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尘剑
-
1、甲骨文历史
(1)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2)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3)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4)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5)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
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2、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
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3、甲骨文来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扩展资料:
现在,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引起了国内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们探讨的兴趣,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甲骨文本身具有的上述重要学术价值所导致的必然成果。甲骨文出土之初,所以有大量伪刻的涌现,乃是伪造者有利可图。
如王懿荣收购甲骨,每版价银约二两;范维卿为端方购置甲骨,端方每字酬二两五钱。这种按字计值和高价收买甲骨的后果,必然会令人垂涎而导致伪造。梁启超1927年在燕京大学讲授古书辩伪时就曾讲到“前清光绪末年,在河南殷墟发现很多甲骨,其上刻有文字。
那都是孔子以前的东西,孔子所不曾见过的。本来极为宝贵。不过发现以后,二十年来至如今,琉璃厂的假甲骨就很我。因为从前不贵,现在很贵,小者数元,大者数十元,自然有人伪造牟利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 豆豆staR
-
一、历史
第一时期,也称为武丁时期,书法风格雄伟大气,以甲骨盘大版大字为代表。此类大字用大力刻凿而成,笔画当然也粗壮有力,并填有朱墨(朱墨是朱砂与墨),也有小字,极其工整秀丽,非常精彩。因为此时期为中兴英主武丁时期风格,技术熟练,其中书法家代表有韦、永、宾。
第二时期为祖甲、祖庚时代,书风有所内敛,祖甲祖庚为一代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时期为廪辛、庚丁时期,书风转换,陷于颓靡,前期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时的书家,笔力幼稚柔弱,甚至笔误堪多。
第四时期为武乙、文丁时期,这时期的书家大多为卜人,卜辞上不署名,这一时期的书家由于经历前一时期的颓靡,所以书风有所回升,作品生动峻险,呈现出放荡不羁之趣。
第五时期为帝乙、帝辛时代,除了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都是异常工整严肃,因为当时占卜事项,都由王亲力亲为,所以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工整,甚至入蝇头小楷,文风乍变,制作一新。
二、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三、来历
甲骨文除了少数用来叙事之外,大部分还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所以又称为“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甲骨文因为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这里原来是殷代的古都,所以又称之为“殷墟文字”。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到了甲骨文才可真正称之为书法的开始,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之前的只能称之为图像或符号。
扩展资料
一、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洹河南岸村庄,农人在耕地时翻出的一些兽骨龟甲,上面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字,当时人们便将它们送至药材店。
因为这个东西入药比较好用,后来被一个叫王懿荣的考古学家发现,认为它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提出这个观点之后轰动了学术界。后来经过以罗振玉为首的学者搜集考究,最终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
二、关于甲骨文的著述
比如最早的是刘鹗的《铁云藏龟》,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出版,续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等。
再往后对甲骨学研究最有贡献的当属董作宾先生,董先生曾亲力亲为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的甲骨学的阶段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光绪二十五年到民国十六年,一共长28年,后期从民国十七年到民国三十八年,一共22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 NerveM
-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甲骨文的形状会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最为完整,同时武丁时期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
查看全部7个回答
银川大病患者一周就筹够了几十万救命钱,缺钱看病的抓紧登记
水滴筹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 瑞瑞爱吃桃
-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历史:
甲骨文由龙山文化时期的成熟文字骨刻文发展而来,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在甲骨文中,有些字有没有“口”意思是一样的。比如“占卜”与“占”都出自“卜”这个字。
3、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4、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5、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来历: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已知,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知。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 小白
-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材料 商代晚期占卜所使用的材料是龟的甲壳和兽类骨骼.主要使用龟的腹甲,间或也用龟的背甲;兽骨则主要使用牛的肩胛骨,偶尔也使用牛的肋骨或鹿、羊、猪的肩胛骨等.龟甲和牛肩胛骨经过初步加工后,还要进一步刮削和磨光,然后在它们的反面挖和钻制出圆形和长椭形梭状的巢槽,以便在占卜时用火在这些巢槽内烧灼,使正面相应的部位出现裂纹.长椭形梭状的巢槽叫作凿,一般长约1厘米左右,口宽底窄,呈梭状斜槽.圆形的巢 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 甲骨文 一般是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为殷商流传之字迹 经长埋地下 清光绪年间始於安阳县出土 其内容大致上记载盘庚迁殷 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 为书法史上最早之书迹 甲骨文 初为王懿荣发现 王氏殉难 藏品归刘颚 续经竭力收购 遂於光绪二十九年出版铁云藏龟 意即刘铁云所收藏的龟甲文 此为甲骨文字最早之拓本 次年 孙诒让作 契文举例 加以考释 其后研究日盛 名家辈出 著述如林 遂名震中外 董作宾 甲骨文学五十年 即为甲骨文学研究之总结 李孝定复集各家研究之成果 而成甲骨文字集释 据甲骨文集释 总计可辨认之字 计正文1062字 重文75字 说文所无者567字 凡1704字 合存疑与不可辨识字者 总数约3000字之多 甲骨文出土据屈冀鹏之统计约达十二万片之多 数量庞大 董作宾据其书风 划分为五期 第一期 书风雄伟 自盘庚自武丁 约100年 贞卜所记史官书契文字 笔划瘦劲雄伟 为甲骨文极致之作 第二期 书风谨饰 自祖庚至祖甲 约40年 承袭前期之遗风 新创极少 笔划细瘦均匀 行款整齐 唯缺少第一期之雄劲宏伟之气 第三期 书风颓靡 自禀辛至康丁 约14年 书法呈现颓靡之势 笔划曲而无力 行款紊乱 既无第一期的雄伟之气 又无第二期的谨饰之态 第四期 书风劲俏 自武丁至文武丁 约17年 书法风格转为劲俏淩厉 笔划细而坚挺淩厉 书法线条有如铜筋铁骨 行款变化无端 第五期 书风严整 自帝乙至帝辛 约90年 书法风格趋於严整 与第二期书风谨饰略近 惟篇幅加长 而严谨过之 虽无颓靡之病 却乏雄劲之势 甲骨文的总结是以第一期及第四期之书风最有研究价值 甲骨文字记载的是后来被称为汉字的中国汉朝隶书文字的渊源.为与宋书(体)、明书(体)、楷书、...形式上一致,可以称甲体(书)、骨体(书)、金体(书)、帛体(书)、竹体(书).为与“汉字”对应,可以称为商(夏、殷)字. 对比汉字与商字(甲骨字)、周字(金字),才好理解字本义.(与《说文》不同,本网站把字形成渊源分为象形、象声、象事.这*分类要素的进一步分化的象形[可见;静态]、象声[目不可见;耳闻]、象事[可见;动态]、象意[不可见;思考]..是后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渊源)甲骨文字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一四○○)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兽骨龟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除极少数属於纪事外,大部分是属於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人们使用毛笔和小铜刀,把文字书写、刻画在龟甲或兽骨上,当时所用材料大部分是乌龟的腹甲以及牛的肩胛骨,后人於是合称为「甲骨文」,也称为「卜辞」或「贞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来是殷代古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 商代的甲骨文,大约在十五万片以上.这些甲骨一般都是破碎的,只有极少一部份是完整的.已经整理出来的甲骨文单字,除去重复的和异体的 约有四千五百个左右.其中,能够准确认识的约有九百 多字,这些大多数是比较常用的字.此外,不能确认的 约三千五百字,大多数是人名、地名等专名字. 甲骨文的内容是什麼呢?甲骨文距离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三千多年,但是它已经是一种相对地定型.并且书写得熟练,很成熟的文字了.它的文辞的内容除了关於占卜某时某日的吉凶、祭祀(常卜要杀多少人、多少牛、羊、犬等牲畜)、征伐、狩猎和年成的丰欠以外,还有占卜天气风雨、出行、生育、孩子、疾病等等. 甲骨文最先是在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村里被发现的,当时,无意中让它们重见天日的农夫们,把这些为数不少的骨头当作药材,卖给药铺.清末时,一些骨片传到刘鹗手中,刘鹗立刻发现到这些骨片上的文字比周朝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年代更早.后来,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学者也开始著手研究这些文字,并进一步确定这些文字的年代是商朝.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甲骨文的发现最早时间,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发现地点,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於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经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确定了它在研究历史资料上具有珍贵的价值后,就开始被介绍到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罗振玉更瘁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 甲骨学的著述,最早问世的是刘鹗的「铁云藏龟」,时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 ○二)出版,续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簠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 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更有欧美传教人士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於民国十七年中央研究院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专著发表. 近三十年来,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应推董作宾先生.董氏曾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甲骨学的研究阶段,分成前后两期,前期从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到民国十六年丁卯(一八九九到一九二七),共为二十八,后期自民国十七年戊辰,到民国三十八年己丑(一九二八到一九四九),共二十二. 甲骨文字风格衍变:甲骨文字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互用发展所造成,大体上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氏据殷代卜辞,把贞卜人群,分为五个时.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錝时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徵.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至为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艰作.此类大字常是强力的,雕的笔划很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都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 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期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贞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丁时代新兴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 贞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丕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 FinCloud
-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甲骨文的形状会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最为完整,同时武丁时期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
甲骨文的特点是怎么样的?
图画性强,多为象形字2023-08-11 05:32:052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以下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扩展资料: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2023-08-11 05:32:551
甲骨文有什么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2023-08-11 05:33:081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甲骨文字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虚世下几个方面:形状奇特、笔画繁复、结构复杂、用途广泛。1、形状奇特:甲骨文字的形状非常奇特,有的像人、鸟、兽、虫等,有的像器物、建筑、天文地理等,还有的像抽象的符号。这些形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认识。2、笔画繁复:甲骨文字的笔画繁复,有的甚至达到了历简几十画,这与当时的书写工具有关。当时的书写工具主要是刻刀,因此在刻写甲骨文字时,需要反复刻削,才能刻出清晰的文字。3、结构复杂:甲骨文字的结构复杂,有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的是由多个字组成的。这些结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归纳能力。4、用途广泛:甲骨文字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记录祭祀、卜辞、宗庙、官职等方面的内容外,还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禽家畜的数量、品种、性别等。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画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2023-08-11 05:33:141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产生背景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23-08-11 05:33:551
甲骨文的特点是——
甲骨文的特点是—— A.图形性强、线条细瘦、结构没有完全定型。B.图形性较弱、线条细瘦、结构没有完全定型。C.图形性强、线条圆润、结构没有完全定型。D.图形性强、线条细瘦、结构已基本定型。正确答案:图形性强、线条细瘦、结构没有完全定型。2023-08-11 05:34:111
甲骨文有哪些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转摘2023-08-11 05:34:205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字形特点: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以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产生背景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23-08-11 05:34:361
什么是甲骨文它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2023-08-11 05:35:021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主要是使用了“六书”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对中国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一、“六书”造字方法1、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给人以空间方位的感觉。莱2、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有象物、象事、象意三义。3、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还有半形、半音搭配而成,可见形声字在六种造字法中,占比例最大。莱4、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会合成的字,称为会意,又如休字,靠在树木上,是休息。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爱,考老是也。转注字亦见于半形半声之字故人们大多将其归于形声字中,如秒、眇、杪字。6、假借,假借者,可谓纯音符字、一字多音,通假借用,表示不同的意思,如行走、行业;长短、长幼;快乐、音乐等。2023-08-11 05:35:101
甲骨文金文大纂小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
甲骨文,以刀追笔。金文,铸造。大篆,融甲骨文和金文。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趋于简练。隶书,篆书的快写。楷书,隶书的进一步规范。草书,有篆隶的快写--章草,还有楷书的快写--今草。行书,楷书的快写。2023-08-11 05:36:102
甲骨文历史,特点,来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有经存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2023-08-11 05:36:191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几片刻有图案符号的兽甲骨(资料照片)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2023-08-11 05:36:284
甲骨文是用什么写的
当初的甲骨文是刻的不是书写的。2023-08-11 05:36:352
甲骨文笔刻鲜明的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因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甲上的,刻刀有钝有利,骨质也有坚硬松软之别,所以刻的笔画就有粗细方圆不同。再者,刀刻的笔画多为方折,交叉处往往剥落严重。这就形成了甲骨文鲜明的特点,也给后世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用笔、用刀的宝贵经验。2023-08-11 05:36:431
什么是甲骨文,及其特点
【甲骨文】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023-08-11 05:37:111
甲骨文与金文都是古老的文字,它们之间怎么区别?
朱庆文篆书作品2023-08-11 05:37:199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下面是我整理的甲骨文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书法的渊源与最早的书法形态 - 甲骨文书法的风格演变半坡陶器刻符和大汶口象形文字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汉字起源的种种历史依据,并且半坡刻符文字的抽象品格也足以使我们对汉字的本质获得足够的理解,从而有效清除笼罩在汉字起源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念,但从文字发展史的立场来看,半坡陶器刻符乃至大汶口象形符号毕竟还够不上成熟的汉字形态。相比于半坡陶器刻符,于公元前11世纪出现的甲骨文显示出汉字全面成熟的面貌,因而,在书法史上甲骨文被视作第一代自成体系的汉字符号系统。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扩展阅读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2023-08-11 05:38:301
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呢?
含义如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2023-08-11 05:38:402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因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2023-08-11 05:38:561
甲骨文的内容
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甲骨文的书法特点: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2023-08-11 05:39:051
甲骨文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呵你们的的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女人就是麻烦?输入法怎么回事2023-08-11 05:39:172
甲骨文造字特点有哪些?
甲骨文造字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2023-08-11 05:39:252
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哪几个演变发展阶段?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 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 小篆: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变化,书写更为简便。 草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奔放。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大约有三个阶段,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甲骨文和金文变为小篆,前者更接近图画的的写实象形,而后者笔画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另外还有草书和行书.草书本是各种字体的草率写法,现在所说的草书,是指章草、狂草等专一的字体,狂草与隶楷的字体和笔法很不相同,龙飞凤舞,完全是一种艺术品,丧失了交际的作用.行书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他不像楷书那样规整,也不像草书那样随意,成为日常常用字体.2023-08-11 05:40:031
甲骨文与现代汉字有哪些联系?
今天的文字是由甲骨文上的象形文字演化而来2023-08-11 05:40:244
象形文字有什么演变而来的什么
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2023-08-11 05:40:342
中国的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有何区别
甲骨文也是一种象形文字,所以初看两种文字是很相似的.埃及的文字象一幅幅画,更偏重于”像”,而甲骨文的文字相对于埃及文字更加抽象,更偏重于”意” .这可能跟记载方式有关,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如果用”画”会大大增加工作量.甲骨文 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样品. 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以刀为书写工具、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材料,属于汉字的早期阶段,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刀,几乎没有弯转; 2、字形瘦长,直笔较横笔为长,这与握刀的手用力的难易有关; 3、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4、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一个字常有多种写法; 5、合体字中偏旁的位置可以互换,说明当时形体结构还不固定.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2023-08-11 05:40:411
甲骨文有什么特点?甲骨文与金文最大的区别在哪?
甲骨文的特点就是在规格上记录了一些文字,看起来非常的古老,这样的文字不容易被人理解,存在的时间比较久,有着非常好的纪念意义。最大的区别只是文字的形象和文字的发展过程不同,经历的时间不同,存在的年限不同。影响程度不同。2023-08-11 05:40:494
甲骨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大小不一,笔画大多平直瘦硬,也兼有婉曲的笔画,结构平衡对称,疏密相间,呈现出古拙、天真、生动流畅的气势。从已出土的一件件甲骨作品之中,都可以感受到书法三要素,即用笔、结体和章法的流露。2023-08-11 05:41:361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主要是使用了“六书”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对中国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一、“六书”造字方法1、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给人以空间方位的感觉。莱2、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有象物、象事、象意三义。3、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还有半形、半音搭配而成,可见形声字在六种造字法中,占比例最大。莱4、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会合成的字,称为会意,又如休字,靠在树木上,是休息。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爱,考老是也。转注字亦见于半形半声之字故人们大多将其归于形声字中,如秒、眇、杪字。6、假借,假借者,可谓纯音符字、一字多音,通假借用,表示不同的意思,如行走、行业;长短、长幼;快乐、音乐等。2023-08-11 05:41:441
星和凤的甲骨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星和凤的甲骨文的共同特点是:星和凤都是形声字。星:从晶,生声。风:从鸟,凡声。2023-08-11 05:41:571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2、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后,距今约3300年。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距今约2200多年。4、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距今约2200年。5、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约形成于汉末、三国时期,距今约1900多年。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距今约2000多年。7、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汉末即有雏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2023-08-11 05:42:1715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甲骨文字形特点: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考古发现卜骨数量众多,共计十余万片,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也可见多邦国部族的族徽称名。甲骨文约4000单字,反映了文字符号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说文解字》确立的定型古汉字符号系统相比,甲骨文已具备汉字构形的各种类型,兼备传统“六书”中之“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表明殷商晚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已基本确立了构形方式,构形系统已逐步发展成熟。从字形构成、符号化程度、书写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可以看出,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一种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结构成熟、功能完备的文字符号体系,是可以确定的汉字进入成熟阶段的体系完整的文字样本。2023-08-11 05:42:451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如下:1、图画性强。2、笔画繁多。3、线条细瘦。4、笔画多放折。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历史价值: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2023-08-11 05:43:221
甲骨文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扩展资料: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2023-08-11 05:43:381
甲骨文特点
甲骨文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2023-08-11 05:44:361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简介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也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最早由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于2017年11月24日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22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收藏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拓本十余种之多。2023-08-11 05:44:551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2023-08-11 05:45:193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023-08-11 05:45:371
什么是甲骨文它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2023-08-11 05:45:441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转摘2023-08-11 05:45:531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一:甲骨文有什么特点?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问题二: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因为甲骨文多是锲刻文字,所以笔画比较苍劲有力,古拙自然,更具有简单图画特徵。字形结构不固定,变化较多。 问题三:甲骨文有什么特征 因为甲骨文多是锲刻文字,所以笔画比较苍劲有力,古拙自然,更具有简单图画特徵。字形结构不固定,变化较多。 问题四:甲骨文的文字特点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因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富有立体感。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另外,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问题五: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象形 非方块字 由于是刻画的,多削挺不圆润 问题六:西周时期的甲骨文有什么特点 在陕西岐山县城北的周公庙遗址附近,今年新发掘出土了一批甲骨,其中一片上刻有6个字,非常珍贵。迄今为止周公庙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0000多片,其中可辨识的文字近2600个,是中国其他地区出土西周甲骨文字的两倍多。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的400多年间,岐邑(也称宗州)是周朝的都城所在。都城东迁后,西周王朝的宗庙仍在岐山,仍然是王室进行祭祀及一些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周公庙遗址位于岐山县凤凰山南麓,面积达10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大型商周时代遗址。 据雷兴山介绍,周公庙遗址从2004年开始发掘,目前初步搞清商周时期的聚落分布,共出土西周甲骨10000多片,可辨识的西周甲骨文近2600字,是中国其他地区出土西周甲骨文字总和的两倍多。其中,许多属于周公旦本人使用过的。 他透露,有一坑甲骨将近500字是周公旦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使用的产物,比如东征平叛调动军队时的甲骨,比如营建洛邑占卜用的甲骨,丰富完善西周甲骨学,使西周甲骨学有质的飞跃。”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新出土的甲骨文,这是一块牛的肩胛骨,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表面较为光滑,琢磨成骨铲的样子,刻着狻⒄辍⒅铡⒄辍⒓取⒓6个字。 雷兴山说,这6个字意思是:名为终、獾牧礁鋈擞惺抡疾罚其中一个所占卜的事项结果吉祥。两个人出现在西周时期同一块甲骨上,目前还是第一次发现。他强调,这块甲骨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考古史上从没发现过把刻有卜辞的骨头改用成铲子的;更特殊的是这块甲骨没有钻孔,也没有占卜过的痕迹,不像拿这块骨头占卜后刻在上面的,而是直接在上面刻的文字。有专家怀疑它属于练习刻字的一块骨头,后来又当作骨铲来使用。 据统计,迄今为止,周公庙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0000多片,其中可辨识的文字近2600个。而中国其他地区西周遗址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加起来不足1100个。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2023-08-11 05:46:111
甲骨文字形特点
甲骨文字形特点: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2023-08-11 05:46:191
甲骨文有()的特点。
甲骨文有()的特点。 A.笔道细 B.体势正 C.方折为主 D.直笔多 正确答案:ACD2023-08-11 05:46:251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2023-08-11 05:46:422
甲骨文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小篆隶书,甲骨文,金文2023-08-11 05:47:574
甲骨文字形特点
甲骨文字形特点: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2023-08-11 05:48:101
甲骨文的优点
甲骨文 优点:历史悠久,汉字的早期形式,已有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缺点:大小不一,错综变化。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另外,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2023-08-11 05:48:181
什么是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文字特点: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2023-08-11 05:48:281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是什么?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023-08-11 05:4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