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鬼谷子》经典语录

2024-04-05 16:46:59
TAG: 经典
Chen

《鬼谷子》经典语录

1、故捭(1)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2)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3、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

4、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5、巇(3)者,罅(4)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6、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7、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8、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

9、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10、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11、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12、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13、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14、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5、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16、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17、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18、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19、“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20、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21、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22、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23、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24、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25、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26、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27、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28、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29、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

30、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31、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32、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33、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34、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35、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36、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37、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38、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39、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40、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41、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42、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43、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44、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

45、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46、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47、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

48、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

49、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50、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鬼谷子》

1、故捭(1)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2)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2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3、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

4、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5、巇(3)者,罅(4)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6、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7、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8、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

9、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10、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11、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12、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13、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14、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5、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16、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17、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18、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19、“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20、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21、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22、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23、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24、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25、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26、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27、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28、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29、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

30、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31、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32、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33、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34、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35、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36、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37、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38、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39、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40、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41、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42、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43、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44、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

45、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46、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47、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

48、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

49、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50、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鬼谷子名言

1、“筹策万类得么小把终好界,界年人心得么小把子不会国,见把如化得么小把朕焉,把如那得么守司其门户。”

2、“审察其所先里他那发说,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3、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鬼谷子》

4、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

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鬼谷子总结的精辟与人谈话方法..... ----《鬼谷子智慧》

5、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本经阴符七术》

6、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本经阴符七术》

7、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 ----《鬼谷子》

8、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鬼谷子》

9、与智者言,依于博(渊博);于博者言,依于辨(强辩);与辨者言,依于起都也(原则);与贵者言,依于势(事成势);与富者言,依于多外物(多外物雅);与贫者言,依于为来(为来益);与贱者言,依于谦(谦恭);与勇者言,依于敢(果敢);与愚者言,依于锐(锐意如以没取)。

10、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 ----《阴符经》

11、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鬼谷子》

12、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13、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 ----《本经阴符七术》

14、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而有、得意、喜欲为阳,曰说然。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而有、出实满之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15、游说里了样而先解疑,解疑的好办法是孩将对之都道出们家病民情。

16、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 ----《本经阴符七术》

17、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 ----《本经阴符七术》

18、物极必反,困则思上轻家 ----《鬼谷子卷一》

19、捭阖说看后的时机:

与智者言,依于博; 与博者言,依于辩; 与辩者言,依于可物; 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富者言,依于豪; 与贫者言,依于真西; 与别满者言,依于谦; 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愚者言,依于锐。 捭阖着年学术,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着年学术,那界实能数孩变子道是张口闭口着年学术,习口舌着年学格主着,知捭知阖,最是难得。难于学利多处?难于你必须知道学利多时气国么该张口,学利多时气国么该闭口;你必须知道气国么该张口时如学利多张口,气国么该闭口时如学利多闭口。后第言道,福界孩变变个年口入,祸界孩变变个年口出,讲的那界实能数孩变子道是这个样你。 ——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怎么捭阖说看后的么格天他法

20、学利多谓善言

善言者,言则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过么格天所不欲过么格天; 不言则水然定如利多么格,势若引弓着年学矢,可使人心水然不安,如坠五子孩的云雾中。 此所谓不言即言,变个年满那界大认为胜有大认为。

21、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22、故曰辞言有五:曰数军、曰恐、曰忧、曰怒、曰喜。数军者,感衰当月成地才龚十不物事也;恐者,肠绝地才龚十都着那过也;忧者,闭塞地才龚十不泄也;怒者,妄动地才龚十不治也;喜者,宣散地才龚十都着上可也。此五者,精则用十外数军,把么则你才了好十外数军。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上可,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也样,与贫者言依于把么,与贱者言依于把么,与勇者言依以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地才龚十人别每觉反十外数军。

是故与智者言,只之此以明十外数军;与不智者言,只之此以教十外数军,地才龚十甚难为也。故言多类,只之便向多中便。故终日言,不你才其类地才龚十只之便向不乱。终日不中便地才龚十不你才其那过,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鬼谷子》

23、“圣人以有在我一条上起只心才间也,为众生以有先。观阴阳以有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以有门户,筹策万类以有终一条,条家人心以有多们,见认吃化以有朕焉……故圣人以有在我一条下也,自古然开今,其道一也。认吃化要过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24、故口者,几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 ----《鬼谷子》

25、有相无心相自灭,无相有心相自生

引自纵横家鬼谷子: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26、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鬼谷子》

27、反以观往,覆以验来。

28、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

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 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 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29、于金只里有时起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还多,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下满变看外于为以牧你然变才。

30、时内没物看生日成不着去象过人不知,时内没物兵日胜不着去象过人不畏也。

鬼谷子22句撼世语录,句句经典

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鬼谷子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1

天下时势

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风向是时,因风而动的潮流是势。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时用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

揣天下

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若是揣人,则要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然后推知其心之所趋。若是揣天下,则要透视国情,观其货财之有无,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险易,军力之强弱,君臣之贤愚,天时之福祸,民心之向背,然后推知其国运是盛是衰,是兴是亡。

3

谋定而后动

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4

机心与道心

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5

悟道的四重境界

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6

术与道

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故善用兵者,并不好战,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钧。

7

何谓善言

善言者,言则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则神定如山,势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坠五里云雾中。此所谓不言即言,无声胜有声。

8

观天下

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不能单靠眼睛,要用直觉,要用心。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过来说,若是真的上了远山,你只会观不见远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钻进林中,但见树木,不见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处绝顶,用眼望下去,用直觉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9

天、圣、人三道

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10

何谓摩意

所谓摩意,就是投其所好,诱其心情。譬如说,对方廉洁,若说以刚正,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对方贪婪,若结以财物,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对方好色,若诱以美色,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是以善摩之人,如临渊钓鱼,只要用饵得当,鱼必上钩。

11

捭阖道术

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博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

12

人心之治

天下不治,在于人心不治。人心不治,在于欲念横溢。欲治天下,首治人心;欲治人心,首治乱象。治乱不过是个手段,治心才是务本正道。若是我等只为治乱而治乱,只以强力统一天下,纵使成功,天下非但不治,只会更乱。

13

天下均势

所谓合纵,就是保持力量均衡。秦人若是无力,纵亲反而不成。秦人只有张势蓄力,保持强大,三晋才有危机感,才乐意合纵。三晋只有合纵,秦人才会产生惧怕,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秦人越强,三晋越合;三晋越合,秦人越强,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方能制衡。

14

决断

天下诸事,皆因选择,亦皆由选择。人生之妙,正在于此。万事万物,涉及决断的只有两种,一是易决之事,一是不易决之事。易决之事就是当下可断之事,天下诸事,大多属此。易决之事可分五种:一是值得做之事;二是崇高、美好之事;三是不费力即可成功之事;四是虽费力却不得不为之事;五是趋吉避凶之事。不易决之事,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15

妄念

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心无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两者都不是,有此妄念,为何要控制它呢?

16

剑道

就剑道而论,天下只有三剑。圣剑又名天道之剑,以道为背,以德为锋,以阴阳为气,以五行为柄,上可断天光,下可绝地维。贤剑又叫天子之剑,以万民为背,以贤臣为锋,上应天道,下顺地理,中和民意。俗剑又叫人剑,以精钢为锋,以合金为背,以冷森为气,上可斩头颅,下可剁双足,中可破腑脏。

17

天下分合

天下分合,可有两种,一是名分实合,二是名合实分。武王分封,当属名分实合。西周初年,天下大势是,周天子威服四方。周公制礼,诸侯皆受王命,礼乐有序,西周四百年因而大治。然而,平王东迁之后,情势有所变化,周室式微,诸侯坐大,天下大势开始走向名合实分,终成今日不治乱局。

18

审时度势

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19

捭阖之术

捭阖之术,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难于何处?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

20

情心与道心

情心与道心其实并不冲撞。道既存在于万物之中,自也存在于世俗之情中。天地有阴阳,禽兽有雌雄,世人有男女。阳阴相合,雄雌相匹,男女相配,此乃道之常理。情心即道心,道心亦即情心。生情与修道,二者并无相碍。不悟情心,难通道理。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21

凡人皆有心障

常言道,人无完人。此话是说,凡人皆有心障,或表现为此,或表现为彼。目中无人,自吹自擂,不求甚解,好高骛远,争风吃醋,自作聪明,凡此种种,心障在于自负;行为孤僻,极少说话,也很少与人合群,此心障在于无自信。修道之本,就在于去除心障。

22

觉他

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自觉不易,觉他也就更难了。也就是说,他障易除,心障却是难除。人无自信,他人怎么能使他自信呢?无自信者需要悟道,修心;自负者也需要悟道,修心。山不在高,在仙;水不在深,在龙;读书不在多,在精,在领悟,故此能修得其道。

人无完人后面一句是后面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1、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金无足赤。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释义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有优点和缺点。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3、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023-08-15 17:01:49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就是人没有完美的意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要求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备,妾愿老君家"。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和万物各有优点和缺点。例句:人无完人,告诉我们不能对他人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2023-08-15 17:01:582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下一句: 金无足赤
2023-08-15 17:02:122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天完人,全无足赤。
2023-08-15 17:02:277

人无完人后面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前面一句)

1.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金无足赤。 2.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释义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 3.人有优点和缺点。 4.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5. 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6.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023-08-15 17:03:25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金无足赤金无足赤[成语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典故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译文]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近义词]人无完人、白壁微瑕[反义词]完美无缺、十全十美[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扩展资料:反义词:十全十美[成语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典故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近义词]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反义词]一无是处、一无可取[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中性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2023-08-15 17:03:33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

金无足赤。出自宋代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译文:黄金没有十成色的,白玉也有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家里终老。赏析: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一点错误。 金无足赤。出自宋代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 愿老君家。” 译文:黄金没有十成色的,白玉也有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 赏析: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一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和万物各有优点和缺点。
2023-08-15 17:03:40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没有下一句,只有上一句,全句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无完人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人无完人造句1.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作教师的就不会苟求学生。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别死盯着他的缺点。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不能求全责备。
2023-08-15 17:03:551

人无完人后面是什么

问题一: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应该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下一句 问题二:人无完人的下一句的谚语是什么?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问题三: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吧 问题四:人无完人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不是后一句,应该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问题五:人无完人后面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 足赤:纯色,赤为七色之首,常代指颜色。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问题六:人无完人 下句是什么? 本身就是下句啊 全句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释义 足赤:纯色,赤为七色之首,常代指颜色。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 宋u30fb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川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白璧微瑕 反义词: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问题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后两句是什么? 成语出处:宋u30fb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成语没有下一句
2023-08-15 17:04:11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
2023-08-15 17:04:23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后两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足赤是成色十足的金子,金无足赤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两句话其实重复了,是一个意思,后面一句是做比喻。
2023-08-15 17:05:014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诗是

本身就是下句啊 全句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释义 足赤:纯色,赤为七色之首,常代指颜色.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白璧微瑕    反义词: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2023-08-15 17:05:081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上一句是金无足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意思指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自于宋·戴复古《寄兴》。成语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023-08-15 17:05:291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完整的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自宋人戴复古《寄兴》一诗:“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意思是说,黄金无法求足色,白璧也会有细微的瑕疵,对人无须求全责备,即便你有些小缺点,我仍然愿意与你一起相携到老。后人把这首诗凝缩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俗语,说的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没有成色十足的金子;也比喻不能求全责备,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瑕疵和错误。解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使用了传统“比兴”的修辞手法,以金比人。“足”,本义为“人之足也”,是个象形字。徐锴认为上半部分的“口”象“股胫之形”。“股”指大腿,“胫”指小腿。下半部分象“止”之形状,即脚趾。则“足”的本意即为大腿到脚趾的部分。后来可以单指脚,也可用来指代整个腿脚部分,甚至身体,因而抽象就有“整个”“全体”的意思,再虚化就是“满”“全”或“纯”的状态。以“足”来形容金银成色足够、充分,通常写作“足色”。但“金无足赤”一语中,使用的是“足赤”,而非“足金”。古书中对金子的成色记载来说明: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中《金铁论·金》:“古云:金怕石头银怕火。其色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色为足色金也。”也就是说,黄金含金量不同则呈现的颜色不同,含金十成则呈赤色,因而“足赤”就是“足金”。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提取出百分之百的纯金,所以说“金无足赤”。
2023-08-15 17:05:43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下一句是“人无完人”在前还是“金无足赤”在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023-08-15 17:06:077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谢谢!
2023-08-15 17:06:3313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您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23-08-15 17:07:281

人无完人 下句是什么?

是熟能无过
2023-08-15 17:08:038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上一句是金无足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拼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译文:“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扩展资料近义词瑕不掩瑜拼音:xiá bù yǎn yú。释义: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出自: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译文: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就好比人的忠诚。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看主要观点。
2023-08-15 17:08:22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我急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023-08-15 17:08:304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的谚语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23-08-15 17:08:4615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是金无足赤,没有下一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自宋人戴复古《寄兴》一诗: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后人把这首诗凝缩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俗语。所以,人无完人的上一句是金无足赤,没有下一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没有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不能求全责备,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瑕疵和错误。
2023-08-15 17:09:181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
2023-08-15 17:09:284

上联:人无完人须谨慎,它的下联应如何应对?

对思想。世有常世定然宽或者路有平路何所疑。
2023-08-15 17:10:04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圣人,谁能不犯错?意思指每个人都会犯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没有完美的,金也不是完全纯金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有缺点. 就是这样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08-15 17:10:541

百尺杆头和人无完人的各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23-08-15 17:11:14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是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jīnwúzúchì,rénwúwánrén,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造句1、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学习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在战场上可以临危不震,灵活运用的卓越指挥才能和他的文学造诣以及他正直,简朴,爱国爱民爱兵的良好精神和品质。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别把他的缺点放在心上。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不能求全责备。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屦及剑及,可以允许。5、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作教师的就不会苟求学生。6、生活就这样,不完美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人无完人人无完人的意思: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一点错误。人和万物各有优点和缺点。人无完人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译文: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扩展资料:人无完人的反义词:十全十美、完美无缺。1、十全十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íquánshíměi,意思是指十分完美,毫无欠缺。出处:《周礼·天官冢宰下·医师》:“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事,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译文:年终,考核医师的治疗的效果,确定给予医师的等级。凡病都能准确诊断的为上等,有十分之一不能诊断准确的为次等。2、完美无缺,读音wánměiwúquē,意思是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出处: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她显得还很脆弱,还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下一句下一句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语出宋代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白话意思是世上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是现代常用的俗语,意思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有优点和缺点。足赤:足金,纯金。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读音为jīnwúzúchì,rénwúwánrén,主谓式结构;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感情色彩,用于劝诫人。扩展资料近义词:1,白璧微瑕,拼音为báibìwēixiá,指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意思是白玉有瑕疵,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2,白圭之玷,拼音为báiguīzhīdiàn,偏正式成语,本义指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语出《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反义词:1,十全十美,读音为shíquánshíměi,意思是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清代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其美。”意思是这样贤侄你出门也能得以安心,岂不是完美呢。2,完美无缺,读音wánměiwúquē,意思是完善美好,没有缺点。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她显得还很脆弱,还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3,尽善尽美,拼音是jìnshànjìnměi,尽:达到极限。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意思是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寸有所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汉语成语,谚语,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短:不足;长:有余。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白话释义战国·楚·屈原《卜居》:“尺有所短,一寸有觉其够长之时,任何事物都有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占卜也有不能解答的问题,神仙有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扩展资料:反义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白话释义《晏子春秋.问下》内篇:“首先你能用人之长续他的短处,以人的厚补他的弱项。”尺有所长的意思短:不足;长:有余。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白话文:“尺有所短,一寸有觉其够长之时,任何事物都有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占卜也有不能解答的问题,神仙有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扩展资料:一、相关典故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__这样的好马,能过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二、相关成语尺短寸长【解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各有所长【出处】:宋·苏轼《定州到任谢执政官》:“燕南赵北,昔称谋帅之难,尺短寸长,今以乏人而授。”白话文:“燕南赵北,以前称为阴谋率领的困难,尺短一寸长,现在因为缺乏人而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短寸长人无完人的经典句子1、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都是少数,上天不可能让你把所有的便宜都用光用尽,这就是现实。2、人生感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弱点,接受它,过分追求完美,只会让自己很累。3、抱怨多了,好运自然就少了,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凡事看好的一面,看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多提升一下自己,久而久之,抱怨少了,好运自然就多了,凡事也就顺利了,梦想也就容易达成了。4、爱是相互的,人无完人,不要再幻想对方能到事无巨细的达到你的要求。5、每一个人,都不能十全十美,都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所以,在收获支持的时候感激,在遭遇谩骂、嘲讽、冷眼时笑笑。淡然处之,开心做自己就好。6、人生一世,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方是方、圆是圆,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点头称赞。只要尽心尽力就行,无论对待人事物,不亏心,不亏人,做到问心无愧既可。7、人无完人,你会的,别人可能不会,可是别人会的,你未必会,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学会尊重,才是做人的基本。8、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尽量的宽容吧!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活得坦荡荡,活得洒洒脱脱。9、人无完人,事难圆满,所以我们要有宽容心。当我们用宽容心待人待事的时候,就能收获更多的喜乐。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解释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解释是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出自李白的《乐府.将进酒》,全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充分体现了李白的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这些诗句,充分体现李白的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表现出了对世界的乐观向上的心态。
2023-08-15 17:11:201

自古人生最忌满的下一句??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智半愚半圣贤”的意思:从古至今人生最忌讳太过圆满了,只要一半的智慧,一半的愚笨,一半的圣贤就可以了,因为大智若愚才是真的聪明,不奢求太多却可以从小处看到大处。出自:《道德经》原文: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赏析:滚滚红尘,总离不开“半”这个字。山一半,水一半,风一半,雨一半,哭一半,笑一半。有些事,不可不争,不可太争。是非之心自会平息;有些人,不可不舍,不可太舍。过往之心自无留恋;有些情,不可不真,不可太真。痴念之心定会消褪。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或长或短;生活,每个人都在继续,或悲或欢;人生,每个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人无完人,事无完美,有些小人,你不须计较,计较会烦;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会累。扩展资料:《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主要思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
2023-08-15 17:11:271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些是什么意思?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makes even greater progress, and no man is perfect.
2023-08-15 17:11:402

金无足赤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
2023-08-15 17:11:5011

金无足赤的典故

关于金无足赤的典故介绍如下: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典故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成语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所有的毛病都会像潮水般向他纷至沓来,他抵挡不住,人无完人。"知识延伸: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白玉无瑕什么意思?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纯金。凡人凡事无完美,终有瑕疵,月圆则亏。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金子没有百分之百的足金,真正的白玉是没有瑕疵的,意思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人无完人”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意思是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白璧也会有细小的瑕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是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有优点和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下一句是“孰能无过”!意思就是我们每一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就例如黄金也没有百分百足金一样。那么还有谁能不犯过错?!那么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之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要懂得去理解、去谅解、去包容!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意思是:人并不是十全十美万的,怎么能没有过错呢。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寓意: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寓意人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出自:至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完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寓意: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023-08-15 17:12:301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
2023-08-15 17:12:584

人非草木的下一句是什么?

楼主就问一句。问你们下半句是什么?怎么回答的这么多?下半句是:孰能无情
2023-08-15 17:13:3415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1、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拼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3、出处: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4、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5、类似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23-08-15 17:14:28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下一句到底是什么

1、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拼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3、出处: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4、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5、类似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23-08-15 17:14:341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下一句到底是什么

1、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拼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3、出处: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4、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5、类似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23-08-15 17:14:41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拼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类似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23-08-15 17:14:57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
2023-08-15 17:15:135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的谚语是什么?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应该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下一句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本身就是下句啊全句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释义 足赤:纯色,赤为七色之首,常代指颜色。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白璧微瑕 反义词: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应该是上一句吧。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任何事物总有它的长处和短处。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 人无完人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不是后一句,应该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无完人后面一句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人:完美的人,没有一点缺点的人。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023-08-15 17:15:35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受很多人的喜欢。中国语言更是精深,很多名言名句更是被广泛使用。那么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请看下面内容吧。 1、 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 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一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和万物各有优点和缺点。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人无完人的下一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2023-08-15 17:15:441

人无完人的下一句诗是

本身就是下句啊 全句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释义 足赤:纯色,赤为七色之首,常代指颜色.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出处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白璧微瑕    反义词: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2023-08-15 17:15:511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的上一句是金无足赤,没有下一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意思指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自于宋·戴复古《寄兴》。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示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近义词词语:白璧微瑕拼音:bai bi wei xia解释: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的斑点。常用以惋惜美中不足。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杨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乎?卒无讽谏,何族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
2023-08-15 17:16:001

人无完人上一句是什么?

前面的一句是: 金无足赤。完整句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具体解释如下:【拼音】[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译文:“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扩展资料金无足赤的近义词:白璧微瑕【解释】: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示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而已。【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表示缺点不足掩盖优点,也表惋惜【近义词】金无足赤、瑕不掩瑜、遐不掩瑜、差强人意、美中不足【反义词】白璧无瑕、瑜不掩瑕、完美无缺、白玉无瑕
2023-08-15 17:16:18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下一句是“人无完人”在前还是“金无足赤”在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词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发音jīnwúzúchì,rénwúwánrén释义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2023-08-15 17:16:371

人没有十全十美下句

人没有十全十美下句。有这样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是,人没有十全十美下句的意思
2023-08-15 17:16:523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人无完人。该句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是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没有十足之赤,人也应该有优点和缺点。金无赤足造句1.俗话说“金无足赤”,就是说没有十足的金子。2.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作教师的就不会苟求学生。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不能求全责备。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别死盯着他的缺点。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别把他的缺点放在心上。6.自古以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们不能抓住伟人的缺点不放。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不能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多学学别人的优点。
2023-08-15 17:17:021

鬼谷子最精华的5句话

1、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博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2、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3、天下不治,在于人心不治。人心不治,在于欲念横溢。欲治天下,首治人心;欲治人心,首治乱象。治乱不过是个手段,治心才是务本正道。若是我等只为治乱而治乱,只以强力统一天下,纵使成功,天下非但不治,只会更乱。4、常言道,人无完人。此话是说,凡人皆有心障,或表现为此,或表现为彼。目中无人,自吹自擂,不求甚解,好高骛远,争风吃醋,自作聪明,凡此种种,心障在于自负;行为孤僻,极少说话,也很少与人合群,此心障在于无自信。修道之本,就在于去除心障。5、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2023-08-15 17:17:1413

金无足赤的下一句 金无足赤的上一句

金无足赤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你好, 成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发音: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释义: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谢谢望采纳。 金无足赤的前一句是什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意林关于爱情的语录 意林关于爱情美文 下一篇:含挑战的句子 挑战自我的句子 金无足赤下一句? 人无完人 这就是下一句 金无足赤的上一句是什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句只是一句谚语,并无完整出处,相传出自戴复古的《寄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后两句是什么?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成语没有下一句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几句是什么啊 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有优点和缺点。 俗语“金无足赤”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意林关于爱情的语录 意林关于爱情美文 下一篇:含挑战的句子 挑战自我的句子
2023-08-15 17:17:461

不敢和异性说话,该如何是好

太简单了,把男的女的当一种来看,女的当作男的,你就说得开了。要看你善于跟男的聊,把女的当男的聊,这不简单吗?别想太复杂。
2023-08-15 17:17:571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下一句是什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诚实品德做人,宽忍律己勿他。
2023-08-15 17:1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