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秦代标准字体——小篆
今文字的开端——隶书
笔势飞动 直抒性灵——草书
点画萦带 体势流美——行书
结构完美的字体——楷书
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作——《说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文房四宝
石窟艺术与敦煌壁画
唐代杰出的艺术品——唐三彩
形式整齐 声调和谐——律诗
婉约豪放说宋词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乐器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
我国第一部介绍戏曲作家 作品的专著——《录鬼簿》
生旦净丑——中国的传统戏曲
元曲与关汉卿
中国古代保健体操——五禽戏
中国功夫——武术
中国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类运动——中国象棋
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围棋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书苏颂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仪器,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人类文明的曙光——火
人类最早的远程武器——弓箭
人类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
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
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 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 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 《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 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 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 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 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 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 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 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 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 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 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大体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两大阶段。大约在隋代, 人们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启示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期(约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它用胶泥制成 活字,然后排版印刷,既经济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研制成功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炼丹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点燃硝、硫、木 炭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火药发明后,被用于军事,结 果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霹雳炮”、震天响等杀 伤力很大的火药武器。宋代后期,又发明了火药砂枪、火药炮。火药大约于 1225至1248年,由商人传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后传人西方。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 我国祖先科学创造、发明的揭示与探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广大青少 年勤奋好学、开拓进取之心。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声光电的影像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形象、直 观。本书选用“图话”的形式,以“图”展现历史风貌和各种形象,以“话” 叙说史实,图文互补,有景有情地向读者展示了祖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累累 硕果。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再如,有些学术著作,对某一领域里的发明创造作了真实、完整的记录和 描述。历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总结、流传下来,如《周髀 算经》、《王祯农书》等。我们也收到本书中。对同一学科,内容相近的学术 著作,我们只选择撰写年代比较早的,加以介绍、讲述。
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化工、地 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轻工、冶金机械、建筑、航行航空、军事、文 化艺术的顺序编排,但又未作严格的分类有些条目在内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火药的发明中作了介绍,在火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种桑养蚕,在桑基鱼塘中讲述,在纺织的有关条目中又进一步阐述。我们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照顾叙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
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条目内容有交差的同时又有侧重。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绚丽,有许多文献典籍流传下来。以往的同类出版 物只介绍科技领域里的发明发现,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祖先同样有 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汉字、诗词歌赋、音律和古代乐器等等。它们都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关条目,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在图片的选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们还注意表现古代科学家在著 述、发明时的情态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百折不挠的科学巨匠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强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发明者的艰辛。
- hi投
-
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 人类地板流精华
-
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 北境漫步
-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806.htm
- 阿啵呲嘚
-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5、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6、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那时已经用伞表示身份。伞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树叶或羽毛做的伞面。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伞”这个词。以前一直只有阳伞,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伞面,才制成雨伞。1750年,英国的汉威到外国旅行后带了一把伞面回伦敦,轰动一时。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此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在学术界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7、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励,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8、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也是自古以来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到12世纪才逐渐被现代阿拉伯数字所取代。到20世纪前苏联和远东地区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盘,生塑算盘代替木竹算盘。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
9、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关于利用风箱把在炉子内燃烧的芥末释放出来的气体,打入围城敌军隧道的记载。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利用堑壕芥子气早2300年。中国人化学武器有下列几种:“粪弹”,这是毒气弹的雏形。“飞砂弹”,它是将一管火药放在陶罐里,火药的成份是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这种武器从城墙上放下去,随即炸开,致命毒物四散。“催泪弹”,公元二世纪中国人便使用催泪弹,它所产生的烟雾很快地使人泪如泉涌。海脉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会使敌人声音嘶哑。我国有的毒物能使敌人肌肉腐烂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着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贝林古西奥所著的《烟火药学》一书中说,火矛被燃后,就吐出“炽热地火舌,有两三步远,使人毛骨悚然”。在欧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东西,但在17世纪它被汞烟球所代替,这是当时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物之一。
10、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它总长为320米,有八个孔,整个结构中没有一块金属材料。此吊桥上铺了板便于人们行走。这种用竹了做的索桥是极有效的,整个缆索是以竹子为内芯,外边包着从竹子外层劈下的竹条(蔑片)编成的“辫子”。编成辫子是因为蔑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安全因素。并且,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又发明了铁吊桥。这桥可用于通行车辆。1655年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人马丁•马蒂尼曾描述过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并编在那个时期有名的巨著《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即温奇桥。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它只有缆索而没有桥面供车辆通行。由于欧洲人于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车辆的吊桥,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人比西方要领先1800年以上。
我国古代发明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齐名要术》《农书》《弄政全书》《授时历》《水经注》《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洗冤集录》《千金方》〈本草纲木〉张衡的地动仪〈诗经〉〈楚辞〉〈春秋〉〈史记〉〈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儒林外史〉
中医中药
我国古代发明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齐名要术》《农书》《弄政全书》《授时历》《水经注》《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洗冤集录》《千金方》〈本草纲木〉张衡的地动仪〈诗经〉〈楚辞〉〈春秋〉〈史记〉〈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儒林外史〉
中医中药
十进位值制
赤道坐标系
雕版印刷术
梦幻西游的战神山任务题目答案谁知道啊
一、古代数学科技问题: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等 (D)A、56 B、123 C、23 D、246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 (D)A、方田 B、衰分 C、粟米 D、筑房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C)A、商功 B、均输 C、积多 D、少广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B)A、方程 B、均不剩 C、勾股 D、盈不足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D)A、《续笔谈》 B、《补笔谈》 C、《梦溪笔谈》 D、《九章算术》6、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 (A)A、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B、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C、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D、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什么的(记得不是很清楚)7、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形(D)A、1356 B、982 C、35528 D、163848、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祖冲之独自一人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B、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领先一千多年C、祖冲之在三十三岁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D、祖冲之在天文方面也很有造诣9、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M.Ricci)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 (C)A、法国 B、英格兰 C、意大利 D、葡萄牙1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徐光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B)A、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B、徐光启依照传统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C、徐光启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D、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率先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11、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 (A)A、九 B、二十四 C、六 D、十八12、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下列哪部作品是他的杰作之一? (A)A、《九章算术注》 B、《大明历》 C、《九章算术》 D、《黄帝九章算术细草》13、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B、《九章算术》是刘徽的杰作之一C、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D、刘徽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1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 (D)A、《田亩比类乘除捷法》 B、《续古摘奇算法》C、《乘除变通运算宝》 D、《详解九章算法》15、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B)A、《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B、 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C、《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D、《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16、为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A)A、1802 B、1008 C、1200 D、120817、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A、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B、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灵的历法C、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D、郭守敬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杭州的运河工程18、现代人研究类似田忌赛马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作博奕论。请问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C)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19、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张衡创制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B、张衡观测并记录了五百多颗恒星C、张衡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D、张衡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2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逐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张逐用“浑天仪”测定了多颗恒星的位置B、张逐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C、张逐修订的《大行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D、张逐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而一度剃度为僧,学习佛教经典、天文和数学二、计算题1、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够结出果子。东果园有A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南果园有B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西果园有C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北果园有D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请问在一年中,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和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A、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B、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计算方法:把东南园和西北园的苹果树数量分别相加,和最少的那2个就是答案。2、1+2+3+4+"""+N=?计算方法:(1+N)/2*N3、 A+B=X C-B=Y A-C=Z 求A+B+C的平方计算方法:(3X+Y-Z)/2的平方为A+B+C的平方4、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中的第X个字是什么? 计算方法:X/6,余数为0.1666的是我字;余数为0.3333的是爱字;余数为0.5的是梦字;余数为0.6666的是幻字;余数为0.8333的是西字,能够整除的是游字。5、在一个平面上距离(X,Y)的点最近的是以下的哪一个点?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加,与XY的绝对值相加的数字最接近的就是答案。6、在一个平面上,在(X,Y)点上以Z为直径画一个圆,以下4点不在圆内的点是?计算方法:将X和Y分别与Z/2相加,再分别去减选项中的纵横坐标的绝对值,得数有负数的,就不在园内。其实这个题目也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计算,因为往往与X和Y相差最大的那个就是答案。还有一些需要纯粹计算的题目就不发到这里了,总之,只要看题目仔细,熟记公式,按键速度够快,30秒内答对上述的题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2023-06-29 16:09:341
梦幻西游里的答题器去哪找了?
http://xyq.17173.com/ 打开在中间你可以看到梦幻实用工具箱在线版,点下载就可以了。。。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了。2023-06-29 16:09:411
梦幻西游刷战神的全部答案?
《九章算术》篇《九章算术》全书收集了实际的数学问题共246个,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所以定名为《九章算术》。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5612323246(对)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方田衰分粟米筑房(对)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商功均衡积多(对)少广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乘除变通运算宝》《详解九章算法》(对)沈括篇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续笔谈》《补笔谈》《梦溪笔谈》《九章算术》(对)2.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对)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字数问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的中的第3547个字是什么?游爱我(对)西解题方法:用总字数除6,然后取余数.点与点的计算1.在X轴Y轴平面上,有以91。65为圆心直径为68的圆,以下哪点不上该圆内(89.57)(91.81)(81.85)(169.136)(对)圆内的点,其X或Y值都应该在圆心坐标+-半径的范围内2在X轴与Y轴平面上,以下哪个点与点(21。32)的距离紧近(122.-12)(对)(295,107)(12.213)(209.248)点到点的距离的计算公式:根号下(X2-X1)平方+(Y2-Y1)平方纯数学计算1,请问82。49。33。15中较大的两个数之积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3523(对)3619361215822.请问67。85。51中最大数的平方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3808(对)383938553848以上两种算尾数即可3.1+2+3+。。。+21=?231(对)261221291算法:(1+20)*20/2+214.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苹果树能结出果子,东果园有959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南果园有580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西果园有926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北果园有869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请问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对)这种应该算为概率题,,系统中数字会随机变,取加起来数字小的那个选择就行.常识题:常识题的面比较广不过也有偷巧的地方,比如说下题,只有一条与题目有关,那不用知道对错直接找相关的选择就可以了.1.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对)《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相关资料介绍:《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程大位著。程大位(1533-1606年),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今属屯溪区)人。少年时代就喜爱数学。20岁左右随父经商,有感于筹算方法的不便,决心编撰一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以助世人之用。《算法统宗》17卷,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评述了珠算规则,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2.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北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1802(对)100812001208相关资料介绍: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3.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边形13569823552816384(对)相关资料介绍: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22/7为约率,取355/133为密率,其中355/133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祖冲之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4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九(对)二十四六十八相关资料介绍::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5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外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法国英格兰意大利(对)葡萄牙《几何原本》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编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几何原本》的原著有13卷,共包含有23个定义、5个公设、5个公理、286个命题1.九章算术答案:均不剩选项为:盈不足方程勾股(均不剩)2.关于郭守敬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连接大都到杭州的运河方案。3.1+2++....+48=11764.1+2++....+63=20165.苹果园:答案:西北6.793739大的平方和两个小数之积的差。79*79-37*39=47987.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第7660个字是:幻8.关于祖冲之不正确的答案:关于球体积的计算。9.刘徽的《海岛算经》共有几种应用题,都有解法和答案。答案:九10.99398427两个大的之积和两个小数之积的差99*84-39*27=8316-1053=726311.关于刘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九章算术》是刘徽的著作之一。12.a+b=68c-b=31a-c=55求a+b+c的和的平方。答案:8100。c=a-55a-55-b=31a-b=86a=77b=-9c=2213.70362326两个大的之积和两个小数之积的差192214.田纪赛马发生在哪个国家?答案:齐国。2023-06-29 16:09:494
梦幻组队战神题
《九章算术》篇 《九章算术》全书收集了实际的数学问题共246个,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所以定名为《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 56 123 23 246(对)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 方田 衰分 粟米 筑房(对)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 商功 均衡 积多(对) 少广 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 《续古摘奇算法》 《乘除变通运算宝》 《详解九章算法》(对) 沈括篇 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 《续笔谈》 《补笔谈》 《梦溪笔谈》 《九章算术》(对) 2.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 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对) 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 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 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 ************************************************************************* 字数问题 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的中的第3547个字是什么? 游 爱 我(对) 西 解题方法:用总字数除6,然后取余数. 点与点的计算 1.在X轴Y轴平面上,有以91。65为圆心直径为68的圆,以下哪点不上该圆内 (89.57) (91.81) (81.85) (169.136)(对) 圆内的点,其X或Y值都应该在圆心坐标+-半径的范围内 2在X轴与Y轴平面上,以下哪个点与点(21。32)的距离紧近 (122.-12)(对) (295,107) (12.213) (209.248) 点到点的距离的计算公式:根号下(X2-X1)平方+(Y2-Y1)平方 纯数学计算 1,请问82。49。33。15中较大的两个数之积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 3523(对) 3619 3612 1582 2.请问67。85。51中最大数的平方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 3808(对) 3839 3855 3848 以上两种算尾数即可 3.1+2+3+。。。+21=? 231(对) 261 221 291 算法:(1+20)*20/2+21 4.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结出果子, 东果园有959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南果园有580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西果园有926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北果园有869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请问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 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对) 这种应该算为概率题,,系统中数字会随机变,取加起来数字小的那个选择就行. 常识题: 常识题的面比较广不过也有偷巧的地方,比如说下题,只有一条与题目有关,那不用知道对错直接找相关的选择就可以了. 1.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 《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 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对) 《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 《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 相关资料介绍: 《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程大位著。 程大位(1533-1606年),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今属屯溪区)人。少年时代就喜爱数学。20岁左右随父经商,有感于筹算方法的不便,决心编撰一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以助世人之用。 《算法统宗》17卷,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评述了珠算规则,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 2.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北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1802(对) 1008 1200 1208 相关资料介绍: 张衡(78-139), 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3.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边形 1356 982 35528 16384(对) 相关资料介绍: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22/7为约率,取355/133为密率,其中355/133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 祖冲之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4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 九(对) 二十四 六 十八 相关资料介绍::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海岛算经》一书中, 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 5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外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 法国 英格兰 意大利(对) 葡萄牙 《几何原本》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编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几何原本》的原著有13卷,共包含有23个定义、5个公设、5个公理、286个命题。2023-06-29 16:09:562
《九章算术》为什么不属于科学著作
科学是一个系统化的学问体系,这种系统化是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的结果。因为《九章算术》的结构散乱,尚未形成体系,《九章算术》虽然成就巨大,但只能是一种技术,而不能归属于科学。中国的数学没有实现系统化,所以中国文明与科学无缘,只能属于技术大国。2023-06-29 16:10:031
关于《九章算术》是不是最早的数学书
不是。最早的数学书是《算数书》 1983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了一批西汉初年,即吕后至文帝初年的竹简,共千余支。经初步整理,其中有律令、《脉书》、《引书》、历谱、日书等多种古代珍贵的文献,还有一部数学著作,据写在一支竹简背面的字迹辨认,这部竹简算书的书名叫《算数书》。 全书约有200多支竹简,其中完整的有185支,10余根已残破。经研究,它和《九章算术》有许多相同之处,体例也是“问题集”形式,大多数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而且有些概念、术语也与《九章算术》的一样。全书总共约七千多字,有60多个小标题,如“方田”、“少广”、“金价”、“合分”、“约分”、“经分”、“分乘”、“相乘”、“增减分”、“贾盐”、“息钱”、“程未”等等,但未分章或卷。《算数书》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古的一部算书,大约比现有传本的《九章算术》还要早近二百年,而且《九章算术》是传世抄本或刊书,《算数书》则是出土的竹筒算书,属于更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2023-06-29 16:10:101
不属于六艺的是哪个
一、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不是这六项的不属于六艺。二、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礼是指:礼节。 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是指: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射是指:军事射箭技术。五射指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指: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例《九章算术》。2023-06-29 16:10:161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数学专著是还是?
《九章算术》2023-06-29 16:10:4012
《九章算术》分为哪九章﹖
第一章“方田”: 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 勾股定理求解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2023-06-29 16:11:202
梦幻西游战神山任务的问题和答案(全)
我给你 你给我50分2023-06-29 16:11:2911
《九章算术》属于科技成就还是文艺成就
数学成就编辑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的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九章算术》中有比较完整的分数计算方法,包括四则运算,通分、约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我国古代称为通分内子,“内”读为纳)等等。其步骤与方法大体与现代的雷同。 分数加减运算,《九章算术》已明确提出先通分,使两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进行加减。加法的步骤是“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这里“实”是分子。“法”是分母,“实如法而一”也就是用法去除实,进行除法运算,《九章算术》还注意到两点:其一是运算结果如出现“不满法者,以法命之”。就是分子小于分母时便以分数形式保留。其二是“其母同者,直相从之”,就是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时不必通分,使分子直接加减即可。 《九章算术》中还有求最大公约数和约分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称为“更相减损”法,其具体步骤是“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这里所说的“等数”就是我们现在的最大公约数。可半者是指分子分母都是偶数,可以折半的先把它们折半,即可先约去2。不都是偶数了,则另外摆(即副置)分子分母算筹进行计算,从大数中减去小数,辗转相减,减到余数和减数相等,即得等数。 在《九章算术》的第二、三、六等章内,广泛地使用了各种比例解应用问题。粟米章的开始就列举了各种粮食间互换的比率如下:“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粝米三十,粺米二十七,糳米二十四,……”(图1-23)这是说:谷子五斗去皮可得糙米三斗,又可舂得九折米二斗七升,或八拆米二斗四升,……。例如,粟米章第一题:“今有粟米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它的解法是:“以所有数乘所求率为实,以所有率为法,实如法而一”。 《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专讲盈亏问题及其解法其中第一题:“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答曰:七人,物价53(钱)。”“盈不足术曰:置所出率,盈、不足各居其下。令维乘(即交错相乘)所出率,并以为实,并盈,不足为法,实如法而一……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以约法、实。实为物价,法为人数”。盈不足术是中国数学史上解应用问题的一种别开生面的创造,它在我国古代算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盈不足术还经过丝绸之路西传中亚阿拉伯国家,受到特别重视,被称为“契丹算法”,后来又传入欧洲,中世纪时期“双设法”曾长期统治了他们的数学王国。 (2)、《九章算术》总结了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的几何知识,在方田、商功和勾股章中提出了很多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九章算术》方田章主要论述平面图形直线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九章算术》方田章第一题“今有田广十五步,从(音纵zong)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这里“广”就是宽,“从”即纵,指其长度,“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得积步就是得到乘积的平方步数)以亩法二百四十步(实质应为积步)除之,即亩数。百亩为一顷。”当时称长方形为方田或直田。称三角形为圭田,面积公式为“术曰:半广以乘正从”。这里广是指三角形的底边,正从是指底边上的 高,刘徽在注文中对这一计算公式实质上作了证明:“半广者,以盈补虚,为直田也。”“亦可以半正从以乘广”(图1-30)。盈是多余,虚乃不足。“以盈补虚”就是以多余部分填补不足的部分,这就是我国古代数学推导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所用的传统的“出入相补”的方法,由上图“以盈补虚”变圭田为与之等积的直田,于是得到了圭田的面积计算公式。 方田章第二十七、二十八题把直角梯形称为“邪田”(即斜田)它的面积公式是:“术曰:并两邪(即两斜,应理解为梯形两底)而半之,以乘正从……,又可半正从……以乘并。”刘徽在注中说明他的证法仍是“出入相补”法。在方田章第二十九、三十题把一般梯形称为“箕田”,上、下底分别称为“舌”、“踵”,面积公式是:“术曰:并踵舌而半之,以乘正从”。 至于圆面积,在《九章算术》方田章第三十一、三十二题中,它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这里“周”是圆周长,“径”是指直径。这个圆面积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只是当时取径一周三(即π≈3)。于是由此计算所得的圆面积就不够精密。 《九章算术》商功章收集的都是一些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但是商功章并没有论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算法。看来《九章算术》是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V=abc的基础上来计算其他立体图形体积的。 《九章算术》商功章提到城、垣、堤、沟、堑、渠,因其功用不同因而名称各异,其实质都是正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直棱柱,他们的体积计算方法:“术曰:并上、下广而半之,以高若深乘之,又以袤乘之,即积尺”。这里上、下广指横截面的上、下底(a,b)高或深(h),袤是指城垣……的长(l)。因此城、垣…的体积计算术公式V=1/2(a+b)h. 刘徽在注释中把对于平面图形的出入相补原理推广应用到空间图形,成为“损广补狭”以证明几何体体 堑堵 积公式。 刘徽还用棋验法来推导比较复杂的几何体体积计算公式。所谓棋验法,“棋”是指某些几何体模型即用几何体模型验证的方法,例如长方体本身就是“棋”[图1-32(1)]斜解一个长方体,得两个两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我国古代称为“堑堵”(如图),所以堑堵的体积是长方体体积的二分之一。 《九章算术》商功章还有圆锥、圆台(古代称“圆亭”)的体积计算公式。甚至对三个侧面是等腰梯形,其他两面为勾股形的五面体[图1-33(1)],上、下底为矩形的拟 柱体(古代称“刍童”)以及上底为一线段,下底为一矩形的拟柱体(古代称“刍甍”)(“甍”音“梦”)等都可以计算其体积。 (3)、《九章算术》中的代数内容同样很丰富,具有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1.开平方和开立方 《九章算术》中讲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而且计算步骤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用筹算进行演算,现以少广章第12题为例,说明古代开平方演算的步骤,“今有积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步。问为方几何”。“答曰:二百三十五步”。这里所说的步是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开方(是指开平方,由正方形面积求其一边之长。)术曰:置积为实(即指筹算中把被开方数放置于第二行,称为实)借一算(指借用一算筹放置于最后一行,如图1-25(1)所示用以定位)。步之(指所借的算筹一步一步移动)超一等(指所借的算筹由个位越过十位移至百位或由百位越过千位移至万位等等,这与现代笔算开平方中分节相当如图1-25(2)所示)。议所得(指议得初商,由于实的万位数字是5,而且22<5<32,议得初商为2,而借算在万位,因此应在第一行置初商2于百位,如图1-25(3)所示)。以一乘所借一算为法(指以初商2乘所借算一次为20000,置于“实”下为“法”,如图1-25(4)所示)而以除(指以初商2乘“法”20000得40000,由“实”减去得:55225-40000=15225,如图1-25(5)所示)除已,倍法为定法,其复除,折法而下(指将“法”加倍,向右移一位,得4000为“定法”因为要求平方根的十位数字,需要把“借算”移至百位,如图1-25(6)所示)。复置借算步之如初,以复议一乘之,所得副,以加定法,以除(这一段是指:要求平方根的十位数字,需置借算于百位。因“实”的千位数字为15,且4×3<15<4×4,于是再议得次商为3。置3于商的十位。以次商3乘借算得3×100=300,与定法相加为4000+300=4300。再乘以次商,则得:3×4300=12900,由“实”减去得:15225-12900=2325。如图1-25(7)所示,以所得副从定法,复除折下如前(这一段是指演算如前,即再以300×1+4300=4600向右移一位,得460,是第三位方根的定法,再把借算移到个位,如图1-25(8)所示;又议得三商应为5,再置5于商的个位如图1-25(9)所示,以5+460=465,再乘以三商5,得465×5=2325经计算恰尽如图1-25(10)所示,因此得平方根为235。) 上述由图1-25(1)~(10)是按算筹进行演算的,看起来似乎很繁琐,实际上步骤十分清楚,易于操作。它的开平方原理与现代开平方原理相同。其中“借算”的右移、左移在现代的观点下可以理解为一次变换和代换。《九章算术》时代并没有理解到变换和代换,但是这对以后宋、元时期高次方程的解法是有深远影响的。 《九章算术》方程章中的“方程”是专指多元一次方程组而言,与“方程”的含义并不相同。《九章算术》中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将它们的系数和常数项用算筹摆成“方阵”(所以称之谓“方程”)。消元的过程相当于现代大学课程高等代数中的线性变换。 由于《九章算术》在用直除法解一次方程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正负数的问题,于是在方程章第三题中明确提出了正负术。刘徽在该术的注文里实质上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并在计算工具即算筹上加以区别“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这就是规定正数用红色算筹,负数用黑色算筹。如果只有同色算筹的话,则遇到正数将筹正放,负数时邪(同斜)放。宋代以后出现笔算也相应地用红、黑色数码字以区别正、负数,或在个位数上记斜划以表示负数,如(即—1824),后来这种包括负数写法在内的中国数码字还传到日本。2023-06-29 16:11:522
《九章算术》的内容有哪些?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23-06-29 16:12:003
九章算术的作者 九章算术简介
1、《九章算术》作者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2、《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cuī)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2023-06-29 16:12:261
梦幻西游殿试题目?.
能得到称谓.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剩下大约能有10个人吧,是科举大赛进士.2023-06-29 16:12:353
《九章算术》中哪些问题的运算是世界上最早的?
这是对春秋战国以来数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平时期的水利建设、开垦和丈量农田、商业活动和天文计算都需要数学知识。《九章算术》最为完整,内容包括9类计算问题,分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共246个例题,全是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相当于现代小学算术的大部分内容和部分中学算术的内容,它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的基础,它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数学著作,也属于世界古典数学名著之列。其中,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2023-06-29 16:12:551
比较《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在思维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补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九章算术》很强调辩证思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几何原本》是欧几里德一生著有的多部数学著作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它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实列成定义和公理,以形式逻辑的方法,用这些定义和公理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得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2023-06-29 16:13:031
九章算术将小学数学分成几大类,怎么分
52023-06-29 16:13:123
九章数学的读音
九章数学的读音九章数学 jiǔ zhāng shù xué2023-06-29 16:13:212
比较与
<<几何原本>> 各卷简介 第一卷:几何基础。重点内容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第一卷最后两个命题是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正逆定理; 第二卷:几何与代数。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其中12、13命题相当于余弦定理。 第三卷:讨论了圆与角。 第四卷:讨论圆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的做法和性质; 第五卷:讨论比例理论,多数是继承自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 第六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 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讲述比例和算术的理论;第十卷是篇幅最大的一卷,主要讨论无理量(与给定的量不可通约的量),其中第一命题是极限思想的雏形。 第十一卷、十二、十三卷:最后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属于中学课程里的初等几何的主要内容已经完全包含在《几何原本》里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几何原本》是两千多年来传播几何知识的标准教科书。属于《几何原本》内容的几何学,人们把它叫做欧几里得几何学,或简称为欧氏几何。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2023-06-29 16:13:291
算术的基本介绍
算术(arithmetic) 数学的一个基础分支。它以自然数和非负分数为主要对象。算术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讨论自然数的读法、写法和它的基本运算,这一部分包括进位制和记数法,主要是十进位制,其他的进位制与十进位制仅是采用的基数不同,都可以仿照十进位数的原理和原则进行计算,算术的另一部分包括算术运算的方法与原理的应用。如分数与百分数计算,各种量及其计算,比和比例,以及算术应用题。自然数或正整数的数学理论就是众所周知的算术。至于几何、 代数等许多数学分支学科的名称,都是后来很晚的时候才有的。国外系统地整理前人数学知识的书,要算是希腊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最早。《几何原本》全书共十五卷,后两卷是后人增补的。全书大部分是属于几何知识,在第七、八、九卷中专门讨论了数的性质和运算,属于算术的内容。拉丁文的“算术”这个词是由希腊文的“数和数(音属)数的技术”变化而来的。“算”字在中国的古意也是“数”的意思,表示计算用的竹筹。中国古代的复杂数字计算都要用算筹。所以“算术”包含当时的全部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九章算术》以及失传的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就是讨论各种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 算术的基础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服从某些规律。为了要叙述这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不能用像1,2,3这种表示特定数的符号。两个整数,不管它们的次序如何,它们的和相同。而1+2=2+1这一命题仅仅是这一般规律的一个特殊例子。因此当我们希望表示整数之间的某个关系——不论涉及的一些特定的整数值如何——是正确的,可以用字母a,b,c,…作为表示整数的符号。于是,我们所熟知的五个算术规律可叙述为:前两个是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它说明人们可以交换加法或乘法中元素的次序。第三个是加法的结合律,它表明三个数相加时,或者我们把第一个加上第二个与第三个的和;或者我们把第三个加上第一个与第二个的和,其结果都相同。第四个是乘法的结合律。最后一个是分配律,它表明用一个整数去乘一个和时,我们可以用这整数去乘这和的每一项,然后把这些乘积加起来。 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包括自然数和在各种运算下产生的性质,运算法则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可是,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算术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在中国古代,算是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算术是指操作这种计算器具的技术,也泛指当时一切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算术一词正式出现于《九章算术》中。《九章算术》分为九章,即方田、粟米等,大都是实用的名称。如“方田”是指土地的形状,讲土地面积的计算,属于几何的范围;“粟米”是粮食的代称,讲的是各种粮食间的兑换,主要涉及的是比例,属于算术的范围。可见,当时的“算术”是泛指数学的全体,与现代的意义不同。直到宋元时代,才出现了“数学”这一名词,在数学家的菱中,往往数学与算学并用。当然,此处的数学仅泛指中国古代的数学,它与古希腊数学体系不同,它侧重研究算法。从19世纪起,西方的一些数学学科,包括代数、三角等相继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多使用数学,日本后来也使用数学一词,中国古算术则仍沿用“算学”。1953年,中国数学会成立数学名词审查委员会,确立起“算术”的意义,而算学与数学仍并存使用。1937年,清华大学仍设“算学系”。1939年为了统一起见,才确定专用“数学”。 关于算数的产生,还是要从数谈起。数是用来表达、讨论数量问题的,有 不同类型的量,也就随着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远在古代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需要,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产生了最简单的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的一个特点就是由不可分割的个体组成。比如说树和羊这两种事物,如果说两棵树,就是一棵再一颗;如果有三只羊,就是一只、一只又一只。但不能说有半棵树或者半只羊,半棵树或者半只羊充其量只能算是木材或者是羊肉,而不能算作树和羊。数和数之间有不同的关系,为了计算这些数,就产生了加、减、乘、除的方法,这四种方法就是四则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并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门数学——算术。在算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实践和理论上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古算术从两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在研究自然数四则运算中,发现只有除法比较复杂,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有的数可以分解,有的数不能分解,有些数又大于1的公约数,有些数没有大于1的公约数。为了寻求这些数的规律,从而发展成为专门研究数的性质、脱离了古算术而独立的一个数学分支,叫做整数论,或叫做初等数论,并在以后又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古算术中讨论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各种解法。在长 期的研究中,很自然地就会启发人们寻求解这些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也就是说,能不能找到一般的更为普遍适用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类型的应用问题,于是发明了抽象的数学符号,从而发展成为数学的另一个古老的分支,指就是初等代数。数学如此发展,算术已不再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我们通常提到的算术,只是作为小学里的一个教学科目,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了解现代数学中的一些最简单的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现代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基本上还是古代算术的知识,也就是说,古代算术和现代算术的许多内容上是相同的。不过现代算术和古代算术也还存在着区别。首先,算术的内容是古代的成人包括数学家所研究的对象,这些内容已变成了少年儿童的数学。其次,在现代小学数学里,总结了长期以来所归结出来的基本运算性质,即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这五条基本运算定律,不仅是小学数学里所学习的数运算的重要性质,也是整个数学里,特别是代数学里着重研究的主要性质。第三,在现代的小学数学里,还孕育着近代数学里的集合和函数等数学基础概念的思想。比如,和、差、积、商的变化,数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比和比例等。另外,小学数学里,还包含有十六世纪才出现的十进小数和它们的四则运算。应当提出的是十进小数不是一种新的数,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分母是10的方幂的分数的另一种写法。现代的代数学、数论等最初就是由算术发展起来的。后来,算学、数学的概念出现了,它代替了算术的含义,包括了全部数学,算术就变成了一个分支了。因此,也可以说算术是最古老的分支。 《算术》(Arithmetica)是古希腊后期数学家丢番图的一部名著,著作原有13卷,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只有1464年在威尼斯发现的前6卷希腊文抄本,后在马什哈德(伊朗东北部)又发现4卷阿拉伯文译本。《算术》事实上是一部代数著作,其中包含有一元或多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二次不定方程问题以及数论方面的问题,现存6卷中共有189题,几乎一题一法,各不相同。虽然后人将其归成五十多个类,但是仍无一般的方法可寻。并且,著作中引用了许多缩写符号,如未知量及其各次幂用S、△r、Kr、△r△、△Kr、KrK等符号。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讲,这种完全脱离几何的特征,与当时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盛行的时尚大异其趣。因此,丢番图的《算术》虽然代表了古希腊代数学的最高水平,但是它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人,而不为同时代人所接受,很快就被湮没,没有对当时数学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直到15世纪《算术》被重新发掘,鼓舞了一大批数学家在此基础之上,把代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首先是法国数学家蓬贝利认识到《算术》的重大价值,他的同胞韦达正是在丢番图缩写代数的启示下才做出了符号代数的贡献,到17世纪,费马手持一本《算术》,并在其空白处写写画画,竟把数论引上了近代的轨道。《算术》中的不定分析,对现代数学影响也很深远,在不同数域上,凡是涉及不定方程求解问题,都称之为“丢番图方程”或“丢番图分析”。2023-06-29 16:13:381
数学教材《九章算术》中所提的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有五个人,分属于从一到五的不同爵级,他们猎
想啦半天终于想出来啦!你看这样行不? 第一个人得到一只鹿的三分之一 第二个人得到一只鹿的三分之二 第三个人得到一只鹿的三分之三 第四个得到三分之四, 第五个得到三分之五 刚好所有相加得到五只整鹿2023-06-29 16:13:542
鸡、兔共有脚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86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急急急!!!!!!
将兔子换成鸡,鸡换成兔子,一只鸡换成一只兔子,增加两只脚一只兔子换成一只鸡,减少两只脚中间有抵消,最后少了100-86=14只脚证明兔子比鸡多7只去掉这7只兔子,也就是28只脚。剩下的兔子和鸡一样多,有72只脚所以鸡有72÷(4+2)=12只,兔子有12+7=9只2023-06-29 16:14:053
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举一例。
刘 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中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时期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期,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这部书的资料在许多方面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公元263年,刘徽注《九章算术》。他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方法和公式,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刘徽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同时,他还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幂(面积);方程(线性方程组);正负数等等。在几何方面,刘徽提出了“割圆术”,并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 在刘徽的《海岛算经》一书中,他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代表性,在当时都为西方所瞩目4楼《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入汉之后又经许多学者的整理、删补和修订,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古代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等人。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 《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研究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研究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研究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研究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研究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研究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九章算术》的数学成就: (1)提出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完整法则,比欧洲早1400多年; (2)提出整套的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3)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中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4)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 (5)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数,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才认识负数。 (6)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在西方直到3世纪才取得相近的结果,比《九章算术》晚了约3个世纪; (7)提出了各种多边形、圆、弓形等的面积公式。2023-06-29 16:14:461
君子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拓展资料: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述解》:"六艺数家或以【诗】代【乐】,缘古人诗以合乐者,实【乐】方正宗也。"【礼】:礼节。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的孔子讲学图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有《咸池》。舜时有《大韶》。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禹时有《大夏》。商时有《大濩》。周时有《大武》。这都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 周时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成为六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射】:军事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周礼并未说明,后人的猜测可能是):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是识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数】: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有九章算术。【相关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2023-06-29 16:14:552
古代有数学吗,怎么没看到电视上演过,只看到演过古诗、文言文,如果没有,古人是怎么算数的?
好像那时候确实不大学习数学,要不科技那么不发达,科技大都与数学有关2023-06-29 16:15:0410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数学称为算术?
各有各叫,没有为什么…2023-06-29 16:15:454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数学称为算术?
在我国古代,“算”指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算术”是指操作这种计算器具的技术,也泛指当时一切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算术”一词正式出现于《九章算术》中2023-06-29 16:16:033
第四届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网上知识竞赛题是什么?我要的是题,不是答案!!!
bcccacabbbaaccabacbb2023-06-29 16:16:148
鸡、兔共有脚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86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急急急!!!!!!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假设共有x只鸡,y只兔,那么根据已知条件,既鸡兔共有100只脚,可得出2x+4y=100(1)若鸡、兔互换,可得方程4x+2y=86(2)综上,(1)、(2)方程联立解得x=12y=19既共有鸡12只、兔19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06-29 16:16:422
梦幻西游殿试题目?
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等(D)A、56B、123C、23D、246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D)A、方田B、衰分C、粟米D、筑房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C)A、商功B、均输C、积多D、少广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B)A、方程B、均不剩C、勾股D、盈不足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D)A、《续笔谈》B、《补笔谈》C、《梦溪笔谈》D、《九章算术》6、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A)A、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B、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C、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D、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7、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形(D)A、1356B、982C、35528D、163848、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祖冲之独自一人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B、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领先一千多年C、祖冲之在三十三岁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D、祖冲之在天文方面也很有造诣9、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M.Ricci)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C)A、法国B、英格兰C、意大利D、葡萄牙1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徐光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B、徐光启依照传统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C、徐光启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D、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率先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11、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A)A、九B、二十四C、六D、十八12、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下列哪部作品是他的杰作之一?(A)A、《九章算术注》B、《大明历》C、《九章算术》D、《黄帝九章算术细草》13、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B、《九章算术》是刘徽的杰作之一C、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D、刘徽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1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D)A、《田亩比类乘除捷法》B、《续古摘奇算法》C、《乘除变通运算宝》D、《详解九章算法》15、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B)A、《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B、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C、《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D、《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16、为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A)A、1802B、1008C、1200D、120817、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B、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灵的历法C、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D、郭守敬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杭州的运河工程18、现代人研究类似田忌赛马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作博奕论。请问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C)A、秦国B、楚国C、齐国D、赵国19、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张衡创制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B、张衡观测并记录了五百多颗恒星C、张衡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D、张衡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2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逐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张逐用“浑天仪”测定了多颗恒星的位置B、张逐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C、张逐修订的《大行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D、张逐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而一度剃度为僧,学习佛教经典、天文和数学21、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够结出果子。(A)东果园有736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南果园有401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西果园有592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北果园有577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请问在一年中,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和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A、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B、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答案:东南果园的苹果树和西北果园的苹果树那两个苹果圆的树少是那个22、1+2+3+4+"""+10=?答案:55算法设10为n(1+n)/2*n23、A+B=99C-B=87A-C=90求A+B+C的平方算法设99为X87为Y90为Z(X+Y+Z)/2+X-Z的平方为A+B+C的平方24、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中的第2051个字是什么?(A)A、西 B、爱C、我D、幻算法:2051/6=20462051-2046=5我爱梦幻西游的第5个字2023-06-29 16:17:101
梦幻西游中哪种战神任务要答题
战神问答题 一、古代数学科技问题: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等(D)A、56B、123C、23D、246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D)A、方田B、衰分C、粟米D、筑房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C)A、商功B、均输C、积多D、少广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B)A、方程B、均不剩C、勾股D、盈不足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D)A、《续笔谈》B、《补笔谈》C、《梦溪笔谈》D、《九章算术》6、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A)A、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B、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C、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D、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7、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形(D)A、1356B、982C、35528D、163848、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祖冲之独自一人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B、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领先一千多年C、祖冲之在三十三岁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D、祖冲之在天文方面也很有造诣9、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M.Ricci)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C)A、法国B、英格兰C、意大利D、葡萄牙1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徐光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B、徐光启依照传统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C、徐光启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D、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率先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11、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A)A、九B、二十四C、六D、十八12、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下列哪部作品是他的杰作之一?(A)A、《九章算术注》B、《大明历》C、《九章算术》D、《黄帝九章算术细草》13、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B、《九章算术》是刘徽的杰作之一C、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D、刘徽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1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D)A、《田亩比类乘除捷法》B、《续古摘奇算法》C、《乘除变通运算宝》D、《详解九章算法》15、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B)A、《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B、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C、《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D、《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16、为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A)A、1802B、1008C、1200D、120817、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B、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灵的历法C、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D、郭守敬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杭州的运河工程18、现代人研究类似田忌赛马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作博奕论。请问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C)A、秦国B、楚国C、齐国D、赵国19、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张衡创制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B、张衡观测并记录了五百多颗恒星C、张衡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D、张衡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2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逐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张逐用“浑天仪”测定了多颗恒星的位置B、张逐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C、张逐修订的《大行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D、张逐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而一度剃度为僧,学习佛教经典、天文和数学21、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够结出果子。(A)东果园有736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南果园有401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西果园有592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北果园有577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请问在一年中,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和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A、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B、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答案:东南果园的苹果树和西北果园的苹果树那两个苹果圆的树少是那个22、1+2+3+4+"""+10=?答案:55算法设10为n(1+n)/2*n23、A+B=99C-B=87A-C=90求A+B+C的平方算法设99为X87为Y90为Z(X+Y+Z)/2+X-Z的平方为A+B+C的平方24、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中的第2051个字是什么?(A)A、西 B、爱C、我D、幻算法:2051/6=20462051-2046=5我爱梦幻西游的第5个字注:还有几道为几何题,很简单只要会跑梦幻坐标一般都看的出来。几道计算题,只要你会用计算器就行了2023-06-29 16:17:181
梦幻西游组队刷战神的答题器怎么用?
战神问答题 一、古代数学科技问题: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等(D)A、56B、123C、23D、246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D)A、方田B、衰分C、粟米D、筑房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C)A、商功B、均输C、积多D、少广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B)A、方程B、均不剩C、勾股D、盈不足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D)A、《续笔谈》B、《补笔谈》C、《梦溪笔谈》D、《九章算术》6、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A)A、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B、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C、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D、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7、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形(D)A、1356B、982C、35528D、163848、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祖冲之独自一人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B、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领先一千多年C、祖冲之在三十三岁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D、祖冲之在天文方面也很有造诣9、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M.Ricci)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C)A、法国B、英格兰C、意大利D、葡萄牙1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徐光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B、徐光启依照传统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C、徐光启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D、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率先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11、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A)A、九B、二十四C、六D、十八12、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下列哪部作品是他的杰作之一?(A)A、《九章算术注》B、《大明历》C、《九章算术》D、《黄帝九章算术细草》13、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B、《九章算术》是刘徽的杰作之一C、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D、刘徽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1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D)A、《田亩比类乘除捷法》B、《续古摘奇算法》C、《乘除变通运算宝》D、《详解九章算法》15、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B)A、《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B、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C、《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D、《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16、为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A)A、1802B、1008C、1200D、120817、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B、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灵的历法C、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D、郭守敬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杭州的运河工程18、现代人研究类似田忌赛马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作博奕论。请问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C)A、秦国B、楚国C、齐国D、赵国19、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张衡创制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B、张衡观测并记录了五百多颗恒星C、张衡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D、张衡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2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逐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张逐用“浑天仪”测定了多颗恒星的位置B、张逐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C、张逐修订的《大行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D、张逐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而一度剃度为僧,学习佛教经典、天文和数学21、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够结出果子。(A)东果园有736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南果园有401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西果园有592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北果园有577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请问在一年中,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和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A、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B、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答案:东南果园的苹果树和西北果园的苹果树那两个苹果圆的树少是那个22、1+2+3+4+"""+10=?答案:55算法设10为n(1+n)/2*n23、A+B=99C-B=87A-C=90求A+B+C的平方算法设99为X87为Y90为Z(X+Y+Z)/2+X-Z的平方为A+B+C的平方24、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这段文字中的第2051个字是什么?(A)A、西 B、爱C、我D、幻2023-06-29 16:17:281
梦幻刷战神..谁有答案..全写下来..
搞不清了`````2023-06-29 16:17:354
有关《九章算术》的相关知识? 作者,内容
概述: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该书经多次增补,成书时间已不可考,但据估算最迟在公元一世纪已有了现传本.西汉张苍曾经对之校正补充.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数学名人,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要注意的是《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编辑本段]《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编辑本段]《九章算术》的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2)、在几何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计算. (3)、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平方、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编辑本段]关于《九章算术》的历史考证: 现传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多数认为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前后,《九章算术》的作者不详.很可能是在成书前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补充而成的集体创作结晶.由于二千年来经过辗转手抄、刻印,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加上《九章算术》文字简略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历史上有过多次校正和注释. 关于对《九章算术》所做的校注主要有:西汉张苍增订、删补,三国时曹魏刘徽注,唐李淳风注,南宋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选用《九章算术》中80道典型的题作过详解并分类,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校订、列算草、补插图、加说明,尤其是图文并茂之作.现代钱宝琮(1892~1974年)曾对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算经十书》进行了校点,用通俗语言、近代数学术语对《九章算术》及刘、李注文详加注释.80年代以来,今人白尚恕、郭书春、李继闵等都有校注本出版.[编辑本段]对《九章算术》的评价和其对后世的影响: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一杰出贡献.2023-06-29 16:17:421
数学九章典籍??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进入汉朝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才最后成书,这大约是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九章算术》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2023-06-29 16:17:561
请对《九章算术》作一简要介绍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该书经多次增补,成书时间已不可考,但据估算最迟在公元一世纪已有了现传本。 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数学名人,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要注意的是《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东汉明帝时传播开来.麦哲伦船队探险航线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是:当时这两个运河都还没有开凿。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开航。巴拿马运河是由美国建成的,1914年先通航。苏伊士运河是1869年先竣工。2023-06-29 16:18:041
九章算术 翻译版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 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矩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扇形、弓形、圆环这八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第八章“方程”: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一次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一次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第九章“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m>n。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题给出的一组公式,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迪克森得出。2023-06-29 16:18:253
请对《九章算术》作一简要介绍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崔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2023-06-29 16:18:321
九章算术的作者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该书经多次增补,成书时间已不可考,但据估算最迟在公元一世纪已有了现传本.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数学名人,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等人. 《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崔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的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2)、在几何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计算. (3)、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 关于《九章算术》的历史考证: 现传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多数认为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前后,《九章算术》的作者不详.很可能是在成书前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补充而成的集体创作结晶.由于二千年来经过辗转手抄、刻印,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加上《九章算术》文字简略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历史上有过多次校正和注释. 关于对《九章算术》所做的注住要有:三国时曹魏刘徽注,唐朝李淳风注,南宋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选用《九章算术》中80道典型的题作过详解并分类,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校订、列算草、补插图、加说明,尤其是图文并茂之作.现代钱宝琮(1892~1974年)曾对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算经十书》进行了校点,用通俗语言、近代数学术语对《九章算术》及刘、李注文详加注释.80年代以来,今人白尚恕、郭书春、李继闵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对《九章算术》的评价和其对后世的影响: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2023-06-29 16:18:411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区别与联系
《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在思维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补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九章》很强调辩证思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几何原本》是欧几里德一生著有的多部数学著作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它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实列成定义和公理,以形式逻辑的方法,用这些定义和公理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得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几何原本的一些内容五条公理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五条公设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4.凡是直角都相等;5.在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作且只可作一直线跟已知直线平行。(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或者叫做第五公设。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 关于几何论证的方法,欧几里得提出了分析法、综合法和归谬法。所谓分析法就是先假设所要求的已经得到了,分析这时候成立的条件,由此达到证明的步骤;综合法是从以前证明过的事实开始,逐步的导出要证明的事项;归谬法是在保留命题的假设下,否定结论,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由此导出和已证明过的事实相矛盾或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实原来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也称作反证法。2023-06-29 16:18:521
《九章算术·少广》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 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这八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m>n。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题给出的一组公式,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迪克森得出。2023-06-29 16:19:001
对于 九章算术 中的九章:方田 栗米 衰分 少广 商功 均输 盈不足 方程 勾股 你了解多少。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 《九章算术》 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提出了各种多边形、圆、弓形等的面积公式;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完整法则。后者比欧洲早1400多年。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中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 勾股定理求解 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m>n。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题给出的一组公式,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迪克森得出。 主要特点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的的风格。其影响之深,以致以后中国数学着作大体采取两种形式:或为之作注,或仿其体例着书;甚至西算传入中国之后,人们着书立说时还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内 《九章算术》 的数学知识纳入九章的框架。 然而,《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数学概念的定义,也没有给出任何推导和证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刘徽给《九章算术》作注,才大大弥补了这个缺陷。 刘徽是中国数学家之一。他的生平现在知之甚少。据考证,他是山东邹平人。刘徽定义了若干数学概念,全面论证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命题,他在数学理论方面成绩斐然。 刘徽对数学概念的定义抽象而严谨。他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基本符合现代逻辑学和数学对概念定义的要求。而且他使用概念时亦保持了其同一性。如他提出凡数相与者谓之率,把率定义为数量的相互关系。又如他把正负数定义为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摆脱了正为余,负为欠的原始观念,从本质上揭示了正负数得失相反的相对关系。 《九章算术》的算法尽管抽象,但相互关系不明显,显得零乱。刘徽大大发展深化了中算中久已使用的率概念和齐同原理,把它们看作运算的纲纪。许多问题,只要找出其中的各种率关系,通过乘以散之,约以聚之,齐同以通之,都可以归结为今有术求解。 一平面(或立体)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其面积(或体积)不变。把一个平面(或立体)图形分解成若干部分,各部分面积(或体积)之和与原图形面积(或体积)相等。基于这两条不言自明的前提的出入相补原理,是中国古代数学进行几何推演和证明时最常用的原理。刘徽发展了出入相补原理,成功地证明了许多面积、体积以及可以化为面积、体积问题的勾股、开方的公式和算法的正确性。 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2)、在几何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计算。 (3)、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平方、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 《九章算术方程》章共18问,全都是一次方程组问题,未知数最多时可达五个。其解法,首先以竖行用算筹列出各方程的系数,如“方程”章第一题,它相当于求解: 《九章算术》 3x+2+=39,(1) 2x+3+=34,(2) x+2+3=26。(3) 列出的筹式如 123 232 311 263439 [3][2][1], 竖行[1]、[2]、[3],即相当于上面的式(1)、(2)、(3)。其消元方法就是令左右行连续相减(如以3乘[2]再连续减[1]即可消去x项系数)。“程”是指“计算”、“方”是指这样列出的筹式是方形的,这才是“方程”这一数学术语的原意。《九章算术》中的这项成果,比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同类成果要早很多年。“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 在《九章算术》中,开平方和开立方时所列筹式以及演算过程,其意义和求解x=、x=的数值解法是相同的。这样,在开平方的过程中便可很自然地引出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由此出发,更开宋元时期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先声。 历史考证 现传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多数认为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前后,《九章算术》的作者不详。很可能是在成书前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补充而成的集体创作结晶。由于二千年来经过辗转手抄、刻印,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加上《九章算术》文字简略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历史上有过多次校正和注释。 关于对《九章算术》所做的校注主要有:西汉张苍增订、删补,三国时曹魏刘徽注,唐李淳风注,南宋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选用《九章算术》中80道典型的题作过详解并分类,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校订、列算草、补插图、加说明,尤其是图文并茂之作。现代钱宝琮(1892~1974年)曾对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算经十书》进行了校点,用通俗语言、近代数学术语对《九章算术》及刘、李注文详加注释。80年代以来,今人白尚恕、郭书春、李继闵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后世影响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所以,《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一杰出贡献。 历史影响 现传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 目前众说纷纭,多数 祖冲之 认为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前后,《九章算术》的作者不详。很可能是在成书前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补充而成的集体创作结晶。由于二千年来经过辗转手抄、刻印,难免会出现差错和遗漏,加上《九章算术》文字简略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历史上有过多次校正和注释。 关于对《九章算术》所做的注住要有:三国时曹魏刘徽注,唐朝李淳风注,南宋杨辉着《详解九章算法》选用《九章算术》中80道典型的题作过详解并分类,清李潢(?~1811年)所着《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校订、列算草、补插图、加说明,尤其是图文并茂之作。现代钱宝琮(1892~1974年)曾对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算经十书》进行了校点,用通俗语言、近代数学术语对《九章算术》及刘、李注文详加注释。80年代以来,今人白尚恕、郭书春、李继闵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着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2023-06-29 16:19:092
九章算术是数学家谁编写的
《九章算术》数学家是张苍、耿寿昌编写的。《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cuī)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后世影响《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2023-06-29 16:19:171
古代算数的方法是什么啊?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 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该书经多次增补,成书时间已不可考,但据估算最迟在公元一世纪已有了现传本. 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数学名人,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等人. 《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崔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2023-06-29 16:19:381
九章算术是哪位数学家写的
《九章算术》数学家是张苍、耿寿昌编写的。《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cuī)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后世影响《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2023-06-29 16:19:441
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历史,比如发明人和九章算术的,还有九章算术的例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也”。根据研究,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但是其基本内容在东汉后期已经基本定型。《汉书艺文志》(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写成者)中着录的数学书仅有《许商算术》、《杜忠算术》两种,并无《九章算术》,可见《九章算术》的出现要晚于《七略》。《后汉书马援传》载其侄孙马续“博览群书,善《九章算术》”,马续是公元1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时人。再根据《九章算术》中可供判定年代的官名、地名等来推断,现传本《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的下半叶。九章算术将书中的所有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是陈凯靖编辑的 1984年,在湖北出土了《算数书》书简。据考证,它比《九章算术》要早一个半世纪以上,书中有些内容和《九章算术》非常相似,一些内容的文句也基本相同。有人推测两书具有某些继承关系,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九章算术》没有直接受到《算数书》影响。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徽(263)、李淳风(656)等人。刘、李等人的注释和《九章算术》一起流传至今。唐宋两代,《九章算术》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到了北宋,《九章算术》还曾由政府进行过刊刻(1084),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在现传本《九章算术》中,最早的版本乃是上述北宋本的南宋翻刻本(1213),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孤本,残,只余前五卷)。清代戴震由《永乐大典》中抄出《九章算术》全书,并作了校勘。此后的《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1773)等,大多数都是以戴校本为底本的。 作为一部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就在隋唐时期即已传入朝鲜、日本。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版本。主要内容《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 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这八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中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m>n。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2023-06-29 16:20:071
有没有关于九章算术读后感100字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该书经多次增补,成书时间已不可考,但据估算最迟在公元一世纪已有了现传本。 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数学名人,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要注意的是《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补充: 《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崔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如下所示。原作有插图,今传本已只剩下正文了。 《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补充: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2)、在几何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计算。 (3)、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平方、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2023-06-29 16:21:091
我国古代一次方程组的研究是什么?
大家知道,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仅以代数中的一次方程组来说,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就对它有过记载。在公元263年,三国时魏国刘徽编辑的《九章算术》中的第八章就是方程章,共有18个问题,全都是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其中二元的问题有8个,三元的问题有6个,四元的问题有2个,五元的问题有1个,属于不定方程(六个未知数五个方程)的1个。《九章算术》中所用的作法称为“方程术”。例如“方程章”中第7个问题:“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牛二羊三值八两,问牛羊各值几何。”设牛羊各值金x、y两,这个问题相当于求下面方程组的解:5x+2y=10,2x+5y=8,解得x=3421,y=2021。在数学史中,大多数人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别朱(1730~1783)在公元18世纪最早提出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而我国最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己经掌握了系统的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至少要早1500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关于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研究遥遥领先,它是我国古代数学最杰出的创造之一。2023-06-29 16:21:181
算术是怎么来的?
算术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初等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算术”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是全部数学的统称。至于几何、代数等许多数学分支学科的名称,都是后来很晚的时候才有的。国外系统地整理前人数学知识的书,要算是希腊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最早。《几何原本》全书共十五卷,后两卷是后人增补的。全书大部分是属于几何知识,在第七、八、九卷中专门讨论了数的性质和运算,属于算术的内容。现在拉丁文的“算术”这个词是由希腊文的“数和数数的技术”变化而来的。“算”字在中国的古意也是“数”的意思,表示计算用的竹筹。中国古代的复杂数字计算都要用算筹。所以“算术”包含当时的全部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九章算术》以及失传的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就是讨论各种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关于算数的产生,还是要从数谈起。数是用来表达、讨论数量问题的,有不同类型的量,也就随着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远在古代发展的早期,由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需要,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产生了最简单的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的一个特点就是由不可分割的个体组成。比如说树和羊这两种事物,如果说两棵树,就是一棵再一颗;如果有三只羊,就是一只、一只又一只。但不能说有半棵树或者半只羊,半棵树或者半只羊充其量只能算是木材或者是羊肉,而不能算作树和羊。不过,自然数不足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分份问题,因此数的概念产生了第一次扩张。分数是对另一种类型的量的分割而产生的。比如,长度就是一种可以无限地分割的量,要表示这些量,就只有用分数。从已有的文献可知,人类认识自然数和分数的历史是很久的。比如约公元前2000年流传下来的古埃及莱茵德纸草书,就记载有关于分数的计算方法;中国殷代遗留下来的甲骨文中也有很多自然数,最大的数字是三万,并且全部是应用十进位制的位置计数法。自然数和分数具有不同的性质,数和数之间也有不同的关系,为了计算这些数,就产生了加、减、乘、除的方法,这四种方法就是四则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并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门数学——算术。2023-06-29 16:21:261
我国古代一次方程组的研究是什么?
大家知道,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仅以代数中的一次方程组来说,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就对它有过记载。在公元263年,三国时魏国刘徽编辑的《九章算术》中的第八章就是方程章,共有18个问题,全都是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其中二元的问题有8个,三元的问题有6个,四元的问题有2个,五元的问题有1个,属于不定方程(六个未知数五个方程)的1个。《九章算术》中所用的作法称为“方程术”。例如“方程章”中第7个问题:“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牛二羊三值八两,问牛羊各值几何。”设牛羊各值金x、y两,这个问题相当于求下面方程组的解:5x+2y=10,2x+5y=8,解得x=3421,y=2021。在数学史中,大多数人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别朱(1730~1783)在公元18世纪最早提出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而我国最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己经掌握了系统的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至少要早1500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关于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研究遥遥领先,它是我国古代数学最杰出的创造之一。2023-06-29 16: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