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颛
-
按照计量精确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定比尺、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类尺度。
【释义】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解释】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可支配收入属于定比变量吗
是。收入分组数据是属于定比数据,定比数据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而收入分组数据,显示的是每个公司的收入分组,还有少部分的收入分组数据的合成,所有的表现形式都为数值,且都是要计算最后的数字,是属于定比数据的范围2023-06-06 16:41:372
PH值高是定比变量嘛?
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程度,是一个物理化学性质的指标,而不是一个定比变量。定比变量是指在数值上具有绝对比例关系的变量,例如温度、质量、长度等等,它们可以被测量并且具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而PH值不是定比变量,因为它是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计算的,并不具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另外,PH值也是一个连续变量,可以从0到14的范围内取任何值。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指数级别的。因此,PH值并不适合进行定比变量的分析。2023-06-06 16:41:442
简述按照测量水平区分的四类变量,并举例说明。
简述按照测量水平区分的四类变量,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定类变量:当变量值的含义仅表示个体的不同类别,而不能说明个体的大小、程度等其它特征时,这种变量称为定类变量。例如:性别(0.5分) (2)定序变量:当变量值的含义不仅表示个体的不同类别,还可以区分个体之间大小、程度等序次差异时,这种变量称为定序变量。例如:学历(0.5分) (3)定距变量:当变量值不仅可以将个体区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可以确定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差距时,这样的变量称为定距变量。例如:智商(0.5分) (4)定比变量:除了上述三种变量的全部特征外,还可以计算两个变量值之间的比值时,这样的变量称为定比变量。例如:收入(0.5分)2023-06-06 16:41:511
次数是定比变量吗
是。次数有单项式次数和多项式次数两种,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变数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定比变量。单项式的次数指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多项式的次数指所有的项中次数最高的那个单项式的次数。2023-06-06 16:41:581
100米跑的成绩属于定距变量还是定比变量??
定距变量也是变量的一种,区别同一类别个案中等级次序及其距离的变量。它除了包括定序变量的特性外,还能确切测量同一类别各个案高低、大小次序之间的距离,因而具有加与减的数学特质。但是,定距变量没有一个真正的零点。例如,摄氏温度这一定距变量说明,摄氏40度比30度高10度,摄氏30度比20度又高10度,它们之间高出的距离相等,而摄氏零度并不是没有温度。又比如调查数个地区的工人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率时,发现甲、乙,丙、丁、戊五个地区的比率分别是2%、10%、35%、20%、10%。甲区与丙区相差33%,丙区与丁区相差15%。这也是一个变距变量。定距变量各类别之间的距离,只能用加减而不能用乘除或倍数的形式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些变量(如工资、年龄)在测量时,可以作为定距变量,也可以作为定序变量,这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一般来说,测量层次越高越好,因为包括的数学特质越多,统计分析时越方便。2023-06-06 16:42:062
下列不属于定比变量的是()
下列不属于定比变量的是() A.收入 B.受教育年限 C.温度 D.年龄 正确答案:C2023-06-06 16:42:381
基本数据类型有?
有: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任何统计方法是有效的只有当这个系统或是所讨论的母体满足方法论的基本假设。误用统计学可能会导致描述面或是推论面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社会政策,医疗实践以及桥梁或是核能发电计划结构的可靠性。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这样普遍,在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甚至有的科学家还把我们的时代叫做“统计时代”。显然,20世纪统计科学的发展及其未来,已经被赋予了划时代的意义。2023-06-06 16:42:441
统计数据类型与对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统计数据类型与对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如, ”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只能以变量值的次数来计算,常用λ系数法;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量常用Gamma系数法和Spearman系数法;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定距变量的相关性测量常用Pearson系数法;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2023-06-06 16:43:021
如何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变化?
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是连续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还有一个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连续变量的性质符号x如果能够表示对象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就是变量。如果变量的域(即对象的集合S)是离散的,该变量就是离散变量;如果它的域是连续的,它就是连续变量。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其变量值,只能采用组距式的分组方式,且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如以总产值、商品销售额、劳动生产率、工资等为标志进行分组,就只能是相邻组限重叠的组距式分组。2023-06-06 16:43:551
反应时间属于什么变量类型
定比变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反应时间是定比变量, 反应时间是用仪表对被测量测量时,被测量突然变化以后,仪表指示值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2023-06-06 16:44:081
社会定量研究中属性变量和特征变量的区别
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 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如, ”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 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 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 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 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 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 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2023-06-06 16:44:161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综合练习 第一章 绪 论 一、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状态、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 2.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体系,它包括如下阶段:一是选择课题;二是设计研究方案;三是收集资料;四是整理与分析资料;五是解释调查结果以及检验调查结论. 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理论基础和具体科学原理. 4.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整体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 2.系统:指事物构成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存在而组合的有机整体性. 三、问答题 1.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1)关于社会调查研究及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刻. (2)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结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3)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也更加完备和科学,使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提高. (4)为了使社会调查研究中主观意愿成分减少,就需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5)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提高. 2.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要从具体情况出发. (2)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 (3)充分占有客观资料,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 (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系统性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要注重对象的整体性. (2)在界定系统的界限时应明确清晰. (3)要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联系. (4)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把系统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与自然历史一致的过程. (5)注意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 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作用? (1)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 (2)为正确制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3)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 一、填空题 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2.人口构成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区域范围来讲,主要有社会中的个人、初级群体、组织、阶级阶层、民族、社区等. 4.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来划分,调查类型可以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三种. 5.描述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性研究. 6.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 7.社会调查依时序划分可分为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两种类型. 8.社会调查按照研究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 9.社会调查按照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类型. 10.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变量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的四种变量,层次最低的是定类. 11.概念或命题的操作化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 12.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 13.信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调查手段的信度,二是所取得的资料的信度. 14.信度和效度是判断调查方法和手段的两个重要条件.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关系、按着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 2.阶层:指同一经济地位的人们,根据他们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呈现出的分层. 3.社区:指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人们结合的社会共同体. 4.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者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 5.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6.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 7.抽样调查: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 8.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 9.定序变量:指变量的取值(即变量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凡属于等级或次序上有区别的变量均为定序变量. 10.操作化: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 11.信度:指调查中所运用的手段和取得的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12.效度:指调查方法、手段和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 三、问答题 1.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道德社会化,即人都要学习和适应社会对人伦关系等规范,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2)性别社会化,即按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的人都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 (3)政治社会化,即个人取得政府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权的过程. (4)民族社会化,即个人成为这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意识,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社会组织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1)具有固定的目标. (2)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 (3)具有更严格的规范. (4)具有更稳定的结构. 3.定性研究有哪些优点? (1)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取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 (2)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 (3)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 4.定量研究有哪些特点? (1)在实地搜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 (2)在对样本研究中,定量研究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3)定量研究是为了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个要素之间量的关系. 5.简述命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地位. (1)命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它规定了调查研究的方向. (2)规定了收集资料的范围. (3)科学、准确地表达了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或概念. 6.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初步假设? (1)调查研究的范围比较窄,调查研究的问题较为深入的专门问题时. (2)在一些解释性调查研究和预测性调查研究中,应进行假设. (3)所调查内容较为复杂而现有资料和现象模糊不清时,也应进行假设. 7.简述操作化的作用. (1)可以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2)可以使概念或命题量化,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避免了分析的片面性. (3)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建立在量的基础上,可以使定性分析避免主观臆断. 8.影响资料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调查者本身的问题.比如,对调查方法不甚了解,或调查不深入细致,或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或带着框框去寻找材料,甚至人为地编造材料. (2)调查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存在问题.比如,调查方案、方法设计的质量差,语言表达不清晰等. (3)被调查者由于种种原因,对调查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4)进行调查时环境对被调查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资料处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和偏差. 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 一、填空题 1.课题的提出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 2.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提出的. 3.调查研究类型可以分为:描述型调查、比较型调查、因果解释型调查、评价型调查等. 4.调查研究目的的陈述形式有:条件式、差异式等. 5.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有: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 二、名词解释题 1.描述型调查:指通过调查,反映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一种调查类型. 2.比较型调查:指把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差异比较以认识研究对象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 3.因果解释型调查:指研究被调查对象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因果关系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 4.评价型调查:指对所研究的事物得出社会价值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 三、问答题 1.从理论方面提出课题有哪几种情况? (1)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2)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3)证明某一理论的适用范围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4)对原有理论产生怀疑,为了否定或部分否定这个理论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5)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回答. 2.选择应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大体上有哪些情况? (1)为制定政策进行调查研究. (2)为了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而进行调查研究. (3)为了制定规划或计划进行调查研究. (4)为了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课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课题的确定取决于社会的各种需要. (2)要考虑课题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 (3)要考虑课题的范围. (4)要考虑课题成果的大小. 4.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 (1)查阅文献. (2)咨询活动. (3)研究几个启发性的实例. 第四章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一、填空题 1.在全面调查中,可以按照调查的次数和周期分为一次性普查和经常性调查. 2.在非全面调查中,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中选择的调查单位不同分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3.统计报表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两类. 4.经常性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5.信息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全国性的信息系统、专业性的信息系统、地方性的信息系统. 6.从本质来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 7.个案调查的步骤一般可分为立案、资料搜集、诊断、治疗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 1.普查:指为了某种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手段. 2.经常性调查: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算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调查. 3.典型调查:指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 4.抽样调查:指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要研究的对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行调查,取得资料,并用以推算总体单位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5.简单随机抽样:指将所有总体单位事先不加任何选择或处理,任其自然位置从中任意抽取预定的单位个数作为样本的一种方法. 三、问答题 1.普查有哪些特点? (1)时间性极强. (2)调查资料全面,但不够深入细致. (3)人力、物力、资金耗费大. 2.普查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普查的调查时间必须统一规定. (2)调查期限不宜过长. (3)调查项目一经统一规定,不得任意改变或者增减. (4)为了使资料有连续性、可比性,普查应定期举行,以利于分析. 3.一个较好的信息系统应该具备哪些优点? (1)适用性.即适应使用者的需要. (2)准确性.能准确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 (3)快速性.能及时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 (4)经济性.建立一个系统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花费的费用应该最少. (5)广泛性.使用者能从信息系统得到多方面的信息. (6)延拓性.信息系统应能不断延伸,拓展,使最新信息不断进入其中. 4.典型调查有哪些特点? (1)从本质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 (2)从选择数量看,典型调查是一种小型调查. (3)从调查的具体方法看,典型调查是一种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 (4)从调查结果看,典型调查是一种侧重于定性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 5.典型调查有哪些局限性? (1)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干扰. (2)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手段. (3)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不易统一. (4)只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对象. 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 (1)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2)根据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3)抽样估算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类型抽样时划分类型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划分类型要科学,类型之间应有清楚的界限. (2)类型的数目不易过多,以免失去类型的特点. (3)必须知道各类中的单位数目,以便确定在各类中抽取的样本单位的数量. 第五章 问卷调查法 一、填空题 1.问卷调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范围宽,二是有利于定量统计分析. 2.问卷的基本构成是:问卷的题目、调查与填表说明信、主要内容、调查实施情况记录等四个部分. 3.问卷语句的类型有三种,即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和假设提问. 4.问卷问题的回答方式有两种:即开放式和封闭式回答. 5.通常在比较大规模调查时,其正式问卷一般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为辅. 二、名词解释题 1.问卷调查法: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目的设计的问题,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2.调查说明信:指在问卷的卷面上给填写者的简明短信,用意是通过说明此项调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消除对方的顾虑和紧张,争取被调查者的支持与合作. 3.开放式回答:指设计者不提供具体答案让回答者选择,而是回答者没有范围控制的自由回答. 4.封闭式回答:指问卷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再提供一定范围的若干可供回答人选择的答案,由其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确定. 三、问答题 1.问卷的问题从内容上可以分成哪几种? (1)关于事实的问题.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2)关于行为的问题. (3)关于原因或理由的问题. (4)关于态度或情感的问题. (5)关于环境的问题. 2.调查实施情况中应该记录哪些内容? (1)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可供参考的重要情况和问题. (2)访问后的效果评价. (3)调查复核后发现需要进一步复查和修正的项目等. 3.问卷的语句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必须围绕调查主题设计. (2)语句中所运用的概念要明确、具体,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或一词多义的概念. (3)必须杜绝造成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产生歧义的概念,一面造成同一概念不同的理解. 4.问卷调查中对敏感性问题应该作哪些技术性处理? (1)提问可假定敏感性问题有多种回答形式,使回答者放弃一些顾虑. (2)淡化敏感性,指出某些行为、态度或观念带有普遍性. (3)用尊敬的口吻称谓社会地位比较低的阶层和职业. 5.编排问卷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先问容易回答的问题. (2)敏感性问题放在问卷的较后部分. (3)开放性问题应该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4)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 (5)有时为了帮助回答者回忆和联想,可先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6)尽量使问卷在问题的形式、长度、回答的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 第六章 访谈法 一、填空题 1.一般访谈也称初步访谈,此类访谈有一套完整的访问提纲,目的为了验证一种假设理论或政策. 2.深度访谈希望发现一些新的要素,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3.访谈法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回复率高、控制性较强等. 4.实施个别访谈大致分为四个步骤:进见、建立融洽关系、正式访谈、告别. 二、名词解释题 1.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提供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2.访谈技巧:指在进行访问时,以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取得被访者的信任与合作,以获取真实可信的资料. 三、问答题 1.进行集体访谈搜集资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要对参加访谈的人进行选择,参加者应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代表性. (2)参加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7-8人为宜. (3)要注意造成访谈气氛,让被访者由轻松的漫谈逐步地转入正题. (4)要注意控制访谈人的相互影响及方向. 2.访谈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1)访谈费时费力,不能大规模地进行. (2)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都可能在访谈中出现偏见与错误. (3)常常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3.如何与被访者建立融洽的关系? (1)发掘被访者的优点. (2)真诚地关怀被访者. (3)以被访者关心的事为话题. 4.在有结构访谈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统一的访问提纲. (2)要按照顺序提问题. (3)要始终采取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 (4)要尽量保证一次完成. 5.访谈者自身应该具备哪些品德修养? (1)诚实的品质与一丝不苟的精神. (2)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3)开朗的性格和勤奋的工作态度. 6.被访者不愿合作有哪些原因? (1)被访者对访问感到迷惑和不理解. (2)被访者对访谈的内容不感兴趣. (3)被访者无暇费时接受访问. 第七章 观察法 一、填空题 1.从研究者的观察方式来划分,观察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两种类型. 2.从研究者在观察中扮演的角色来说,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3.观察法的基本原则是:全方位原则和求实原则. 4.有结构观察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检验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观察:指有目的地用感观或辅助工具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2.无结构观察法:指研究者不预先设计出观察项目,也不专门探究某一行为,而是观察和记录在研究对象本身及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 3.有结构观察法:指观察者在观察前设定所要观察的活动和行为,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反映类型,制定出严格的观察记录表格. 三、问答题 1.作为科学的观察应具有哪些特点? (1)具有研究目的. (2)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 (3)科学观察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观察. 2.如何才能减少人为的主观观察失误? (1)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 (2)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 (3)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 3.观察法有哪些局限性? (1)研究者对于环境因素难于控制. (2)只有较少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而大量的观察资料难于数量化. (3)观察研究的样本比较小. (4)观察者难以进入观察环境,接近观察对象. 4.在参与观察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 (1)消除观察对象的戒备心理. (2)尊重并顺应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 (3)与观察对象共同生活,参加他们的各项活动. (4)参与群体的活动和个别的接触相结合. (5)对被观察者提供帮助以增进互助关系. 第八章 文献法 一、填空题 1.从文献的来源上看,文献包括:私人性文件、公务性文件、宣传性读物. 2.文献研究从方法上可分为定性的文献分析和定量的文献内容分析两大类型. 3.文献定性研究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摘录、分析文献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说明主题. 二、名词解释题 1.文献法:指从各类报告、报表等文字材料中寻找值得研究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2.直接文献:一般称第一手材料,是由社会事件或行为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 3.间接文献:指转手的第二手资料,不是由事件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而是通过目击者的叙述或阅读第一手资料之后所撰写的报告、文章等. 4.有结构文献研究:指有预先设计的组织方式和研究提纲,通过对文献中所涉及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量化,验证原来理论假设(观点)的研究方法. 三、问答题 1.文献研究有哪些优点? (1)可以避免研究者对调查对象本人带来任何影响. (2)可采用较大的样本. (3)所得到的资料质量高、费用低. 2.文献的定性研究有哪些特点? (1)注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强调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 (2)注重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而不过分注意内容的表达形式. (3)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分析的有效性比较强. 第九章 试点调查法 一、填空题 1.试点调查法有实践性、代表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2.根据试点的手段是否直接作用于被研究对象,可把试点分为直接试点和模型试点. 3.根据试点的环境,试点可分为实验室试点和实地试点. 二、名词解释题 1.试点调查法:指为了取得实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经验,固守一个有代表性的基点,进行一个时期的持续调查,系统地搜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试点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借以指导全面工作的调查方法. 2.平行试点:也叫对照试点,指既有试点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一种试点方法. 3.连续试点:指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观察或测量,以检验假设的一种试点方法. 三、问答题 1.试点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确定试点目的和试点课题. (2)建立试点假设. (3)进行试点设计. (4)选择试点对象和完备试点环境. 2.试点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 优点:(1)能直接揭示或确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2)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 缺点:(1)难以选择到有充分代表性的试点对象和试点环境.(2)在现场试点中,无法排除非试点因素对试点过程的干扰. 第十章 会议调查方法 一、填空题 1.根据调查者进行调查的方式不同,会议调查可以分为列席旁听型、专门举行型、附带进行型. 2.会议调查法的特点是:灵活性强、有效程度高、综合性强、可控性强. 3.会议调查方法应遵循缜密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题 1.会议调查方法:指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的会议,利用会议的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 三、问答题 1.会议调查方法有哪些作用? (1)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调查效率. (2)能够使调查对象集中、客观、具体地反映情况,保证了调查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3)是完善调查手段,增强调查信度和效度的有效形式. 2.会议的组织工作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1)确定出席调查会议人员的标准要求、会议规模、次数及会议主办人员. (2)确定调查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并安排好会场. (3)确定出席调查会议的人员名单. (4)确定会议的主持人. 第十一章 资料的整理 一、填空题 1.可靠性审核一般通过检查资料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信度来确定资料的真伪. 2.常用的资料可靠性检验方法有:经验法、逻辑法和资料来源检查法. 3.对历史资料加工的常用方法有折算法、调整法、推算法和再分组法. 二、名词解释题 1.资料整理:指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对社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分组、汇总和再加工的过程. 2.汇编:指按调查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编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够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三、问答题 1.简述资料整理的意义. (1)是对社会调查工作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深化. (2)是对社会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开始. (3)是社会调查积累资料的需要. 第十二章 调查资料的分析 一、填空题 1.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物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2.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三种. 3.理论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的分析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 二、名词解释题 1.相关系数:指表明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数. 2.回归分析:指对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根据大量资料找出合适的数学表达式,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然后进行推断和预测. 3.归纳法:指从个别的东西,推导出一般的东西,是从大量的个别事实形成一般性的理论认识的方法. 三、问答题 1.分析资料阶段的定性分析主要内容有哪些? (1)明确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分门别类进行定量分析. (3)从定性角度验证最初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是否成立. 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填空题 1.撰写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如实反映和记载、描述客观实际的主要阶段. 2.根据调查性质的不同,调查报告可以分成叙述性调查报告和分析性调查报告. 3.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主题、取舍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和修改定稿等五个步骤. 二、问答题 1.确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1)调查报告的主题必须与调查主题相一致. (2)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确立观点并重新审定主题. (3)调查报告的主题不宜过大. 2.撰写调查报告在取舍调查材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资料要充分、完整. (2)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 (3)在调查资料量很大时,在材料分析之前,都要对材料进行取舍.2023-06-06 16:44:251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知识综合题_社会调查研究性考任务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知识综合题 导论测试 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正确答案是:古希腊人 2、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正确答案是:美国 3、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正确答案是:盖洛普 4、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正确答案是:物质条件 5、近代社会调查,是指( )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调查。正确答案是:早期 6、社会调查定义包含()等三方面的内容,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的循环提高。有目的地收集第一手资料,资料分析、揭示本质; ,综合阐述规律性问题; 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专门性,系统性,客观性,针对性 8、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9、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大都具有自己特定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 10、预测是建立在对社会现象()和的基础上的,主要是指调查者运用各种预测方法,对调查对象内外相关的联系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估计和评价。准确描述, 正确解释 1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正确的答案是“对”。 1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两部分内容。正确的答案是“错”。 13、社会调查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准确地描述社会客观现实,即说明社会“什么样”或“怎么样”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是“对”。 14、社会组织是基本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联系、按照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正确的答案是“错”。 15、在中国,科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研究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一章测试 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决定着调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正确答案是:课题的选择 变量是( )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正确答案是:概念个案调查是一种()。正确答案是:定性研究方法 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 )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正确答案是:调查研究方案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访谈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 )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大问题, 新闻热点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准备阶段, 分析阶段, 调查阶段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普查, 重点调查, 个案调查 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道德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或由上级部门指定,或由委托单位提出,或由调查者根据其兴趣自选,但无论出自何方,都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正确的答案是“对”。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正确的答案是“对”。 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各个类别只反映质的数量,而不反映量的差异。正确的答案是“错”。 定序变量是指变量的变量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凡涉及等级或次序上的区别的变量均为定序变量。正确的答案是“对”。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第一手调查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二章测试 社会调查研究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必须以现实社会生活为素材和活动空间。()正确答案是:实践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正确答案是:定类变量 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正确答案是:离散变量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正确答案是:直线相关 定比变量是指变量的变量值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的变量。正确答案是:以零为最终参照系 对于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所欠缺的调查研究者来说,选题应与调查研究者过去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所学专业等相接近,以便发挥其在相应的 ( )上的作用。社会因素, 基础知识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 时效性, 经济性 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 定理, 学说, 假设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 )。逻辑判断, 经验判断, 试调查 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具体概念, 抽象概念 课题的选择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条件,决定着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正确的答案是“错”。 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正确的答案是“对”。 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各个类别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正确的答案是“错”。 具体概念也叫实体概念,是指可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正确的答案是“对”。 社会调查研究不仅要了解变量的类型,更重要的是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发现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目的。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三章测试 ()定义有直接定义法和间接定义法之分。正确答案是:抽象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正确答案是:变量 ()1951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分类法。正确答案是:史蒂文斯 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正确答案是:目标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正确答案是:唯一性 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形成的。感性认识,互相交流 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理性的办法 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 )的测量。性质, 类型 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界定, 选择测量的指标, 编制综合指标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再测法, 分半法, 复本法 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正确的答案是“对”。 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一开始就是比较清楚的。正确的答案是“错”。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怎样选择测量层次,取决于测量的目的和测量对象的特征。正确的答案是“对”。 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多次施测。正确的答案是“错”。 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四章测验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正确答案是:异质性 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正确答案是:抽样样本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正确答案是:主观抽样 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正确答案是:随机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正确答案是:主观抽样 非概率抽样的方式有()。判断抽样, 偶遇抽样, 定额抽样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 随机数表法, 抽签法 样本评估就是对样本的()进行检验,其目的是防止因样本的偏差过大而导致的失误。质量,代表性 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 非比例分类抽样 调查者应当根据(),适当地确定样本精确度,决不能因一味追求精确度的提高而拼命扩大样本规模,否则将导致巨大的浪费。必要性, 可能性 抽样单位是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正确的答案是“错”。 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平均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正确的答案是“错”。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是“对”。 设计抽样方案即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样本规模、抽样误差等有关问题制定各项指标,为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正确的答案是“错”。 采用系统抽样必须注意总体单位的排列不能呈有规律分布的状态,否则会使系统抽样产生很大误差,降低样本的代表性。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五章测试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正确答案是:一次文献 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正确答案是:检索工具查找法 筛选就是在()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正确答案是:浏览 文献的定量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正确答案是:内容 编制纲要就是把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数据,用概括的()和条目的形式依次记载下来。正确答案是:语句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 社会组织文献, 官方文献, 大众传播媒体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 摘录信息, 文献分析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 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 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浏览, 精读, 记录, 筛选 人工文献检索主要借助的工具有()。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文献调查法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正确的答案是“对”。 文献法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正确的答案是“错”。 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正确的答案是“对”。 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正确的答案是“对”。 收集资料的工作有可能因为调查者的主观因素而产生偏差,所收集的资料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六章测验 问卷法虽然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但它并非万能的工具,而是有一定的()。正确答案是:适用性 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等多种类型。正确答案是:态度量表 总加量表又称里克特量表,是1932年由美国里克特(R.A.Likert)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正确答案是:类似量表对问卷调查的对象,特别是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其间的()。正确答案是:差别 ( )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正确答案是:调查方式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基本类型有()。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混合型问答 在()研究中,语义差异量表被广泛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设计问题的种类有()。背景性问题,检验性问题,客观性问题,主观性问题 设计问题一般可采取的排列方式有()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面临()等调查时,被调查者往往难以向陌生人启齿,因此不宜于采用问卷法以外的其他调查方法。社会敏感性问题,个人隐私,社会禁忌 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正确的答案是“错”。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正确的答案是“对”。 封面信的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应该尽量使用概括的语言,明确地说明实际内容。正确的答案是“对”。 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正确的答案是“对”。 开放型问答是指对问题的没有具体限制的回答。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七章测验 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正确答案是:结构式访谈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个别访谈 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正确答案是:机器记录 重点访谈调查研究的是()在一定情境中的反应。正确答案是:访谈对象 培训访谈者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尽可能消除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调查结果的质量。正确答案是:访谈质量 结构式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标准化的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重点访谈, 深度访谈 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 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 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 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环节。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 结构式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正确的答案是“对”非结构式访谈不易受访谈者自身的影响,对访谈者的要求不高。正确的答案是“错”。 深度访谈是为搜集个人一般经验的过程、动机及其情感资料所做的访谈。正确的答案是“错”。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正确的答案是“对”。 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也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八章测验 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正确答案是:人们的感觉器官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正确答案是: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正确答案是:定性研究 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正确答案是: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从观察到的()那里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正确答案是:现实社会事物 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两大类。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 观察误差来自()和()两个方面。观察主体, 观察客体 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各种类型观察法的实施都包括()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理分析观察记录阶段 观察记录包括()。正确和详细地进行记录,科学地整理与分析记录 观察法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的答案是“对”。 结构式观察是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正确的答案是“错”。实验室观察是指在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或者经过一定布置的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内,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正确的答案是“对”。 完全参与观察获得的资料不太合理,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正确的答案是“错”。 观察现场的确定应主要考虑三个条件: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 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 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正确的答案是“对”。2023-06-06 16:44:311
统计学中的 DATA:Nominal,Ordinal, Interval and Ratio怎么区别
虚/名义上的, 依顺序的, 区间(分析),比例/比率2023-06-06 16:44:392
什么的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测量的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测量(measurement)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主要作用是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在社会研究中,变量按照取值的性质可以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定类变量称为定性变量,后三个变量称为定量变量。变量的解释和运用离不开测量,不同的变量需要相应的测量尺度。史蒂文斯于1951年创立了测量尺度分类法,将测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可分为标记和类别两种:①标记: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数字当用作标记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例如,体育运动中用号码区分运动员:3号球员、6号球员、9号球员……但不能说9号球员>6号球员、3号球员 6号球员=9号球员或者9号球员x3号球员=18号球员。②类别: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类别区分可以说明观测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但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不能运算。例如在输入问卷数据时,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而不能得出1男性 1男性=2女性。2023-06-06 16:44:571
可测量尺度最大的方法是什么
可测量尺度最大的方法定比计量。定比计量(Ratio level of measurement)就是有固定起点的定距计量。定比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定比计量是比定距计量更加进一步,例如零摄氏度以下还有温度,为定距变量。但是重量为零就代表没有负数,为真正的定比变量。测量尺度(scale of measure)或称度量水平(level of measurement)、度量类别,是统计学和定量研究中,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依据其尺度水平所划分的类别,这些尺度水平分别为:名目(nominal)、次序(ordinal)、等距(interval)、等比(ratio)。2023-06-06 16:45:251
统计尺度包括哪些类型
统计方法:1)测量的尺度统计学一共有四种测量的尺度或是四种测量的方式。这四种测量(名目,顺序,等距,等比)在统计过程中具有不等的实用性 。等比尺度(Ratio measurements)拥有零值及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等距尺度(Interval measurements)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但是它的零值并非绝对的无而是自行定义的(如智力或温度的测量)。( Ordinal measurements)顺序尺度的意义并非表现在其值而是在其顺序之上。名目尺度(Nominal measurements)的测量值则不具量的意义。1.与数据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个体:收集数据时所依据的对象。【数据库中的关键字】变量:对个体所感兴趣的特征。【属性】观察值:对某个体收集到的测量值的全体。【测量值表全体】观察值是对数据集中每个个体的各个方面进行测量所得的集合。因此它的个数总是等于个体的数量,每个个体的测量值个数等于变量的个数。数据总数=个体数*变量数。2.对数据的测量尺度:名义尺度:用于确认个体属性的标签或者名称。顺序尺度:数据以名义数据显示,但数据顺序或等级之间的差异有意义。【如对于服务质量测量:优秀、良好、较差;对酒店的1-5星级的划分;班级中上成绩排名】区间尺度:数据具有顺序数据所有的特征,并以相同的刻度或单位表示数值间的间隔。它总是数值型数据。【如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数】比率尺度:数据数据具有区间数据所有特性,且两个数据的比值是有意义的,其测量尺度为比率尺度。3.统计数据类型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如, ”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 】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 】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统计中经常需要这种数据来时行分析。【例如,温度。】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中国统计网中有一博文提到了如下分类:1.按计量尺度分类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根据特征划成类。可以使用名义尺度或者顺序尺度】——分类变量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可能是离散的也可能是连续的。如泊松分布描述的数据是离散的,正态分布等描述的数据是连续的。2.按收集方法分类观测数据:通过调查和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3.按时间状况分类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一段时间内的数据。2023-06-06 16:45:322
什么叫量化研究方法
2023-06-06 16:46:017
您的家中有几口人 是定比变量吗
不是。定比变量它除了具有定距变量所具有的特性外,具有一个真正的零点。例如,年龄这一变量,既能对总体各个案按年龄分类,又能区分各个案年龄的高低,并计量高低的距离或数量,而且具有一个真正的零点。定比变量又称“定比尺度”或“比率尺度”。2023-06-06 16:46:451
统计学数据类型有哪几种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 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 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 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 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 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 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2023-06-06 16:46:521
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如下: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如, ”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研究的变量是指在性质或数量上可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在研究中根据是否是要操作的变量可分为研究变量和非研究变量(即无关变量,若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即为混淆变量,在实验中予以控制即为控制变量)。根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分为相关变量和因果变量(其中独立变化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为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2023-06-06 16:47:051
统计数据一级类别怎么填
2023-06-06 16:47:282
统计学中学号是什么类型的数据
定类数据。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例”性别“,”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2。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例如,“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5,硕士研究生=6,博士及其以上=7。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2023-06-06 16:47:461
interval scale和ratio scale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1、变量不同interval scale和ratio scale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区间尺度,后者是比例尺度。前者变量是等距间隔,后者变量是比率关系。2、度量单位不同interval scale的度量单位是米或者分米,在每个表示米的数字后面须有大楷m字。而ratio scale的度量单位是比例,按照比例进行分类。3、划分尺度不同interval scale,即等距尺度,又称区间尺度,衡量的数字可代表大小或优劣顺序,数字的差距直接表示其差异的程度。而ratio scale是比例尺度,指的是物与物的相对比较,表明各种物体间的相对度量关系。两者一个是按距离划分,一个是按比率划分。定距变量的概念含义定距型数据是数字型变量,可以求加减平均值等,但不存在基准0值,即当变量值为0时不是表示没有,如温度变量,当温度为0时,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这样温度就为定距变量,而不是定比变量。定类型数变量是指没有内在固定大小或高低顺序,一般以数值、字符、文字表示的分类数据,如性别男和女;定比型变量就是常说的数值变量,拥有零值及数据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定距变量2023-06-06 16:47:521
interval scale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1、变量不同interval scale和ratio scale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区间尺度,后者是比例尺度。前者变量是等距间隔,后者变量是比率关系。2、度量单位不同interval scale的度量单位是米或者分米,在每个表示米的数字后面须有大楷m字。而ratio scale的度量单位是比例,按照比例进行分类。3、划分尺度不同interval scale,即等距尺度,又称区间尺度,衡量的数字可代表大小或优劣顺序,数字的差距直接表示其差异的程度。而ratio scale是比例尺度,指的是物与物的相对比较,表明各种物体间的相对度量关系。两者一个是按距离划分,一个是按比率划分。定距变量的概念含义定距型数据是数字型变量,可以求加减平均值等,但不存在基准0值,即当变量值为0时不是表示没有,如温度变量,当温度为0时,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这样温度就为定距变量,而不是定比变量。定类型数变量是指没有内在固定大小或高低顺序,一般以数值、字符、文字表示的分类数据,如性别男和女;定比型变量就是常说的数值变量,拥有零值及数据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定距变量2023-06-06 16:48:051
“中位数”与“均值”
中位数(Median)表示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时,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即针对某个变量,有50%的个案的取值在中位数以下。通俗的讲,样本的所有观测值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中位数的计算时会面临两种情况:当样本数(n)是奇数时,将样本的所有观测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当样本为偶数时,排在中间两个位置上的数值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中位数适用于定序变量,对于定距变量,还是首先对观测值进行分组,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中间那一组的组中值作为变量的中位数。 平均数(Mean)也叫均值,等于样本的所有n个观测值之和除以样本量。假设n个观测值用x1,x2,……x n表示,均值用 x 表示,均值的公式为: 这里公式(2)是针对分组的数据而言,其中X表示某变量的取值,f 表示变量落在某一组中的频数,∑ 表示对所有的值求和(或者对所有的组求和)。 平均数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统计量,适用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平均数也是最有“意义”的统计量,它可以看作是数据的“平衡点”或“重心”位置所在。因为中位数在计算时,使用到了所有的数据,所以与众数和中位数相比,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但是平均数受受极端值的影响很大,个别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平均数的熟知的变化,不如中位数和众数稳定。因此当调查的数据分布比较规则,不存在什么极端值,或数据对中心的偏离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平均数是很好的描述统计量;如果存在极端值或分布步偏离比较大时,还必须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来补充描述。 众数、中位数、均值都是对变量分布中心的描述,其中均值最为常用。 http://mdedu.bbi.edu.cn/NCourse/shichangdiaocha/content/04/16/0203.htm2023-06-06 16:48:171
概念和变量之间的区别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2023-06-06 16:48:372
“中位数”与“均值” 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中位数(Median)表示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时,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即针对某个变量,有50%的个案的取值在中位数以下.通俗的讲,样本的所有观测值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中位数的计算时会面临两种情况:当样本数(n)是奇数时,将样本的所有观测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当样本为偶数时,排在中间两个位置上的数值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中位数适用于定序变量,对于定距变量,还是首先对观测值进行分组,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中间那一组的组中值作为变量的中位数.ue004 平均数(Mean)也叫均值,等于样本的所有n个观测值之和除以样本量.假设n个观测值用x1,x2,……x n表示,均值用 x 表示,均值的公式为: 这里公式(2)是针对分组的数据而言,其中X表示某变量的取值,f 表示变量落在某一组中的频数,∑ 表示对所有的值求和(或者对所有的组求和). 平均数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统计量,适用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平均数也是最有“意义”的统计量,它可以看作是数据的“平衡点”或“重心”位置所在.因为中位数在计算时,使用到了所有的数据,所以与众数和中位数相比,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但是平均数受受极端值的影响很大,个别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平均数的熟知的变化,不如中位数和众数稳定.因此当调查的数据分布比较规则,不存在什么极端值,或数据对中心的偏离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平均数是很好的描述统计量;如果存在极端值或分布步偏离比较大时,还必须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来补充描述. 众数、中位数、均值都是对变量分布中心的描述,其中均值最为常用.2023-06-06 16:48:431
“中位数”与“均值”
中位数(Median)表示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时,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即针对某个变量,有50%的个案的取值在中位数以下。通俗的讲,样本的所有观测值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中位数的计算时会面临两种情况:当样本数(n)是奇数时,将样本的所有观测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当样本为偶数时,排在中间两个位置上的数值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中位数适用于定序变量,对于定距变量,还是首先对观测值进行分组,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中间那一组的组中值作为变量的中位数。?平均数(Mean)也叫均值,等于样本的所有n个观测值之和除以样本量。假设n个观测值用x1,x2,……xn表示,均值用x表示,均值的公式为:这里公式(2)是针对分组的数据而言,其中X表示某变量的取值,f表示变量落在某一组中的频数,∑表示对所有的值求和(或者对所有的组求和)。平均数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统计量,适用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平均数也是最有“意义”的统计量,它可以看作是数据的“平衡点”或“重心”位置所在。因为中位数在计算时,使用到了所有的数据,所以与众数和中位数相比,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但是平均数受受极端值的影响很大,个别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平均数的熟知的变化,不如中位数和众数稳定。因此当调查的数据分布比较规则,不存在什么极端值,或数据对中心的偏离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平均数是很好的描述统计量;如果存在极端值或分布步偏离比较大时,还必须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来补充描述。众数、中位数、均值都是对变量分布中心的描述,其中均值最为常用。http://mdedu.bbi.edu.cn/NCourse/shichangdiaocha/content/04/16/0203.htm2023-06-06 16:48:501
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方法是
综合练习第一章 绪 论一、填bai空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状态、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2.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体系,它包括如下阶段:一是选择课题;二是设计研究方案;三是收集资料;四是整理与分析资料;五是解释调查结果以及检验调查结论。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理论基础和具体科学原理。4.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整体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2.系统:指事物构成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存在而组合的有机整体性。三、问答题1.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1)关于社会调查研究及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刻。(2)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结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3)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也更加完备和科学,使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提高。(4)为了使社会调查研究中主观意愿成分减少,就需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5)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提高。2.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要从具体情况出发。(2)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3)充分占有客观资料,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系统性原则包括哪些内容?(1)要注重对象的整体性。(2)在界定系统的界限时应明确清晰。(3)要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联系。(4)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把系统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与自然历史一致的过程。(5)注意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作用?(1)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2)为正确制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3)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2.人口构成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区域范围来讲,主要有社会中的个人、初级群体、组织、阶级阶层、民族、社区等。4.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来划分,调查类型可以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三种。5.描述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性研究。6.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7.社会调查依时序划分可分为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两种类型。8.社会调查按照研究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9.社会调查按照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类型。10.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变量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的四种变量,层次最低的是定类。11.概念或命题的操作化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12.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13.信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调查手段的信度,二是所取得的资料的信度。14.信度和效度是判断调查方法和手段的两个重要条件。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关系、按着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2.阶层:指同一经济地位的人们,根据他们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呈现出的分层。3.社区:指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人们结合的社会共同体。4.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者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5.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6.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7.抽样调查: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8.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9.定序变量:指变量的取值(即变量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凡属于等级或次序上有区别的变量均为定序变量。10.操作化: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11.信度:指调查中所运用的手段和取得的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12.效度:指调查方法、手段和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三、问答题1.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道德社会化,即人都要学习和适应社会对人伦关系等规范,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2)性别社会化,即按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的人都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3)政治社会化,即个人取得政府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权的过程。(4)民族社会化,即个人成为这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意识,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过程。2.社会组织有哪些共同的特征?(1)具有固定的目标。(2)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3)具有更严格的规范。(4)具有更稳定的结构。3.定性研究有哪些优点?(1)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取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2)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3)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4.定量研究有哪些特点?(1)在实地搜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2)在对样本研究中,定量研究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3)定量研究是为了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个要素之间量的关系。5.简述命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地位。(1)命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它规定了调查研究的方向。(2)规定了收集资料的范围。(3)科学、准确地表达了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或概念。6.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初步假设?(1)调查研究的范围比较窄,调查研究的问题较为深入的专门问题时。(2)在一些解释性调查研究和预测性调查研究中,应进行假设。(3)所调查内容较为复杂而现有资料和现象模糊不清时,也应进行假设。7.简述操作化的作用。(1)可以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2)可以使概念或命题量化,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避免了分析的片面性。(3)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建立在量的基础上,可以使定性分析避免主观臆断。8.影响资料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调查者本身的问题。比如,对调查方法不甚了解,或调查不深入细致,或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或带着框框去寻找材料,甚至人为地编造材料。(2)调查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存在问题。比如,调查方案、方法设计的质量差,语言表达不清晰等。(3)被调查者由于种种原因,对调查采取不合作的态度。(4)进行调查时环境对被调查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资料处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和偏差。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一、填空题1.课题的提出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2.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提出的。3.调查研究类型可以分为:描述型调查、比较型调查、因果解释型调查、评价型调查等。4.调查研究目的的陈述形式有:条件式、差异式等。5.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有: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二、名词解释题1.描述型调查:指通过调查,反映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一种调查类型。2.比较型调查:指把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差异比较以认识研究对象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3.因果解释型调查:指研究被调查对象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因果关系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4.评价型调查:指对所研究的事物得出社会价值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三、问答题1.从理论方面提出课题有哪几种情况?(1)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2)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选择课题进行研究。(3)证明某一理论的适用范围选择课题进行研究。(4)对原有理论产生怀疑,为了否定或部分否定这个理论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5)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回答。2.选择应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大体上有哪些情况?(1)为制定政策进行调查研究。(2)为了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而进行调查研究。(3)为了制定规划或计划进行调查研究。(4)为了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行调查研究。3.确定课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课题的确定取决于社会的各种需要。(2)要考虑课题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3)要考虑课题的范围。(4)要考虑课题成果的大小。4.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1)查阅文献。(2)咨询活动。(3)研究几个启发性的实例。第四章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一、填空题1.在全面调查中,可以按照调查的次数和周期分为一次性普查和经常性调查。2.在非全面调查中,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中选择的调查单位不同分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两类。4.经常性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5.信息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全国性的信息系统、专业性的信息系统、地方性的信息系统。6.从本质来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7.个案调查的步骤一般可分为立案、资料搜集、诊断、治疗四个阶段。二、名词解释题1.普查:指为了某种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手段。2.经常性调查: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算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调查。3.典型调查:指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4.抽样调查:指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要研究的对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行调查,取得资料,并用以推算总体单位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5.简单随机抽样:指将所有总体单位事先不加任何选择或处理,任其自然位置从中任意抽取预定的单位个数作为样本的一种方法。三、问答题1.普查有哪些特点?(1)时间性极强。(2)调查资料全面,但不够深入细致。(3)人力、物力、资金耗费大。2.普查的组织原则有哪些?(1)普查的调查时间必须统一规定。(2)调查期限不宜过长。(3)调查项目一经统一规定,不得任意改变或者增减。(4)为了使资料有连续性、可比性,普查应定期举行,以利于分析。3.一个较好的信息系统应该具备哪些优点?(1)适用性。即适应使用者的需要。(2)准确性。能准确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3)快速性。能及时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4)经济性。建立一个系统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花费的费用应该最少。(5)广泛性。使用者能从信息系统得到多方面的信息。(6)延拓性。信息系统应能不断延伸,拓展,使最新信息不断进入其中。4.典型调查有哪些特点?(1)从本质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2)从选择数量看,典型调查是一种小型调查。(3)从调查的具体方法看,典型调查是一种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4)从调查结果看,典型调查是一种侧重于定性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5.典型调查有哪些局限性?(1)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干扰。(2)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手段。(3)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不易统一。 (4)只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对象。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2)根据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的数量特征。(3)抽样估算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7.类型抽样时划分类型应注意哪些问题?(1)划分类型要科学,类型之间应有清楚的界限。(2)类型的数目不易过多,以免失去类型的特点。(3)必须知道各类中的单位数目,以便确定在各类中抽取的样本单位的数量。第五章 问卷调查法一、填空题1.问卷调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范围宽,二是有利于定量统计分析。2.问卷的基本构成是:问卷的题目、调查与填表说明信、主要内容、调查实施情况记录等四个部分。3.问卷语句的类型有三种,即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和假设提问。4.问卷问题的回答方式有两种:即开放式和封闭式回答。5.通常在比较大规模调查时,其正式问卷一般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为辅。二、名词解释题1.问卷调查法: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目的设计的问题,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2.调查说明信:指在问卷的卷面上给填写者的简明短信,用意是通过说明此项调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消除对方的顾虑和紧张,争取被调查者的支持与合作。3.开放式回答:指设计者不提供具体答案让回答者选择,而是回答者没有范围控制的自由回答。4.封闭式回答:指问卷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再提供一定范围的若干可供回答人选择的答案,由其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确定。三、问答题1.问卷的问题从内容上可以分成哪几种?(1)关于事实的问题。如:年龄、性别、职业等。(2)关于行为的问题。(3)关于原因或理由的问题。(4)关于态度或情感的问题。(5)关于环境的问题。2.调查实施情况中应该记录哪些内容?(1)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可供参考的重要情况和问题。(2)访问后的效果评价。(3)调查复核后发现需要进一步复查和修正的项目等。3.问卷的语句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必须围绕调查主题设计。(2)语句中所运用的概念要明确、具体,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或一词多义的概念。(3)必须杜绝造成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产生歧义的概念,一面造成同一概念不同的理解。4.问卷调查中对敏感性问题应该作哪些技术性处理?(1)提问可假定敏感性问题有多种回答形式,使回答者放弃一些顾虑。(2)淡化敏感性,指出某些行为、态度或观念带有普遍性。(3)用尊敬的口吻称谓社会地位比较低的阶层和职业。5.编排问卷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先问容易回答的问题。(2)敏感性问题放在问卷的较后部分。(3)开放性问题应该放在问卷的最后面。(4)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5)有时为了帮助回答者回忆和联想,可先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6)尽量使问卷在问题的形式、长度、回答的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第六章 访谈法一、填空题1.一般访谈也称初步访谈,此类访谈有一套完整的访问提纲,目的为了验证一种假设理论或政策。2.深度访谈希望发现一些新的要素,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探索性研究。3.访谈法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回复率高、控制性较强等。4.实施个别访谈大致分为四个步骤:进见、建立融洽关系、正式访谈、告别。二、名词解释题1.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提供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2.访谈技巧:指在进行访问时,以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取得被访者的信任与合作,以获取真实可信的资料。三、问答题1.进行集体访谈搜集资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要对参加访谈的人进行选择,参加者应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代表性。(2)参加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7-8人为宜。(3)要注意造成访谈气氛,让被访者由轻松的漫谈逐步地转入正题。(4)要注意控制访谈人的相互影响及方向。2.访谈法有哪些不足之处?(1)访谈费时费力,不能大规模地进行。(2)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都可能在访谈中出现偏见与错误。(3)常常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3.如何与被访者建立融洽的关系?(1)发掘被访者的优点。(2)真诚地关怀被访者。(3)以被访者关心的事为话题。4.在有结构访谈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使用统一的访问提纲。(2)要按照顺序提问题。(3)要始终采取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4)要尽量保证一次完成。5.访谈者自身应该具备哪些品德修养?(1)诚实的品质与一丝不苟的精神。(2)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适应能力。(3)开朗的性格和勤奋的工作态度。6.被访者不愿合作有哪些原因?(1)被访者对访问感到迷惑和不理解。(2)被访者对访谈的内容不感兴趣。(3)被访者无暇费时接受访问。第七章 观察法一、填空题1.从研究者的观察方式来划分,观察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两种类型。2.从研究者在观察中扮演的角色来说,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3.观察法的基本原则是:全方位原则和求实原则。4.有结构观察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检验阶段。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观察:指有目的地用感观或辅助工具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2.无结构观察法:指研究者不预先设计出观察项目,也不专门探究某一行为,而是观察和记录在研究对象本身及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3.有结构观察法:指观察者在观察前设定所要观察的活动和行为,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反映类型,制定出严格的观察记录表格。三、问答题1.作为科学的观察应具有哪些特点?(1)具有研究目的。(2)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3)科学观察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观察。2.如何才能减少人为的主观观察失误?(1)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2)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3)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3.观察法有哪些局限性?(1)研究者对于环境因素难于控制。(2)只有较少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而大量的观察资料难于数量化。(3)观察研究的样本比较小。(4)观察者难以进入观察环境,接近观察对象。4.在参与观察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1)消除观察对象的戒备心理。(2)尊重并顺应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3)与观察对象共同生活,参加他们的各项活动。(4)参与群体的活动和个别的接触相结合。(5)对被观察者提供帮助以增进互助关系。第八章 文献法一、填空题1.从文献的来源上看,文献包括:私人性文件、公务性文件、宣传性读物。2.文献研究从方法上可分为定性的文献分析和定量的文献内容分析两大类型。3.文献定性研究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摘录、分析文献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说明主题。二、名词解释题1.文献法:指从各类报告、报表等文字材料中寻找值得研究的资料的一种方法。2.直接文献:一般称第一手材料,是由社会事件或行为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3.间接文献:指转手的第二手资料,不是由事件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而是通过目击者的叙述或阅读第一手资料之后所撰写的报告、文章等。4.有结构文献研究:指有预先设计的组织方式和研究提纲,通过对文献中所涉及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量化,验证原来理论假设(观点)的研究方法。三、问答题1.文献研究有哪些优点?(1)可以避免研究者对调查对象本人带来任何影响。(2)可采用较大的样本。(3)所得到的资料质量高、费用低。2.文献的定性研究有哪些特点?(1)注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强调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2)注重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而不过分注意内容的表达形式。(3)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分析的有效性比较强。第九章 试点调查法一、填空题1.试点调查法有实践性、代表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根据试点的手段是否直接作用于被研究对象,可把试点分为直接试点和模型试点。3.根据试点的环境,试点可分为实验室试点和实地试点。二、名词解释题1.试点调查法:指为了取得实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经验,固守一个有代表性的基点,进行一个时期的持续调查,系统地搜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试点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借以指导全面工作的调查方法。2.平行试点:也叫对照试点,指既有试点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一种试点方法。3.连续试点:指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观察或测量,以检验假设的一种试点方法。三、问答题1.试点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1)确定试点目的和试点课题。(2)建立试点假设。(3)进行试点设计。(4)选择试点对象和完备试点环境。2.试点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优点:(1)能直接揭示或确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2)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缺点:(1)难以选择到有充分代表性的试点对象和试点环境。(2)在现场试点中,无法排除非试点因素对试点过程的干扰。第十章 会议调查方法一、填空题1.根据调查者进行调查的方式不同,会议调查可以分为列席旁听型、专门举行型、附带进行型。2.会议调查法的特点是:灵活性强、有效程度高、综合性强、可控性强。3.会议调查方法应遵循缜密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二、名词解释题1.会议调查方法:指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的会议,利用会议的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三、问答题1.会议调查方法有哪些作用?(1)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调查效率。(2)能够使调查对象集中、客观、具体地反映情况,保证了调查的可靠性和全面性。(3)是完善调查手段,增强调查信度和效度的有效形式。2.会议的组织工作大致包括哪些内容?(1)确定出席调查会议人员的标准要求、会议规模、次数及会议主办人员。(2)确定调查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并安排好会场。(3)确定出席调查会议的人员名单。(4)确定会议的主持人。第十一章 资料的整理一、填空题1.可靠性审核一般通过检查资料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信度来确定资料的真伪。2.常用的资料可靠性检验方法有:经验法、逻辑法和资料来源检查法。3.对历史资料加工的常用方法有折算法、调整法、推算法和再分组法。二、名词解释题1.资料整理:指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对社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分组、汇总和再加工的过程。2.汇编:指按调查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编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够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三、问答题1.简述资料整理的意义。(1)是对社会调查工作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深化。(2)是对社会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开始。(3)是社会调查积累资料的需要。第十二章 调查资料的分析一、填空题1.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物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2.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三种。3.理论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的分析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二、名词解释题1.相关系数:指表明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数。2.回归分析:指对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根据大量资料找出合适的数学表达式,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然后进行推断和预测。3.归纳法:指从个别的东西,推导出一般的东西,是从大量的个别事实形成一般性的理论认识的方法。三、问答题1.分析资料阶段的定性分析主要内容有哪些?(1)明确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分门别类进行定量分析。(3)从定性角度验证最初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是否成立。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一、填空题1.撰写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如实反映和记载、描述客观实际的主要阶段。2.根据调查性质的不同,调查报告可以分成叙述性调查报告和分析性调查报告。3.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主题、取舍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和修改定稿等五个步骤。二、问答题1.确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应注意哪些问题?(1)调查报告的主题必须与调查主题相一致。(2)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确立观点并重新审定主题。(3)调查报告的主题不宜过大。2.撰写调查报告在取舍调查材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资料要充分、完整。(2)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3)在调查资料量很大时,在材料分析之前,都要对材料进行取舍。2023-06-06 16:48:583
六西格玛计量值与计数值的区别
定性区别。概念不同。1、概念不同。计数值数据就是通过数数得到的,如用塞规测量孔径判定产品合格或不合格。六西格玛计量值数据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如测量得到的孔径大小。2、定性区别。计数值数据是不连续、离散的,表现为正整数。计数值不符合连续标准的任何测量。六西格玛计量值是连续数据,可描绘成连续的曲线。测量结果形成定比变量或定比指标。2023-06-06 16:49:291
频率是nominal还是ordinal
Nominal,Ordinal, Interval and Ratio分别是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定类变量值只是分类,如性别变量的男女;定序变量值可以排序,但不能加减,如年级变量;定距变量值是数字型变量,减;定比变量值和定距变量值唯一区别是不存在基准02023-06-06 16:49:371
“中位数”与“均值” 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中位数(Median)表示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时,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即针对某个变量,有50%的个案的取值在中位数以下.通俗的讲,样本的所有观测值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中位数的计算时会面临两种情况:当样本数(n)是奇数时,将样本的所有观测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当样本为偶数时,排在中间两个位置上的数值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中位数适用于定序变量,对于定距变量,还是首先对观测值进行分组,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中间那一组的组中值作为变量的中位数.ue004 平均数(Mean)也叫均值,等于样本的所有n个观测值之和除以样本量.假设n个观测值用x1,x2,……x n表示,均值用 x 表示,均值的公式为: 这里公式(2)是针对分组的数据而言,其中X表示某变量的取值,f 表示变量落在某一组中的频数,∑ 表示对所有的值求和(或者对所有的组求和). 平均数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统计量,适用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平均数也是最有“意义”的统计量,它可以看作是数据的“平衡点”或“重心”位置所在.因为中位数在计算时,使用到了所有的数据,所以与众数和中位数相比,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但是平均数受受极端值的影响很大,个别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平均数的熟知的变化,不如中位数和众数稳定.因此当调查的数据分布比较规则,不存在什么极端值,或数据对中心的偏离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平均数是很好的描述统计量;如果存在极端值或分布步偏离比较大时,还必须使用众数和中位数的来补充描述. 众数、中位数、均值都是对变量分布中心的描述,其中均值最为常用.2023-06-06 16:49:441
均值为什么在众数和中位数的右边?
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而中位数是一系列数排列之后,中间的那个,如果是偶数就有两个,倚数就一个,均值是所有数之后的平均数/2023-06-06 16:49:532
“老人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满意程度”这四个变量,分别属于哪一层次的测量(定类定序定比定距)
受教育年限是定比测量2023-06-06 16:50:112
什么是将总体分类定额抽样时,不仅要依据各类在总体中的比重
社会调配研究与方法名词解释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6-12-5 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3. 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4.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普查一般适用于宏观调查。普查又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和性质。但普查往往是对调查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描述,调查内容较缺乏深度。此外,普查规模大、人力、物力、资金消耗巨大。 5.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抽样调查分为概率和非概率两大类,前者是随机抽样,后者是主观抽样。 6.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变量说明了社会现象在规模、质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和程度差异,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精确描述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状况,了解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关系,因此必须使用变量语言,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8.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直接指出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性质或直接说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着什么社会现象或结果。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 9.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即函数式、条件式和差异式。假设是整个调查研究方案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引资料的收集,通往客观真理,因此十分重要。 10.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11.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测量是使社会调查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 12.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 13.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14.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15.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一些社会群体,而个人便是构成这类总体的元素。 16.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 17.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18.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19.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 20.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在文献法独立或主要担纲的调查研究中,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而在其他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研究中,文献法一般特指前两个环节,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和其他调查后资料的整理、分析一并进行的。 21.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22.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整理资料;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23.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是:抽样;确定记录单位;编录。 24.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25.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26.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7.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2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29.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30.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31.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实际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构式观察有些类似于问卷调查,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但它缺乏弹性,而且比较费时。 32.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并没有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具体的观察内容与要求;也不是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到观察现场去根据当时环境和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的调整。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而且简便易行,因此最为常用。但非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材料分散在许多方面,也没有制定适于量化的观察结构,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它主要用于对观察对象的定性分析。 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 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的形式,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长期观察,从大量现象中逐步概括出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34.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35.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36.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是有一定结构的,即不仅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有较严格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实验结果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实验法按照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分类。 37.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38.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39.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对象完全匹配,并要求实验环境基本相同,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它能够将实验效应与外来非实验效应区分开来,从而使实验结论更为客观和准确,这一点明显优于单一实验组设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0.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41.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42.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另外,很多文字资料,在经过了审核、分类并赋予一定数值之后,也转化成了数据资料。定量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43.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44.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它是当前最流行、最受重视也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46.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47.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23-06-06 16:50:181
spss测量为什么不显示度量标准
打开spss统计软件,依次点击分析、比较均值。平均值。随后出现平均值窗口,将性别放入自变量列表框中,将血糖放入因变量列表框中。点击选项,出现平均值,选项窗口。将需要计算的统计指标选入右侧单元格统计框中,本例选中平均值、个案数、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方差、标准差统计量,点击继续。在SPSS中,每一个变量都有一个度量标准,这些度量标准说明变量的含义和属性,会对后续的分析产生影响。名义表示定类变量,定类变量表示事物的类别,只能计算频数和频率,各类别之间没有大小、顺序、等级之分。定类变量的数据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字符。序号表示定序变量,定序变量表示事物的顺序或等级,可以排序或比较优劣,可以计算频数和累计频率,定序变量的数据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字符。度量表示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这两类变量可以明确的表示事物之间的差值,拥有非常多的数据线信息,也是高级的测量水平,在统计分析中主要参与加减乘除的算术运算,其数据内容往往是数值。2023-06-06 16:50:251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笔记(12)
第五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含义 一、测量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称为测量。其作用在于准确地描述事物现象的类型、性质、状态,并对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精确度量与比较。 2.任何测量都具有三个条件: 测量客体,其属性和特征是测量的主要内容;数字或符号;法则(即测量规则) 3.社会测量的两个特点: 与自然科学相比较,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其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均较低。 社会测量不仅是数量化的,也可以是类别化的。 第二节 测量的尺度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测量层次的分类法,即有四种类型的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与这四种尺度相对应,社会研究所要测量的变量可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一、定类尺度 也称为类别尺度、名义尺度,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不能作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而只能作“是”或“否”这样一些回答。 二、定序尺度 1.也称等级尺度、顺序尺度,定序尺度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2.在人们的心理测验或态度测验中对某一事物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都是定序尺度的测量。 3.它不仅能区别异同,而且能确定其大小,可用数学符号“>”或“<”来表示。 第三节 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意义 1.社会指标能提供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题、预测社会趋势,是对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为系统、科学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 2.首先提出社会指标的概念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鲍威尔。 二、社会指标简介 1.社会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社会生活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上不包括经济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经济以外的主要的社会现象。 2.关于社会指标体系的文献资料: 联合国1979年编制的《发展中国社会统计的改进:概念、体系和方法》 日本统计局1980年编的《社会生活统指标》。 苏联中央统计局埃杰尔马的《社会统计的现实问题》 我国在1983年编制《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关系) 1.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区别及联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对社会生活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功能;而调查指标是指具体的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籍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社会指标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而制定从来的,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主要指数量指标;而调查指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从来的,主要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衡量,包括衡量数量差异的指标,也包括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物)。 二者都用于衡量社会现象。 2.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包括: 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由范畴演绎出概念,再由概念演绎出变量,并以各种类型的指标予以指示。 以经验分析为基础,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分类事项和度量指标,用以指示社会现象。2023-06-06 16:50:321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综合练习第一章 绪 论一、填空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状态、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2.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体系,它包括如下阶段:一是选择课题;二是设计研究方案;三是收集资料;四是整理与分析资料;五是解释调查结果以及检验调查结论。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理论基础和具体科学原理。4.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整体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2.系统:指事物构成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存在而组合的有机整体性。三、问答题1.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1)关于社会调查研究及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刻。(2)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结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3)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也更加完备和科学,使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提高。(4)为了使社会调查研究中主观意愿成分减少,就需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5)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提高。2.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要从具体情况出发。(2)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3)充分占有客观资料,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系统性原则包括哪些内容?(1)要注重对象的整体性。(2)在界定系统的界限时应明确清晰。(3)要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联系。(4)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把系统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与自然历史一致的过程。(5)注意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作用?(1)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2)为正确制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3)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2.人口构成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区域范围来讲,主要有社会中的个人、初级群体、组织、阶级阶层、民族、社区等。4.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来划分,调查类型可以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三种。5.描述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性研究。6.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7.社会调查依时序划分可分为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两种类型。8.社会调查按照研究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9.社会调查按照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类型。10.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变量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的四种变量,层次最低的是定类。11.概念或命题的操作化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12.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13.信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调查手段的信度,二是所取得的资料的信度。14.信度和效度是判断调查方法和手段的两个重要条件。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关系、按着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2.阶层:指同一经济地位的人们,根据他们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呈现出的分层。3.社区:指由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人们结合的社会共同体。4.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者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5.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6.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7.抽样调查: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8.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9.定序变量:指变量的取值(即变量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凡属于等级或次序上有区别的变量均为定序变量。10.操作化: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11.信度:指调查中所运用的手段和取得的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12.效度:指调查方法、手段和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三、问答题1.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道德社会化,即人都要学习和适应社会对人伦关系等规范,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2)性别社会化,即按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的人都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3)政治社会化,即个人取得政府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权的过程。(4)民族社会化,即个人成为这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意识,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过程。2.社会组织有哪些共同的特征?(1)具有固定的目标。(2)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3)具有更严格的规范。(4)具有更稳定的结构。3.定性研究有哪些优点?(1)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取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2)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3)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4.定量研究有哪些特点?(1)在实地搜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2)在对样本研究中,定量研究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3)定量研究是为了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个要素之间量的关系。5.简述命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地位。(1)命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它规定了调查研究的方向。(2)规定了收集资料的范围。(3)科学、准确地表达了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或概念。6.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初步假设?(1)调查研究的范围比较窄,调查研究的问题较为深入的专门问题时。(2)在一些解释性调查研究和预测性调查研究中,应进行假设。(3)所调查内容较为复杂而现有资料和现象模糊不清时,也应进行假设。7.简述操作化的作用。(1)可以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2)可以使概念或命题量化,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避免了分析的片面性。(3)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建立在量的基础上,可以使定性分析避免主观臆断。8.影响资料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调查者本身的问题。比如,对调查方法不甚了解,或调查不深入细致,或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或带着框框去寻找材料,甚至人为地编造材料。(2)调查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存在问题。比如,调查方案、方法设计的质量差,语言表达不清晰等。(3)被调查者由于种种原因,对调查采取不合作的态度。(4)进行调查时环境对被调查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资料处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和偏差。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一、填空题1.课题的提出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2.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提出的。3.调查研究类型可以分为:描述型调查、比较型调查、因果解释型调查、评价型调查等。4.调查研究目的的陈述形式有:条件式、差异式等。5.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有: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二、名词解释题1.描述型调查:指通过调查,反映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一种调查类型。2.比较型调查:指把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差异比较以认识研究对象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3.因果解释型调查:指研究被调查对象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因果关系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4.评价型调查:指对所研究的事物得出社会价值属性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三、问答题1.从理论方面提出课题有哪几种情况?(1)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2)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选择课题进行研究。(3)证明某一理论的适用范围选择课题进行研究。(4)对原有理论产生怀疑,为了否定或部分否定这个理论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5)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回答。2.选择应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大体上有哪些情况?(1)为制定政策进行调查研究。(2)为了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而进行调查研究。(3)为了制定规划或计划进行调查研究。(4)为了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行调查研究。3.确定课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课题的确定取决于社会的各种需要。(2)要考虑课题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3)要考虑课题的范围。(4)要考虑课题成果的大小。4.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1)查阅文献。(2)咨询活动。(3)研究几个启发性的实例。第四章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一、填空题1.在全面调查中,可以按照调查的次数和周期分为一次性普查和经常性调查。2.在非全面调查中,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中选择的调查单位不同分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两类。4.经常性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5.信息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全国性的信息系统、专业性的信息系统、地方性的信息系统。6.从本质来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7.个案调查的步骤一般可分为立案、资料搜集、诊断、治疗四个阶段。二、名词解释题1.普查:指为了某种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手段。2.经常性调查: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算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调查。3.典型调查:指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4.抽样调查:指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要研究的对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行调查,取得资料,并用以推算总体单位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5.简单随机抽样:指将所有总体单位事先不加任何选择或处理,任其自然位置从中任意抽取预定的单位个数作为样本的一种方法。三、问答题1.普查有哪些特点?(1)时间性极强。(2)调查资料全面,但不够深入细致。(3)人力、物力、资金耗费大。2.普查的组织原则有哪些?(1)普查的调查时间必须统一规定。(2)调查期限不宜过长。(3)调查项目一经统一规定,不得任意改变或者增减。(4)为了使资料有连续性、可比性,普查应定期举行,以利于分析。3.一个较好的信息系统应该具备哪些优点?(1)适用性。即适应使用者的需要。(2)准确性。能准确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3)快速性。能及时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4)经济性。建立一个系统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花费的费用应该最少。(5)广泛性。使用者能从信息系统得到多方面的信息。(6)延拓性。信息系统应能不断延伸,拓展,使最新信息不断进入其中。4.典型调查有哪些特点?(1)从本质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2)从选择数量看,典型调查是一种小型调查。(3)从调查的具体方法看,典型调查是一种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4)从调查结果看,典型调查是一种侧重于定性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5.典型调查有哪些局限性?(1)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干扰。(2)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手段。(3)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不易统一。 (4)只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对象。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2)根据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的数量特征。(3)抽样估算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7.类型抽样时划分类型应注意哪些问题?(1)划分类型要科学,类型之间应有清楚的界限。(2)类型的数目不易过多,以免失去类型的特点。(3)必须知道各类中的单位数目,以便确定在各类中抽取的样本单位的数量。第五章 问卷调查法一、填空题1.问卷调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范围宽,二是有利于定量统计分析。2.问卷的基本构成是:问卷的题目、调查与填表说明信、主要内容、调查实施情况记录等四个部分。3.问卷语句的类型有三种,即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和假设提问。4.问卷问题的回答方式有两种:即开放式和封闭式回答。5.通常在比较大规模调查时,其正式问卷一般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为辅。二、名词解释题1.问卷调查法: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目的设计的问题,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2.调查说明信:指在问卷的卷面上给填写者的简明短信,用意是通过说明此项调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消除对方的顾虑和紧张,争取被调查者的支持与合作。3.开放式回答:指设计者不提供具体答案让回答者选择,而是回答者没有范围控制的自由回答。4.封闭式回答:指问卷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再提供一定范围的若干可供回答人选择的答案,由其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确定。三、问答题1.问卷的问题从内容上可以分成哪几种?(1)关于事实的问题。如:年龄、性别、职业等。(2)关于行为的问题。(3)关于原因或理由的问题。(4)关于态度或情感的问题。(5)关于环境的问题。2.调查实施情况中应该记录哪些内容?(1)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可供参考的重要情况和问题。(2)访问后的效果评价。(3)调查复核后发现需要进一步复查和修正的项目等。3.问卷的语句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必须围绕调查主题设计。(2)语句中所运用的概念要明确、具体,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或一词多义的概念。(3)必须杜绝造成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产生歧义的概念,一面造成同一概念不同的理解。4.问卷调查中对敏感性问题应该作哪些技术性处理?(1)提问可假定敏感性问题有多种回答形式,使回答者放弃一些顾虑。(2)淡化敏感性,指出某些行为、态度或观念带有普遍性。(3)用尊敬的口吻称谓社会地位比较低的阶层和职业。5.编排问卷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先问容易回答的问题。(2)敏感性问题放在问卷的较后部分。(3)开放性问题应该放在问卷的最后面。(4)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5)有时为了帮助回答者回忆和联想,可先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6)尽量使问卷在问题的形式、长度、回答的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第六章 访谈法一、填空题1.一般访谈也称初步访谈,此类访谈有一套完整的访问提纲,目的为了验证一种假设理论或政策。2.深度访谈希望发现一些新的要素,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探索性研究。3.访谈法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回复率高、控制性较强等。4.实施个别访谈大致分为四个步骤:进见、建立融洽关系、正式访谈、告别。二、名词解释题1.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提供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2.访谈技巧:指在进行访问时,以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取得被访者的信任与合作,以获取真实可信的资料。三、问答题1.进行集体访谈搜集资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要对参加访谈的人进行选择,参加者应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代表性。(2)参加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7-8人为宜。(3)要注意造成访谈气氛,让被访者由轻松的漫谈逐步地转入正题。(4)要注意控制访谈人的相互影响及方向。2.访谈法有哪些不足之处?(1)访谈费时费力,不能大规模地进行。(2)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都可能在访谈中出现偏见与错误。(3)常常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3.如何与被访者建立融洽的关系?(1)发掘被访者的优点。(2)真诚地关怀被访者。(3)以被访者关心的事为话题。4.在有结构访谈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使用统一的访问提纲。(2)要按照顺序提问题。(3)要始终采取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4)要尽量保证一次完成。5.访谈者自身应该具备哪些品德修养?(1)诚实的品质与一丝不苟的精神。(2)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适应能力。(3)开朗的性格和勤奋的工作态度。6.被访者不愿合作有哪些原因?(1)被访者对访问感到迷惑和不理解。(2)被访者对访谈的内容不感兴趣。(3)被访者无暇费时接受访问。第七章 观察法一、填空题1.从研究者的观察方式来划分,观察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两种类型。2.从研究者在观察中扮演的角色来说,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3.观察法的基本原则是:全方位原则和求实原则。4.有结构观察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检验阶段。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观察:指有目的地用感观或辅助工具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2.无结构观察法:指研究者不预先设计出观察项目,也不专门探究某一行为,而是观察和记录在研究对象本身及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3.有结构观察法:指观察者在观察前设定所要观察的活动和行为,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反映类型,制定出严格的观察记录表格。三、问答题1.作为科学的观察应具有哪些特点?(1)具有研究目的。(2)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3)科学观察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观察。2.如何才能减少人为的主观观察失误?(1)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2)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3)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3.观察法有哪些局限性?(1)研究者对于环境因素难于控制。(2)只有较少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而大量的观察资料难于数量化。(3)观察研究的样本比较小。(4)观察者难以进入观察环境,接近观察对象。4.在参与观察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1)消除观察对象的戒备心理。(2)尊重并顺应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3)与观察对象共同生活,参加他们的各项活动。(4)参与群体的活动和个别的接触相结合。(5)对被观察者提供帮助以增进互助关系。第八章 文献法一、填空题1.从文献的来源上看,文献包括:私人性文件、公务性文件、宣传性读物。2.文献研究从方法上可分为定性的文献分析和定量的文献内容分析两大类型。3.文献定性研究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摘录、分析文献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说明主题。二、名词解释题1.文献法:指从各类报告、报表等文字材料中寻找值得研究的资料的一种方法。2.直接文献:一般称第一手材料,是由社会事件或行为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3.间接文献:指转手的第二手资料,不是由事件的直接参与或接触者撰写的,而是通过目击者的叙述或阅读第一手资料之后所撰写的报告、文章等。4.有结构文献研究:指有预先设计的组织方式和研究提纲,通过对文献中所涉及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量化,验证原来理论假设(观点)的研究方法。三、问答题1.文献研究有哪些优点?(1)可以避免研究者对调查对象本人带来任何影响。(2)可采用较大的样本。(3)所得到的资料质量高、费用低。2.文献的定性研究有哪些特点?(1)注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强调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2)注重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而不过分注意内容的表达形式。(3)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分析的有效性比较强。第九章 试点调查法一、填空题1.试点调查法有实践性、代表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根据试点的手段是否直接作用于被研究对象,可把试点分为直接试点和模型试点。3.根据试点的环境,试点可分为实验室试点和实地试点。二、名词解释题1.试点调查法:指为了取得实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经验,固守一个有代表性的基点,进行一个时期的持续调查,系统地搜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试点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借以指导全面工作的调查方法。2.平行试点:也叫对照试点,指既有试点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一种试点方法。3.连续试点:指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观察或测量,以检验假设的一种试点方法。三、问答题1.试点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1)确定试点目的和试点课题。(2)建立试点假设。(3)进行试点设计。(4)选择试点对象和完备试点环境。2.试点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优点:(1)能直接揭示或确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2)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缺点:(1)难以选择到有充分代表性的试点对象和试点环境。(2)在现场试点中,无法排除非试点因素对试点过程的干扰。第十章 会议调查方法一、填空题1.根据调查者进行调查的方式不同,会议调查可以分为列席旁听型、专门举行型、附带进行型。2.会议调查法的特点是:灵活性强、有效程度高、综合性强、可控性强。3.会议调查方法应遵循缜密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二、名词解释题1.会议调查方法:指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的会议,利用会议的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三、问答题1.会议调查方法有哪些作用?(1)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调查效率。(2)能够使调查对象集中、客观、具体地反映情况,保证了调查的可靠性和全面性。(3)是完善调查手段,增强调查信度和效度的有效形式。2.会议的组织工作大致包括哪些内容?(1)确定出席调查会议人员的标准要求、会议规模、次数及会议主办人员。(2)确定调查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并安排好会场。(3)确定出席调查会议的人员名单。(4)确定会议的主持人。第十一章 资料的整理一、填空题1.可靠性审核一般通过检查资料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信度来确定资料的真伪。2.常用的资料可靠性检验方法有:经验法、逻辑法和资料来源检查法。3.对历史资料加工的常用方法有折算法、调整法、推算法和再分组法。二、名词解释题1.资料整理:指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对社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分组、汇总和再加工的过程。2.汇编:指按调查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编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够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三、问答题1.简述资料整理的意义。(1)是对社会调查工作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深化。(2)是对社会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开始。(3)是社会调查积累资料的需要。第十二章 调查资料的分析一、填空题1.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物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2.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三种。3.理论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的分析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二、名词解释题1.相关系数:指表明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数。2.回归分析:指对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根据大量资料找出合适的数学表达式,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然后进行推断和预测。3.归纳法:指从个别的东西,推导出一般的东西,是从大量的个别事实形成一般性的理论认识的方法。三、问答题1.分析资料阶段的定性分析主要内容有哪些?(1)明确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分门别类进行定量分析。(3)从定性角度验证最初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是否成立。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一、填空题1.撰写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如实反映和记载、描述客观实际的主要阶段。2.根据调查性质的不同,调查报告可以分成叙述性调查报告和分析性调查报告。3.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主题、取舍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和修改定稿等五个步骤。二、问答题1.确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应注意哪些问题?(1)调查报告的主题必须与调查主题相一致。(2)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确立观点并重新审定主题。(3)调查报告的主题不宜过大。2.撰写调查报告在取舍调查材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资料要充分、完整。(2)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3)在调查资料量很大时,在材料分析之前,都要对材料进行取舍。2023-06-06 16:50:413
区间尺度与比例尺度的区别
因为房间的数目和在职位上呆的时间都存在等于0的情况,“定距型数据是数字型变量,可以求加减平均值等,但不存在基准0值,即当变量值为0时并不是表示没有,如温度变量,当温度为0时,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这样温度就为定距变量,而不是定比变量”,总体来说比例尺度的数据要更多。2023-06-06 16:50:591
统计学中定量、定序、定距、定比四种尺度,按照计量精确程度,由高到低如何排序?
按照计量精确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定比尺、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类尺度。【释义】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解释】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2023-06-06 16:51:071
什么是电价的定量定比
同一个计量电表下的用电负荷性质可能不同(比如既有民用电,又有商业用电),电价也不同。因此在签署供用电协议时,为将来计算电价和电费,会对不同性质用电电量或所占例进行约定。协议电量也是约定某种用电量的意思。所谓定量,就是约定一定的用电量为某一种用电性质(也有可能是几种)剩余电量就是另一种或最后一种用电量,这种一般在种类少、用电负荷小时采用。所谓定比,就是不约定具体量,而对各种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进行约定,此种一般在负荷种类多,用电量大时采用。2023-06-06 16:51:173
定序变量存在顺序意义
定序变量是根据一种变量顺序而言另一种变量的排列顺序的猜测。定序变量是变量的一种,区别同一类别个案中等级次序的变量。定序变量能决定次序,也即变量的值能把研究对象排列高低或大小,具有>与<的数学特质。它是比定类变量层次更高的变量,因此也具有定类变量的特质,即区分类别(=,≠)。例如文化程度可以分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工厂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年龄可以分为老、中、青。这些变量的值,既可以区分异同,也可以区别研究对象的高低或大小。但是,各个定序变量的值之间没有确切的间隔距离。比如大学究竟比高中高出多少,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距离和初中与小学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常是没有确切的尺度来测量的。定序变量在各个案上所取的变量值只具有大于或小于的性质,只能排列出它们的顺序,而不能反映出大于或小于的数量或距离。定序变量的测量工具:测量定序变量相关的系数主要有(Gamma系数)、(dy系数)、(肯德尔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扩展资料定类变量又称“定类尺度”。根据定性的原则区分总体各个案类别的变量。例如,人的性别可区分为男性与女性两大类,居住地可分为农村、城市、县乡镇三类。设计定类变量的各个类别时,应当符合周延互斥性的原则,例如,性别分为男、女两类,它既概括了人的性别的全部类别,同时类别之间又具有互斥性。定类变量在形式上还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所谓对称性,是指A对B的关系,亦即为B对A的关系。所谓传递性,即:如果A=B,并且B=C,那么A=C。结合起来就是如果A与B同类,则B与A也同类;如果A与B同类,并且B与C同类,则A与C必定同类。2023-06-06 16:51:291
定量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这四种尺度,按照计量精确程度,由高到低如何排序?
按照计量精确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定比尺、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类尺度。【释义】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解释】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2023-06-06 16:51:492
跪求好心人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考试答案。会追加赏分
二、名词辨析题(给每个名词找到恰当的解释,并归纳该解释的关键词一个)社会研究P2 社会研究方法P4 探索性研究P28 描述性研究P29理论定义P48 操作化定义P49 抽样单位P71 抽样框P71观察法P119 结构式观察P124 双盲实验P177 实验室实验P181 开放式问题P192 资料的整理P209 逻辑审核P213 相关P249 统计推论P264 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P274三、理论应用题(其中有比较题型,也有应用题型)1、试从前提条件和分析目的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三种不同的社会研究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P28-292、试从共同点和各自的不同点这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不同的社会研究分析单位(群体、组织、社区)。P35-363、试从以下四项指标(类别、次序、距离、比例)分析比较四种测量层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的数学特征。P62-634、试从最主要的优点和最主要的缺点这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以下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P101-102;120;143-144;1655、识别例题中的分析单位并说明该分析单位属于社会研究五类常用分析单位中的哪一类?(需用到的理论知识: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五类分析单位P35-36)6、结合不同的实际变量实例,判断各个实际变量实例分别适用哪种社会测量层次来形容。(需用到的理论知识: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P62-63)7、针对某个抽样事件,分别明确不同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中的抽样单位与抽样框。(需用到的理论知识:抽样单位、抽样框P71 )8、请为下列开放式问题分别建构一个能在问卷里使用的封闭式问题。(需用到的理论知识: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P192)三、实例分析题1、关于常用操作定义设定方法的实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论知识:操作定义的设定方法P49-50)2、关于测量质量评估常用概念的实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论知识:信度、效度P64-68)3、关于文献法中内容分析法的实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论知识:文献法的概念P101;社会研究者对非私人文献常用的分析方法P103——其中重点掌握内容分析)4、关于问卷法的实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论知识:问卷的结构P186;问卷中问题的类型P188;答案的形式P194)2023-06-06 16:51:562
qca定性比较分析是什么?
qca定性比较分析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理论集合研究方法。它强调通过实证资料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对话,从小样本数据中建构出研究议题的因果性关系。 这是基于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的分析,即从集合而不是相关的角度考察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并使用布尔代数算法形式化人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过程。QCA尝试超越传统的个案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事件发生的成因以及内部生成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性关系组合,试图解释促成事件产生的关键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激发事件产生的复杂的成因组合,以期深化对事件产生的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解。qca定性比较分析的优势(1)对于样本规模的要求不高:在15-80个样本规模上都可以运用。(2)在变量主要由二分,定类和定序等形式组成的中小规模样本的研究中,QCA具有较大的优势。(3)由于QCA对样本量的要求不高(只要在12-15个样本之上),所以研究者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对总样本进行多次细分,形成不同的子样本级,从而得出更为精细和有趣的结论,也使得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符合情理,并且使之后的研究更具有目的性。(4) 从根本上说,QCA能充分分析社会现象的多样性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它能提供不同的因素组合对结果的影响作用,以便于研究者更深入地挖掘变量与结果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方向。2023-06-06 16:52:231
定比量表的计量层次要高于定距量表,对吗
您说的不太清楚。作为远传只是一种功能,作为一种数据读取的一种方式。我只能说目前国家比较认可的是热量表。所以合适不合适,就不存在了。2023-06-06 16:52:392
51单片机中如何定义比较大的数组变量 比如 char[1024][10]
定义这种大的数组,你首先得有这么大的RAM才可以,不然肯定不好用。内部地址空间就别想了,肯定是放在外部。如果是常数数组,可以定义到代码里面,code char cc[1024][10],这种程序只能读,不能改,像字库点阵一般用这种。如果有足够的外部RAM,xdata char xx[1024][10]; 这是把数组定义到外部RAM,需要用MOVX访问。2023-06-06 16:52:541
c++中a!=0与a=!0有什么区别
a != 0 是逻辑运算, a =!0 则是一个赋值运算加一个逻辑非运算, !0 = 1, 第二个式子结果为1; 第一个式子如果a是0,那么结果为1,反之为0.2023-06-06 16:53:0213
求spss统计方法…两组变量比较,但两组中都有几个量是〈3,没有确切的值,而大于3的值都是确切值,
附上数据吧2023-06-06 16:5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