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风9
-
古代对人的尊称
1、父亲:令尊、令严
2、母亲:令堂、令慈
3、兄弟:令兄、令弟
4、姐妹:令姐、令妹
5、妻子:令正
6、儿子:令郎
7、女儿:令爱(嫒)
8、亲戚:令亲
9、学生:高足
10、老师:恩师、夫子
扩展资料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NerveM
-
古代对人的尊称
1、父亲:令尊、令严
2、母亲:令堂、令慈
3、兄弟:令兄、令弟
4、姐妹:令姐、令妹
5、妻子:令正
6、儿子:令郎
7、女儿:令爱(嫒)
8、亲戚:令亲
9、学生:高足
10、老师:恩师、夫子
扩展资料
古代的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ardim
-
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苍:畏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u2022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u2022穆崇传》:“老身二十年侍中。”
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岁的老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指八九十岁的老人。《礼记u2022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指一百岁的老人。《礼记u2022曲礼收》:“百年曰期颐。”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拙。”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
一、口头称谓语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
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
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
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
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
,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
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
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如: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同学又为同窗。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年达十五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又,《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可见,成童到底是几岁,也有不同的说法。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吕岩《赠张泊诗》:“攻成当在破瓜年。”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以“不惑”代称40岁,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人又称50岁为“艾”,60岁为“耆”,《礼记·曲礼》:“五十曰艾,……六十为耆……”也可以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如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注:“八十曰耋。”
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桓宽《盐铁论·孝养》亦称“八十曰耄。”期熙:《礼心·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在也;颐,养也。”孔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后来就拿“期颐”代表百岁。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另有“丁年”之说,泛指成丁之年,即壮年,温庭筠《苏武庙》诗:“回首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可是成丁之年各个朝代规定不同,如惰朝以20岁为成丁,唐玄宗天宝年间以23岁为成丁。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都是古人称谓上的敬辞。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反映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
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
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辞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有所变化,汉朝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唐朝以后只有皇太子、皇后、
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阁下”是旧时对别人的尊敬。常用于书信之中。原意是由于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
不便呼其名,常常先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为“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
为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
良入谢曰:‘……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足下。"”
以上这些敬辞,现在对外交往时(书信、宴会致词)还常常使用。
先生、小姐、女士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
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
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
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
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
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
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
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
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
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
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妾、姬、小妻、小星、如妻、如夫人、侧室、偏房、室、副妻等均为小老婆。
拌三丝
-
尊称 zūnchēng
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敬辞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谦称 【谦称】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我:予 吾 余 不才 敝人 草民 朕 臣
你:汝 尔 大人 陛下 殿下
你们:尔等 尔曹 汝等
别人:令尊 令堂 令郎 令千金
余辉
-
自己的屋子:寒舍。
古文里“寻常是什么意思
寻常 xúncháng平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人家│拾金不昧,在今天是~的事了。2023-06-29 22:33:141
寻常的意思是什么
去死,这都不知道2023-06-29 22:33:239
寻常是什么意思 寻常词语释义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比喻长或多平常;普通、经常;平时。 2、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 cháng。 3、出处:《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2023-06-29 22:33:531
古文里“寻常”是什么意思?(《吾腰钱千》)
平常2023-06-29 22:34:112
文言文寻常
1. 古文里“寻常”是什么意思 遂溺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都游泳(过江),意为几尺远。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他更加 疲困了。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何不去之, 是以后。”曰。”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又摇其首。有顷,益怠。 一会儿。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他不回答,糊涂到了极点,自己 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今何后为?”曰,重。一天,河水突然上涨。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摇摇他的头,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 同伴们说:“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摇其首,很重, 这就落后了?”不应:“吾腰千钱,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寻常。 2. 古文里“寻常”是什么意思 寻常: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意为几尺远. 【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 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泳(过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 同伴们说:“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 这就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 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糊涂到了极点,自己 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3. 等闲在古文中的意思 我觉得是其他的,或者说是总共的意思 1. [(treat) lightly;random;careless]∶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席上尊前,王孙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宋.柳永《迷仙引》 2. [ordinary]∶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for no reason]∶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宋.黄庭坚《西江月》2023-06-29 22:34:181
寻常二字的解释
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2023-06-29 22:35:021
寻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一、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二、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u2022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u2022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u2022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论语u2022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2023-06-29 22:35:246
成语不同寻常在古代代表什么
成语“不同寻常”在古代代表了一种外表和形态上的与众不同,超越寻常,独具特色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成语“不同寻常”则更多地被用于表示某种情况或者事物出人意料,非比寻常。一、历史背景:成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思考与总结。成语的使用发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中,以常见的固定用语方式呈现出来。成语的来源大多数通过古籍传承并有一定历史背景,其中不少成语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二、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古代中国社会,成语“不同寻常”主要用于描述人物。一个没有寻常之处的人,在古代社会中是指那些人格独立、品行高尚、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等。这类人往往具有非常出众的才华与能力,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与众不同,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这些人在历史上往往也能获得一些荣誉或者名声。在现代社会中,“不同寻常”则更多地被用于描述一种情况或者事物出人意料,非比寻常。一个事件或者事物独具特色、引人注目、与众不同,都可以称之为“不同寻常”。这种形容词往往带有些许惊喜的感觉,让人们充满好奇心。在广告领域,企业也通常会借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的品牌或产品有非凡的性能和质量,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拓展知识:由于成语的使用最初出发于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后经历了长久的时间累积和沉淀,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许多成语都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人生哲学,他们展示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与风貌,讲述的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追求和生命境遇。因此,学习和理解成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思想的启发和精神的陶冶。通过深入学习欣赏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加内涵和境界。2023-06-29 22:35:401
不同寻常中寻和常在古代是指什么
不同寻常表示不同于平常的事物。寻、常,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不同寻常的意思是与寻常的、平凡的、普通的事物不同,具有特殊的、非凡的、独特的特点。不同寻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种情况、行为或事物与一般情况不同。不同寻常的含义可以很广泛,它可以表示某件事情异常或者突出于一般情况之中,也可以表示某个人或物品具有特殊属性或能力。其用法如下:1、不同寻常的含义可以表示某个人或物品具有特殊的属性或能力。比如,一个人可以被描述为“不同寻常的聪明”,这意味着他拥有超出普通人的智力水平。2、不同寻常的含义还可以表示某件事情异常或者突出于一般情况之中。比如,一场灾难性的暴雨袭击城市,人们可能会形容它为“不同寻常的天气”,因为它远远超出了当地的平均天气情况。3、不同寻常的含义有时候也可以表示某个人或行为偏离社会道德、文化或法律规范。比如,某个人可能被描述为“不同寻常的行为”,因为他的行为与社会道德和规范有着较大的出入。4、不同寻常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在读报纸、看新闻、聊天交流等方方面面都会遇到这种形容词短语。成语的历史: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它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及其学生们就开始使用一些成语来表达思想,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患寡而患不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等。汉代更是成语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很多经典成语,如“接二连三”,“班门弄斧”,“芒刺在背”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成语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到唐代,成语的数量已经相当丰富,如“掌上明珠”,“高瞻远瞩”,“鹤立鸡群”等。明清时期的成语则更加丰富多彩,如“滴水成河”,“断袖余桃”,“脱颖而出”等,其中许多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现今,成语已经成为汉语中重要的文化瑰宝,它不仅能够传达信息,还可以展现历史文化、道德修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成语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并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成为赖以传承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2023-06-29 22:36:081
寻常是古代的度量单位
古代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古代度量单位即古代的容量、长度或者重量单位等。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常见重量单位有石、钧;常见长度单位有:跬、仞、舍和寻。扩展资料:我国度量衡历史悠久。据古书记载:自夏代以来,不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还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度混乱。战国后期,度量衡制度形成了由混乱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秦、隋统一全国后,都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特别是秦朝建立的度量衡制度,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唐、宋、元、明、清、民国都建有度量衡制度,而晚清和民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极为混乱。民国虽曾颁布《度量衡法》,统一度量衡,但全国度量衡单位制终未统一。夏代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山西、河南一带。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有手工业作坊和大型宫殿建筑。在这些生产、建设中都离不开度量衡器具。据《夏书·五字歌》、《管子·杨权》、《管子七法篇》等古书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度量衡器具。商、周均建有度量衡制度。从秦到清两千多年间,度量衡制度及其量值不断演变。尺度由每尺合今23厘米增大到32厘米;容量由每升200毫升增大到1000多毫升,增长了4倍多;衡重由每斤250克增大到600克左右,增长了1倍以上。秦至民国,长度和容量皆为十进位制,唯衡重不全是十进位制。清朝度量衡基本上承袭明制,单位量值略有增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以营造尺的长度和库平两的重量为准。单位量值每尺合今32厘米,每升合今1035毫升,每斤合今597克。同时,清政府还规定:尺度以尺为主单位,容量以升为主单位,衡重以两为主单位。2023-06-29 22:36:301
很寻常用古文怎么讲
甚平常。“很”用古文是甚。平常:平时;往常。古文,上古的文字。泛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汉字,如甲骨文、金文、籀文。定义狭义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一般不包括骈文。在五四时期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2023-06-29 22:36:561
在古代不同寻常巡河长代表什么意思
根据我的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有错别字或者是打错了字,可能的正解是:“在舌代洞寻常巡河长的代表任何意思?”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可能指的是一个成语,即“舌挢不同,寻常巡河长”,意思是指人的言行不一致、反复无常。其中“舌代不同”指的是说的话与做的事情不一致,“寻常巡河长”指的是行为要一贯、稳定,不可以反复。最终的意思是表达一个人言行不一的坏习惯,不好的品质。2023-06-29 22:37:031
成语不同寻常在古代叫什么
成语不同寻常在古代被称为“骇人听闻之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充满神秘色彩,并富有辞书意义的固定用语,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扩展资料:1、历史典故不同寻常之言有很多成语都和历史典故有关。例如:“反客为主”来自《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三位一体”则出自基督教圣经。这些成语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含义。2、文化底蕴成语不同寻常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大公无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公正无私;“一曝十寒”则告诉人们要持之以恒、稳步前行。3、字形造型成语不同寻常的字形造型独特,并且富有诗意。例如:“背道而驰”由四个相似的汉字组成,呈现出对称、平衡的美感;“执迷不悟”中的“执”字下面有一只手,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执着于某种错误思想时的状况。4、含义深刻许多成语的含义深刻,并具有启示意义。例如:“闭门造车”告诉人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滴水穿石”则鼓舞人们要有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成语不仅在语言上让人拓宽了视野,在精神上也能够为人们带来正面影响。5、应用广泛成语不同寻常的语言风格紧凑、富有表现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剧、广告宣传都运用了成语,以此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同时,在日常交流中,成语也为人们提供了更简洁、更具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总之,成语不同寻常虽然古老但至今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形式。它通过形象、凝练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并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23-06-29 22:37:101
成语不同寻常,在古代怎么说
如果要表达“不同寻常”这个词语,可以使用以下古文词语:不凡:意指不平凡、非凡,表示与众不同;稀奇:表示罕见、少见,很少有人或事物能够达到的程度;异乎寻常:意为超出寻常、非同寻常,不同于常规;奇特:表示独具匠心、不寻常,与众不同;前所未有:表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以上是一些表达“不同寻常”的古文词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非比寻常”与“不同寻常”的意义非常接近,都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超出寻常、非同寻常的。在古文中,也可以使用一些词汇来表示这个意思,例如:登峰造极:比喻超越了顶峰,达到了极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示某人能力、成就等极为突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独一无二;举世无双:表示在整个世界范畴内没有与之相比较的人或事物;破天荒:表示某事物的出现破坏了惯例、突破了传统、打破了历史纪录。以上是几个用于表达“非比寻常”的古文词语,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扩展内容:在古代,用来形容异常,不同寻常的情况的词语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成语不同寻常。1. 出乎寻常:指超出正常范围,出人意料。比如“他的表现出乎寻常,令人惊讶”。2. 稀奇古怪:指非常奇特、特别的样子。比如“她穿着一身稀奇古怪的衣服,引得所有人都侧目”。3. 奇特异常:指非常奇异异常。比如“这杯酒的味道奇特异常,让人难以忘怀”。4. 非比寻常:指与平常不同、无法相比。比如“他的学术成就非比寻常,是同行们的楷模”。5. 奇怪古怪:指非常奇怪、离奇。比如“他的举止言行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古怪”。6. 异乎寻常:指非常不同寻常,超出一般预期。比如“这个学生的创意作文真是异乎寻常,令人刮目相看”。7. 罕有:指非常少见、稀罕,可以引申为意外、喜出望外。比如“她的回信让我感到万分欣慰,这种关心我的方式实在罕有”。总之,古代语言中对于形容不同寻常的情况和事物的表达方法非常丰富多样,而成语“不同寻常”则是其中之一。2023-06-29 22:37:301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啥意思
职责和权力超出了一般官员的范围。“不同寻常”指的是巡河长的职责和权力超出了一般官员的范围,可能是因为其对当地治水治河有特殊的贡献或者表现出了出众的能力和才干。2023-06-29 22:38:011
成语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在古代是指
“不同寻常”中 “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资料扩展: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2023-06-29 22:38:191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什么意思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是指负责巡查河道、水利设施的官员。“河长(zhǎng)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的方式,责任到人(首长负责,部门共治),强化监督,多方联动,公众参与,最终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宜居,也就是说每条河都有人负责,污染了就找他。扩展资料: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不同寻常古代巡河长是指在古代,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河道运输安全,设立了专门负责巡视河道、管理治理河流的职位,这些人就被称为巡河长。在古代,河流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干线,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然而,由于自然条件、人为开发和管理不当等原因,河道易于淤积、泥沙携带和水灾发生,导致水运不畅、农田浸涝、水患频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便设立了巡河长这个职位,通过对河道的巡视和管理,保障河道的畅通和安全,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巡河长的管理下,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对河道的巡视和监管、修建河堤和水闸、清淤疏浚等,以维护河道的畅通和安全。同时,巡河长还要负责处理河道上的各种纠纷和矛盾,维护河道上的秩序和稳定。总之,古代巡河长是为了保障河道运输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职位。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023-06-29 22:38:411
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是什么
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是指在古代时期,人们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通过用一个非同寻常的方法或手段来完成,从而达到了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1. 起源这种做法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时间和地点,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过非传统方法去做一些事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成果。因此,这种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军事、政治、经济等。2. 军事应用在军事方面,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主要是指通过兵器、战术等方面的创新来实现胜利。例如,三国时期蜀汉的姜维在攻打魏国时,采用了大破大立的策略,通过引敌深入,然后火攻返身大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3. 政治应用在政治方面,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则体现在斗争中的智慧。比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实行集权、分封土地给达官贵族,以遏制他们的力量。同时,在社会管理上,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的办法来消灭异己思想,稳定了统一大局。4. 经济应用在经济方面,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主要是指在生产、交易等方面的创新。如唐朝的酒师张孝祥,在炼酒过程中用玉米取代传统用的高粱,成功的制造出了新品种的白酒。这种酒口味清淡,质地柔细,逐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酒品之一。5. 结论总的来说,不同寻常的寻和常古代是智者的创新成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在不断的尝试着用非传统方法和手段去解决问题,这正印证了那句话: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力量。2023-06-29 22:39:041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什么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什么介绍如下:是指在古代,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河道运输安全,设立了专门负责巡视河道、管理治理河流的职位,这些人就被称为巡河长。在古代,河流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干线,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然而,由于自然条件、人为开发和管理不当等原因,河道易于淤积、泥沙携带和水灾发生,导致水运不畅、农田浸涝、水患频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便设立了巡河长这个职位,通过对河道的巡视和管理,保障河道的畅通和安全,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巡河长的管理下,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对河道的巡视和监管、修建河堤和水闸、清淤疏浚等,以维护河道的畅通和安全。同时,巡河长还要负责处理河道上的各种纠纷和矛盾,维护河道上的秩序和稳定。总之,古代巡河长是为了保障河道运输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职位。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023-06-29 22:39:501
古代不同寻常巡河长是什么意思
“巡河长”是指古代时期官府派遣的专门巡查河道、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的官员。这一职务在古代中国的治水史上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河流多洪水的国家,在古代时期,洪水灾害是经常发生的。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对人民的影响,古代官府设立了巡河长这个职务,专门负责检查河道、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漏洞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同时,巡河长还可以通过巡查和整治河道,保证交通畅通,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业生产等。可以看出,巡河长在古代中国的治水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023-06-29 22:40:2011
成语不同寻常的寻和蝉在古代代表什么
“不同寻常的寻和蝉在舌”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说的话用词非常巧妙,有深意,尤其是在商业或政治场合里出现的。其中,“不同寻常的寻”代表用词巧妙深刻,“蝉在舌代代”则暗示这个人的能力不凡,代代相传。比喻能言善辩的人,用词流利有文采,说话时深得人心。2023-06-29 22:40:411
说与寻常推筭子,何曾荧惑在匏瓜翻译?
说与寻常推筭子,何曾荧惑在匏瓜说与平常推计数子,什么时候火星在匏瓜2023-06-29 22:40:481
不同寻常古代巡河长是什么意思
古代巡河长是指负责巡视和管理河道的官员。在古代,河流交通非常重要,而河道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各个朝代都设立了巡河长这个职务,负责巡视河道,查看河道的水位、河床淤积情况以及河堤是否有损坏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和修缮河道,保障水利安全和交通畅通。巡河长一般是由地方官员担任,也有一些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河道,比如北宋时期设立的“水利司”,负责管理治水工程和巡视河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巡河长的职责也逐渐扩展到了防洪、治理水患等方面。可以说,古代巡河长是维护水利安全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职位。2023-06-29 22:41:085
话说在古代你愿意生在帝王家还是寻常人家,为什么?
我愿意在帝王家。虽然说寻常人家比较自由,可是那时封建社会啊,权利大死人的年代,生在帝王家起码还有个保障嘛2023-06-29 22:41:282
成语不同寻常巡河藏在古代是什么
异常情况。在古代,许多大城市的城墙外面都有一些河流环绕。为了保护城市的安全,一些职业巡河人就被派到河边保卫城市。这些巡河人经常面对河流的变幻,需要随时提高警惕以保障城市安全。其中一位巡河人习武,懂得许多武艺,非常勇敢,可以轻松应对各种危机。他常常在巡逻时隐藏在河中,巧妙地避开敌人,来到敌人的身后,突然出击。由于他的英勇表现,人们开始使用“不同寻常巡河藏”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懂得运用巧妙手段保护城市的巡河人。2023-06-29 22:41:461
寻拼音怎么读
寻拼音读做:xún寻的拼音、意思、组词寻(寻),寻拼音:xún,笔画数:6画,部首:寸。动画:寻的笔顺。中国一级汉字,编号563。基本字义寻(寻)xún ㄒㄩㄣˊ找,搜求:寻找。寻觅。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寻组词踏雪寻梅、千寻、寻找、追寻、寻觅、寻思、寻人、寻章摘句、寻春、非同寻常、觅迹寻踪、寻花问柳、寻常、寻欢作乐、寻访、寻根究底、寻欢、寻衅、搜寻、寻求、寻味、寻址、探寻、寻花、找寻、自寻烦恼、寻开心、寻情、寻死觅活、寻度、寻芳、寻根问底、寻摸、寻香、寻瑕伺隙、枉尺直寻、异乎寻常、寻秋、寻问、寻迹寻常xúncháng〖ordinary;usual;common〗普通,一般不寻常的来客岐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寻短见xínduǎnjiàn〖commitsuicide〗自杀的俗称寻根究底xúngēn-jiūdǐ〖gettothebottomofthings;inquiredeeplyinto〗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寻花问柳xúnhuā-wènliǔ〖runaround;beontheracket〗游赏风景;狎妓〖珏斋〗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孽海花》寻欢作乐xúnhuān-zuòlè〖gototown;gatherlife"sroses;painttheloverred〗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不务正业,整天追生梦死,寻欢作乐寻机xúnjī〖lookforanopportunity〗寻找机会寻开心xúnkāixīn〖makefunof〗把某件事拿来取笑;取笑〖某人〗寻觅xúnmì〖seek〗寻求,探索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绕墙寻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2023-06-29 22:41:531
寻常的近义词是不是平凡
乌兰图雅[1],9月7日[2]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3],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4]、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5]、全国最美志愿者[6],中国流行民族女歌手,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 2011年6月3日,发行个人原创歌曲《套马杆》,正式出道。2012年12月7日,发行个人原创歌曲《站在草原望北京》,该作品被中央宣传部评为“中国梦”优秀歌曲,被国家体育总局收录为全国12套广场舞推荐曲目。2013年11月1日,发行个人原创歌曲《我的蒙古马》。2014年1月5日,发行个人原创歌曲《草原情哥哥》。2015年9月8日,发行个人原创歌曲《阿尔山的姑娘》,该歌曲被列选为“到人民中去”中国文艺志愿者优秀作品。2016年2月,乌兰图雅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先进代表荣2023-06-29 22:42:024
不同寻常巡河长在古代是什么
不同寻常巡河长在古代是一种负责管理河道、治理水患、保障农田灌溉的职务。以下是详细解释:1. 巡河长的职责巡河长作为一种官职,其主要职责是巡视管辖范围内的河道和水库,及时排除各种可能引起水患的隐患,防止水患的发生。此外,巡河长还需要管理河道堤坝,修建拦河坝等工程,保障农田灌溉。2. 巡河长的历史渊源巡河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水利管理制度。最早的记载是在《中山国志》中,记载了蔡仲之被任命为沟渠总长,负责管理灌溉水利。到了西汉,巡河长逐渐成为定期巡视河道、管理水利的官员。唐代巡河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朝廷设立巡河使,专门管理水利。3. 巡河长的地位和待遇巡河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具有相当高的权力和地位。在古代社会,水利工作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巡河长的地位十分重要。政府对巡河长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巡河长的任命要经过多级审核和考试,而且巡河长在任期间也要接受不少监督。此外,巡河长还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和待遇,如免征税赋、免费住房等。4. 巡河长制度的影响巡河长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水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农田的灌溉和防洪排涝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激励了人们对水利事业的投入和创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水利工作者和专业管理人才。总之,巡河长作为中国传统水利管理制度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古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的水利建设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2023-06-29 22:42:131
不同寻常在古代巡河长是什么东西
负责管理河道、治理水患、保障农田灌溉的职务。在古代,河流的管理和维护对于农业、交通和防洪等方面都非常重要,地方政府或官府会任命一些巡河长,职责包括巡查河道的状况,清理河道的杂物和淤泥,修复堤坝和水闸,确保河流的畅通和安全。2023-06-29 22:42:401
在古代文学中,什么是小令?谁的小令比较出名?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有“寻常小令”、“摘调小令”、“带过曲”、“集曲”四种: 1、寻常小令:只有一阕,简单明了 2、摘调小令:指从套曲中摘出的曲调,是精曲中精华部分。 3、带过曲:即作者填一调毕,意犹未尽,再续拈一他调或二他调,而其间音律又适能衔接。2023-06-29 22:42:512
永恒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永恒是现代词,古代没有永恒这个词,只有恒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是永久,二是寻常2023-06-29 22:43:041
小鸡宝宝考考你成语不同寻常
小鸡宝宝考考你:成语“不同寻常"中,“寻"和“常"在古代是长度单位。不同寻常中“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古书载有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倍寻谓之常。寻为两臂伸展后双手指间的长度,故八尺为寻。即一寻为八尺;一常为十六尺。1、寻的含义在我国古代,测量长度的方法并不像现代那样使用具体的尺度或仪器,而是使用人体的身体长度作为参照。其中,最早的测量长度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伸开双臂来测量距离,双臂伸展开来的距离被称为寻。据古代文献《说文解字》中记载: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这说明一个人伸展双臂所占据的距离被定义为寻,而八尺则等于一寻。2、常的含义而常则是寻的倍数,也就是说,一常等于两寻。根据《礼记·考工记·庐人》的记载: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这句话表明,在度量工具中,殳(一种冷兵器)的长度为四尺,而车戟(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兵器)的长度则为常,也就是八尺的两倍,即十六尺。因此,从古代度量长度的角度来看,寻是一个相对较短的单位,等于八尺;而常则是一个较大的单位,等于十六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成语不同寻常中使用了这两个词,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短小和较大的特性,用来形容某种情况与寻常不同,与常规相悖。古人对于测量长度单位的使用,既体现了他们对于测量长度单位的需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人体和自然的观察与理解。通过将人体的部分作为参照,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测量长度单位,这些单位不仅在成语中得到体现,也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广泛应用。2023-06-29 22:43:121
古代的柏奚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柏奚是用柏木做成的佣,是用来替人承受灾厄,去除伤病的人偶。三国志-吴志-孙和何姬传中裴松之注引了这么一段记载,吴孙皓左夫人死,孙皓使工匠刻柏木作木人纳冢中以为兵卫。在历史上是一种随葬品,柏是指做木偶的材料,奚是奴仆的意思。《斛珠夫人》中的方鉴明就是褚忠旭的柏奚,寻常的柏奚大多用柏木制作而成,是死的。但是,活人的柏奚,会流血、会死亡,必须十分珍爱地使用才行。海清方氏,血统奇异,世世代代都是储氏帝王的柏奚,也只有方氏子孙能做帝王的柏奚。柏奚解除的代价根据原著可知,柏奚秘术并非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术法。因为此术不像其他的术法那样可以随意地施展以及解除。一旦施展成功,那么施术者就不能再将此术解除。一旦柏奚秘术被解除,那么被施术者就会立即遭受反噬而死。老清海公为了保存实力假意加入褚奉仪的叛军,就解开了柏奚秘术。不过后果是帝皇受到秘术反噬而死,大徵五十三位帝皇之中,其中有17位帝皇因解开柏奚而死。在仪王之乱中,方家一脉遭到了灭门,只剩下了方鉴明一人。先皇暴毙,太子伯曜自缢,本来这柏奚的秘密再无人知晓。2023-06-29 22:44:241
文言文寻常的意思
1. 寻常的意思 释义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唐·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2.比喻长或多。 《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 《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 晋·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厘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3.平常;普通。 唐·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 元·刘埙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例子:我是个寻常人,不可能经受得起你的打击。 4.经常;平时。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例子:寻常他都很早回家的,今天这么晚还没回家,会不会出事? 5.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罕见。我们常用的是3和4。 2. 寻常的意思是什么 寻常 xún cháng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2.比喻长或多。 《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 《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晋·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厘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3.平常;普通。 唐·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元·刘埙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例子:我是个寻常人,不可能经受得起你的打击。 4.经常;平时。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例子:寻常他都很早回家的,今天这么晚还没回家,会不会出事? 5.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罕见。我们常用的是3和4。2023-06-29 22:45:081
寻常是什么意思?
情禅,是什么意思?2023-06-29 22:45:403
寻常是什么意思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比喻长或多平常;普通、经常;平时。2、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 cháng。3、出处:《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2023-06-29 22:46:391
寻常的意思 寻常的解释
1、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 cháng ,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比喻长或多平常;普通、经常;平时。 2、出处:《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2023-06-29 22:46:531
寻常的意思 寻常的解释
1、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 cháng ,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比喻长或多平常;普通、经常;平时。 2、出处:《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2023-06-29 22:47:111
寻常是什么意思?
(形)平常;普通:不同~。[反]特殊|特别。2023-06-29 22:47:261
寻常的详细解释
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 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2023-06-29 22:49:314
不同寻常寻常在古代代表什么
不同寻常寻常在古代代表什么介绍如下:“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在古代,度量长度的方法非常原始而直观。人们通常会伸开双臂作为参照,将双臂之间的距离称作一寻。这种方式相对简便,也因此被广泛使用。而"寻"作为度量单位,具有着特定的定义和起源。它与人体部分有关,表示测量一个人伸展双臂所占的距离,即八尺的长度。"常"作为"寻"的倍数,是古代度量长度的单位之一。一常相当于一丈六尺的长度,也就是寻的两倍。在度量长度中,人们使用"常"来表示更长的距离或物体的大小。成语“不同寻常”中的"寻"和"常"在古代是两个长度单位,因此这个成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形容某种情况与寻常不同,与常规相悖。当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事件或现象时,意味着它不同于一般情况,具有特殊之处。拓展知识:古代度量单位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度量的需求和观察方式。这些度量单位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广泛应用,展示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于美的追求。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着著名绝句叫《乌衣巷》,其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说,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如今野草丛生、野花杂陈,夕阳下的乌衣巷,也已破败寥落。从前穿梭于显赫之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筑巢于平常百姓之家。《乌衣巷》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全诗没有一句议论,只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饱含沧海桑田之叹。诗中有个词,叫“寻常”,现任作平常、普通讲。那么,“寻常”为何有“平常、普通”之意呢?原来,“寻”与“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此处用来形容短与小的。诗人常常用"寻"和"常"来形容高大的建筑、壮丽的景观等。这些度量单位不仅仅是工具,更体现了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023-06-29 22:49:571
寻常的意思寻常的意思是什么
寻常的词语解释是: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寻常的词语解释是: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注音是:ㄒㄨㄣ_ㄔㄤ_。结构是:寻(上下结构)常(上下结构)。词性是:形容词。拼音是:xúncháng。寻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引《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⒉比喻长或多。引《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毫_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⒊平常;普通。引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叶适《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元刘_《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巴金《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⒋经常;平时。引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_,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李主管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冰心《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二、国语词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比喻狭小的地方。三、网络解释寻常(汉语词汇)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关于寻常的近义词通俗日常凡是平凡广泛平时正常通常大凡普通关于寻常的反义词异常独特异样奇特特别非凡别致非常特殊奇妙关于寻常的诗词《临江仙·离别寻常今白首》《虞美人·春花秋月寻常度》《齐天乐·尘清夜月寻常见》关于寻常的诗句故步失寻常只好寻常烟雨村官职寻常事不常关于寻常的单词freakuncommon关于寻常的成语非同寻常吊古寻幽寻常巷陌觅迹寻踪寻争寻闹拔树寻根寻常管弦常来常往寻根究底关于寻常的词语寻常巷陌觅迹寻踪寻常管弦拔树寻根异乎寻常非同寻常寻根究底吊古寻幽超乎寻常墨丈寻常关于寻常的造句1、只有拥有不平凡的经历,接受不寻常的考验,才能造就不平凡的成就。2、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3、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4、在我们单位他可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5、他走出门去,觉得异乎寻常地冷,原来他忘了穿外套了。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寻常的详细信息2023-06-29 22:51:271
寻常的解释寻常的解释是什么
寻常的词语解释是: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寻常的词语解释是: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词性是:形容词。结构是:寻(上下结构)常(上下结构)。拼音是:xúncháng。注音是:ㄒㄨㄣ_ㄔㄤ_。寻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引《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⒉比喻长或多。引《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毫_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⒊平常;普通。引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叶适《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元刘_《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巴金《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⒋经常;平时。引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_,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李主管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冰心《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二、国语词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比喻狭小的地方。三、网络解释寻常(汉语词汇)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关于寻常的近义词平凡平时日常广泛通俗正常一般普通平常通常关于寻常的反义词特别奇特非凡异常奇妙别致非常特殊独特异样关于寻常的诗词《偶成·寻常日脚不寻常》《虞美人·春花秋月寻常度》《采桑子·奇花不比寻常艳》关于寻常的诗句不寻常事已寻常故步失寻常官职寻常事不常关于寻常的单词uncommonfreak关于寻常的成语寻争寻闹寻根究底寻常管弦拔树寻根常来常往吊古寻幽寻常巷陌非同寻常觅迹寻踪关于寻常的词语超乎寻常非同寻常寻常管弦寻常巷陌墨丈寻常觅迹寻踪吊古寻幽寻根究底异乎寻常拔树寻根关于寻常的造句1、他所做的文章与寻常吟风弄月的作家不同,很有独到见解。2、在我们班上,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3、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4、不为区区琐事,或寻常事故,或难免之事,自寻烦恼。5、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寻常的详细信息2023-06-29 22:52:061
寻常是什么意思 寻常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寻常的意思: [xúncháng] 平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人家。拾金不昧,在今天是~的事了。 寻常百科解释: 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 寻常的详细解释: 寻常 [xún cháng] 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 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 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 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比喻长或多。 《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釐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平常;普通。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 雄 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经常;平时。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 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寻常的近义词: 通俗,通常,日常,大凡,平凡,循常,正常,平常,平时,凡是,泛泛,普通,广泛,一般,平淡 寻常的反义词: 别致,特殊,异常,超常,奇特,神奇,奇妙,异样 寻常造句: 1、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 2、对于在北京长大的我们来说,冬天下雪是很寻常的事。 3、那时,大多数家庭生活贫苦,寻常不买鱼肉。 4、如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在我们学校已经成了寻常事。 5、不为区区琐事,或寻常事故,或难免之事,自寻烦恼。 6、放心,我与他家是纪群之交,关系不比寻常。 7、他走出门去,觉得异乎寻常地冷,原来他忘了穿外套了。 8、这几年,空调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9、在我们班上,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 10、在这不寻常的六年里,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 11、他所做的文章与寻常吟风弄月的作家不同,很有独到见解。 12、我看她脸色异乎寻常,猜想她一准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13、今天似乎有点异乎寻常,他为什么对我特别亲热,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 14、他最近的情绪有点异乎寻常。 15、原野上有小花是很寻常的事。 16、这是一篇异乎寻常的哲理散文,寓意太深了。 17、在我们单位他可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 18、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19、销售人员在于客户见面时,要先礼貌地做自我介绍,也客户握手,坐下,并开始提问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销售员应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问题,或者有趣,或者是一个双方关心的问题。只有问题具有吸引力,客户才会针对销售人员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 20、对于一个在海边生长的人,像我,一天听不到簌簌的浪花声,便觉得不寻常;森林的深处是没有水声的。2023-06-29 22:52:321
寻常是什么意思
平常2023-06-29 22:52:503
不同寻常中的寻和长在古代是什么
“不同寻常”表示不同于平常的事物。寻、常,是古代长度单位。在古代,度量长度的方法非常原始而直观。人们通常会伸开双臂作为参照,将双臂之间的距离称作一寻。这种方式相对简便,也因此被广泛使用。而"寻"作为度量单位,具有着特定的定义和起源。它与人体部分有关,表示测量一个人伸展双臂所占的距离,即八尺的长度。“常"作为"寻"的倍数,是古代度量长度的单位之一。一常相当于一丈六尺的长度,也就是寻的两倍。在度量长度中,人们使用"常"来表示更长的距离或物体的大小。成语“不同寻常”中的"寻"和"常"在古代是两个长度单位,因此这个成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形容某种情况与寻常不同,与常规相悖。当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事件或现象时,意味着它不同于一般情况,具有特殊之处。拓展知识:古代度量单位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度量的需求和观察方式。这些度量单位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广泛应用,展示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于美的追求。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着著名绝句叫《乌衣巷》,其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说,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如今野草丛生、野花杂陈,夕阳下的乌衣巷,也已破败寥落。从前穿梭于显赫之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筑巢于平常百姓之家。《乌衣巷》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全诗没有一句议论,只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饱含沧海桑田之叹。诗中有个词,叫“寻常”,现任作平常、普通讲。那么,“寻常”为何有“平常、普通”之意呢?原来,“寻”与“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此处用来形容短与小的。诗人常常用"寻"和"常"来形容高大的建筑、壮丽的景观等。这些度量单位不仅仅是工具,更体现了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023-06-29 22:53:531
寻常的词性寻常的词性是什么
寻常的词性是:形容词。寻常的词性是:形容词。拼音是:xúncháng。注音是:ㄒㄨㄣ_ㄔㄤ_。结构是:寻(上下结构)常(上下结构)。寻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二、引证解释⒈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引《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⒉比喻长或多。引《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毫_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⒊平常;普通。引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叶适《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元刘_《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巴金《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⒋经常;平时。引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_,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李主管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冰心《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三、国语词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比喻狭小的地方。四、网络解释寻常(汉语词汇)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关于寻常的近义词大凡平常通常平时泛泛一般正常通俗平淡平凡关于寻常的反义词非凡奇特非常异常独特异样别致奇妙罕见特殊关于寻常的诗词《效宫词·太师还政异寻常》《采桑子·奇花不比寻常艳》《丁卯初春·相见寻常事》关于寻常的诗句寻常行处寻欢适春来只是寻常夜寻常客里寻常事关于寻常的单词freakuncommon关于寻常的成语寻争寻闹吊古寻幽非同寻常常来常往寻根究底寻常管弦觅迹寻踪拔树寻根寻常巷陌关于寻常的词语觅迹寻踪寻常管弦异乎寻常非同寻常超乎寻常寻常巷陌吊古寻幽寻根究底拔树寻根墨丈寻常关于寻常的造句1、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2、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3、今天似乎有点异乎寻常,他为什么对我特别亲热,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4、在我们单位他可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5、对于在北京长大的我们来说,冬天下雪是很寻常的事。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寻常的详细信息2023-06-29 22:54:251
寻常的成语寻常的成语是什么
寻常的成语有:寻常管弦,寻常巷陌,拔树寻根。寻常的成语有:觅迹寻踪,常来常往,寻根究底。2:注音是、ㄒㄨㄣ_ㄔㄤ_。3:拼音是、xúncháng。4:词性是、形容词。5:结构是、寻(上下结构)常(上下结构)。寻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寻常xúncháng。(1)普通,一般。二、引证解释⒈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引《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⒉比喻长或多。引《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毫_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⒊平常;普通。引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叶适《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元刘_《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巴金《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⒋经常;平时。引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_,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李主管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冰心《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三、国语词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比喻狭小的地方。四、网络解释寻常(汉语词汇)寻常,汉语词汇。拼音:xúncháng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关于寻常的近义词通常平常一般平凡平时通俗凡是大凡普通广泛关于寻常的反义词特殊奇特异常非凡异样奇妙特别罕见非常别致关于寻常的诗词《新猿·寻常看不见》《冬至·时光流转寻常事》《虞美人·春花秋月寻常度》关于寻常的诗句寻常行处寻欢适只好寻常烟雨村故步失寻常关于寻常的单词freakuncommon关于寻常的词语拔树寻根寻常管弦墨丈寻常吊古寻幽寻常巷陌异乎寻常非同寻常觅迹寻踪超乎寻常寻根究底关于寻常的造句1、在我们单位他可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2、今天似乎有点异乎寻常,他为什么对我特别亲热,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3、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4、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5、他走出门去,觉得异乎寻常地冷,原来他忘了穿外套了。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寻常的详细信息2023-06-29 22:54:331
不寻常是什么意思
不平常2023-06-29 22:54:579
寻常的寻是什么意思
寻常 寻常 xún cháng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唐·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2.比喻长或多。 《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 晋·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厘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3.平常;普通。 唐·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 元·刘埙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雄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例子:我是个寻常人,不可能经受得起你的打击。 4.经常;平时。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例子:寻常他都很早回家的,今天这么晚还没回家,会不会出事? 5.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罕见。我们常用的是3和4。2023-06-29 22: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