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理论学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交互决定观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决定的;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但也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一、成绩经验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二、替代经验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三、想象经验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四、口头说服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五、生理状态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六、情绪状态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2023-06-25 21:52:041
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因素
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因素有亲历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与生理的影响。1、亲历的成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1:52:34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1、成败经验/直接性经验例如:依依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女孩,她想做什么都会一直坚持下去,遇到挫折也会勇往直前,所以人生很成功。上大学了,她觉得自己的软实力虽然很强,但硬实力也可以变得更好,想从猪猪女孩变成健身少女,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所以决定减肥,于是毫不犹豫地办了健身卡。个体经验中,在某类任务上经常会获得成功,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高。当然,如果经常失败,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低。2、对他人的观察/替代性经验琪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她得知闺蜜依依在减肥,已经成功地从120斤瘦到了100斤,,琪琪也决定也要减肥,她想自己比闺蜜还瘦呢,也能减到100斤。如果他人获得了成功或失败,那么个体就倾向于认为自己在从事相似的任务时,也会成功或失败。3、言语劝说除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也是一个因素。琪琪总觉得减肥很累,不能随心所欲地吃烧烤、炸串和碳水,却还是看不到效果,觉得自己无法成功了。闺蜜端来了一碗鸡汤:健康地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要单纯为了快速变瘦,现在看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的。干了这碗鸡汤,琪琪觉得自己又能行了。所以言语劝说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如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建议,父母的劝说,来自四面八方的鸡汤会让我们重振旗鼓。4、情绪和生理状态此外,如果我们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不好,可能会觉得,我不行、我想放弃,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效能感。琪琪最近来大姨妈了,肚子经常痛,心情也很烦躁,加上教资考试也临近了,比较焦虑,一点都不想节食和健身了,觉得减肥这件事坚持不了了。所以个体当处于紧张、焦虑、疲劳等状态时,自我效能感会较低。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2023-06-25 21:53:55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自我效能感的意义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很大。研究认为,它决定或影响着人们对于某种活动是否选择和坚持,如果感觉有自我效能感就会选择和坚持,相反会不予关注或放弃;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会采取积极参与敢于战胜困难的态度,相反则是退缩的害怕的态度。在新行为的获得及习得行为的再现上的表现,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乐于学习新行为而且对已经获得的行为愿意重复和再现,相反,则不是这种表现;在活动的情绪上,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完成任务时是高高兴兴地去做,相反则是非常不乐意地去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1:54:36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2、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3、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2023-06-25 21:54:542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如下: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转言之,可以说成功是一种经验,先做小事,积累后,再做大事。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作为替代物)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2023-06-25 21:55:20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情绪唤醒、语言劝说、生理状态、情景条件等。自我效能感就是:对于自身是否能完成一件事而做出的预测和判断,这是一种期望指标,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时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和一个人的自尊程度息息相关。2023-06-25 21:55:44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上述四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2023-06-25 21:55:51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另外,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韦纳的归因理论_百度百科 (baidu.com))。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2)替代经验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即榜样的力量)。(3)鼓励。鼓励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鼓励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4)情绪唤醒。这点可以理解为外部刺激,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大不一样。当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根据班杜拉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1)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显示成绩、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2)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显示失败、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2023-06-25 21:55:571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一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2)替代经验。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3)言语暗示。他人的言语暗示能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的效果是不巩固的。(4)情绪唤醒。班杜拉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唤醒能使成绩降低,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1:56:30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还有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作为替代物)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2023-06-25 21:56:49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个人的成败经验:通常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但需要观察者与榜样一致。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唤醒: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大不一样,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2023-06-25 21:57:50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拓展资料如下: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Bandura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至今关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2023-06-25 21:58:091
班杜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根据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2023-06-25 21:58:29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包括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主要包括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以上六个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包括阿尔伯特·班杜拉,生于1925年,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曾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自我效能感通常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通俗来说,效能感可以理解为自信程度,即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比较侧重于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对事件取得的成绩或者结果的预测力效果不明显。2023-06-25 21:58:371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答案】:B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23-06-25 21:58:43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Bandura 认为, 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 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 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 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 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形成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②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③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④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⑤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功能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1)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显示成绩、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2)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显示失败、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研究倾向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存在两种倾向:特质取向和非特质取向,或将其理解为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前者认为自我效能感是跨情境的,具有特质性,不以具体情境为转移。后者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具体的、非特质的,具有情境性。班杜拉就是这一研究取向的主要代表。当前研究更倾向于认同两种取向的共存。在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单维性和多维性。大多趋向于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多维性。早期的自我效能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的效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集体效能。这代表着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新进展,进一步拓展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内涵,使得自我效能感理论延伸到了集体社会。集体效能指的是集体成员对集体能力的判断或对完成即将到来的工作的集体能力的评价。它着眼于集体的操作性能力上,并且是对操作性能力的判断或评价。但集体效能不是集体中个体效能的总和,而是个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创造的一种突现的属性。对集体效能的研究并未超越个体效能,大部分都是遵从个体效能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类似的集体效能理论。当然,集体效能的研究基于其研究主体的特殊性必然有其研究的特点,如影响集体效能的社会因素:信息多元化、高度的国际分工与合作。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教学:领域、身心健康领域和职业与组织领域。2023-06-25 21:58:51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答案】: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2023-06-25 21:58:571
自我效能感(北师大2003研,华南师大2003研)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2023-06-25 21:59:261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一、自我效能理论基本内容 自我效能理论迄今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如下。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2.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 (1)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2)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2023-06-25 21:59:362
简述自我效能的产生来源有哪些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一、自我效能理论基本内容自我效能理论迄今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如下。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2.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1)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2)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3.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1)选择过程。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以为能有效应付的环境,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发展。这是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3)动机过程。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往往还带有动机的因素。如目标的设定就要受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制约,作为思维过程的归因对活动产生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个体动机水平实现的(4)心身反应过程。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应急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又会通过思维过程影响个体的行为及其功能的发挥。2023-06-25 21:59:46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同时也标志了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当员工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将大打折扣。自我效能感的意义: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很大。研究认为,它决定或影响着人们对于某种活动是否选择和坚持,如果感觉有自我效能感就会选择和坚持,相反会不予关注或放弃;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会采取积极参与敢于战胜困难的态度,相反则是退缩的害怕的态度。在新行为的获得及习得行为的再现上的表现,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乐于学习新行为而且对已经获得的行为愿意重复和再现,相反,则不是这种表现;在活动的情绪上,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完成任务时是高高兴兴地去做,相反则是非常不乐意地去做。2023-06-25 21:59:581
阐述自我效能感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人在认识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期待有两种:一是结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二是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感。(2)树立成功的榜样。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3)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言语暗示。他人的言语暗示能提高个体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效果是不牢固的。(4)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加学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自我效能感低者则充满恐惧和焦虑。2023-06-25 22:00:121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一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2)替代经验。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3)言语暗示。他人的言语暗示能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的效果是不巩固的。(4)情绪唤醒。班杜拉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唤醒能使成绩降低,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0:201
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个体自身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2023-06-25 22:00:512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自我效能感( Selt-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①个体学习的成败体验: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特别是第一次完成某种任务的经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大。②榜样的替代性经验:榜样的多次成功和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反应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③言语劝说:是一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但一般不能单独起作用,与其他措施共同起作用。④个体的情绪唤醒状态等。2023-06-25 22:02:561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写环境,主观能动性,遗传影响可以不?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预期。以下是环境、主观能动性和遗传影响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环境:环境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非常重要。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这些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如果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支持和鼓励,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高。相反,如果一个人处于不良的环境中,受到批评和否定,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受到负面影响。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的积极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力。如果一个人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就会更容易克服困难,提高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就会更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效能感也会受到影响。遗传影响:遗传影响是指遗传基因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例如,一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然而,遗传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环境和个人经验也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环境和个人因素,还包括遗传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3:021
在教育心理学中,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四个来源?
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跪求采纳。2023-06-25 22:03:122
下列选项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
【答案】:A,B,C,E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迄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所以D不选。2023-06-25 22:03:201
自我效能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
在某一情境下,决定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1.行为成就:效能期望主要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前的成功导致高的效能期望,而以前的失败导致低的效能期望。2.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但作用小一些。3.言语劝说: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4.情感唤起:高水平的唤起可导致人们经历焦虑与紧张,并降低自我效能感。“有些人虽然条件(物质或非物质)优越,但还是自卑”,可见自信感并不完全单纯由自身条件而决定,也与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价值有紧密的相关。自我效能感理论背后的因素分析或许能告诉我们,自信心的形成由多方面影响着:既往的经历、所处的环境(包括重要的人际关系环境,是否能提供比较宽容、支持、理解的空间)以及自身的性格特质等。可见,真正有自知觉悟的人,才能算作是聪明、智慧。一个人心中有聪慧,脑中有智慧,自然可以坦然面对人生,发自内心地感觉自信。那么,一个人的“自知者明”来自于何方呢?其实,就是来自于平日里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来自于一个人气质和价值观的塑造过程。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2、自强的人生态度;《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过去了,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苦难,依然能够一直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血液里流淌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而这也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拥有强大民族自信心的根源。国家和民族是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的自信心,其实也是来自于自己的过往经历,来自于一直不变的自强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过去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辉煌,看着眼前一大顿荣誉和证书,我们难道不会为自己感到骄傲,难道不会对未来充满自信吗?3、自律的人生习惯;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集合了勤奋自律、早起早睡、酷爱读书、坚持运动、健康生活等等众多优秀习惯于一身的人,你还会没有自信心吗?就如富兰克林所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常言道:思想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归根结底,习惯才是决定人生的关键。2023-06-25 22:03:261
班杜拉主要观点(班杜拉主要观点是什么)
班杜拉主要观点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的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主要观点详解:1、交互决定观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决定的;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但也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2、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3、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4、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学习理论: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2023-06-25 22:03:331
论述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论述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如下:一、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于幼儿的成长影响深刻,对于幼儿早期的经验储备和认知风格有动力定型的作用,是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1、父母的气质:有研究者发现,气质类型不同的家长,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整体来看,多血质—多血质和多血质—粘液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高,粘液质和抑郁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低。2、父母的教养方式:蔡志刚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二、学校因素:教育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在学校期间自我效能感发展状况关系到他们的终生学习观和社会认同度。1、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幼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同伴关系:幼儿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也被成为“帮派时期”。同伴交往是幼儿形成和发展个性、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方式。3、教师评价:几乎每一个幼儿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威信。有关调查发现,84%的幼儿认为要听教师的话。三、自身因素:1、归烟方式归因是指从行为结果中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2、性别有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国内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那么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是在何时、如何产生分化的,该领域的空白急待有关研究成果填补。2023-06-25 22:03:40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1、成绩经验。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2、替代经验。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3、想象经验。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4、口头说服。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5、生理状态。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6、情绪状态。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2023-06-25 22:05:12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拓展资料】(一)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训练的。如果能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就可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观察以同伴成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地完成同类任务。这一原理是重要的,示范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让一个儿童给另一个儿童示范。(三)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 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四)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学生常常从教师和父母那里接受说服信息,如“你能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但如果以后的努力证明是无效的,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像示范一样,说服可能让一个人尝试—活动,但是必须带来实际的成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五)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六)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人们学习把情绪作为自我效能感的线索,如“我今天不能应付”,是某一情绪体验的结果。从以上六个来源获得的信息并不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而主要通过认知评价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评价自我效能感时,个体会权衡各种因素,如能力知觉、任务难度、花费的努力、接受的外界帮助数量、成功和失败的数量、与榜样的相似性以及说服者的可信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5:27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拓展资料】(一)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训练的。如果能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就可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观察以同伴成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地完成同类任务。这一原理是重要的,示范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让一个儿童给另一个儿童示范。(三)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 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四)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学生常常从教师和父母那里接受说服信息,如“你能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但如果以后的努力证明是无效的,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像示范一样,说服可能让一个人尝试—活动,但是必须带来实际的成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五)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六)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人们学习把情绪作为自我效能感的线索,如“我今天不能应付”,是某一情绪体验的结果。从以上六个来源获得的信息并不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而主要通过认知评价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评价自我效能感时,个体会权衡各种因素,如能力知觉、任务难度、花费的努力、接受的外界帮助数量、成功和失败的数量、与榜样的相似性以及说服者的可信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5:41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那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 1、 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2、 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 3、 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 4、 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 5、 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 6、 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2023-06-25 22:05:58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6个主要因素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 (一)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 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训练的。如果能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就可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 观察以同伴成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地完成同类任务。这一原理是重要的,示范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让一个儿童给另一个儿童示范。 (三)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 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 (四)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 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 学生常常从教师和父母那里接受说服信息,如“你能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但如果以后的努力证明是无效的,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像示范一样,说服可能让一个人尝试—活动,但是必须带来实际的成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 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 (六)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 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人们学习把情绪作为自我效能感的线索,如“我今天不能应付”,是某一情绪体验的结果。 从以上六个来源获得的信息并不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而主要通过认知评价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评价自我效能感时,个体会权衡各种因素,如能力知觉、任务难度、花费的努力、接受的外界帮助数量、成功和失败的数量、与榜样的相似性以及说服者的可信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6:05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6个主要因素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 (一)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 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训练的。如果能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就可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 观察以同伴成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地完成同类任务。这一原理是重要的,示范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让一个儿童给另一个儿童示范。 (三)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 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 (四)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 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 学生常常从教师和父母那里接受说服信息,如“你能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但如果以后的努力证明是无效的,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像示范一样,说服可能让一个人尝试—活动,但是必须带来实际的成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 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 (六)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 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人们学习把情绪作为自我效能感的线索,如“我今天不能应付”,是某一情绪体验的结果。 从以上六个来源获得的信息并不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而主要通过认知评价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评价自我效能感时,个体会权衡各种因素,如能力知觉、任务难度、花费的努力、接受的外界帮助数量、成功和失败的数量、与榜样的相似性以及说服者的可信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自我效能感。2023-06-25 22:06:13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自我的目标不明确,建议指定明确的目标,此外,多给一些自我暗示2023-06-25 22:06:226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具体如下:1、通常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但需要观察者与榜样一致。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干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其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唤醒: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堂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大不一样,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牛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2023-06-25 22:06:361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1、成败经验/直接性经验例如:依依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女孩,她想做什么都会一直坚持下去,遇到挫折也会勇往直前,所以人生很成功。上大学了,她觉得自己的软实力虽然很强,但硬实力也可以变得更好,想从猪猪女孩变成健身少女,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所以决定减肥,于是毫不犹豫地办了健身卡。个体经验中,在某类任务上经常会获得成功,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高。当然,如果经常失败,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低。2、对他人的观察/替代性经验琪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她得知闺蜜依依在减肥,已经成功地从120斤瘦到了100斤,,琪琪也决定也要减肥,她想自己比闺蜜还瘦呢,也能减到100斤。如果他人获得了成功或失败,那么个体就倾向于认为自己在从事相似的任务时,也会成功或失败。3、言语劝说除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也是一个因素。琪琪总觉得减肥很累,不能随心所欲地吃烧烤、炸串和碳水,却还是看不到效果,觉得自己无法成功了。闺蜜端来了一碗鸡汤:健康地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要单纯为了快速变瘦,现在看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的。干了这碗鸡汤,琪琪觉得自己又能行了。所以言语劝说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如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建议,父母的劝说,来自四面八方的鸡汤会让我们重振旗鼓。4、情绪和生理状态此外,如果我们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不好,可能会觉得,我不行、我想放弃,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效能感。琪琪最近来大姨妈了,肚子经常痛,心情也很烦躁,加上教资考试也临近了,比较焦虑,一点都不想节食和健身了,觉得减肥这件事坚持不了了。所以个体当处于紧张、焦虑、疲劳等状态时,自我效能感会较低。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2023-06-25 22:06:44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如下: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作为替代物)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自我效能的理论观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最早是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区分为两种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2023-06-25 22:07:23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有哪些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vicarious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③言语劝说(verbal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④情绪唤醒(emotion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⑤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2023-06-25 22:07:572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因素有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因素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一)成绩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 成绩经验尤其是明显的成功或者失败,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训练的。如果能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就可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力相似的示范者的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的影响取决于这样的一些因素,如观察者对自己和榜样之间类似性的知觉、榜样的数量和种类、榜样的力量、观察者和榜样面对问题的类似性。替代经验一般比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要小。 观察以同伴成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地完成同类任务。这一原理是重要的,示范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让一个儿童给另一个儿童示范。 (三)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 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 (四)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 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 学生常常从教师和父母那里接受说服信息,如“你能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但如果以后的努力证明是无效的,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像示范一样,说服可能让一个人尝试—活动,但是必须带来实际的成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 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 (六)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 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人们学习把情绪作为自我效能感的线索,如“我今天不能应付”,是某一情绪体验的结果。2023-06-25 22:08:05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言语劝说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5、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2023-06-25 22:08:131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个体的成败经验。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有: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其中个体的成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其他因素介绍:1、替代性经验如果一个人看到了与自己的能力差不多的人在任务中获得了成功,那么他就会相信如果自己处在类似的活动情境中,也能获得成功,于是提高自我效能感。行为主义的替代强化理论也说明了这种现象,如果你看到了你的同桌因为上课认真听讲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么你也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认真,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2、言语劝说如果老师、教师通过讲道理,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就会增强他的动力,增强意志品质水平,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这是一种广泛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比如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家长给他讲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给他讲孔子“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就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3、情绪唤醒情绪唤醒指的是生理或心理被外界刺激唤醒,做出情绪反应。一般来说,高水平的唤醒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比如面对一场重要的考试,感到高度紧张、非常焦虑,那就会影响考试前的情绪,可能会睡不好觉,于是认为自己考不好,降低自我效能感水平。2023-06-25 22:08:571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1、成败经验/直接性经验例如:依依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女孩,她想做什么都会一直坚持下去,遇到挫折也会勇往直前,所以人生很成功。上大学了,她觉得自己的软实力虽然很强,但硬实力也可以变得更好,想从猪猪女孩变成健身少女,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所以决定减肥,于是毫不犹豫地办了健身卡。个体经验中,在某类任务上经常会获得成功,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高。当然,如果经常失败,那么在从事同类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通常也会较低。2、对他人的观察/替代性经验琪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她得知闺蜜依依在减肥,已经成功地从120斤瘦到了100斤,,琪琪也决定也要减肥,她想自己比闺蜜还瘦呢,也能减到100斤。如果他人获得了成功或失败,那么个体就倾向于认为自己在从事相似的任务时,也会成功或失败。3、言语劝说除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也是一个因素。琪琪总觉得减肥很累,不能随心所欲地吃烧烤、炸串和碳水,却还是看不到效果,觉得自己无法成功了。闺蜜端来了一碗鸡汤:健康地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要单纯为了快速变瘦,现在看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的。干了这碗鸡汤,琪琪觉得自己又能行了。所以言语劝说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如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建议,父母的劝说,来自四面八方的鸡汤会让我们重振旗鼓。4、情绪和生理状态此外,如果我们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不好,可能会觉得,我不行、我想放弃,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效能感。琪琪最近来大姨妈了,肚子经常痛,心情也很烦躁,加上教资考试也临近了,比较焦虑,一点都不想节食和健身了,觉得减肥这件事坚持不了了。所以个体当处于紧张、焦虑、疲劳等状态时,自我效能感会较低。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2023-06-25 22:09:291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
1、个人的成败经验:通常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但需要观察者与榜样一致。1、个人的成败经验:通常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但需要观察者与榜样一致。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唤醒: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大不一样,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2023-06-25 22:10:081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x0dx0a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x0dx0a ②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x0dx0a ③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x0dx0a ④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x0dx0a ⑤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x0dx0a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2023-06-25 22:10:30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是: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自我效能感是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阿尔伯特·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代表作品有:《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正》,《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2023-06-25 22:1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