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王氏家族的来源

2023-06-26 09:10:49
TAG:
Jm-R

朝字辈有没的

王姓是怎么来的?

王姓出自八处
2023-06-24 11:03:4714

王姓的来源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部分源流: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2023-06-24 11:04:211

王姓的来源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2023-06-24 11:04:401

王姓的来源

。,。。
2023-06-24 11:05:032

王氏的来历

王姓的来源 王姓的由来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 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空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一个体面的理由。这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 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 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 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 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 王姓的历史来源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 王姓的直接来源 王姓的来源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著名望族,其中如琅e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群星璀灿,光耀华夏,数千年来人才辈出,可称王者之族。 王姓的来源很复杂(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王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如汉代燕 *** 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 王保义、原名刘去非,皆冒姓王氏,(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e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王姓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大多是“王者之后”,即为帝王的后代。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由贵族的忠心为国,而造贬为平民百姓,一口冤恨之气在胸,不久即郁郁而终。其子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到了秦汉时期,太子晋的后裔在社会进展的新形式下形成姓与氏合一的文化背景,由“王”氏转化为“王”姓。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后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的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此外,帝王赐姓,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王姓,也是王姓由来的途径。在山东的十几支王姓中,有几支是在元朝由蒙古人改姓王而流传至今。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时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太子晋侃侃而答曰:“如舜的为人,仁德配于天道,虽固守其岗位,却处处为天下人着想,使远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帮助而受他的仁政。仁而合于天道。此谓之天。如禹的为人,圣劳治水而不自居功,一切以天下为本,取予之间,必合于正道,是谓之圣。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无比谦恭,服事于殷商。既拥有拥戴的群众,而反失其身,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此谓之仁。又如武王,义杀暴纣一人而以利天下,百姓各得其所,是谓之义”。师旷称善不已。 灵王二十二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同时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鲧和周室历史指出灵王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由是郁郁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师旷朝见太子晋时,见太子色赤,不寿。太子晋说:“我再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 王氏由来 王姓的来源很复杂 (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 (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 (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王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 (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 (6)赐姓,如汉代燕 *** 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 (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 王保义、原名刘去非,皆冒姓王氏 (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王氏族人的由来,即王氏族人的祖先发源地。 古时的太原郡、琅琊郡、京兆郡是王姓重要的发源地。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2007年统计分析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除中国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分布。在广东,“王”与“黄”在粤语上读音相同,为分别两姓,王姓通常被称为“三划王”或“三横王”。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王姓均为第一大姓。古时的太原郡、琅琊郡、京兆郡是王姓重要的发源地,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如书法家王羲之,改革家王安石,思想家王阳明。 姓氏起源 王姓,是中国大姓,源出有五: 太子晋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通志u30fb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后代被世人称为王家,便以王为氏。太子晋去世后,楚国诗人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唐代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 例如信陵君魏无忌,先是避难于泰山,至西汉时期入朝,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兰陵君, 王姓的起源和迁徙(钱文忠 百家讲坛)其后裔子孙认为自己源于王族显贵之家,便易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王姓氏的由来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据《通志u30fb氏族略》及《新唐书u30fb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 王氏家族的来源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据《通志u30fb氏族略》及《新唐书u30fb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 王姓的来历 中华民族许多姓氏从山西开宗立姓,目前可查的有40多个,其中王、张、赵、魏、杨、郭、贾、郝、裴、傅、尹、霍、路、冀、万、解、蒲、温、芮、耿订荀、晋、籍、南、祁等姓氏均源自山西,上古母系社会八大姓之一“妫”姓也源自山西。这些姓氏尽管有些因种种原因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多见,但其中不少姓氏成为中华民族发展中自强不息,人才辈出的望族。 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乃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曾避居太原。时人呼之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因始于太原,故称太原王氏。后人尊太子晋为王氏“系姓始祖”,尊晋公子宗敬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后,葬于晋阳北五里。其后裔瓜瓞绵延,人才辈出,比如王翦(秦国大将)、王允(东汉名臣)、王僧辩(南朝将领)及其孙王圭(唐初大臣)、王勃、王维(唐代诗人画家)、王审知(五代国王)、王祜(宋代兵部侍郎)等,王氏成为太原地区最显赫的望族,太原也成为海内外王氏之祖地。 王氏衍派,为数众多,就现所知的有 200多个。其中著称的衍派为“开闽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琼崖王”、“赣湘王”等。这些衍派的后裔,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如郎琊支派的王充(东汉哲学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东晋书法家),太原支派临川分支的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兄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赣湘支派的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世称“船山先生”)等。据日本栗田宽《氏族考》说,日本“山田、山田御井志、广野、三宅等六氏皆为王氏传人。”王、游、尤,沈乃同宗,由于历史上遭困避难而换姓之故形成。 “太原王氏”根在太原,“技传海外”,与中外文化交流及开发南洋密切相关。早在隋朝,隋炀帝就派礼部主事王君政南下出访。唐太宗贞观年间,官左率府长史王玄策奉命三使天竺。明太祖洪武八年,中国钦差大臣王三品娶文莱一世 *** 之女为妻,永结同好。明代宗景泰六年,马六甲王入关,明朝皇帝诏给事中王晖回聘。清代,南方民众渡洋南下日盛。至道光年间,有王晋卿者在泰国建别墅,办医局,设学堂,办矿场。随后,便有闽立、潮州、琼崖、赣湘、三槐等太原王氏的衍派子孙相继南下,有的远迁欧美,以东南亚为数最多,足迹遍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如在泰国,王姓约占旅泰华人一半。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先生也是王氏后人。历代王氏后人对开发南洋和加强中国同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西太原已在著名的风景胜地,与太原王氏同属一脉的周室祠庙――晋祠,修筑了太原王氏宗姓始祖子乔祠,成立了“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并于1993年 4月隆重举行“太原"93世界王氏恳亲联谊活动”。参加此次盛会的有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太原王氏代表 200多人。
2023-06-24 11:05:121

王姓氏的由来

1、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
2023-06-24 11:05:2213

王姓的来源是什么

1、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2、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慢慢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3、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2023-06-24 11:06:121

王姓的来源简单介绍

王姓的来源有出自姬姓、出自妫姓、出自子姓、出自田姓、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等。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2023-06-24 11:06:201

王姓的由来

起源:1.源于姬姓 2.源于子姓 3.源于妫姓 4.他族改姓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 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氏的由来故事:王姓起源一: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王氏;王姓起源二:古高丽国君有王氏、西钳耳族有王氏、王姓有诸多家族,据《广韵》记载,王氏家族较为著名的有二十一处,其中尤以太原(今山西)和琅琊(今山东省)两地人数最为繁多昌盛;王姓起源三: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王姓起源四: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王姓起源五: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扩展资料: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族之后”。 在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集中写到:“惟王氏之先,远自三代,下迄战国。商、周、齐、魏,其后之人,皆以王为氏。故其为姓,尤多于后世...”
2023-06-24 11:07:334

王姓起源

  王姓起源:1、起源自太子晋后裔。2、起源自毕公高后裔。3、起源自周平王后裔。4、起源自西周桓公姬揭后裔。5、起源自比干后裔。6、起源自陈胡公后裔。7、起源自太子丹后裔。8、起源自少数民族后裔。9、起源自完颜后裔。10、起源自完颜后裔。11、起源自朱元璋后裔。12、起源自成吉思汗后裔。   王姓来历   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史称“兰陵王氏”。   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长孙姬赤(姬泄父之子)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临猗王氏”。   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帝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史称陈胡公,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避仇家,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世居河北大名梓县。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姬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史称“北京王氏(大宗)”。分支另有:蓟县王氏(小宗)等。   今天的满族、蒙古族、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侗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维吾尔族、黎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遂改为汉姓王氏。这些王氏,史称“蛮荒王氏”。   成吉思汗皇室后裔,隐居中原600年,5万后人如今改为“王姓”。1982年的时候,王成后人向上级提交并被予以受理,终于实现了回归本族的愿望,但没有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姓氏,现在后人已经繁衍到5万多人。   王姓村民自称朱元璋后裔,拿出600年前画像后,专家眼睛都直了。在河南的一个偏远地区,有个小村庄中住着200户村民,而他们自称是朱元璋后代,但隐姓埋名,现在全改姓王了,很多人拿出了当时的文物,这也确认了他们确实是朱氏子孙。
2023-06-24 11:08:022

百家姓王姓的由来

我感觉非常好也很详细
2023-06-24 11:08:117

王姓来历

王姓来历复杂,派别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相传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曾对其直谏,触怒龙颜而被废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属山西)、琅邪(今属山东胶南县一带)等地,因晋及其后裔祖宗为周天子,因此人们便称其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了。王姓在百家姓的排名王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王,“天下所归望也”,是古代君主的称号。构成汉族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王姓主要来源:姬姓。第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当代王姓的人口已经达到92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25%。王姓历史名人有哪些?汉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文学家王逸、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等都是广为人知的王氏中人。晋朝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父子三人的书法名满天下,特别是王羲之,更被后人尊称为“书圣”。至唐代,有六岁能文,被列为“初唐四杰”之首的文学家王勃,还有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北宋时推行新法的政治家王安石,同时也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代即有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画家王冕、历算学家王恂等。明清时代,有哲学家王守仁、思想家王夫之,诗人王士禛等。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哲学、文史等领域的研究成就,对国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3-06-24 11:08:502

王的姓氏来源

王姓氏的由来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据《通志u30fb氏族略》及《新唐书u30fb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 姓氏王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王的姓氏起源 王 姓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础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王字 百家姓 解释 由来: 根据专家考证,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即超过8000万人, 是中国第二大姓。王姓来源众多,但有一些共同点,即大多为帝王的后人自称为王 氏。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第15个儿子高的后裔,因本来为王族,所 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陕西、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被废为平民 后,世人因其原来为王族称之“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山东胶南县 、山西等地;三是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的孙子在战败后逃往泰山,因原为王族,就 也以王为姓。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被昏君纣王剖腹致死后,其 居住在河南卫辉的子孙改姓王,这支王姓后来又发展到天水、东平、新野、山阳、 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出自田姓之王,田姓为战国齐国之君,为秦所灭后 ,齐人仍称其“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今山东昌乐、河南开封等地。 其他还有一些王族改姓王。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 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主要迁往江苏 、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 人迁往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王称帝者14人,先后建立新、汉、郑、燕、前 蜀、闽、安阳、极乐等政权。王姓最显赫的时期是六朝时代。在此300多年里,王姓 与谢姓并称望族。而其他时代也是英才不 断,如西汉有王昭君;东汉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王 桀;魏晋有医学家王叔和;大将军王敦与堂弟王导一时权倾天下;东晋书法家王羲 之、王献之父子;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数学家王孝通,医学家王冰;宋朝王姓最杰出的人物是王安石,他也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元朝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有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清代有农民起 义女首领王聪儿,文学家王文治;近代有学者王国维;现代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若飞。 海外的华人也不乏人才,如“电脑大王”王安,曾被列为美国十 大富翁之一;企业家王嘉廉;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王佑曾;“太空人” 王赣骏是著名科学家。 王姓氏的来历 【源流来历】 1、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①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②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③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的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 8、出自少数民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外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 历史―姓王的由来? 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陈完,后来陈国为楚所灭,陈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王和其他四十几个姓一样,都成了陈姓分支,写孙子兵法的孙子也是陈完的后代,不信可以到网上和史书上查. 姓王的起源 王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寻根溯源 王姓起源大致分为五: 源于姬姓。姬为黄帝二十五子之一,其后裔有五支发展为王姓。 A.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以爵号为氏。 B.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C.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王子成父的后裔。 D.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 E.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的后裔。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以殷商王子比干为源起。出自妫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以虞舜为源起,其后建立田齐王朝,被秦一统,项羽反秦时封为济北王,后人念此,遂为王姓。由北方少数民族改王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和《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许多少数民族如鲜卑、羯、高丽、乌桓等民族中不少人改王姓。其他王姓来自换姓、赐姓或改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约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卒于公元前五四九年,寿不过十六岁,但聪明早慧,幼有成德。周灵王二十二年,洛阳附近水害成灾,威逼王宫,灵王拟拥土围宫,排水至村落、田园,太子晋提出应疏通河道,既解救王宫,又能保护村民和庄稼,未被采纳,由于其一再据理力争,被周灵王一怒之下贬为庶民,但太子晋之德举却名声远扬。其子宗敬后担任司徒,时人因他是太子晋之后,便称他为“王家”,之后历代相传,“王”也就演变成为他及其子孙后代的姓氏。在山西太原晋祠修建的“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繁衍播迁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人口锐减,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于太原王姓,长沙王源于江南上亢王姓。海宁王氏即清末学者王国维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八,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占百分之四点五,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广东最低。 郡望堂号 据《广韵》所载,其著名王姓郡望有二十一个: 1、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西南); 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 3、北海郡,治所营陵(今山东东) 4、东海郡,治所以郯(今山东郯城北); 5、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 6、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 7、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8、东平郡,治所......>> 王,姓氏的来源 起名,民族传统
2023-06-24 11:08:591

王姓的来源有哪些?

王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其来源有多种说法:1.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王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炎帝部落,是炎帝的后裔。2. 另一种说法是王姓源于夏朝,夏禹的后代有一支人驻扎在河北一带,称为“王父”,后来他们以祖先名字为姓,即王氏。3. 还有一种说法是王姓起源于商朝时期的大禹后裔,当时大禹的女儿嫁给了商汤的儿子,后来他们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即王氏。总之,王姓的来源有很多说法,但具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可能需要更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
2023-06-24 11:09:082

王姓的起源?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2023-06-24 11:09:151

王姓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2023-06-24 11:09:276

王姓来源于哪里

“王”是中国姓氏中最常见的一个,据考证,王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来自少数民族: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如蒙古族、满族、回族等,也有使用“王”作为姓氏的习惯。这些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大多源自于族谱或历史中祖先的名字。2. 来自官职:在古代中国,王是一种官职,掌管一些行政区域或民族,如周朝的诸侯王、秦朝的郡王等。后来,一些人以祖先担任过王官为荣,将“王”作为自己的姓氏。3. 来自氏族:在古代中国,有许多氏族,如姬、嬴、姚、姜等等。而“王”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氏族之一。据《姓氏考略》记载,有“王氏自黄帝时尝为少昊之后,后世有周公、齐桓、晋文、韩信、王莽等名人”。这些历史名人的影响力和地位,也促使更多人使用“王”作为自己的姓氏。总之,“王”姓源远流长,有多种不同的来源和渊源。
2023-06-24 11:09:442

王姓的来源是什么

屌毛屌毛。你的号如果九号还你,有没有来源?你正好你正好你正好我忘了。
2023-06-24 11:09:532

我想知道王姓的来源

王姓出自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临猗王氏”。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2023-06-24 11:10:122

王姓起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源流二:源于子姓,出自成汤王子比干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源流三:源于姚姓,出自古帝王虞舜姚姓之后齐王田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源流四: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如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源流五: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2023-06-24 11:10:223

王姓的来源是哪里

王姓源出周朝的姬姓。周灵王的儿子即太子晋,称王子晋,因为值谏而被废为平民。但是其子--宗敬仍然在朝中担任司徒一职,那时因为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于是族人就因此以王为氏。到了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到了秦末汉初,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以上便是王姓的最早起源。在百家姓排名中,在1~25位的排名如下(王姓排名第四位)扩展资料姓氏起源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
2023-06-24 11:10:291

王姓的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世代繁衍生息。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3、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少数民族或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2023-06-24 11:10:511

王姓的起源和历史 王姓的来源是什么

1、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2、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慢慢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3、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2023-06-24 11:11:062

姓王的由来?

姓: 王由来: 根据专家考证,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即超过8000万人,是中国第二大姓。王姓来源众多,但有一些共同点,即大多为帝王的后人自称为王氏。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第15个儿子高的后裔,因本来为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陕西、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被废为平民后,世人因其原来为王族称之“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山东胶南县、山西等地;三是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的孙子在战败后逃往泰山,因原为王族,就也以王为姓。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被昏君纣王剖腹致死后,其居住在河南卫辉的子孙改姓王,这支王姓后来又发展到天水、东平、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出自田姓之王,田姓为战国齐国之君,为秦所灭后,齐人仍称其“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今山东昌乐、河南开封等地。其他还有一些王族改姓王。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主要迁往江苏、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人迁往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王称帝者14人,先后建立新、汉、郑、燕、前蜀、闽、安阳、极乐等政权。王姓最显赫的时期是六朝时代。在此300多年里,王姓与谢姓并称望族。而其他时代也是英才不断,如西汉有王昭君;东汉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王桀;魏晋有医学家王叔和;大将军王敦与堂弟王导一时权倾天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数学家王孝通,医学家王冰;宋朝王姓最杰出的人物是王安石,他也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朝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有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清代有农民起义女首领王聪儿,文学家王文治;近代有学者王国维;现代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海外的华人也不乏人才,如“电脑大王”王安,曾被列为美国十大富翁之一;企业家王嘉廉;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王佑曾;“太空人”王赣骏是著名科学家
2023-06-24 11:11:151

王姓是怎么来的

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王姓是一个汉族姓氏,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8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王姓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大约946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0%。根据2010年7月1日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户籍资料统计,王姓在台湾排名第六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扩展资料:迁徙和分布演变-汉族王姓在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速。隋唐时期王姓各派除了向内地迁徙之外,最主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到福建,建立了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鼻祖,历史上被称为开闽王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
2023-06-24 11:11:251

王氏来源30字简介

1、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2、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扩展资料王是百家姓第8位,《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2023-06-24 11:11:471

“王”姓的由来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08.htm#1百度上的资源。
2023-06-24 11:11:552

王姓的起源在那

王姓是中国姓氏中来源最多、最复杂的姓氏,是中华民族尊贵的姓氏,也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早在先秦时期,黄帝、虞舜以及商周诸王的后裔都纷纷以“王”为姓,也难怪宋代史学家郑焦拍案称奇“王氏,天子之裔也!”姬姓之王是绝大多数王姓人的本源。他们共同祖先是黄帝。这支王姓有的出自周文王(前11世纪在位)十五子毕公高,及战国(前475-前221)四公子之一魏公子信陵君无忌,周灵王(前571-前545在位)太子晋,周平王(前770-前720)孙赤,王子城父以及周考王(前440-前426在位)胞弟揭等。虞舜(前21世纪初)是王姓诸望中妫姓之王的公认祖先。因项羽(楚汉之争中楚王)封虞舜裔孙田安为济北王,才把姓氏确认下来。其后人王莽建立新朝(9-23)。 虏姓之王是对历史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改入王姓人的统称,有马丸族,高丽族,羌族,鲜卑族,回纥族等。古高丽(918—1392)国君也是王姓。
2023-06-24 11:12:191

请教“王”姓的起源!!

“王”姓是中国人的常见姓氏之一,其起源有多种说法。1.源流传承说: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王姓源于夏朝有虞氏的鄂国,因为鄂国的首领名字是王孙,后来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名字自己的姓氏。2.官职传承说:在封建社会,官职与姓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有人认为王姓来自“王”这个官职,最早是周朝的高官,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姓氏。3.皇室传承说: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大多姓“王”,如商祖纣王、周武王、汉武帝、唐太宗等。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王氏源于皇室。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说法均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只能一种推测和假设。
2023-06-24 11:12:315

王姓的起源是怎样的?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2023-06-24 11:12:471

王姓氏的来历和起源

王姓出自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临猗王氏”。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历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直辖市第一大姓。
2023-06-24 11:12:551

王姓起源和来历和祖先

王姓起源于周平王的长孙姬赤。王姓的来历: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王姓的祖先是姬晋。一、王姓的起源王姓出自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临猗王氏”。二、王姓的来历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三、王姓的祖先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的历史名人1、王昭君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2、王充王符东汉哲学家。思想观点深受王充影响,怀疑天命,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文章朴素无华,笔锋犀利,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豪门贵族的贪婪残暴,社会风气的败坏,作了揭露和批判。3、王如王如是西晋流民起义军首领。西晋政府勒令流亡南阳一带的雍州流民还乡,他领导流民举行武装起义,袭击官兵,攻下襄城。雍州流民也起义响应,一时拥众五万。遂自封大将军,与晋军转战于汉水。
2023-06-24 11:13:211

王这个姓氏的来源、历史名人是什么?

姓氏起源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王姓名人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当代王姓的分布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截至2019年,“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
2023-06-24 11:15:092

王姓来源于什么地方?

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
2023-06-24 11:15:271

王姓的由来?

百家姓罢了。。
2023-06-24 11:15:513

王姓起源

王姓起源:1、起源自太子晋后裔。2、起源自毕公高后裔。3、起源自周平王后裔。4、起源自西周桓公姬揭后裔。5、起源自比干后裔。6、起源自陈胡公后裔。7、起源自太子丹后裔。8、起源自少数民族后裔。9、起源自完颜后裔。10、起源自完颜后裔。11、起源自朱元璋后裔。12、起源自成吉思汗后裔。王姓来历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史称“兰陵王氏”。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长孙姬赤(姬泄父之子)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临猗王氏”。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帝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史称陈胡公,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避仇家,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世居河北大名梓县。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姬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史称“北京王氏(大宗)”。分支另有:蓟县王氏(小宗)等。今天的满族、蒙古族、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侗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维吾尔族、黎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遂改为汉姓王氏。这些王氏,史称“蛮荒王氏”。成吉思汗皇室后裔,隐居中原600年,5万后人如今改为“王姓”。1982年的时候,王成后人向上级提交并被予以受理,终于实现了回归本族的愿望,但没有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姓氏,现在后人已经繁衍到5万多人。王姓村民自称朱元璋后裔,拿出600年前画像后,专家眼睛都直了。在河南的一个偏远地区,有个小村庄中住着200户村民,而他们自称是朱元璋后代,但隐姓埋名,现在全改姓王了,很多人拿出了当时的文物,这也确认了他们确实是朱氏子孙。
2023-06-24 11:16:292

王姓起源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颤-页)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颤-页)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 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据说有一次晋平公派叔誉入周觐见,太子晋的能言善辩令叔誉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晋国后,就对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15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太子晋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使臣唇枪舌剑,对自己国家的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没继承王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直言相谏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 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二、是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此为河南壬氏。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为妫氏。 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妫水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关系密切。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齐约l70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 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 当时,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位君主纣王,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纣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而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1. 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2. 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3.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4.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 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2. 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3.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满族人宋朝以后,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介绍文件 王姓迁徙史 王姓迁徙史 王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并以山西、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地区。 汉至晋时,王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太原、琅邪两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西晋时讲究土族门第,王氏被列为北方四大士族崔、卢、王、谢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隋唐。 自西晋耒年,王姓开始自中原大举南迁,相继在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定居下来。 隋唐五代时期,王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迁徙。如唐末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兵入闽,被称为开闽王氏,其后多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宋代,王姓的繁衍迁徙又有了新的发展,三槐王氏迅速崛起,世代显贵,最终发展成为北宋除皇室以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宋代以后,王姓遍及全国各地。 回答者:老鼠爱上摸 - 魔导师 十一级 11-18 11:54 -------------------------------------------------------------------------------- 是出自姬姓 回答者:Angel_803 - 助理 二级 11-18 12:09 -------------------------------------------------------------------------------- 周文王的儿子 回答者:science2041 - 秀才 二级 11-18 14:28 -------------------------------------------------------------------------------- 大老虎, 哈哈~ 回答者:YNessen - 助理 二级 11-18 18:25 -------------------------------------------------------------------------------- 王姓的来源十分复杂,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姓氏中来源最多的一个。除上述几支以外,又有许多出于其他民族的王姓,例如匈奴族、羯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布依族、白族等。赐姓、改姓、冒姓、换姓等等造成了王姓来源的复杂化。 姓氏,最初作为一个群体的微号而存在,尔后成为一种血亲的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便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符号。 古代人往往视祖宗为神明,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毫发也不准动,对姓氏的迷信更是如此。因此,除非是因为皇恩浩荡和其他万不得已的原因,改姓的记录几乎是零。但历史毕竟是一步一步走过的,日积月累便由少而多。于是,在王姓大家庭中,便多了一批由赐姓、改姓、换姓、冒姓等特殊原因而来的人。 在今天的王姓人中,因为皇帝赐给他祖先一个王姓而相沿姓王的人,历史上不乏记载。 《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做了皇帝,想要笼络群臣。文武百官多赐王姓。原燕王彤玄孙嘉;原西汉宗室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三十二人因甘愿听从王莽摆布,在始建国年(公元10年)都被赐以王姓。按原燕国皇族姬姓,召公之后被秦国灭亡后,子孙多以燕、召为姓,以示不忘祖宗。至此被赐姓王,于是又有以王姓的人。而西汉宗室刘姓,被赐姓王的人在王莽灭亡后虽多恢复旧姓,但在王莽立国的十六年间(公元8-23年),有十四年都是以王为姓的。 明代,皇姓是朱姓,但有不少人被赐以王姓,如前述默色特穆尔等古人都被赐姓王,便是突出事例。 当然,也有本是王姓人而被赐以他姓的记录。如凌迪知《氏族博考》卷二《赐氏》第二载,唐代末年,王日简为镇州小将,镇州军乱,杀田弘正,穆宗为之废食,召日简问计。日简极言利害,愿自效。明年,拜横海节度使,赐姓李氏,名全略。今两唐书皆有李全略传。日简既得赐姓,又得赐名,从此便以为荣。尔后出任横海军(今河北沧县东南)节度使,威神自专,不听朝命。至子同捷时又举兵作乱,终被剿灭。同捷弟同志、同巽,子元达后来被发配到湖南充军,成为湖南某地李姓人的血缘先祖。 在辽代,王观被赐姓耶律氏;在金氏,王果知被赐姓完颜氏。二姓都是两朝的皇姓,赐姓的原因与王日简是一个性质。但不知二人的后代在亡国后是否恢复了旧姓。
2023-06-24 11:16:393

王姓的来历?

哦,哈哈,我是姓王呀,楼主也是?楼上说的对呀,我听过!
2023-06-24 11:16:495

王姓的由来?

王姓由来和起源如下: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3、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2023-06-24 11:17:071

王姓的来历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2023-06-24 11:17:185

王姓氏的来源

1、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2、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3、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其始祖姬晋为黄帝后裔,王姓主要源于姬姓;有的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陈厉公次子田完的第9世孙)后裔,以王族称谓为氏。有的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的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扩展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2]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
2023-06-24 11:17:333

王姓的来源?

哈哈
2023-06-24 11:17:541

王姓的来源是什么?

王姓是中华传统的姓氏之一,在中国的典籍中有着很长的历史。根据《百家姓》这本书的记载,王姓源于姬姓,是周朝的一个叫做王孙氏的部落的后代所起的姓氏。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王姓可能起源于夏朝的大禹后代——王父,因此也称王姓为“大禹王父姓”。在中国历史上,王姓是十大常见姓氏之一,王氏家族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许多历史名人如汉代开国功臣王莽、唐代诗人王之涣、宋代名将王安石等都是王姓。
2023-06-24 11:18:033

王姓的来源

“王”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的姓氏之一,其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根据传说,在古代的商朝时期,有一个姓姬的部落领袖,他曾经被封为商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王”姓的人。商王后来被后人尊称为“太王”,他的子孙便以“王”为姓,成为“王”姓的起源。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王”姓的来源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还有其他的说法和解释。无论如何,“王”姓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2023-06-24 11:18:222

王姓历史来源

一、问题的提出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上网 历史、现代的名人 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上网、问家长 王姓的历史由来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四、结论 1. 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 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希望采纳已赞同
2023-06-24 11:18:321

王氏的起源是什么

王氏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历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王氏的迁徙传播。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
2023-06-24 11:18:421

王姓的来源是哪些?

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2023-06-24 11:19:202

王姓的由来

王姓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回答了,你看了,你仍然不知今天的“王”是哪一“王”。肯定的是所有的王姓都是王(封国)族的后代。王姓的来源和演变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21世至周灵王(公元前571一前545年在位),国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已是东周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或王子侨,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为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公元前770一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公元前440一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了。各姬姓王是王姓的最大的组成,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90%出自姬姓王。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九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2023-06-24 11:19:302

王姓的来源是什么??

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2023-06-24 11:19:542

王姓的来源是哪里?

王姓来源复杂,派别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相传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曾对其直谏,触怒龙颜而被废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属山西)、琅邪(今属山东胶南县一带)等地,因晋及其后裔祖宗为周天子,因此人们便称其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了。  王姓起源有八: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为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2023-06-24 11: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