-07-01 00:31:561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一句是什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2023-07-01 00:32:043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问题一: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 的翻译 简洁 Two heads are always better than one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原文解释】: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出处】:《论语u30fb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去多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他们中的缺点我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希望能帮助到楼主~O(∩_∩)O~ 问题二: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 bì yòu wǒ shī] [解释]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意思是说,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对象。语出《论语u30fb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问题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什么意思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释】: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⒉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出处】:《论语u30fb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读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 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 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 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 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问题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注意句中的“三”,并不是说数字里的3。而是一个虚数,泛指几个人。 焉的意思为:在。 出处《论语u30fb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问题五: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释】: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⒉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出处】:《论语u30fb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问题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啥意思? 5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的老师的人。 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我们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进步。 愿对你有所帮助!2023-07-01 00:32:2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的意思
1、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说的,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一个人一定有什么地方比我优秀,那么他是可以做为我的老师,向他学习。2023-07-01 00:32:28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启示:学无止境,不管一个人的学问多大,总有:不擅长的地方,不应该因为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就骄傲自满,要具有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扩展资料辨析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却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发生冲突。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做事,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纪律、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将不太会成功,或三个人、团体必然出现矛盾。2023-07-01 00:32:34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
你好楼主,是这样翻译的: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这句话出自《论语》2023-07-01 00:33:05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三人行必误事出自论语这个是很多年流传下来的一句很经典的名句2023-07-01 00:33:30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整个句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2023-07-01 00:34:00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当老师2023-07-01 00:34:073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是谁说的
是孔子说的。2023-07-01 00:34:15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是什么意思???
语气词,没有太明确的意思2023-07-01 00:34:233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后一句是什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3-07-01 00:34:3311
《论语》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是什么意思?
泛指多个人古文中一般数字都不是指准确的数字的。2023-07-01 00:35:263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意思
Two heads are always better than one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原文解释】: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去多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他们中的缺点我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023-07-01 00:35:351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释义: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意思是说,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对象。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3-07-01 00:35:58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出自于《论语·述而》。2、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4、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这体现了古贤人的智慧。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5、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2023-07-01 00:36:25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说的,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一个人一定有什么地方比我优秀,那么他是可以做为我的老师,向他学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此则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主题: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百度百科-论语十则2023-07-01 00:36:3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三,虚数,极言很多。此句中泛指多个人。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师,值得效仿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先秦孔子弟子《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这体现了古贤人的智慧。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句子辨析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却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发生冲突。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做事,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纪律、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将不太会成功,或三个人、团体必然出现矛盾。2023-07-01 00:36:46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语句,以前我只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向胜过我的人学习”,也就是“以比我能干的人为师”。看了这段话才知道,原来孔子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能以比我们能干的人为师,还能以不如我们的人为师。”觉得深受启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乏好老师,而是缺少发现好老师的能力。”我们不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东西,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还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东西,中国的许多武术是通过模仿动物而形成的,现代仿生学也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形成的一个新的专门学科。 随着中国社会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花大把的钱为孩子寻找老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这种时尚反映的是一种对学习的无知。如果是学习一些专门的技艺,为孩子聘请好的知名的老师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教授孩子普通的文化知识,也去高薪聘请老师,其实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那会误导孩子,以为孩子的学习好坏主要在于是否有好的老师,而不在于孩子自己的努力。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自学成才。这些自学成才的人并不是真正没有老师,而只是学无定师,也就是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师法自然,以别人为师、以古人为师、以书本为师、以实践为师、以一切可学之人之事为师。2023-07-01 00:37:05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翻译: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用这句话勉励其弟子,让其弟子懂得谦虚和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扩展资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述而》《论语·述而》选自《论语》第七章,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论语·述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内容举例: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4、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述而篇2023-07-01 00:37:27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原文解释】: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许多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去多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2023-07-01 00:37:40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出处:《论语》:述而篇文本解读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2023-07-01 00:37:54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能成为我的老师的人。2023-07-01 00:38:08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谁提出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2023-07-01 00:38:28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是什么?
这句话的翻译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2023-07-01 00:38:43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
三是泛指 一群人走在一起 总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2023-07-01 00:39:15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谁说的?
翻译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出自于《论语·述而》,原句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此则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主题: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十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023-07-01 00:39:42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正确翻译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正确翻译是三个人,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2023-07-01 00: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