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ySXyd
-
菲利普斯曲线意指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即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表明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
1.两者对应的政策含义不同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是垂线,意思是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即通胀率的上升不会降低失业率,因为预期的存在,导致政策无效;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政策有一定的产出效应,可以降低失业率。
2.两者曲线形状不同
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确定,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
拓展资料:
一、短期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此消彼长的关系。横轴是失业率,纵轴是通货膨胀率,图像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自然失业率水平。长期的曲线是由短期曲线不断移动得到的。
短期,失业与通胀可以替代,当采取扩张的政策时,失业率下降,通胀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工人发现价格上升和实际工资下降,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预期提高的实际通胀水平,从而实际工资回到原来水平,企业生产和就业也回到原来水平,此时失业率和上期相同,但通胀提高。表现为曲线上移,不断经过这样的程序,曲线会不断上升,从而长期形成一条垂线。
意义为长期的失业与通胀无法替代,扩张性政策无效。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内人们对价格的预期有所调整。
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_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_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交中最先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答案】:B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则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因而,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023-06-27 16:45:301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
A2023-06-27 16:45:393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B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后来改进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2023-06-27 16:45:471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D2023-06-27 16:45:553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A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2023-06-27 16:46:021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A【知识点】 简单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在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2023-06-27 16:46:101
菲利普斯曲线是什么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1)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2)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3)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2023-06-27 16:46:191
“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D吧 滞涨要用lucas模型来解释,得到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产出和失业率成负相关,但是这里面好像没有失业和产出负相关的曲线,而c我是不明白外移是什么意思??呵呵2023-06-27 16:46:279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负相关,对吗
嗯 是的2023-06-27 16:47:045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什么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这一点上的垂直线,表明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并不存在替代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应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最初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反向变动关系,经发展,新古典综合派将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二、菲利普斯曲线表达式1、表达式为:π=-a(u-u*)。π:通货膨胀率,u: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a:价格对于失业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含义:上式则表明: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即u>u*时,价格水平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水平上升。三、菲利普斯曲线考点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考察,多在考察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少有考察计算题,而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常常考察不同菲利普斯曲线的运用和他们之间的差别联系,再者,运用菲利弗斯曲线来分析国民经济也是考察的一个切入点。2023-06-27 16:47:191
谁能详细的讲解下菲利普斯曲线的意思 和其作用
你快看看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 编辑本段三种表达方式 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编辑本段重要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原始菲利浦斯曲线 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首先,工资变化率决定于实际失业率,失业对工资增长具负面影响;其次,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即: 公式中,代表名义工资变化率,u代表失业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如上图所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替代关系。二战前和50、60年代,这种关系在一些国家中相当稳定,并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 编辑本段预期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 上面的理论无法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因为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 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 这里的长期与短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看预期是否正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能全部进入工资合同。不是,就是短期;是,就是长期。 编辑本段恶化 短期内,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交替关系,因此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来说,是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选择,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如图: 但是,当菲利普斯曲线突破原有的惯性持续上升时,会使整个菲利普斯曲线偏出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时除非临界点也往上提高外,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范围了。如图: 更进一步的看法(如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是,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如下图: 图中,由于安全临界点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NN,这样在通货膨胀率提高的过程中,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完全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滞涨”局面,这是市场经济中最值得警惕的现象。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成为垂直线,或变成正相关线,都表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总供给曲线AS与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的关系 1. 表达式的互推 1) P^-Pe^=f(U-U*),设f(U-U*)=-ε(U-U*) 2) P^=P-P-1 Pe^=Pe-P-1,——P^-Pe^=P-Pe——P-Pe=-ε(U-U*) 3) 奥肯定律:1960s美国的阿瑟.奥肯 a. 定义: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的重要联系。即失业率每高于自然率1%,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 b. 表达式:(Y-Yf)/Yf=-α(U-U*),α=2 4)联立求解: P-Pe=-ε(U-U*) Y-Yf=(αYf/ε)*(P-Pe)——Y=Yf+λ(P-Pe) (Y-Yf)/Yf=-α(U-U*) 5)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Y=Yf+λ(P-Pe) λ=0,古典AS λ=无穷,固定价格AS λ有限正数,常规AS——总产出是“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的函数——产生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2.AS与PC的关系 1)二者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对“价格水平变动是实物经济的实际产出、就业量由最初的偏离充分就业水平——通过工资—价格调整——回归充分就业水平”的过程的刻画。 3) AS侧重于“价格—产出”之间的关系,PC侧重于“价格的变动率—产出(就业)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二者绝对水平的相依关系,后者是二者相对变化率的相依关系 4) AS与PC都对应着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本质相同的观点所决定的不同表现形式2023-06-27 16:47:521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
垂直于横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体现了通货膨胀率下降与失业率上升之间的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2023-06-27 16:47:591
菲利普斯曲线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三种菲利普斯曲线:(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 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见图1)。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2中实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见图2中虚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2023-06-27 16:48:061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ACD选项B,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相当平缓的,并不是一条直线,并且斜率是负的;选项E,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2023-06-27 16:48:121
菲利普斯曲线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名词解释如下: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根据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了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在美国同样存在,并指出,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这种关系来指导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紧缩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和失业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但60年代末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人发表文章适应性预期批评菲利普斯曲线,否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长期经济中存在相关性,并认为,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是危险的。在当时人们很难接受这样大胆的观点,因为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有历史数据支持。埃德蒙·费尔普斯因此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2023-06-27 16:48:201
反映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关系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是否正确?
【错误】在长期内,通货膨胀对产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这种关系可通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来反映。在长期中,潜在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之所以无关,是因为潜在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的效率,而不是取决于价格水平,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直的曲线。如图4所示。图4 长期内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关系2023-06-27 16:48:341
通货膨胀与失业是什么关系?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是成替代关系的。但在某些特殊时期,也会出现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现象,也就是出现反菲利普斯曲线。具体例子出现在我国1980-1982和1991-1994、1980-1982时期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降低,那是由于那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通货膨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且1979年知青回城,就业压力巨大,为缓解这些压力,我国牺牲某些部门的利益为代价来增加就业,因而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降低1991-1994时期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升高,那是因为邓小平南巡引发的投资过热,引发了当时高达25%的通货膨胀,这段时间,除“技术排斥工人”及国企冗员的下岗分流排放两因素导致失业人口激增外,摆脱土地约束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更加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城镇登记失业率因此逐年上升.因而出现了同时走高的情况。2023-06-27 16:48:472
为什么从长期来看菲利普斯曲线会演变成一条垂线
在一个短时期之内,失业率与通胀率可以替代,比如政府采取扩张政策的时候,失业率就下降,通胀率就上升,菲利普斯曲线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企业员工发现价格上升和实际工资下降,会要求提高工资,提高额度与实际通胀水平相符,从而实际工资回到原来的比例水平,企业生产和就业也回到原来的水平,这个时候失业率和原来也基本相同,但通胀率提高。反映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曲线上移。不断经过这样的程序,曲线会不断上升,从而长期形成一条垂线。这也就意味着长期的失业和通胀无法替代,扩张性政策无效。2023-06-27 16:49:101
双重菲利普斯曲线是两条直线吗
不是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要以美国经济师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叙述通胀与失业或经济发展中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图。(1)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用于体现失业率与贷币工资率中间的转变关联,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大。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准中间存在着成反比关联。(2)简单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中间的相互关系。当失业率减少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向升高,当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就会趋向降低。政府部门开展管理决策时能够用高通货膨胀率来获得低失业率,或是用高失业率获得低通货膨胀率。(3)国外经济师弗里德曼觉得,通胀和失业中间的所说取代关联只短时间才算是很有可能的,但在长期性内乃是不存在的。从长期性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坐标竖直的平行线。2023-06-27 16:49:181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有什么样的关系?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当预期通胀低于实际利率时,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的交替。当失业率不可接受时,就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胀率被社会无法接受时,应采取严格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更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这个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高通胀和高失业率不会同时发生,而且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会发生波动。2.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没有替代关系。一旦通胀预期达到不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上升,工人将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而不是补偿价格上涨。雇主不愿提供这样工资水平的工作,最终失业率会回到“自然水平”。无论政府如何继续推行通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都必然会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升。因此,从长远来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没有稳定的替代关系。弗里德曼称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能对应于任何水平的通货膨胀,并且不受它的影响。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线。3.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给出的基于真实统计数据反映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通常被用来显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所不同。拓展资料标准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共存,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不能发生,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和通货膨胀共存,并呈负相关。货币论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是垂直的,而失业与长期通胀无关。供应业内人士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没有短期交替。事实上之间存在着差异。2023-06-27 16:49:261
菲利普斯曲线是怎样理解的?及其发挥怎样的作用?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5-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2023-06-27 16:49:332
经济学问题: 1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当一国经济受到大规模自然灾害冲击时,该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将如何
A. D2023-06-27 16:49:432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你好,关系是: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预期通胀率低于实际通胀率时,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当失业率无法接受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不能为社会所接受时,我们应该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条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不会同时发生,通胀率和失业率会波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自然失业率”水平的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一旦通胀预期形成,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向上移动,工人将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足以弥补物价上涨。雇主不愿意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通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都必然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进一步上行。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将长期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对应任何通货膨胀水平,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拓展资料:一: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流通货币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的全面持续上升。当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加时,人们的货币收入增加,实际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胀是特定经济体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是经济体之间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 前者影响货币在使用国的价值,后者影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经济学中的争议之一。2023-06-27 16:49:501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什么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至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重要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2023-06-27 16:49:581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解释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2023-06-27 16:50:552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α(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 怎么理解?宏观内容,详细说一下吧,多谢啦~
你的问题其实就是,菲利普斯曲线——难于抉择的痛苦曲线 我们有必要了解几个方程式。1 MV=Py2 m=M/P3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a(实际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变量a是衡量失业对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反应有多大的一个参数)自19855年,远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国籍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一篇是他成名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在这篇文章发表两年后,萨缪尔森和索罗利用美国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斜向下的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事实上在我看来萨缪尔森和索罗之所以如此热心,是因为这条曲线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经济结果的菜单,那么根据这条曲线,有权力的决策者们就可以通过选择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做出一个相对有利的抉择。 相比于这个我们可以讨论下高鸿业老教授在书中所相对缓和的提到的希柏斯模型。有兴趣的可以对照高老头书中所描述的LL和RR曲线对照看,可以发现相对缓和的RR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相交而产生的高通货膨胀率会使富人的财富大量缩水,这使是富人痛苦的。相对陡峭的LL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相交而产生的高失业率会使穷人损害较多。总之,不管是LL还是RR,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令人痛苦的曲线。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决策者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社会上可以容忍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但是,就像哲学家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就必然有相应的经济理论提出反对。因为这个世界上经济有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之分。 1986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在长期货币政策中,由于货币中性的假设,并不能改变失业率。那么也就是说明了货币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长期的无效性。在弗里德曼看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的垂直的直线,始终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无论是否增加货币供给,都不能改变失业率。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就相当于一个骗局,看似给了决策者一个可以选择的经济菜单,但是往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在长期内不但无法减少失业率,还会产生高通货膨胀率。 我们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数据来具体说明。1961到1968年几乎完美的再现了菲利普斯曲线,美国决策者通过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成功减少了失业率,虽然是以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的,如果事实上真的能这样,那么我们也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到了1971—1973年的时候,佛理德曼的理论发生了效力,因为根据实际数据的观察到1971失业率又回到了1961年的水品,只是这一回,通货膨胀率已经大大提高了。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弗里德曼和索罗把预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新的变量引入了菲利普斯曲线。预期的通货膨胀衡量人们预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幅度。 在低预期的通货膨胀时,由于扩张性的政策使经济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但在长期中,预期通货膨胀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那么就使失业率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品上,只是通货膨胀率提高了。 那么回到我们关于美国的案例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美国那段时间产生了滞涨阶段,所谓滞涨就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那么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滞涨阶段就是因为美国60年代的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同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也较高。当然这是一部分原因。 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中东的阿拉伯酋长们给美国的经济学家们一个重大的教训。因为他们成立了一个名叫欧佩克的石油输出组织,严格限制了石油攻击。在AS-AD模型中反应出来,就是AS曲线向左移动所造成的恐怖的SUPPLY SHOCK,因为这不仅造成物价上涨和产量降低,更重要的是是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这意味着决策者们如果想降低失业率将付出更大的通货膨胀率。这更使人痛苦了。 当年的美储联刚上任的主席沃尔克将面临一个难以容忍的局面,因为那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竟然高达10%,一般的来说4%的通货膨胀率是安全的,但是如今的却高达了150%。这对于一向是反通货膨胀的强硬派的沃尔克来说,这也是需要做出勇气来做出选择的。因为就在当时的研究表明在统计学上提出了一个牺牲率,指在通货膨胀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必须牺牲的产量是5%。也就是说如果沃尔克想要通货膨胀率降低到安全水品也需要付出30%的产量,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致命的打击。 许多人认为可以把这30%的产量牺牲分摊到3年,5年,10年中,但是按中国人的思维角度来分析,长痛不如短痛,不过怎么说都是痛苦的。 当然由卢卡斯,萨金特,巴罗这些经济学家却提出了理性预期与无代价的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虽然最后的数据表明沃尔克采用的紧缩型货币政策依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代价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也许就是理性预期发生了效用。 那么接下来的格林斯潘时代,延续沃尔克的通货膨胀政策再加上OPEC内部成员的不合所造成的石油供给的有利冲击带来的好运。造就了格林斯潘的辉煌。也就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阶段。 综上所述,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好像一个庞氏骗局,只能使决策者沉浸在短时间的降低失业率的幻想中,而一旦几年后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后果,使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经历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它的确是一条令人痛苦的曲线。通胀率与失业率上世纪六十年代,萨缪尔森与索洛对菲利普斯曲线作了一个新的表述,他们认为工资成本是总成本中重要和稳定的部分,鉴于企业往往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方法制定价格,从而在工资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在货币工资变动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建立了紧密而稳定的关系,据此以通货膨胀率取代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货币工资变动率,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以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以失业率为横坐标的菲利普斯曲线。应该说,萨缪尔森与索洛的新表述,并没有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构成实质性的改变,因为他们对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只是工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的一个差额(21注释),这里的通货膨胀率本质上只是工资变动率的另外一种表述而已。需要强调的是,萨缪尔森与索洛的观点也是当时为人们普遍认同接受的观点,不仅费雪包括菲利普斯与弗里德曼等都持有相同的观点(注释22),然而就是这一关键点被世人遗忘了。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值,这是其本质特征,失去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全部意义。弗里德曼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一文中写道:“近些年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时常伴随着较高(而不是较低)的失业率;对于为期几年的时期来说则尤为如此。这类时期的简单的、统计性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正,而不是呈垂直状态。”试问一切不是负斜率的所谓菲利普斯曲线还是菲利普斯曲线吗?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父亲与失业率的母亲生了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儿子,它的先天基因决定了这条曲线的斜率是负值;如果斜率不是负值,那就应该做一做亲子鉴定。弗里德曼所谓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的父亲还是那个原名称作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父亲吗?还是那个现名称作工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的通货膨胀率的父亲吗?在弗里德曼那里,父亲已经换了新人了。弗里德曼的原话是在他1976年获得诺贝尔奖时说的,所谓的“近些年来”显然说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学人都知道当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石油价格飞涨引起的,即被称作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因此,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父亲虽然与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父亲同名也叫通货膨胀率,但不是同一个父亲。萨缪尔森与索洛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表述以后,在通货膨胀这个大帽子下,放入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争议的焦点已经远离了“劳动岗位增减”这一本质命题。我们现在对通货膨胀的定义,通常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明显地上涨,并且人们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通常又不追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于是表面上好像是在讨论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根本就不沾边。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比如需求拉动型的、成本推动型的等等,不同原因产生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每一种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归根结底要看这种通货膨胀究竟是增加劳动岗位还是减少劳动岗位。工资变动率与劳动岗位增减的关系(即1861-1913年的英国存在的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关系),利普西已经作出了精辟的阐述,菲利普斯曲线不仅在实证的方面,而且在理论的方面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二次石油危机引起的滞胀即失业问题与通货膨胀并存,出现了一条被称之为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主要出现的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工资上涨过快引起的通货膨胀。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四十一章的一个小节题目是“新类型的通货膨胀?”,萨缪尔森写道:“现在和过去的通货膨胀的区别是:在到达可以辨认的充分就业之点以前,在劳动市场尚未紧俏和设备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前,物价和工资已经开始上升。” (见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下册266页)萨缪尔森还写道:“---应该承认一种新类型的通货膨胀的存在,即:‘成本推动的(或卖方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别于旧式的‘需求拉动的(或买方的)通货膨胀。"” (见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下册264页)现在的学界,关于通货膨胀效应的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都认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因为需求增加导致产出水平提高;认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因为增加成本将抬高价格抑制需求。不难看出,同样被冠于通货膨胀的名称,一个可以促进就业,一个反过来可以引致失业;一个是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配对,一个是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配对,这就是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值与斜率为正值的来由。顺便说一句,工资上涨过快引起的通货膨胀,学界一般也把它归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只是这种劳动要素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不同与石油价格暴涨推动的通货膨胀(非劳动要素成本推动型)。劳动要素成本上涨即工资上涨一方面推高一般价格水平抑制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社会购买力增加总需求;石油价格暴涨引起的通货膨胀只是抑制消费,却不可能提升购买力增加社会总需求。因此,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只有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即在大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通货膨胀。因为滞胀是伴随着高失业的高通胀,于是就有人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出现了危机。实际上凯恩斯的理论与高失业高通胀的双高现象根本就不沾边。凯恩斯关注的是填补储蓄大于投资的缺口,凯恩斯原本说的只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投资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的作用,社会的总储蓄大于总投资,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在社会资源存在闲置的情况下,凯恩斯主张的增加消费,扩大投资,相应的产出增加只是增加劳动岗位降低失业率,而不推高通货膨胀(23注释);而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相应的产出增加一方面会增加劳动岗位,另一方面还会推高通货膨胀(24注释)。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不是一个需求决定供给或者说不是一个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问题,而是一个供给冲击对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影响或者说是总成本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决定问题。石油是极为广泛使用的基础性原材料,石油的价格对于总成本水平的决定有着足够的权重,油价暴涨总成本提高推动了一般价格水平;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总需求下降,总需求下降又导致相应的总供给下降。因此石油危机一方面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导致总供给下降、劳动岗位减少、失业率增加(25注释)。石油价格暴涨可以制造滞胀,石油价格暴跌也可以制造滞胀的反面: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发生争执,原油价格下降一半,美国经济从七十年代的滞胀走到了八、九十年代的高增长低通胀。综上所述,所谓的凯恩斯理论的危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26注释)。菲利普斯、萨缪尔森是分析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背后的劳动岗位增减,他们将劳动岗位增减与失业率配对生产的是纯正的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只是看到了石油危机引起的通货膨胀,弗老将非劳动要素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配对生产的是冒牌的正斜率的伪菲利普斯曲线。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学界还有不同的看法和分类,我们劈开这些争论,关注一般物价水平,关注一般物价水平对供给与需求的影响。我们先作一个如下的图: 其中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总产出,S为总供给曲线,D为总需求曲线。我们现在假定,总产出增加意味着劳动岗位增加(详见下文),于是就可以根据通货膨胀对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影响结果,究竟是增加总产出还是减少总产出,凡是增加总产出的就是促进就业;凡是减少总产出的就是引致失业。希望能帮到你。2023-06-27 16:51:061
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
acd短期的可以这样回答因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增长率为纵轴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所以题目得另外分析了~~~2023-06-27 16:51:272
用短暂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考试急需!!)
菲利普斯曲线结论显示: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此消彼长的两难关系,即在发展经济中,不可能同时实现充分就业与较低的物价水平这两个经济发展的目标;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政策建议是:应当保持充分就业难和物价水平(或通胀)的综合平衡。2023-06-27 16:51:365
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什么关系啊?
菲尔浦斯曲线.2023-06-27 16:52:246
什么是滞胀?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菲利普斯曲线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2023-06-27 16:52:501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和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有哪些?
好像现代的比传统的多了一个消费者的预期通货膨胀吧2023-06-27 16:52:593
如何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滞胀
恶化情形:菲利普斯曲线的“新用”恶化情形一: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对应一个失业率,有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与之伴随。对应一个通货膨胀率,有更高的失业率与之伴随。恶化情形二:曲线形状为垂直于横轴,数值为自然失业率;说明失业率不受通货膨胀率影响,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恶化情形三:向右上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滞胀”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滞胀是由于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反映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失业于通货膨胀此消彼长,不可交叉。菲利普斯曲线表现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配合奥肯定律,可以得到产出与通胀之间同向的变动关系,即经济增长越快,通胀率越高。2023-06-27 16:53:102
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分析经济增长
◆ 13.2.1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13.2.2 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 ◆ 13.2.3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 13.2.4 自然失业率 总量供给和需求的框架对于分析通货膨胀而言是一种很不方便的工具。 但是,60 年代早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分析通货膨胀的方法。已故的A·w·菲利普斯为通货膨胀决定因素的定量化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他提出了失业和货币工资增长之间的一种经验关系。 13.2.1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和通贷膨胀之间的关系,由于假定平均劳动生产率有一个2%的增长率,右边纵轴上的工资变动标度比左边的通货膨胀标度要高。这里的关键假设是,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是反相关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要降低通货膨胀,就必须有更多的失业。 现代的通货膨胀的基本观点是计算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了简化问题起见,让我们假定,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人的产量)每年稳定地以2%的速度增加。我们进一步假定,企业都以平均劳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售价(或“标价”),使得价格总是平均劳动成本的120%或140%。 价格通货膨胀和工资之间关系的计算于是就变得简单了:如果工资增加8%,生产率提高2%,那么,平均劳动成本将会上升6%。结果,在我们的简单例子中,价格也将上升6%。 产量和收入决定的理论与这一简单的“对换”观点有什么关系呢?这些理论好象是处于幕后一样。货币和财政政策与其他决定总支出的因素一起,确定全部货币GNP 或名义GNP 的总量水平。但是,我们需要菲利普斯曲线提供数据,以便决定在名义GNP 的增长中有多少是实际GNP 的增长,又有多少是价格的上涨。 13.2.2 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 许多经济学者在对这些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解释时很不谨慎。有的时候,人们以为,通过接受一种稳定的高通货膨胀率,经济社会就会长期地得到较低的失业率。我们后面就会看到: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被证明有一个关键的缺陷——即它只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长期,但是,我们暂时记住菲利普斯曲线主要适用于短期,那么,我们怎样能够理解这一经验曲线呢? 价格和工资并不是在竞争性的拍卖市场上确定的;相反,正如我们所着重指出的那样,它们是由企业和工会这佯的经济机构所决定的。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总有一些地区或部门经历着萧条,而另一些地区或部门却处于高涨之中。在经历萧条的部门中,工资和价格比较稳定。在高涨的地区,价格会上升。结果,即使处在适度的萧条中,平均起来的价格水平仍然会上升。 注意:当总的失业水平下降时,经历供不应求状态的部门的比重会扩大——价格向上爬动的速度也加快。 13.2.3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菲利普斯曲线有时被描述成为一种“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对历史的仔细考察可以显示出一段更加复杂而迷人的故事。在追溯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关键是区别实际的通货膨胀和有惯性的通货膨胀。有惯性的通货膨胀是内化于经济中,或在一定的时点上预期到的那种通货膨胀率。但是,总存在着意外事件(如一次石油价格的变化或弗罗里达州的一场冰冻)。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就可能偏离有惯性的,或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 越南战争期间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低失业使得价格和工资竞相上升——发生了需求冲击,这导致实际通货膨胀超过有惯性的或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但是在实际通货膨胀上升以后,有惯性的通货膨胀接踵而来。结果到70 年代初,有惯性的通货膨胀为5%,而不是60 年代初的1%。 1973 年以前一直平安无事,而1973 年的石油涨价把通货膨胀推进到11%。有惯性的通货膨胀再次随之而来,上升到7%。1979 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冲击,使有惯性的通货膨胀上升到8%或9%。可是在1979—1980 年,政策制定人已决心不借任何代价与通货膨胀开战,随后的衰退确实抑制了经济。在紧缩货币的乐力下,实际通货膨胀从1980 年的13%下降到1984 年的4%,有惯性的通货膨胀也跟在后面逐渐下降。 以上的叙述指出了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键缺陷: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对换关系只是在有惯性的通货膨胀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稳定。但是,当有惯性的通货膨胀率改变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会移动。 13.2.4 自然失业率 我们能够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残迹中拯救出什么东西来吗?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回答是,绝对能够。在过去10 年中已经出现了一种把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区别开来的观点。 这一新的观点可以表述如下:在任何时点上,存在着一种既定的有惯性的或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的倾向。如果没有成本或需求冲击,实际通货膨胀也将以惯性的速度继续下去。没有成本或需求冲击是什么意思?简单他说就是,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就是非劳动的生产成本(如石油、食品)相对于劳动成本没有急剧的上升或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发生需求或成本冲击,那么,通货膨胀就可能偏离惯性的速度。 如果失业被压至大大低于自然率的水平,如在越南战争期间那样,那么,通货膨胀就可能上升到惯性的速度以上。如果失业增至8%或10%的水平,如在1981—1983 年间那样,那么,通货膨胀便会下降到它原有的惯性速度以下。 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一旦实际通货膨胀升至惯性速度以上,人们就会适应新的情况。他们开始预期较高的通货膨胀。有惯性的通货膨胀。 当有惯性的或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变动时,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变得不可靠。例如,越南战争,第一次石油冲击和第二次石油冲击都把有惯性的通货膨胀率向上推动。接着,1979 年以后的货币紧缩时期导致了“通货膨胀逆转”,惯性的速度也随之下降。问题:使有惯性的通贷膨胀率上升或下降,现在会发生什么情况?(这里表示的价格指数是消费者价格指教(CPI2023-06-27 16:53:212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学)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2023-06-27 16:53:454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菲利普斯曲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也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画出菲利普斯曲线,解释菲利普斯方程的字母含义,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低,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高。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在短期成立,在长期,失业率回到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2023-06-27 16:53:531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A、E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在劳资双方工资谈判时,工人会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去的。这就意味着,对某一个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按照这种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2023-06-27 16:54:141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C、D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在劳资双方工资谈判时,工人会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去。这就意味着,对某一个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按照这种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2023-06-27 16:54:221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B【知识点】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原有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改进而成。2023-06-27 16:54:301
为什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哪位高手能帮帮忙啊,谢谢了,最好能详细分析下。
长期的曲线是由短期曲线不断移动得到的。短期,失业与通胀可以替代,当采取扩张的政策时,失业率下降,通胀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工人发现价格上升和实际工资下降,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预期提高的实际通胀水平,从而实际工资回到原来水平,企业生产和就业也回到原来水平,此时失业率和上期相同,但通胀提高。表现为曲线上移,不断经过这样的程序,曲线会不断上升,从而长期形成一条垂线。 意义为长期的失业与通胀无法替代,扩张性政策无效。2023-06-27 16:54:391
(2014年真题)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答案】:A在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2023-06-27 16:54:471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3-06-27 16:54:593
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也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画出菲利普斯曲线,解释菲利普斯方程的字母含义,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低,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高。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在短期成立,在长期,失业率回到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2023-06-27 16:55:082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2023-06-27 16:55:293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比例关系,即通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胀率低时,失业率高.2023-06-27 16:55:362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2023-06-27 16:55:542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 长期失业率不取决于货币政策,而取决于自然失业率。是一条直线2023-06-27 16:56:022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三种形状菲利普斯曲线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菲利普斯曲线三种形式,非得裤子就下辈子不种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态度。2023-06-27 16:56:111
“菲利普斯曲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2023-06-27 16:56:193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线 D.垂线 正确答案:B2023-06-27 16:56:381
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3年提出一条衡量( )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D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选项A是指洛伦兹曲线,选项B指劳动力供给曲线,选项C是指预算线。2023-06-27 16:5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