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投
-
老虎的生态与习性
老虎它的栖息环境是什么样的?老虎是一种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要有山,要有森林才有老虎的存在。它的分布是从南方的热带雨林一直到北方的亚寒带针叶林等这种差异非常大的环境之中,老百姓平常总结出来:“老虎是森林之王”。对不对?为什么我们的成语里边有“虎落平阳被犬欺” ?那就是说老虎是一种森林动物,它到平原以后,它的能力就比较差了。所以我们老百姓总结出来的成语就叫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对不对?它的食性是什么样的呢?老虎主要以各种大中型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为食,比如我们熟悉的野猪,鹿子、野牛、狍子,还有一些麝、麂子等。它偶尔也采食一些大型的昆虫,秋天也尝尝鲜,也吃吃果实之类的,这都是非常非常少了。它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大中型的食草动物为食,在不同的地区老虎它的食物的食谱组成是不一样的。也就跟我们人一样,我们南方和北方吃的都可能有差异。那就根据老虎不同地区老虎的食物的丰富度有关,到底一只老虎它每天要吃多少东西?大家知道我们人每天吃多少?可能一斤米对不对?还吃不了呢,现在有菜了。原来有一斤米供应的话,是一斤米。但老虎要吃多少东西呢?据统计老虎每天吃五到六公斤的肉,才能维持它的生存。五到六公斤,那全年它能吃多少呢?那就很多了,接近两吨。一千八百二十五公斤到两千一百九十公斤这么重,这是精肉。而老虎在野外捕食的时候它带的有骨头,它是不能消化的。如果排除30%不能消化的这种食物的话,统计出来的数量大概在二千三百七十三公斤到二千八百四十七公斤之间。这个数字很抽象了对吧,我们把它折算一下,折算成我们知道的麂子。二十公斤重的这种麂子,大致它全年需要多少呢?捕食一百四十三只麂子才能维持它的生存。如果这个老虎是繁殖期的话,那它的食量就更大了,要增加到50%左右它的食量,现在我们动物园饲养了那么多老虎,还有一些机构饲养的老虎是很多了,所以说我们饲养一只老虎,一年光是它的食物,它的花费,大概我算一下估计在一万块钱左右。在这个熊虎山庄,在广西的熊虎山庄他们大致喂了接近一百头老虎,这样就是说他们的压力就很大了。因为老虎现在是不能利用的,虎骨是禁止贸易的.
老虎它是怎么来捕食的呢?它的捕食策略是怎么样呢?我们讲它一般是采取的是偷袭的方法,首先是隐蔽,借助一些地形,一些森林、林荫,先躲到那个地方。然后一种方法是等着猎物接近,等猎物来的时候,突然冲进去,突然袭击。还有一种办法呢,就是慢慢地这样向猎物靠近,然后等到在它有效范围的话发起攻击。这样就能够偷袭到它所需要的食物,那它把这个猎物捕着了,它怎么把它弄死呢?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什么呢?对于这种小型的或中型的这种食草动物它就咬喉咙,把喉咙给它咬住,这样使它窒息而死。而对于很大的那种个体,大型的猎物,野牛怎么办呢?它爬在野牛的背上咬背部,就把野牛脊椎咬断,然后让它慢慢死亡。这是它两种捕食策略,一般它捕食到一只比如说一只鹿子,一百公斤,那可以吃很久了。它可以把鹿子移动到其他地方藏起来慢慢享用,这就是它的一种捕食或猎杀方式。
老虎
老虎被称为万兽之王,就是我们平常看见,老虎头上有横纹。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看老虎头上有三条横线,像个“王”字,为什么说它是万兽之王?一它的体型是比较大的,它是靠捕食其他动物为食的。它在这个食物链里面,它是处在一个顶级的阶段。就是它是靠吃其他动物生存的,所以它在维持生态平衡里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属于万兽之王,老虎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我们讲的十二生肖里面老虎是排第几呀?是排第三,对吧!关于老虎的一些成语那就更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谈虎色变”,还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都是我们老百姓在长期的跟老虎接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跟老虎的一些习性非常相近的那些成语,它能够充分体现老虎的一些生活习性。
老虎到底它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刚才讲了豹属这一属的动物,大概是在五百万年左右以前出现的。它从哪个地方起源?是从亚洲起源的,然后从亚洲起源以后向外辐射。一般认为老虎是起源于亚洲的东部,尤其是我们国家,我们境内。在我们国家境内,它早于豹属的其他成员,如狮子或豹子,首先大约在两百万年左右以前分化出来。我们国家的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个原始的类群。老虎现在分了有八个亚种,其中不幸的是有三个亚种绝灭了。我们下面就对每个亚种分布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孟加拉虎,这是它分布在印度缅甸尼泊尔和我们国家的西藏的东部,及云南的南部。它的体色变化比较大,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类型。我们后面要讲的白虎,就是这个孟加拉虎的一个体型变化。它不是这个像我们人类看见的这个白化个体,它不是白化个体,而是它体色的一个变化。它的体长大致在2.9米左右,体重是220公斤。雌体要稍微小一些,大概在2.5米长,重140公斤。
老虎的生活习性
老虎属哺乳动物、猫科虎属。迄今已确认的八个老虎亚种:
孟加拉虎:分布于印支半岛,估计种群数量约有3,060至4,735头。
西亚虎:分布于土耳其、亚洲中部及西部,现已绝种。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中苏边境的黑龙江及朝鲜一带,估计种群数量约有437至506头。
爪哇虎:分布于印尼爪哇,现已绝种。
华南虎:分布于华中地区的南部,估计种群数量约有20至30头。
巴厘虎:分布于印尼巴厘岛,现已绝种。
苏门答腊虎: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估计种群数量约有400至500头。
东南亚虎:分布于东南亚大陆地区,估计种群数量约有1,180至1,790头。
老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老虎的皮呈褐红色,腹部呈白色,尾巴黑白相间。不同亚种的老虎肤色可能有差别。头、身体、尾巴和腿上都有狭窄的黑色,褐色或者灰色的条纹。后腿比前腿长,这样有利于跳跃。老虎的腿肌肉发达,爪长而有力,有很强的握力。
老虎头及身体全长:1.4至2.8米;尾长:0.6至0.9米。东北虎是现存体积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重约180至306公斤,雌性体重约100至167公斤。老虎的栖息地多样化,茂密的植被、足够的猎物及水源是老虎最重要的存活条件。
老虎曾经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地区。从气候炎热的热带雨林,白雪屹屹的寒带森林到盛长红树林的沼泽地,都是它们的栖息地。不过,不论在什么地方,它们都需要有水、猎物和隐蔽场所这三个条件。人类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严重地破坏了它们赖于生息的环境,这也是威胁老虎生存,导致它们灭绝的主要原因。
老虎捕猎都是单个行动,它们往往是躲藏在丛林中,然后出其不意地猛扑上来。身体上的条纹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隐蔽条件。捕捉的对象主要是野猪、鹿、羚羊、野牛等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也捕捉小的哺乳动物和小鸟。
老虎的群体通常由母老虎和它们的幼虎组成,其数量主要由猎物的丰盛程度而定。一个群体的地盘大约有20~300平方公里。它们依靠撒尿,在树上做记号等方法来划分地盘。
老虎属食肉动物,捕猎多种类的动物为食粮,一般习惯在黎明至日落期间捕食,主要以大型哺乳动物如猪、鹿、羚羊、水牛及印度野牛为食物。老虎能捕食比本身体型更大的猎物,一头重约一百至二百五十公斤的老虎可捕猎一头重达九百公斤的印度野牛。野外的老虎每一次能进食四十公斤的肉类,在未受骚扰的情况下,它们一般在捕获猎物后的三至六天内重返捕猎地点享用剩余的美食,直至食物所余无几才罢休。
老虎是捕猎能手,但捕捉猎物时往往有九成机会失手,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老虎并不会导致猎物绝种,更不会对猎物的群落数量造成任何重要的影响。然而,随著人类不断破坏老虎的栖息、砍伐及烧毁植物,及捕杀老虎赖以维生的动物,老虎的存活遂备受威胁。
老虎在三至六岁开始繁殖,全年也可进行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十一月底至四月初,怀孕期约需一百零三天,每次可生产二至五头幼雏。雌老虎每两年至两年半繁殖一次,并须肩负哺育幼雏的责任,小老虎在十八至二十八个月后便可开始独立生活。迄今寿命最长的野生老虎约有十五岁半,人工饲养的最多可长至二十六岁。
老虎的分布范围可按栖息地及猎物的分布情况而不同,以印度的分布地为例,面积只有五百至一千平方公里,范围最大的分布地位于西伯利亚东部,约有一万零五百平方公里。
老虎跟其他猫类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善于游泳,以往曾录得一头老虎游泳长达二十九公里。
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加上人的大肆捕猎,老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统计,20世纪初期,老虎的数量只有10万只之多,到了70年代,即锐减到4000只。到了90年代,全世界8个亚种的老虎中,估计孟加拉虎尚存3000多只,印度支那虎尚存1000多只,中国虎不到100只,西伯利亚虎大约200只,苏门答腊虎约600只,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已经绝种。
捕杀老虎作商业用途、其食物数量减少以及栖息地丧失,均是老虎面对的主要威胁。老虎的将来系于现有的栖息地能否得以保存,及人类可否全面遏止非法捕杀的危机。
一直以来,猎人为搜集虎皮、制做标本及装饰物而不断猎杀老虎,也有以老虎身体部分研制中药材。十九世纪末及本世纪初,射杀老虎更成为一项运动,一九一一年,短短十一天内在尼泊尔便有三十九头老虎被同一群人射杀。在中国,老虎被视为“害兽”,“除害”更可获赏金。由四十至七十年代三十年间,共有三千头华南虎因而被猎杀。以往,获取虎皮是老虎被杀的主要原因,近年杀虎却是为了获得虎骨制药,杀虎取骨的问题备受各方面的关注。
以往,传统中药业认为老虎身体各部分也可入药作医疗用途,惟至今大部分入药用途也不再通行,近年中医主要使用老虎的肱骨作为医治风湿的药物,同时,虎骨捣碎成粉末可制成药丸、膏药或浸制虎骨药酒。自一九九三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删除以虎骨入药。然而,含虎骨的药物仍在不少亚洲、欧洲及北美国家广泛出售。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世界自然基金会赞助举行一个突破性的会议,席间集合了传统东亚药业人士、药商及研究学者,与环保人士共同商议在东亚药业中,使用其他动物骨骼取代虎骨的情况。会上研究人员就多个野生及饲养品种虎骨的功效进行阐释,并期望中国能尽快以其他材料取代虎骨,然而,取代的物料必须避免危及另一种野生动植物。
打击老虎身体部分非法贸易活动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使用者的保护意识。使用者认识到贸易限制后,便须遵守有关法例。首先需要使他们理解老虎身处的状况,鼓励他们加入救虎行列,包括禁上使用老虎身体部分及衍生物。
随著老虎栖息地内的人口不断增加,住宅、农业及其他人类活动促使老虎的栖息地减少。不仅面积缩减,甚至以往的野生地区也变得零散不全,难以作为老虎栖息地。现时,全球五千至七千头老虎分散为超过一百六十个细小群落。部分分布地因受人类砍伐柴木及捕猎老虎的猎物而备受破坏,导致老虎的数量可能因不断减少以致无法繁殖。目前,华南虎的栖息地分布零散,虽然已有一些积极的救亡计划,准备把部分细小的栖息地连系成主要的保护地区,但恐怕仍未能赶及在这些老虎亚种完全绝迹前成功实行。
人类捕猎野生生物,导致老虎的食物减少,对老虎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大型的保护区内情况也不例外。研究显示假如每平方公里内猎物数目低于二至五头动物的标准,老虎便难以成功繁衍下去。一九九一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一项华南虎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在保护区内并无老虎被杀,但在区内捕杀猪支及鹿,却对老虎的生存构成威胁。老虎食物数量减少同样是其他保护区内的重要问题。同时,在保护区内放牧家畜,不但导致牲畜与野生生物争夺食物,而且老虎及猎物藏身的植被也大幅减少,这些牲畜也可能间接传染疾病与野生生物。由于老虎的食物减少,老虎的分布便越见零散,随著人类活动影响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生态,老虎的数量也将减少。
保护老虎必须全面遏止捕猎老虎及其身体部分的贸易活动,更须保存现有的老虎保护区。为确保这些美丽的生物能持续繁衍下去,必须扩大保护老虎的行动,识别大型的「老虎保护地点」,包括主要的栖息地及完整的猎物群落是切实执行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其后还需要推行创新的管理规划,以平衡地区内居民与老虎两者需求产生的矛盾。凡此种种,均是人类踏入二十一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老虎的故事-生态环境及习性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我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区游荡寻食。生性机警又善于游泳,不会爬树。
虎多黄昏或清晨活动,白天休息、潜伏,但在严寒的冬季,白天亦出来捕食(此情况多见于东北虎及其它北方地区的亚种)。
虎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500-9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达4200平方公里以上。在北方觅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短。捕食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鹿等有蹄类动物,偶尔亦捕食野禽,夏秋季亦乐摘浆果和大型昆虫等。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但捕食猛兽时,若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干。
每次食肉量为17--27公斤,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5公斤。虎一向是独居,只在繁殖期才到一起,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成年雌虎每1--2年产一胎,每胎怀孕期为105天左右,每胎1--5仔,通常2仔。初生虎仔重约0.5--1公斤,10天左右开眼。哺乳期5--6个月左右(东北虎3个月左右),幼虎跟随母虎2--3年单独生活(东北虎为18--24个月),一般3年性成熟。
最长饲养寿命25年。 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跳跃能力大,一跳约5--7米远,2米高。
虎是一种独居动物,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会见到几只虎共同生活一段。
第一种情况是交配期间短暂相伴。
第二种情况是一头母虎带着它将近长成的子女,一同生活和捕食。
第三种情况是同胞兄弟姐妹长大离开母亲,但尚未分手之时。
- FinCloud
- 真颛
-
食肉目 猫科
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
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国外见于西伯利亚、缅甸、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其中华南虎为中国特有种。
虎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按体型、毛色、条纹不同共分为6(7)个亚种,在印度的雷瓦区有一种白虎 孟加拉虎的变型,其身上条纹为深褐或黑色,余部为乳白色,眼蓝色。它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繁殖期冬季(东北虎)或不固定(南方各亚种),孕期98-110天,每产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北京动物园1950年开始饲养展出,1957年东北虎繁殖成功,1960年华南虎繁殖成功。
为中国1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动物介绍的资料
动物介绍的资料大全 动物介绍的资料大全,世界上有很多的动物,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动物,生活才会更好。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动物介绍的资料大全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介绍的资料1 1、动物(Animal)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2、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动物,鲤鱼、黄鱼、草鱼等硬骨鱼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鸡、鸽子、麻雀等鸟类动物以及猴子、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 3、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海绵、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4、动物之最: 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脊椎动物是蓝鲸。它身长33米,重达181吨。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是阿马乌童蛙。它身长仅7.3毫米。 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大王酸浆鱿。它身长15米,重达400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无脊椎动物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它的身长仅280微米。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易碎双腔龙。它身长62米,重达180吨。 世界上最小的恐龙是秀颌龙。它身长0.75米,体重只有3.5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它的身长只有0.21毫米。体重只有0.005毫克。 动物介绍的资料2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548只。 2、西伯利亚平原狼 西伯利亚平原狼(学名:Canis lupus campestri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中上层的掠食者,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hasky)的祖先。 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 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3、树袋熊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4、袋鼠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袋鼠 “有时候指所有的有袋动物。这个词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种澳洲原住民语言),后来袋鼠这个词被约瑟夫·班克斯在 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 5、美洲豹 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又叫美洲虎,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 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野外寿命约18年。人工饲养的历史达20多年。2023-08-10 11:29:031
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小动物有兔子、松鼠、猫等。 1、兔子: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跑得很快,善于跳跃,当兔子感到非常高兴时,会出现原地跳跃,在半空微微反身的行为,有时也会边跳跃边摆头; 2、松鼠: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3、猫: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2023-08-10 11:29:151
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猪,腿粗大2023-08-10 11:29:2814
搜集一些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小狗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2023-08-10 11:30:252
关于动物资料 关于动物内容资料
1、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命体中的一大类群,但是不同于微生物。 2、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会动,基质,的一类生命体。 3、因此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 4、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 5、主要分为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可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有没有羽毛,可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6、原始生命出现后,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千百万物种不断地出现、消亡,只有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幸存下来并繁衍至今。这种物种不断演化的过程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进化。 7、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Animalia)。 8、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根据当前遗传学研究结果,动物的祖先应是来自多种原生生物的集合,然后进行细胞分化,而不是来自一个多核原生生物。 9、以有性生殖进行繁殖的后生动物,一生可被人为的划分为: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三个阶段。动物的身体的基本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固定下来,特别是发育早期的胚胎时期,也有一些后来要经历变态过程。 10、若两不同种的动物具有相同的祖先,它们在胚胎发育阶段会显示出一些共同点。但当进入胚后发育阶段之后,为了适应环境,它们会各自发展出一些特别的器官或功能。 11、大多数动物是能动的,它们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绝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它们依靠其他生命体(如植物)作为其食粮。但也有少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以已经死亡的生物体(有机质)作为食粮(例如蚯蚓)。 12、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2023-08-10 11:30:421
写关于动物的资料
爬行动物出现于3亿年前,是最早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现存的爬行动物大约有6000种,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一些温带地带。 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有些还借助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上长满鳞片。它们属于变温动物,不能控制体内的温度,因此在寒冷的地区找不到爬行动物的身影,冬季它们就要借冬眠过冬。 爬行动物分为三类:龟鳖类、鳄类、蛇蜥类。 1、龟和鳖 这类爬行动物大约有330种。它们的体型短而宽,柔软的身体藏在厚重坚硬的甲壳中。它们没有牙齿,但颚骨却非常坚硬,能切断食物。 龟的嗅觉和触觉都相当发达,听觉和视觉不敏锐。绝大多数的龟性情温和,不具备攻击性。在遇到敌害时,它们就将头脚全部缩起来,藏在龟甲之中。看着那块石头一样的硬壳,敌人往往对它无可奈何。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年,而且还将继续安然自得的生活下去。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在70年左右,陆龟大多可活到100岁左右。 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们产卵时非常诡秘,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龟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爬到沙滩上,选择一块日照充足而又温度适中的地方作为产卵地。产卵前龟会在沙土上先小便,让土变的湿软一些,然后用后脚往后挖洞,当洞挖到10多厘米深的时候,龟就开始在洞里产卵,龟卵和一只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外面是一层坚硬的钙质壳。这层壳是卵的保护层,但对于即将初升的幼龟来说却是一层障碍,幸好在幼龟的嘴和鼻之间有一块坚硬的突出物,凭借这块“破壳器”,幼龟奋力钻、磨、挣扎,终于钻出一个小孔,拼尽全力用头撞破蛋壳,幼龟才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随着幼龟的初升,它的生存危机夜随之来临。幼龟是海鸟、大蜥蜴、狗、蛇等的美食。幼龟往往在爬向大海或河边、池塘的途中就被吃掉,100只幼龟中,能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几只。 海龟是体型最大的龟。它们的甲长一般在100厘米左右。除了产卵或晒太阳,海龟一直生活在海里,它们的脚已经变化成为鳍形,这使得海龟能在水中自在的遨游。 龟有三种食性。陆龟多为草食性,以稻草和植物叶为食。海龟多为肉食性,它们捕食软体动物、虾和蟹。淡水龟大多食杂食性的龟,它们吃水草等素食,也吃河虾、蛙和鱼。 现在已知的鳖大约有32种。它们生活在淡水中。鳖要经常潜入水底的沙泥里,因此它的背甲变的又扁又平。鳖趾间的蹼很发达,在水中动作敏捷,游的很快。鳖是天生的潜水健将,它的脖子河鼻子都很长,这使它能趴在水底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 2、鳄 鳄是现存最大、最危险的爬行动物,也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级的一类。鳄鱼现有22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最大的鳄是印度——太平洋鳄,亦称咸水鳄,长达7米,体重约300公斤,在离岸1000千米的大洋中仍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尽管它们的栖息地不同,大小、习性也不同,但它们都长着凶恶的外表。鳄鱼的身躯西长,布满鳞片,它的牙齿好似一排排长在口中的小匕首;尾巴起着舵与桨的划行与控制方向等功能。 鳄鱼都是肉食性动物,以昆虫、蛙、蜗牛、鱼、龟、鸟及大型的哺乳动物为食。鳄鱼捕食时非常狡猾,它们总是将身体藏在水中,只留下眼睛、耳朵和鼻子突出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截漂在水上的枯木。当发现岸边的猎物时,这截“枯木“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移向岸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猎物,将它咬住并拖入水中,几番挣扎之后,猎物就成了鳄鱼的美食。 鳄鱼的一生中会有数百颗牙齿——不过并不是同时长出的。鳄猎食时时常会弄断或丢失牙齿,于是它们会长出新牙作为替补。“鳄鱼的眼泪“是伪善的代名词,其实鳄鱼流眼泪与鳄鱼的情感无关,这是它排泄体内多余盐份的方式。鳄鱼不出汗,肾脏也已经退化了,它体内有专门的排泄腺排出盐份,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鳄鱼的眼泪事实上是一种盐溶液。 3、蜥蜴 一提到蜥蜴,很多人感觉陌生,认为只有在热带丛林中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有人告诉你,蜥蜴几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中,你一定非常惊讶。事实的确如此,壁虎就是一种蜥蜴,许多人家都有壁虎,它帮助人们消灭居室里的害虫。蜥蜴是爬行动物中的旺族,种类非常繁盛,有3000种。 蜥蜴多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还有一些是杂食性的,除了吃果实和鲜花外,有时也会吃蜗牛;而一些体型较大性情温顺的大蜥蜴则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 蜥蜴有很多的天敌。蜘蛛、蝎子、蛇、鸟和哺乳动物全都猎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卫,其它蜥蜴遇到天敌攻击时,主要依赖特别的防御或逃避的本领。大多数蜥蜴都有很好的伪装,遇到危险只需静伏不动等猎食者离去。变色龙能通过改变体色与背景颜色一致,在猎食者走近时一动不动。也有一些蜥蜴会使猎食者大吃一惊或感到恐惧,从而赢得逃跑的机会。澳大利亚伞蜥会突然张开褶腮,有些蜥蜴会伸展喉部嘶嘶作响,也有的憋气使自己胀得比猎食者还大或大到无法吞食,还有的甚至伸出有颜色的舌头!许多蜥蜴有特别的逃生方法,如果被猎食者抓住尾巴,它们便留下扭动不止的断尾分散猎食者的注意,以便自己抽身逃脱。有些蜥蜴长着尖刺,会刺伤猎食者的嘴;还有些长着滑溜溜的鳞,使猎食者难以抓住。当然,迅速逃跑使敌人无法追到,也不失为一种求生的好方法。 角蜥可谓是防御方式最古怪的蜥蜴了,它吓走猎食者的武器竟然是自己的血,它用特殊的肌肉爆裂两眼内部和周围的微血管,将血喷射出1米远以吓退猎食者。 变色龙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蜥蜴,它的体色能随着光线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光线强、温度高的地方,变色龙会变成绿色,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变色龙则是褐色的。变色龙甚至会因心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色。变色龙的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是它的两只眼睛能分别转动,各看各的,这使它能迅速发现猎物。 壁虎的脚趾是它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壁虎的脚趾上有一条条深沟,就像是一个个“吸盘”。当壁虎平按在玻璃上时,脚趾与玻璃间的空气排出,就吸附在玻璃上了。壁虎的脚趾上还长着细密的纤毛,每根纤毛上还有上百个小突起,这些纤毛和突起能增大脚趾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使壁虎在玻璃上也能行走自如。 4、蛇 蛇类,尤其是毒蛇,是令所有人恐惧的爬行动物。它们没有四肢,但爬行的速度却很快。细长的身体布满鳞片,蛇头有棱有角,头上的眼睛闪着阴森可怕的光。蛇的口能张的很大,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也能一口吞下。 蛇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以鸟、蜥蜴、鼠及哺乳动物为食,有些蛇还捕杀同类,海蛇则以鱼为食。 蛇的耳朵已经退化,听觉非常差,它的视觉也很差,只能看见近处的东西。那么蛇怎样能知道附近有没有猎物呢?蛇能靠皮肤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它用全身的皮肤代替了耳朵。 蛇的嗅觉非常发达,与其它动物不同,蛇的嗅觉接收器官使舌头,而不是鼻。蛇经常将舌头伸出来不停的晃动。蛇的舌头有两根分叉,能吸收空气中微小的气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蛇的眼睛已经退化,它能在夜间捕捉到田鼠,靠的是它眼睛与鼻孔间的颊窝。颊窝就像蛇的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高低得知猎物得位置。科学家们根据蛇颊窝得功能,发明了一种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携带这种装置得炮弹被发射后,能自动跟踪目标,将其摧毁。 毒蛇的牙与头部的毒腺相连,毒蛇捕食时,毒液顺着毒牙流出来,将猎物麻痹。毒牙有两种,一种是沟牙,牙上有一条通往毒液的沟;另一种是管牙,牙体细长如针,中间有一条管,管内是空的,与毒腺相通。毒液也分为两种,以不同的方式对猎物产生影响。一种是神经中毒,另一种是血液中毒。 并不追问:是所有的蛇都只生活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生活在水里,把它们称之为游蛇。游蛇大多是无毒的,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却全具有毒性,它们的肺部体积很大,一次能吸很多空气储存起来。生活在湖沼中的海蛇,在追捕鱼类的时候,能一直将鱼追到河口。 回答者:3000wjh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9 19:25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很讲团结呢。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这是甲龙的一种,它们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2023-08-10 11:30:547
动物的资料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根据zoo3权威推崇出的最新动物定义为: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有150万种。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还有大家熟悉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大约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并且昆虫中多数是甲虫。另外,像鼻涕虫、海绵等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中包括: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八大类。所以无脊椎动物占世界上所有动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五大种类。 脊椎动物 特征 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索只见于胚胎期)。脊柱保护脊髓、脊柱与其他骨骼组成脊椎动物特有的内骨骼系统。有明显的头部,背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及其他感觉器官,例如眼、耳等、脑及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可加强动物对外界的感应。身体由表皮及真皮覆盖。皮肤有腺体,大部分脊椎动物的皮肤有保护性构造,例如鳞片、羽毛、体毛等。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口腔内有舌,多数有牙齿,亦有肝及胰脏。循环系统包括有心脏、动脉、静脉及血管。排泄系统包括两个肾脏及一个膀胱。有内分泌腺,能分激素(荷尔蒙)调节身体机能,生长及生殖。 鱼类 鱼类 特征:水栖动物(只能生活于水中)。皮肤有鳞片覆盖,属变温动物。具有鳍(可以水中游动),用鳃呼吸的变温动物。体外受精,主要为卵生,部分为胎生及卵胎生。 鱼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软骨类例:鲨鱼特征皮肤坚韧,有极细小楯鳞,无鱼鳔,尾鳍上下不对称,有五对鳃,没有鳃盖。 硬骨类 例:马口鱼 特征:骨骼为硬骨,皮肤有许多黏液腺,为骨鳞片所覆盖,有鱼鳔。 两栖类 (Amphilia) 青蛙 特征: 需在水中渡过其幼年时期。 具有适应陆生的骨骼结构,有四肢,皮肤湿润,有很多腺体。 身体无鳞片或体毛。 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 交配及受精在水中进行。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则用皮肤,口腔内壁及肺呼吸。 两栖动物的分类 无尾 例:蟾蜍 特征: 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前肢四趾,后肢五趾, 趾间有蹼.后肢适用于游泳及跳跃有肺,但主要呼吸器官为口腔内壁及皮肤. 有尾 例:蝾螈 特征: 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为身体细长之有尾水陆两栖类. 无足 例:鱼螈 爬行类 特征:陆生动物.皮肤有鳞片或盾片覆盖. 具有防水外皮,水份散失. 属变温动物(靠外界的温度或热源来改变其体温).主要分布在地球较温暖的地区. 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在陆地产卵,卵有防水外壳包裹. 爬行动物的分类 testbyfindwo 有足类 例:乌龟 特征: 有坚硬的外壳.上下颔不具齿,但有角质鞘.卵生.可分陆栖,水栖或海洋生活. 无足类 例:眼镜蛇 特征: 无四肢,肩带及胸骨.不具活动的眼脸及外耳孔.舌头末端分叉,伸缩力强.皮肤有鳞片,可吞咽比自己身体直径大的猎物.蛇的器官俱备特化成长形,左肺退化.蛇会定期蜕皮,能使自己不断进行成长,便于繁衍. 鸟类 特征:全身披有羽毛,身体呈流线形,有角质的喙;眼在头的两侧,颈部长而灵活可270度转;前肢特化成翼,后肢有鳞状外皮,具四趾;恒温动物(能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产生热量,即使外界温度很低,他们也能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平均体温比哺乳动物高出10度左右(平均42度)。 卵生 1.主要特征: (1)体表被羽毛,有翼,能飞翔。皮肤薄而软,便于肌肉的剧烈运动。 (2)新陈代谢旺盛,体温恒定。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恒温减少了动物对外界温度条件的依赖性,获得夜间活动的能力和在极地大陆上存活的能力。 (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鸟类的大脑、小脑、中脑都很发达。大脑半球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底部纹状体的增大。在鸟类,纹状体是管理运动的高级部位,也和一些复杂的生活习性相关。实验证明:切除鸟的一部分纹状体后,它的正常的兴奋和抑制就被破坏,视觉受影响,求偶、营巢等习性丧失。鸟类的大脑皮层并不发达,小脑很发达,这与鸟类飞翔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相关。 (4)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筑巢、孵卵和育雏)。 2.鸟纲的分类 (1)平胸总目 主要特征是:后肢强大,胸扁平,无龙骨突,不具飞翔能力;羽毛分布全身,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常见种类有鸵鸟、见雏鸟。 (2)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定,羽片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馍,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划水有关。游泳快速。 该目分布限在南半球。代表为王企鹅。 (3)突胸总目 通常翼发达,善于飞翔,龙骨突发达,最后 4~6 枚尾椎愈合为一块尾综骨。一般具有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不具交配器官。 该总目的鸟类种类繁多,为了研究方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它们的类群。 一个方面是根据生态类型分为游禽、涉禽、鹑鸡、鸠鸽、攀禽、猛禽和鸣禽七个生态类型。 游禽:喙扁阔或尖长,腿短而具蹼,翼强大或退化。 涉禽:喙细而长,脚和趾均很长,蹼不发达,翼强大。 鹑鸡:啄短而强,足和爪强健,翼短圆。 鸠鸽:喙短、基部具蜡膜,足短健,翼发达。 攀禽:喙强直,足短健、对趾型,翼较发达。 猛禽:喙强大呈钩状,足强大有力,爪锐钩曲,翼强大善飞。 鸣禽:喙外形不一,足短细,翼较发达。 另一个方面是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分成若干个目来进行研究。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目。 鹈形目:四处向前,处间具全噗;嘴端成钩状,具发达的喉囊,雏鸟属于晚成鸟,游禽类,如鸬鹚等。 鹤形目:颈长、喙长、腿长、趾三前一后,四趾在同一平面上,幼鸟属晚成乌,涉禽类,常见种类有白鹭等。 雁形目:嘴扁平,具加厚的嘴甲,边缘具栉状突起;腿短后移,趾三前一后,前趾间具蹼,雄性翼上常具翼镜;雄鸟具交配器;雏鸟为早成鸟,游禽类。常见种类有天鹅、绿头鸭。 隼形目:嘴具利钩,爪发达,飞翔力强;视觉敏锐,猛禽类,雏鸟为晚成鸟。常见种类有鸢、红隼、金雕等。 鸡形目:体结实;喙短,为圆锥形;翅短圆,善走;雄鸟头顶有肉冠,羽色鲜艳;繁殖期行为复杂,鹑鸡类,幼鸟属早成鸟。如褐马鸡、红腹锦鸡等。 鹤形目:喙长,颈长和腿长,趾三前一后,趾间蹼不发达,后趾着生位置较高,与其他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幼鸟为早成鸟,涉禽类。常见种类有丹顶鹤、灰鹤等。 鸽形目:嘴短、具蜡膜;四趾位于同一平面上,足短健、善走;嗉囊发达,雏鸟为晚成鸟或早成鸟,鸠鸽类。常见种类有原鸽、毛腿沙鸡等。 鴞形目:嘴爪强大而钩曲;头大,眼大向前,眼周羽毛形成面盘;耳孔大,具耳羽,听觉敏锐; 第四处能向后反转; 幼鸟属晚成鸟, 属猛禽类。 主要种类有长耳鴞、 短耳鴞 等。 鴷形目:嘴呈锥状,适于啄木;舌长具角质小钩;趾两前两后;幼鸟属晚成鸟,攀禽类。 常见种类如斑啄木鸟。 雀形目:鸣管及鸣骨发达;足趾三前一后,在一个平面上,适于营巢,幼鸟属晚成鸟,鸣禽类。常见种类有云雀、家燕等。 哺乳动物 特征: 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身体有毛覆盖,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营养的摄取; 胎生(鸭嘴兽,针鼹除外),哺乳; 恒温.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从而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分布范围; 脑颅扩大,大脑相当发达,在智力和对环境适应上超过其他动物; 内肢强壮灵敏,有快速的活动能力; 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 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哺乳类动物的分类 1.主要特征 (1)全身被毛,具有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毛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乳动物一般每年换毛两次:春季和秋季换毛。换毛是哺乳动物对季节变化后的适应。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消化管分化程度较高,消化腺较发达,消化酶多样化。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切牙)、犬齿(尖牙)和臼齿(磨牙),齿型和齿数是哺乳动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3)体温恒定,对环境依赖性减少。 哺乳动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协调能力强。哺乳类神经系统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神经细胞聚集、皮层加厚。表面出现了皱褶(沟和回)。 (5)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原兽类 特征 卵生,卵有壳. (例:鸭嘴兽) 后兽类 特征 不具真正的胎盘,幼儿在育儿袋中发. (例:袋鼠) 真兽类 特征 有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才产出,占哺乳类的绝大部分.并分为十四类别。 食虫类(例:鼹鼠) 鳞甲类(例:穿山甲) 翼手类(例:蝙蝠) 兔形类(例:兔) 啮齿类(例:鼠,箭猪) 贫齿类(例:食蚁兽) 食肉类(例:狮,犬,熊猫) 鳍足类(例:海狮,海豹,海象) 海牛类(例:海牛) 鲸类 (例:海豚,鲸 长鼻类(例:象) 奇蹄类(例:斑马,犀牛) 偶蹄类(例:河马,牛,猪,鹿,骆驼) 灵长类(例:,猩猩,猴,人) 例:狮子。 特征: 属食肉目中的猫科动物.大型兽类,爪能伸缩,善于跳跃,犬齿发达,善于伏击其他动物. 例:大象 特征: 为现存最大之陆栖动物.耳宽大扁平,鼻特长,可助于取食,体毛退化,脚底有厚弹性组织垫,以承托身体重量.上门牙特别发达,长出体外.食物以植物为主. 例:食蚁兽 特征: 前肢其中二至三指特长,用以掘开蚁巢.无门齿,吻长呈管状,舌长呈黏性,能黏附白蚁,尾长而多毛.栖于草原沼泽地,善游泳,以白蚁及蚁为食. 例:蝙蝠 特征: 前肢特化,指骨特长,指骨与体侧及后肢之间生有薄而韧的翼膜,作飞行器官.后肢具爪,可以倒挂身体栖息.胸骨突起,锁骨发达,以利飞行.大部分蝙蝠喜食虫,且善于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少数吃果实. 例:海豚 特征: 海产哺乳类,亦有淡水品种.海豚属齿鲸类,身体呈流线性,颈部不能区分,颈椎骨有愈合现象.头尖而长,具有内质背鳍.前肢特化成阔桨状.不具后肢,尾长,具水平叉状尾鳍. 例:猿猴 特征: 拇指与其他指相对,适于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身有体毛(手掌除外),指具指甲,大脑及感觉器官发达.双眼向前,有骨质眼窝.行为接近人类.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特征: 单一细胞动物,身体的构造十分简单,会吃,会动,会繁殖和死亡.身体非常小,要用显微镜才观察得到的动物.栖息在淡水,海水或者共其他动物的体液内.例如变形虫.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外形多样化,是十分成功的生物类别,包括所有「贝壳类」动物,八爪鱼及墨鱼.大部分软体动物生活在海里,部分生活在咸淡水交界或淡水,亦有小部分是陆生的. 特征: 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背部皮层向下伸延成外套膜,覆盖身体的大部分.软体动物中的贝壳类的贝壳便是由外套膜的上皮细胞分泌而成. 大多数软体动物有一至两个贝壳,例如蜗牛、蚬. 另一些则退化成内壳,藏于外套膜之下,例如墨鱼. 有些种类的外壳则完全消失,例如裸鳃类. 蠕虫 特征 : 身体柔软,分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对排泄器.例如蚯蚓和沙蚕. 柔软圆形的身体,寄生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例如蛔虫和蛲虫.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品动亦最繁多,约占全部动物品种的百分之八十五.对环境的适应力特强,生存地方包括海水、淡水、高山、空气、土壤,甚至是动物及植物的体内及体外. 主要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节,但部分体节融合成特别部位,如头部及胸部.有些节肢动物,例如蜘蛛类,头部及胸部进一步融合成头胸部.身体的附肢,例如足部、触角、口器等都分节. 体壁坚硬,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可提供保护,亦作为外骨骼之用.由于体壁坚硬,妨碍生长,节肢动物需要在生长期蜕皮多次. 感官系统甚为发达,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复眼用作视物,而单眼用作感光.另外,还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及平衡器官,好些昆虫还有特别的发声器. 节肢动物的呼吸系统颇为多样化,可以利用体表, 鳃(水生的)及气管(陆生的)呼吸.蜘蛛等则利用书肺进行呼吸. 节肢动物的分类:2023-08-10 11:31:301
有关动物的资料
我也不知道呢!2023-08-10 11:31:436
关于动物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4.html?wtp=tt2023-08-10 11:32:043
关于动物的资料50字 关于动物的资料内容
1、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2、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3、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2023-08-10 11:32:241
有关小动物的资料。
1、蚯蚓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 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它以腐烂的落叶、秸秆、禽畜粪、瓜果皮,造纸厂、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特别喜欢吃甜食, 比如腐烂的水果,亦爱吃酸料,但不爱吃苦料和有单宁味的料, 盐料对它有毒害作用。蚯蚓是好气性的低等动物。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15度~25度,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的疏松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2、刺猬的生活习性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外窝室为活动场所,包括土堆或山、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阴和冬季保暖。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性喂食瓜果蔬菜和清水即可。投喂的食品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要洗净后投喂。如从市场买来的瓜菜还要先放在水池内浸泡1 小时,再洗净配喂,以防农药中毒。同时,饲料要品种多样化,饲料单一会引起刺猬间相互咬斗和拒食。3、蜘蛛的生活习性蜘蛛都是食肉动物,蜘蛛以捕食各式各样的昆虫为生,它们吞食了80% 的昆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数量。如果没有蜘蛛,害虫将会泛滥成灾。所以,蜘蛛是对人有益的动物。蜘蛛螫肢是头胸部最前面的一对附肢,里面有毒腺,分泌的毒液十分厉害,不用说是昆虫,有的蜘蛛还能将牛咬死。比如捕鸟蜘蛛,毒性十分厉害,一个1 公斤多重的兔子,被咬后仅4 分钟就会死亡。象螯人红蜘蛛、穴居狼蛛和绰号黑寡妇的红斑黑毒蛛,它们常可将人、畜咬伤,甚至咬后中毒死亡。所以在野外被毒蜘蛛咬伤,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2023-08-10 11:32:331
所有动物资料!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金丝猴 金丝猴的学名是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是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金丝猴是我国特有动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多次外借到国外展出,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和较大的轰动效应。 白鳍豚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钱名全(413100) 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是研究鲸类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宝贵材料。它有发达的大脑,是一种聪明而有智慧的动物,它有“回声定位”和声纳等特殊功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丰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这些结构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鳍豚体呈纺锤形。吻突极狭长,上颌和下颌几乎等长,且微上翘。体长为吻长的6倍。体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颈部两侧、耳孔后及鳍肢上方区域有一半圆形的白色宽纹,在 *** 上方的尾侧有两道半月形的白色宽纹。 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在江心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用肺呼吸,每隔一二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换气时总是头先出水,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 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 白鳍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生殖交配期在4月~6月,怀孕期约9个月,至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每年只生1胎,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航运业的发展、河道整治、机动船只增加、水质污染、江湖淤塞、使用有害渔具及有害捕捞方法等,严重威胁着白鳍豚的种族延续。据实测统计,现长江白鳍豚资源量已不足100头,远低于国宝大熊猫。为使白鳍豚在自然界不被灭绝,国家已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并将长江天鹅洲古道和安徽铜陵江段划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增殖白鳍豚资源,拯救濒危物种。2023-08-10 11:32:401
动物资料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根据zoo3权威推崇出的最新动物定义为: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脊椎动物 特征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索只见于胚胎期)。脊柱保护脊髓、脊柱与其他骨骼组成脊椎动物特有的内骨骼系统。有明显的头部,背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及其他感觉器官,例如眼、耳等、脑及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可加强动物对外界的感应。身体由表皮及真皮覆盖。皮肤有腺体,大部分脊椎动物的皮肤有保护性构造,例如鳞片、羽毛、体毛等。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口腔内有舌,多数有牙齿,亦有肝及胰脏。循环系统包括有心脏、动脉、静脉及血管。排泄系统包括两个肾脏及一个膀胱。有内分泌腺,能分激素(荷尔蒙)调节身体机能,生长及生殖。白鳍豚白鳍豚属鲸目,豚科,是中国长江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是世界上目前仅存的4种淡水豚类之一。它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生存范围过去可从三峡至长江入海口,现已局限于长江中下游许多江心洲和边滩。白鳍豚食性单一,仅以鱼类为食,长江中下游的一些鱼类:鲤、鲫、鲢、青、鳙、草、鳊、鲶等都是它们的食料。在食物鱼的种类上没有选择性,但对大小有选择。每两年繁殖一次,春季发情,性成熟年龄4---8岁,妊娠期10---11个月。白鳍豚种群数量很少。由于其生存水域的污染等问题,其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鸟类的大脑、小脑、中脑都很发达。大脑半球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底部纹状体的增大。在鸟类,纹状体是管理运动的高级部位,也和一些复杂的生活习性相关。实验证明:切除鸟的一部分纹状体后,它的正常的兴奋和抑制就被破坏,视觉受影响,求偶、营巢等习性丧失。鸟类的大脑皮层并不发达,小脑很发达,这与鸟类飞翔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相关。 黑叶猴黑叶猴属灵长目,猴科,是一种较为珍贵的猴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局部地区的石灰山栖息的灵长类。在海拔 1000多米的地区,也有少量黑叶猴,且峭壁、深涧、峡谷等复杂地形提供了它所理想的生境。营家族性群体生活,群体不大。占据一定地域,常以峭壁处的岩洞为家,居所固定。行动敏捷,胆小,耐热而怕冷。以成熟的野果为主食,也常食树叶、花芽、鸟卵、昆虫等小动物。繁殖季节不甚明显,通常2-3月发情交配,妊娠期160天左右,8-9月产仔,再胎1仔。2023-08-10 11:32:523
有关动物的资料
狒狒争权记 昨日,武汉动物园猩猩馆内绿狒狒展区动物秩序一片混乱:体态高大、性情凶狠的雄性绿狒狒“武兴”占山为王,将自己的同类——另一只雄性绿狒狒逐出家门,场面惊心动魄。 在该展区饲养着一群年龄各异的绿狒狒,此前一直由雄性绿狒狒“武兴”掌管家门,由于无有力的竞争对手,“社会秩序”倒也良好。为了更换血统,1997年10月,武汉动物园从肯尼亚引进了一对幼年绿狒狒(雄性名叫“武旺”、雌性名叫“武爱”)。 进入新世纪,“武旺”长大成人,而且对“武兴”的“皇位”产生威胁。后来皇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从抖狠(彼此做怪相、吼叫)发展到武力斗争(拳脚、嘴牙相加)。但由于“武旺”的羽翼还不够丰满,“武兴”还占上风。“武兴”确实是位暴君;吃食时,众狒要等它吃饱后才能进餐,否则就要挨打,它还霸占了所有成年雌狒作妻妾。 “武旺”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激烈的“皇位”争夺战终于在昨日上午爆发了,拳来嘴去,几个回合后,“武旺”最终不敌老首领,爬上外笼笼顶,钻了出来。 这可吓坏了当班饲养员。一旦跳下外笼,逃入面积达30亩地的附近大熊猫食物基地(竹林),那就太麻烦了。好在“武旺”只是在长臂猿、黑猩猩、黄猩猩们的外笼笼顶跳来跳去。看热闹的游客越来越多,又怕“武旺”急了,对游客产生伤害,动管科长请示领导后,立即命令兽医师拿来麻醉枪,一枪击中,并将它抬到猩猩馆一预展笼内解醉。 由于“武兴”太霸道,动物园领导决定,近期将它与国内其他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 狒狒属灵长目猴科。原产地为非洲,地栖。力气很大,脾气暴烈,敢同猛兽搏斗。它们一般结成几十至上百只群居,由一只在激烈角斗中获胜者成为首领,统帅狒狒群。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狒狒寿命可达37岁,幼狒5—7周岁性成熟。雄狒高大,1.5米、50千克,雌狒只有15千克。绿狒幼年棕色,成年后变橄榄绿而得名。以野果、树叶、昆虫、卵鸟为食。 马麝别名香獐、马獐、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sifanicus。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0~15千克。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3-08-10 11:33:042
各种动物的资料
下2023-08-10 11:33:188
动物资源详细资料大全
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动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动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动物和一些珍稀频危动物。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动物资源 包括 :陆地、湖泊、海洋 来源 :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 定义 :是生物圈中一切动物的总和 简介,中国,东北西部,东北附近,内蒙地区,西北部,羌塘高原,西南区,四川以东,华南区,畜禽资源,经济动物,水生动物,农业昆虫, 简介 动物作为一种生物,它同样代表这一生命的特征。 牛 动物资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动物的总和。通常包括驯养动物资源(如牛、马、羊、猪、驴、骡、骆驼、家禽、兔、珍贵毛皮兽等)、水生动物资源(如鱼类资源、海兽与鲸等)及野生动物资源(如野生兽类和鸟类等)。它与人类的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不仅可提供肉、乳、皮毛和畜力,而且是发展食品、轻纺、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野生动物资源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以及西部高原的东原带,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特产种类也比较多。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目,4140种,而我国有14目,430种,约占全球种类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下面是对我国哺乳动物资源的简单描述: 东北西部 典型种类有驯鹿、驼鹿,狼獾,雪兔,马鹿,白鼬、伶鼬、猞猁、棕熊、狼、狐及仅见于新疆阿尔泰山地的河狸。还有林旅鼠、普通田鼠、蝙蝠、飞鼠、松鼠、狍、艾鼬、狗獾,小型兽如须鼠耳蝠,大棕蝠、褐家鼠等。 东北附近 我国东北邻近的苏联、朝鲜、日本附近分布的种类有鼠兔科的鼠兔、紫貂、原唇、花鼠、大林姬鼠、狭颅田鼠,长尾黄鼠。以及缺鼠鼹、东北兔、东北鼢鼠,沼地田鼠等。 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东临黄、渤海的华北区包括西部黄土高原,北部的冀热山地及东部的黄淮平原。气候属温带,冬寒夏热,属本区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本区的种类为大仓鼠、棕色田鼠、林猬和麝鼹等少数种类。本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南北耐湿动物在本区互相渗透。主要有猕猴和果子狸、黄喉貂等。横贯欧亚大陆湿润地带的种类如狍、班羚、花鼠、北方田鼠、大仓鼠、长尾仓鼠等在本区也有分布。黄淮平原为开阔的农耕区,动物种类贫乏,主要为几种仓鼠、中华鼢鼠、刺猬、麝鼹等。 刺猬 内蒙地区 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紫达木、准噶尔等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荒漠和草原地带,主要有黄羊、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小毛足鼠、草原鼢鼠、长爪沙鼠、草原田鼠、草原旱獭等动物。西部荒漠地区属于典型的荒漠种类,与蒙古接壤的砾质和砂质戈壁地带分布了如栓柳沙鼠、短耳沙鼠,红尾沙鼠,大沙鼠、子午沙鼠、五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肥尾心颅跳鼠、长耳跳鼠、五趾跳鼠、小五跳鼠、巨泡五趾跳鼠、羽尾跳鼠、三趾跳鼠、小耳跳鼠等典型荒漠种类,食肉类广布种中有虎鼬、漠猫、兔狲和沙狐。有蹄类有野生双峰驼、野驴以及几种羚羊,为本区代表件种类。天山山地森林种类有马鹿、狍等。 西北部 青海、西藏和西川西部,东由横断山脉的北端,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由昆仓、阿尔金和祁连山各山脉所围绕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m以上。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地带。植被包括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 羌塘高原 动物贫乏,主要种类为野牦牛、藏羚、野驴等,青海西藏地区,自然条件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气候随海拔降低而较温暖。高山带以下主要是草原环境。东南部有高山针叶林,动物区系中包括出现于针叶林或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的种类,如自唇鹿、马踌、松田鼠、马鹿。其中狭颅鼠兔,川西鼠兔,木里鼠兔只在本区出现。其它的种类如大耳鼠兔,藏鼠兔,间颅鼠兔,红耳鼠兔、黑唇鼠兔和灰鼠兔等在其它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这个地带为现代鼠兔最繁盛的中心。雪豹、白鹿鹿、藏狐、藏原羚、岩羊、盘羊、喜马拉雅旱獭、藏苍鼠等为广泛分布的种类。 西南区 包括四川两部,昌都地区东部;北起疗海、甘肃南缘,南抵云南北部,即横断山脉部分,西至喜马拉雅的南坡针叶林带以下的山地。境内布满高峡谷,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显著。因而本地区动物也以明显垂直变化为特征。大熊猫和小熊猫为本地区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大熊猫科为我国特有,大熊猫分布于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北部,并向东延伸至秦岭南坡,小熊猫分布于整个横断山脉,并向西伸至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等国。食虫目的(鼠句)鼹、多齿(鼠句)鼹、长尾(鼠句)鼹、甘肃鼹、川(鼠句)、蹼麝(鼠句)等单型属种类和非单型属中的背纹(鼠句)(鼠青)、四川水麝(鼠句)和几种长尾(鼠句)等,种类的分布范围,与大熊猫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均从横断山脉为分布中心,故横断山脉是较古老的动物保存得最多的地区。因而可能是物种保存中心或形成中心。类似于大熊猫分布范围的还有白臀鹿,啮齿类中包括鼯鼠、灰鼯鼠、掠足鼯鼠、侧纹岩松鼠、四川田鼠、沟牙田鼠以及多种绒鼠。类似于小熊猫分布范围的有羚牛、林麝、在啮齿类有丽鼯鼠,黑白鼯鼠。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有塔尔羊、锡金松田鼠、锡金长尾(鼠句)和印度长尾(鼠句)。此外还有长尾叶猴、红斑羚和菲氏鹿。以上种类中,大多为我国所特有。 四川以东 西半部北起秦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外,主要是山地和高原。东半部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的北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北界自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向东,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而终于长江以北通扬运河一线。本区特有的种类不多。在东部丘陵平原区分布广泛的种类有穿山甲、短尾猴、小灵猫、食蟹檬、金猫、黄鹿、毛冠鹿、水鹿、鬣羚、赤腹松鼠、中华竹鼠、大鼯鼠、红白鼯鼠以及多种家鼠。限于本区特有种类有黑鹿、樟、白鳍豚,此外只分布于西部山地高原地区的种类尚有金丝猴、羚牛和扫尾豪猪。 华南区 包括云南、与两广南部、福建省东南合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在我国范围内动物中,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几种长臂猿、懒猴、熊猴、几种叶猴、亚洲象、熊狸、大斑灵猫、椰于猫。广布科中的毛猥、背纹鼬、豚鹿、鼷鹿、野牛、兰腹松鼠、巨松鼠,笔尾树鼠、长尾攀鼠等等,其中有许多只限于云南最南部。在亚南热带地区代表性科中有树(鼠句)、棕果蝠、银星竹鼠等。 畜禽资源 畜禽包括牲畜与家禽等。畜禽按驯化时间和程度分为三类,即较早期驯化物种(24种)、较晚期驯化物种(16种)、近缘野生种(14种)。物种内具有丰富遗传变异和不同经济性状的品种或类群,构成畜禽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所需食物的最直接来源。畜禽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肉、蛋、奶、蜜、毛、皮、丝等优质产品。据测算,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种质资源贡献占40%以上的份额。 中国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畜禽品种和产品已成为人们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由于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畜禽品种资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着手畜禽品种资源调查。197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科、教部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历时九载,基本摸清了全国大部地区的品种资源状况。编纂出版了《中国猪品种志》、《中国牛品种志》、《中国羊品种志》、《中国家禽品种志》、《中国马驴品种志》。1995年又对中国西南、西北部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为期4年的畜禽资源补充调查,发现了79个新遗传资源群体。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中国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等20个物种,总计574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437个(占76.13%),培育品种62个(占10.80%),引进品种有75个(占13.06%)。畜禽资源调查为制定有关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及畜牧业整体发展规划,开展国际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近20年来,中国加强了对畜禽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距离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在畜禽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中国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鹅 1983年已确认灭绝的资源有九斤黄鸡、塘脚牛、阳坝牛、深县猪、高台牛、枣北大尾羊、项城猪、太平鸡、临桃鸡、武威斗鸡等。 1999年濒临灭绝的资源为:豪杆嘴型内 *** 、大普吉猪、草海鹅、文山鹅、思茅鹅、萧山鸡、舟山火鸡、五指山猪、龙游乌猪、潘郎猪、通城猪、八眉猪、樟木黄牛、兰州大尾羊、鄂伦春马、铁岭挽马、金州马、北京油鸡、浦东鸡、灵昆鸡、宁静鸡、樟木鸡等。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农业部出台了实施细则,不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农业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为这些品种确认了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 在收集的456个畜禽品种(类群)中,有191个群体数量处于不同程度下降,灭绝的有9个。在数量下降品种(类群)中,受到严重威胁的有47个,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受到较大威胁的有36个,受到威胁有14个;58个受到潜在威胁。 对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品种,以保护场或保护区的方式进行活体保护。对《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距离评估。建立了中国畜禽网路信息系统。 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按用途主要分为肉用、毛用、皮用、药用、观赏用、狩猎用、役用、茧丝用等。我国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人工养殖的特种经济动物包括52个种,140多个亚种,1200多个品种(类型)。 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有关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51年)、毛皮兽研究所(1959年)、蜜蜂研究所(1958年)、吉林特产研究所(1956年)和吉林特产学院(1958年)。在“变野生为家养、家植”的政策指导下,开展了珍贵、稀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工作,先后开展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收集了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驯鹿、麋鹿、林麝、马麝、藏獒、狍、猪獾、紫貂、水貂、赤狐、蓝狐、乌苏里貉、白貉、麝鼠、艾虎、中国白兔、果子狸、丹顶鹤、天鹅、大雁、雉鸡、绿头鸭等特种经济动物资源20多种。“茸鹿驯化放养”、“紫貂笼养繁殖”、“雉鸡引种驯化”、“林麝养殖技术”等多项技术受到 *** 高度重视。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茸鹿饲养数量由1951年的2100只发展到146万只。近20年来形成了年生产2000万只的肉雉鸡饲养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了蚕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先后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多项性状调查和评价,阐明了多项性状相关性和遗传规律;发掘出20多项特殊性状的优良素材300余份,创建了7类新种质。1986年以蜜蜂形态、生态、生物学特性为依据,将中华蜜蜂分为:东方亚种、西藏亚种、阿坝亚种和海南亚种等5个亚种和生态类型。 共有23个保种场(库),其中蚕种质库1个、蜂种保种场7个、鹿类保种场8个、毛皮动物保种场3个、特禽保种场3个、动物生殖细胞库1个。保存的种质资源种类及数目:蚕种680份,其中基因突变系统200份、测交系10个、近等基因系10个、地方品种96份、国外引进品种152份、改良种177份、多化性品种15份,蓖麻蚕20个。鹿类动物29个品种(类型),其中梅花鹿11个、马鹿8个、白唇鹿2个、驯鹿4个、林麝2个、马麝1个、狍1个,共有动物3900头;保存冷冻 *** 2310头份。毛皮动物22个品种(类型),其中紫貂2个、水貂4个、赤狐2个、银黑狐2个、蓝狐2个、乌苏里貉2个、白貉1个、麝鼠2个、艾虎1个、猪獾1个、中国兔3个、果子狸1个,共有动物2600只;保存冷冻 *** 1120头份。珍禽12个品种(类型),其中山鸡6个、绿头鸭2个、鹧鸪2个、孔雀2个,共有动物1200只;保存冷冻 *** 432份。蜜蜂资源850份、熊蜂资源3种300份。分别建立了蚕、蜂、特种动物3个资料库。 2001年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发现优良性状资源118份。创建了一批具有国内国外领先水平的种质,如蚕的抗氟种质、蜜蜂抗螨种质、鹿的抗腐蹄病种质、狐的优质毛绒种质、林麝的高泌香种质等。 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资源是指生存于自然水域及人工养殖水体中的野生或经人工培育和遗传改良及引进的水生动物群体和个体的总称,其中包括具有经济价值和可开发利用的渔业水生动物。水生动物资源是渔业最基本的生产对象,其中鱼类资源在水生动物资源中占重要地位,是保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有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其水产品总产量自1990年起一直居世界首位。水生动物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物质,是提高人类健康素质、保证人类蛋白质食物安全的重要部分。 1949年后,特别是近20多年,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初步摸清了中国水生动物种类、分布和资源状况。自80年代起,国家将水生动物资源的研究列入攻关计画,进行了鱼类考种,从个体到群体、从细胞到分子水平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和保存技术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几十种鱼类的特异种质以及开发利用技术。建立了一批天然生态库、人工生态库和原良种保存基地(场),保存、鉴定和评价了一大批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产量提高有重大作用的种类。 世界水生动物有15万种,其中鱼类2万种、甲壳类3万种、软体类10万种。中国分类、描述海水鱼类3048种,分属40目288科1077属,其中有一定研究价值1700余种。南海约1550种、东海约727种、黄海和渤海约289种。中国的土著种79种,其 *** 16种、东海20种、南海和东海共有种26种、黄渤海17种。中国特有种15种。已保存73种,已开发养殖的44种,一些种类已成为重要养殖种类。海水甲壳类有虾类300余种、磷虾类42种、蟹类600余种。在虾类中,常见种有266种,分布于南海231种、东海124种、黄渤海69种,已保存约20余种,已开发养殖约5-6种(包括引进种)。在蟹类中,已分类、描述的约100余种,有一定研究的约50种,有2-3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已分类、描述的头足类约91种,其 *** 约73种、东海约64种、黄渤海20种,主要是暖水性和暖温性种类,有6种是主要渔业对象,还没有保存和人工养殖。已分类和描述的软体动物约有2500余种,其中有一定研究价值500种,特别是牡蛎、扇贝、贻贝、蚶、蛏和珠母贝等贝类149种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的约30种(包括引进种)。 螃蟹 世界有淡水鱼类8411种。中国已分类、描述的淡水鱼类有804种,分属13目39科232属,其中以中国特有的鲤形目种类最多,有623种,占中国淡水鱼类的77.2%。与欧美相近的种类有鲑形目鱼类22种(5科14属)、鲟形目鱼类7种(2科3属)。在这些鱼类中,已深入研究的140种,其中长江水系约44种,黄河水系约22种,珠江水系约30种,黑龙江水系约40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的约60余种,是中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其产量约占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的80%以上。淡水甲壳类已分类、描述的虾类60种(7属),其中米虾33种、沼虾18种、蟹类2种,其中3-5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包括引进种)。软体类有腹足纲99种、瓣鳃纲70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2-3种。爬行类中有鳖2种、龟34种,已保存和开发养殖的10余种。 中华龟 近50多年来,中国先后育成海、淡水水生动物新品种40种。从国外引进渔业水生动物118种,其中鱼类89种(25科),龟类7种(7科)、虾类10种(3科)和贝类12种(9科),一些种已成为重要养殖种。 近20多年来,由于水域环境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渔业生物资源受到严重损害。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放,中国海域的部分近岸、河口及内湾和江河、湖泊的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受到磷、无机氮、石油类、挥发性酚和重金属等的污染,赤潮频发使一些渔业水域功能减弱,渔业资源和养殖业受到危害。仅1999和2000两年内共发生渔业污染事故2067起,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年捕捞产量损失约50万吨约30亿元。80年代长江淡水鱼捕捞产量不及50年代1/2。保护和抢救水生动物资源已十分紧迫。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公布了“渔业法”、“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等,并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海洋渔业先后实施了捕捞产量“零”和“负”增长的措施,在各个海区实施了禁渔区和禁渔期,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一定恢复。1991年以来,农业部启动了建设国家水产原良种场(圃)项目,各地也相继建立了水产原良种场(圃)和濒危物种的抢救中心或保护区,截止目前共建立187个,其中国家级25个。从1986年以来,保存、鉴定和评价了一批对中国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鱼、虾、贝类,并在各研究所的基地(圃)、库(加上原良种场)共保存约100个种类,约10万余份。 白鳍豚 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家投资建成2个“四大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1个团头鲂国家种质资源库,1个淡水养殖鱼类人工种库,保存我国17个野生种和培育种共42万余尾;建立10余个原(良)种场,还建成了白鳍豚保护研究中心,中华鲟放流站等。 2001年除继续实施海洋捕捞“负”增长外,还开始减少海洋捕捞作业船约5万艘,将30万渔民转向水产养殖生产或安置到加工等产后服务的转产转业工程。通过开展全国性普查水产养殖的苗种,基本查清全国渔业水生动物良种保存情况。继续审批了一批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和省级场,保存、鉴定和评价了20余种鱼、虾、贝类。颁布了《水产苗种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国家渔业资源资料库。 农业昆虫 农业昆虫包括与农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害虫和益虫;除昆虫外,一般也包括危害作物的螨类(属于蛛形纲)和蛞蝓(属于软体动物),归为农业害虫。害虫天敌是以害虫为寄主或取食对象,从害虫身体摄取营养,使害虫致死的各类生物。这里主要指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据估计害虫对生长的作物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为l0%,室内贮藏物平均损失为5%。全世界每年有20%的农产品被各类害虫毁掉。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蝗灾不下千次,造成严重灾情的也有百次。粘虫、麦蚜、小麦吸浆虫、玉米螟、稻飞虱、水稻螟虫、小菜蛾等害虫都曾有过毁灭性危害,造成绝产。农业昆虫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为作物传粉,以及天敌抑制害虫爆发两个方面。农业昆虫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总体上大于有害作用。 螟虫 世界上已定名昆虫达75.1万,每年全世界新记载的种类有1000种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有昆虫20~100万种,约占世界种类1/10。已定名5万多种。全世界危害庄稼的害虫约6000多种,中国危害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仓储物品的害虫及蜱螨类,天敌昆虫和蜘蛛类等,包括昆虫纲的18个目,蛛形纲2目总计260多科4000-5000种。90%以上的种类以标本的形式保存在各类标本馆室中。在实验室活体饲养作为资源保存、实验动物和研究材料用的种类有20~30种。表1介绍了中国主要作物的重要害虫和优势天敌种类。2023-08-10 11:33:371
关于各种动物的资料
爬行动物出现于3亿年前,是最早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现存的爬行动物大约有6000种,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一些温带地带。 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有些还借助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上长满鳞片。它们属于变温动物,不能控制体内的温度,因此在寒冷的地区找不到爬行动物的身影,冬季它们就要借冬眠过冬。 爬行动物分为三类:龟鳖类、鳄类、蛇蜥类。 1、龟和鳖 这类爬行动物大约有330种。它们的体型短而宽,柔软的身体藏在厚重坚硬的甲壳中。它们没有牙齿,但颚骨却非常坚硬,能切断食物。 龟的嗅觉和触觉都相当发达,听觉和视觉不敏锐。绝大多数的龟性情温和,不具备攻击性。在遇到敌害时,它们就将头脚全部缩起来,藏在龟甲之中。看着那块石头一样的硬壳,敌人往往对它无可奈何。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年,而且还将继续安然自得的生活下去。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在70年左右,陆龟大多可活到100岁左右。 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们产卵时非常诡秘,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龟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爬到沙滩上,选择一块日照充足而又温度适中的地方作为产卵地。产卵前龟会在沙土上先小便,让土变的湿软一些,然后用后脚往后挖洞,当洞挖到10多厘米深的时候,龟就开始在洞里产卵,龟卵和一只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外面是一层坚硬的钙质壳。这层壳是卵的保护层,但对于即将初升的幼龟来说却是一层障碍,幸好在幼龟的嘴和鼻之间有一块坚硬的突出物,凭借这块“破壳器”,幼龟奋力钻、磨、挣扎,终于钻出一个小孔,拼尽全力用头撞破蛋壳,幼龟才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随着幼龟的初升,它的生存危机夜随之来临。幼龟是海鸟、大蜥蜴、狗、蛇等的美食。幼龟往往在爬向大海或河边、池塘的途中就被吃掉,100只幼龟中,能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几只。 海龟是体型最大的龟。它们的甲长一般在100厘米左右。除了产卵或晒太阳,海龟一直生活在海里,它们的脚已经变化成为鳍形,这使得海龟能在水中自在的遨游。 龟有三种食性。陆龟多为草食性,以稻草和植物叶为食。海龟多为肉食性,它们捕食软体动物、虾和蟹。淡水龟大多食杂食性的龟,它们吃水草等素食,也吃河虾、蛙和鱼。 现在已知的鳖大约有32种。它们生活在淡水中。鳖要经常潜入水底的沙泥里,因此它的背甲变的又扁又平。鳖趾间的蹼很发达,在水中动作敏捷,游的很快。鳖是天生的潜水健将,它的脖子河鼻子都很长,这使它能趴在水底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 2、鳄 鳄是现存最大、最危险的爬行动物,也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级的一类。鳄鱼现有22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最大的鳄是印度——太平洋鳄,亦称咸水鳄,长达7米,体重约300公斤,在离岸1000千米的大洋中仍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尽管它们的栖息地不同,大小、习性也不同,但它们都长着凶恶的外表。鳄鱼的身躯西长,布满鳞片,它的牙齿好似一排排长在口中的小匕首;尾巴起着舵与桨的划行与控制方向等功能。 鳄鱼都是肉食性动物,以昆虫、蛙、蜗牛、鱼、龟、鸟及大型的哺乳动物为食。鳄鱼捕食时非常狡猾,它们总是将身体藏在水中,只留下眼睛、耳朵和鼻子突出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截漂在水上的枯木。当发现岸边的猎物时,这截“枯木“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移向岸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猎物,将它咬住并拖入水中,几番挣扎之后,猎物就成了鳄鱼的美食。 鳄鱼的一生中会有数百颗牙齿——不过并不是同时长出的。鳄猎食时时常会弄断或丢失牙齿,于是它们会长出新牙作为替补。“鳄鱼的眼泪“是伪善的代名词,其实鳄鱼流眼泪与鳄鱼的情感无关,这是它排泄体内多余盐份的方式。鳄鱼不出汗,肾脏也已经退化了,它体内有专门的排泄腺排出盐份,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鳄鱼的眼泪事实上是一种盐溶液。 3、蜥蜴 一提到蜥蜴,很多人感觉陌生,认为只有在热带丛林中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有人告诉你,蜥蜴几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中,你一定非常惊讶。事实的确如此,壁虎就是一种蜥蜴,许多人家都有壁虎,它帮助人们消灭居室里的害虫。蜥蜴是爬行动物中的旺族,种类非常繁盛,有3000种。 蜥蜴多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还有一些是杂食性的,除了吃果实和鲜花外,有时也会吃蜗牛;而一些体型较大性情温顺的大蜥蜴则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 蜥蜴有很多的天敌。蜘蛛、蝎子、蛇、鸟和哺乳动物全都猎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卫,其它蜥蜴遇到天敌攻击时,主要依赖特别的防御或逃避的本领。大多数蜥蜴都有很好的伪装,遇到危险只需静伏不动等猎食者离去。变色龙能通过改变体色与背景颜色一致,在猎食者走近时一动不动。也有一些蜥蜴会使猎食者大吃一惊或感到恐惧,从而赢得逃跑的机会。澳大利亚伞蜥会突然张开褶腮,有些蜥蜴会伸展喉部嘶嘶作响,也有的憋气使自己胀得比猎食者还大或大到无法吞食,还有的甚至伸出有颜色的舌头!许多蜥蜴有特别的逃生方法,如果被猎食者抓住尾巴,它们便留下扭动不止的断尾分散猎食者的注意,以便自己抽身逃脱。有些蜥蜴长着尖刺,会刺伤猎食者的嘴;还有些长着滑溜溜的鳞,使猎食者难以抓住。当然,迅速逃跑使敌人无法追到,也不失为一种求生的好方法。 角蜥可谓是防御方式最古怪的蜥蜴了,它吓走猎食者的武器竟然是自己的血,它用特殊的肌肉爆裂两眼内部和周围的微血管,将血喷射出1米远以吓退猎食者。 变色龙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蜥蜴,它的体色能随着光线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光线强、温度高的地方,变色龙会变成绿色,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变色龙则是褐色的。变色龙甚至会因心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色。变色龙的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是它的两只眼睛能分别转动,各看各的,这使它能迅速发现猎物。 壁虎的脚趾是它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壁虎的脚趾上有一条条深沟,就像是一个个“吸盘”。当壁虎平按在玻璃上时,脚趾与玻璃间的空气排出,就吸附在玻璃上了。壁虎的脚趾上还长着细密的纤毛,每根纤毛上还有上百个小突起,这些纤毛和突起能增大脚趾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使壁虎在玻璃上也能行走自如。 4、蛇 蛇类,尤其是毒蛇,是令所有人恐惧的爬行动物。它们没有四肢,但爬行的速度却很快。细长的身体布满鳞片,蛇头有棱有角,头上的眼睛闪着阴森可怕的光。蛇的口能张的很大,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也能一口吞下。 蛇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以鸟、蜥蜴、鼠及哺乳动物为食,有些蛇还捕杀同类,海蛇则以鱼为食。 蛇的耳朵已经退化,听觉非常差,它的视觉也很差,只能看见近处的东西。那么蛇怎样能知道附近有没有猎物呢?蛇能靠皮肤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它用全身的皮肤代替了耳朵。 蛇的嗅觉非常发达,与其它动物不同,蛇的嗅觉接收器官使舌头,而不是鼻。蛇经常将舌头伸出来不停的晃动。蛇的舌头有两根分叉,能吸收空气中微小的气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蛇的眼睛已经退化,它能在夜间捕捉到田鼠,靠的是它眼睛与鼻孔间的颊窝。颊窝就像蛇的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高低得知猎物得位置。科学家们根据蛇颊窝得功能,发明了一种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携带这种装置得炮弹被发射后,能自动跟踪目标,将其摧毁。 毒蛇的牙与头部的毒腺相连,毒蛇捕食时,毒液顺着毒牙流出来,将猎物麻痹。毒牙有两种,一种是沟牙,牙上有一条通往毒液的沟;另一种是管牙,牙体细长如针,中间有一条管,管内是空的,与毒腺相通。毒液也分为两种,以不同的方式对猎物产生影响。一种是神经中毒,另一种是血液中毒。 并不是所有的蛇都只生活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生活在水里,把它们称之为游蛇。游蛇大多是无毒的,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却全具有毒性,它们的肺部体积很大,一次能吸很多空气储存起来。生活在湖沼中的海蛇,在追捕鱼类的时候,能一直将鱼追到河口。 回答者:3000wjh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9 19:25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很讲团结呢。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这是甲龙的一种,它们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部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于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很可能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倒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一定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2023-08-10 11:33:501
动物的资料 动物的相关知识
1、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命体中的一大类群,但是不同于微生物。 2、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会动,基质,的一类生命体。 3、因此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 4、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 5、主要分为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可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有没有羽毛,可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6、原始生命出现后,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千百万物种不断地出现、消亡,只有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幸存下来并繁衍至今。这种物种不断演化的过程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进化。2023-08-10 11:33:571
关于动物的资料。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问的太笼统了。2023-08-10 11:34:106
描写动物的资料
狗: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属于哺乳纲,肉食目,犬科。生物学家研究认为,狗最早是由狼、狐和胡狼自然杂交而产生的。经过各民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长时间的驯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繁多的品种。据联合国统计,现在全世界约有5亿条狗,我国大约有1亿条。从古至今狗始终是人类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从边境巡逻、缉毒、侦破案件、救护伤员到为盲人引路、与主人作伴,处处都有它们矫健的身影。正因如此,狗几乎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宠爱和保护。各种各样的狗协会遍及世界各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多专门为狗设立的服务性机构。以前,为了控制狂犬病对人的威胁,我国曾实行灭狗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通过接种疫苗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狂犬病。所以近年来各大城市也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味灭狗的非人道做法,并针对养狗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客观、合理的规章制度,使我国的养狗事业正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犬具有很强的智力,能够领会人的语言、表情和各种手势,有时会做出令人们惊叹不已的事情。如通过训练,能计数、识字等。犬的时间观念和记忆力很强。在时间观念方面,每一个养犬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喂食的时间,犬都会自动的来到喂食的地点,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如果主人稍显迟钝,它就会以低声的呻吟或扒门来提醒你。在记忆力方面,犬对饲养过它的主人和住所,甚至主人的声音都会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如在英国,有一只犬从收音机里听到它阔别近10年的主人的声音后,马上站起来走到收音机旁专注的倾听着,直到长长的一段话结束后,才若有所失的带着悲伤的神情,默默地离开收音机。原本是群居的动物,敬畏领袖,努力保护同伴,进入人类的生活之后,就听从一家之主的命令:女主人喂它、照料它,小孩跟它玩;在家时间最少的男主人,反而令它敬畏。反过来,如果女主人比较威严,引导全家,它也会完全听从女主人。它恐惧,甚至害怕比它高大的,而跟它同高或个子小一些的,狗反而会因为好奇,进而对它们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望。因此就有了"狗眼看人低的说法".等级观念狗生性喜欢群居,在犬饲养场,农村或郊区的犬群众,总有一只头犬带领着群犬而且会支配和管辖它们。头犬的首领地位通常用以下几种特定动作来表示:如允许自己而不允许对方检查其它犬的生殖器,不准对方向另一只犬排过尿的地方排尿。对方可在头犬面前摇头,摆尾,顽皮,坐下或躺着,当头犬离开时方可站住。等级优势明确后,敌对状态消失,开始成为朋友。因此主人应当竖立头犬的形象,不要过于娇纵,而使狗狗认为它才是头犬。领域观念狗的领域观念强烈,并习惯用尿尿来标记它的“势力范围”。在它的领域里,它可神气得很,而一旦到了陌生地方,特别是狗猫味浓厚的地方,它反倒没胆了。这常见于它一接近动物医院时,就死命不肯前进,或是发抖,甚至紧张得流口水。所以它常以自己为中心,用自己的气味标出地界,并经常更新,一块领地只可属于一两只犬或整个犬群。吠叫的本能每当救护车,警车通过时,狗常常会吠叫。吠叫是狼在联系同伴时常有的方式,作为一种本能,狗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因此当你听说谁家的狗会跟随音乐“唱歌”也就不会奇怪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会吠叫,也有一些例外。喜欢交往与人交往是犬天生的习性,尤其是与孩童交往,而这天生的习性常取决于3-7周龄时与人接触“印记”的程度。如果犬出生的头两个月只和它父母或其它犬在一起,或没有真正了解人,很容易产生不爱和人交往且不好训练的情况。如果从小就受到人的爱抚,这就使它认识到人是它的朋友,熟悉人的气味。这就会养成爱与人交往的性格,并且容易训练。爬跨行为爬跨行为在人类看来很不雅观,但是狗确是由这种天性,但因其年龄,性别的不同,爬跨的目的和表现也就不同。幼犬在主人离开一段时间回家时,就会在你身上爬来爬去,这是它高兴和顽皮的表现。有时两只小公狗也有爬跨动作,这只不过是一种类似儿童的游戏,也是高兴的表现,无交配之意。而成年公犬则不同,一是为了与发情母犬交配,有“不轨”的行为,二是企图确立自己的优势。母犬通常只在发情高潮时允许公犬爬跨,甚至母犬为了调情,不仅用身体摩擦公狗,翘起尾巴站立,而且刺激性最大的是爬跨公狗,此时,就应立即交配。心灵感应所有动物都是靠心灵感应传递信息,狗更是这样,比如在地震和火山爆发前有预感,到室外乱跑和吠叫,它可能是提醒你早做准备,超感觉也可支配它辨认方向,能在很远的地方,甚至相隔数年之后,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经过训练的犬在执行任务时,甚至没等主人做完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说完一句话,它已能分析到主人命令的内涵而很好的发挥作用.这种现象体现在一个训练员所获得的优秀训练效果中,犬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无法解释的吸引力---超感觉.而它与其它野兽之间的联系也有自己独特的传递方式,它对猫的妒忌性很大,但通过人的各种表情和训练,狗能够领会到主人对猫的钟爱而和睦相处.超强的嗅觉狗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它的嗅觉灵敏度据各畜之首.对酸性物质的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狗的嗅觉感受器官叫做嗅粘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许多皱褶,其面积约为人类的四倍,嗅粘膜内的嗅细胞是真正的嗅觉感受器,大约有2亿多个,是人类的40倍.狗辨别气味的能力相当强,可在诸多气味中嗅出特定的味道,它发现气味的能力是人类的100万甚至1000万倍,分辨气味的能力超过人的1000倍.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它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鉴定同类性别,发情状态,母仔识别,辨别路途,方位等.狗在认识和辨别事物时,先嗅几遍才作决定.如遇陌生人总要围着他转来转去嗅其味道.有时不免让人毛骨悚然.而它根据街角的味道就可知道在什么时候,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们就利用它这一本领来为人类服务.近视眼狗的视力不好,它的眼睛的水晶体是人类的两倍厚,所以狗是近视眼.它眼的调节能力只及人的1/5-1/3.在50米之内可以看清,超过这个距离就看不清了.但运动的目标则可感觉到825米的距离.它的视野非常开阔,单眼的左右视野为100-125度,上方视野为50-70度.下方视野为30-60 度,它对前方的物体看的最清楚,同时它又是色盲.导盲犬之所以能辨别红绿灯是依靠两灯的光亮度不同.犬对灰色浓淡的辨别力很强,依靠这种能力就能够分辨出物体上的明暗变化,产生立体的视觉影像,更为奇怪的是犬对暗视力比较灵敏,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看清物体,这说明它仍保持着夜行动物的特征.顺风耳狗可分辨极为细小和高频率的声音,而且对声源的判断能力也很强.它的听觉是人的16倍,当犬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可以区别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 96或100次,133次与144次.狗对于人的口令和简单的语言,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必要对狗大声叫喊,过高的声音或音频对他来说是一种逆境刺激,是它有痛苦,惊恐的感觉,当然在他犯错误时,可以提高声音来管教它.迟钝的味觉犬是食肉动物,它的牙齿尖锐强健,能切断食物,上下牙齿之间的压力可达165公斤,但不善咀嚼,几乎是在吞食.它的味觉感官位于舌头上,而且它的胃因嗅觉刺激分泌胃液因为犬口盖中多了人类所没有的茄考生氏器,所以味觉很迟钝,它不是通过细嚼慢咽来品尝食物的味道,主要靠嗅觉和味觉的双重作用.因此在为犬准备食物时要特别注意气味的调理.狗胃液中的盐酸含量为家畜之首.盐酸能使蛋白质膨胀变性,因此犬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强,它在食后5-7个小时就可将胃中食物完全排完,但狗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因此在给狗狗喂蔬菜时应切碎再喂耐力惊人狗有225-230块骨头,这些骨头既是坚固的支撑系统,又能对内脏器官起保护作用,也是疾速奔驰的基础.它的肌肉发达,强壮使它的耐久性好.据报载,狗的100米纪录是5.925秒,由一只荷兰灰犬再1971年创造.这个速度与赛马的百米速度5.17秒很接近.一般的家养中型犬,其百米速度也不超过10秒,而且它的耐力特好,能连续奔跑几十公里.最著名的是在北极附近举行的雪橇拉力赛,十几条犬拉着几百公斤的物品在零下1-40度的寒风下奔驰, 而每天只有短短数小时休息.2023-08-10 11:34:5110
各种动物的资料
1、大熊猫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548只。2、西伯利亚平原狼西伯利亚平原狼(学名:Canis lupus campestri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中上层的掠食者,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hasky)的祖先。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3、树袋熊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4、袋鼠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有时候指所有的有袋动物。这个词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种澳洲原住民语言),后来袋鼠这个词被约瑟夫·班克斯在 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5、美洲豹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又叫美洲虎,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野外寿命约18年。人工饲养的历史达20多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伯利亚平原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袋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洲豹2023-08-10 11:35:221
关于动物的资料 关于这三种动物的资料介绍
1、草原陆龟: 陆龟是生活在内陆草原地区的龟类。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前臂与胫部有坚硬大鳞,股后有一丛锥形大鳞。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大鲵: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蜂猴: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 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在中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等。2023-08-10 11:35:431
保护动物的资料(保护动物的资料有哪些)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保护动物的资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保护动物的资料有哪些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国家保护动物有哪些1、四川山鹧鸪,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在数量最多的马边县数量尚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人类经济活动是四川山鹧鸪致危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过度地砍伐森林,已严重破坏了它的栖息环境。此外,人为捕杀是其数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2、雉鹑,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44-54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3、黑头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全长648-735毫米。雄鸟上体黑色,杂以棕灰色,各羽端具有白色大型卵圆斑。头黑,具冠羽,羽端红色,尾羽为棕色具黑色横斑及端斑,翼上覆羽似背羽。脸部裸皮鲜红,眼下有数行蓝斑,喉部深蓝。下体黑色,具鲜明白色眼状斑。雌鸟以褐灰色为主。4、红胸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喜欢隐匿,大多数时候都隐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深处。行动谨慎,善于奔跑,也能飞翔,但不持久,每次飞行的距离也不大。5、灰腹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68厘米,猩红色颈及眉线与黑色头部成明显反差的角雉。黄色脸颊裸皮为本种特征。肉垂及肉质角蓝色。下体鳞斑状的胸、腹部有别于其他角雉。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保护动物百度百科-四川山鹧鸪百度百科-雉鹑百度百科-黑头角雉百度百科-红胸角雉百度百科-灰腹角雉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地球并不只是属于人类,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地球的一分子。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非常需要重视的,那么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呢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1野生动物分类1、濒危野生动物,如大熊猫、虎等;2、有益野生动物,指那些有益于农、林、牧业及卫生、保健事业的野生动物,如肉食鸟类、蛙类、益虫等;3、经济野生动物,指那些经济价值较高,可作为渔业、狩猎业的动物;4、有害野生动物,如害鼠及各种带菌动物等。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国家保护动物符合国家保护动物的几个因素有:1自然野生存在于中国2自然野生存在于国外的数量少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曾经有过无数的统治者,然而从未有一种统治者能够像人类这样,攀上史无前例的高峰,也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统治者像人类这样,带给今天的地球环境如此巨大的冲击。站在生物世界顶端的人类,无节制地拥有许多生物的生杀大权。然而,在疯狂攫取资源,发展人类自身的同时,竟在有意无意间滥用着握在强者手中的权利物种的命运,不再是自然选择,而竟是“物竞人择”。可无论多么超群,在自然选择之路上蹒跚向前,终于走向地球生物王座的人类,终究不能超然于自然的法则之外,它在“选择”着各种生物的同时,也影响着微妙的自然平衡,影响着自然给人类安排的道路。相比自然对生命的宽容,人类是多么骄横;面对自然的命运无情,人类依然脆弱无力。当人类的智慧不足以看透自然平衡的精妙,我不禁要对全人类说:保护生物,就是保护你自己。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21、野生动物保护指的是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主要的任务为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主要侧重有两方面:一种是种群保护;一种是野生动物福利问题。国内外的主要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有: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野生动物救援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3、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这也是食物链造成的。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有哪些3为什么要保护动物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这些动物的灭绝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永远不可以挽回的。如果物种不断灭绝,我们人类也无法单独生存下去。二、食用野生动物极易传染疾病。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它们的内脏、血液乃至肌肉中均含有各种病毒、寄生虫,如B病毒、弓形虫、绦虫、旋毛虫等,有些即使在零下15℃的低温或100℃的高温下也不能被杀死或清除。稍有不慎,就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脑囊虫、肺吸虫、血吸虫、肠道寄生虫病等。例如我国主要猴类之一猕猴有10%至60%携带B病毒,而生吃猴脑者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一旦染上B病毒,人则必死无疑。再拿人们吃得最多的蛇来说,它的患病率很高,诸如癌症、肝炎、寄生虫病等几乎什么病都有,在吃蛇的同时这些病就有可能随蛇而来;同时,蛇体毒很多,人喝蛇血和蛇胆酒,它所含有的神经毒会使人四肢麻痹,血液毒能使人出血不止。而且,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农药的使用,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野生动物体内,污染物长期积存其中,人食用后极易导致慢性中毒。另外,一些捕杀动物者经常采用毒药毒杀的办法获取野生动物,其所用毒药常常会残留于被毒杀动物的体内。再者,在广东地区,由于对饮食力求新鲜,食用生食和半生食,这使得食源性的寄生虫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最近的调查,在广东省这种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已达16.7%。另一方面,各种家养动物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人类没有必要去食用野生动物。三、滥食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从去年7月1日起,广东省正式施行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省政府发出通知,将2002年至2004年12月31日定为全省全面实施禁猎野生鸟类时期。所以,滥食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篇一: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保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兽类约有450多种、鸟类有1186种、爬行类320种、两栖类210种左右、鱼类200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有很多世界上稀有的,有的还是我国特有的。如体态肥硕、性情温顺的大熊猫,机警敏捷的金丝猴,全身雪白、头顶独红的丹顶鹤,体形奇特的麋鹿等。这些野生动物,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得到合理的繁衍,对于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引起动物生活不适,有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有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珍贵动物就有在球上灭绝的危险。国家把重点保护的动物分为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朱_、丹顶鹤等97种。二级保护野生保护动物手抄报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动物包括小熊猫、、黑熊、天鹅、鹦鹉等238种。[]保护动物是公民的义务,因为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另外,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有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比如说燕子,燕子能帮我们把田里的害虫吃掉。如果我们人类杀害捕捉它们,它们会吃掉那些常常来搔扰我们的蚊子,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吗?没有了燕子,我们的周围变得很多害虫,这些害虫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坏处呀!再比如说青蛙,青蛙也能帮我们吃田里的害虫,可以说是田里的警察。我们支捕杀他们,一旦没有了青蛙,田里的害虫越来越多,害虫不断地吃菜,难道我们会有美好的丰收吗?还比如说啄木鸟,啄木鸟是森林中的医生,它可以帮我们吃掉树里的害虫,让树恢复健康。我们杀害它们,树木的害虫会越来越多,树木会慢慢地减少。地球上没有树,会发洪水、地震。还有猫头鹰,猫头鹰捉田鼠,是对我们人类有好处的,人类却常常捕猎它们。没有猫头鹰,田鼠会增加。田鼠吃的庄稼和菜就更多了,我们人类一样没有好的收成。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手抄报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濒临灭绝的动物”一句令人揪心的话,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金丝猴,海豹,金雕,蓝鲸......这些可爱的动物,在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捕杀下,已所剩无几。鲸的危机:1980年6月30日上午,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北部西尔.罗克斯,突然有成群的巨鲸拼命冲上狭窄的塔雷切里海滩。为了拯救这些珍贵的海洋动物,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被强行拖回深水的鲸在海水里曳了一会,又重返沙滩,并在沙滩上痛苦挣扎。时间较长没下水的鲸,干燥的皮肤上开始出现血泡,鲜血从破裂处流出。据报导,这次共有58头鲸死亡。类似鲸的现象还有不少: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纽芬兰波林半岛,有一百多头鲸冲向岸边,最后无一生还;2003年1月,165头巨头鲸在新西兰南岛的“斯图尔特岛”搁浅......鲸为什么要?日本科学家岩田久人揭开了这个秘密:他在京的尸体中发现了高浓度的有毒物质三丁锡。TBT腐蚀神经,破坏了动物的方向感。TBT是人污染海洋的毒性最大的物质。已有千万升TBT溶入海洋!老虎悲声: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已接近灭绝。现在世界上只有大约6600余头,而巴里虎,保护动物手抄报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爪哇虎,里海虎已在30年代逐渐灭绝。尽管各国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捕杀老虎,但还是有一些酷爱金钱的人常将它们当作摇钱树,这连政府都无法约束,法律都无法制服:1967年,在印度有480头老虎被猎杀;1991年,大量的西伯利亚虎被偷猎;1993年,在印度从偷猎者手里查获了867斤虎骨......不过有一只老虎就有一丝希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救助他们,他们还是有可能逃脱这一生死攸关的时刻的!还有刚刚曝光的重庆猎杀大熊猫、贩卖熊猫皮和吉林贩卖东北虎皮、虎骨两案,可谓触目惊心。人们难以相信,在中国已步入现代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还会发生这样的事么?不幸的是,它确实发生了,并且受害的不仅仅是大熊猫和东北虎,还有成千上万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就上述事实,人类是否将动物当朋友看待呢?人人都在为保护动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利令智昏,疯狂地捕杀野生动物。难道我们对动物做出的“承诺”失效了吗?难道我们都不去想想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不要再不择手段地伤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最后,我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篇二:保护动物手抄报资料保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兽类约有450多种、鸟类有1186种、爬行类320种、两栖类210种左右、鱼类200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有很多世界上稀有的,有的还是我国特有的。如体态肥硕、性情温顺的大熊猫,机警敏捷的金丝猴,全身雪白、头顶独红的丹顶鹤,体形奇特的麋鹿等。这些野生动物,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得到合理的繁衍,对于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引起动物生活不适,有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有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珍贵动物就有在球上灭绝的危险。国家把重点保护的动物分为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朱_、丹顶鹤等97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小熊猫、、黑熊、天鹅、鹦鹉等238种。保护动物是公民的义务,因为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另外,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有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比如说燕子,燕子能帮我们把田里的害虫吃掉。如果我们人类杀害捕捉它们,它们会吃掉那些常常来搔扰我们的蚊子,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吗?没有了燕子,我们的周围变得很多害虫,这些害虫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坏处呀!再比如说青蛙,青蛙也能帮我们吃田里的害虫,可以说是田里的警察。我们支捕杀他们,一旦没有了青蛙,田里的害虫越来越多,害虫不断地吃菜,难道我们会有美好的丰收吗?还比如说啄木鸟,啄木鸟是森林中的医生,它可以帮我们吃掉树里的害虫,让树恢复健康。我们杀害它们,树木的害虫会越来越多,树木会慢慢地减少。地球上没有树,会发洪水、地震。还有猫头鹰,猫头鹰捉田鼠,是对我们人类有好处的,人类却常常捕猎它们。没有猫头鹰,田鼠会增加。田鼠吃的庄稼和菜就更多了,我们人类一样没有好的收成。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动物”一句令人揪心的话,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金丝猴,海豹,金雕,蓝鲸......这些可爱的动物,在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捕杀下,已所剩无几。鲸的危机:1980年6月30日上午,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北部西尔.罗克斯,突然有成群的巨鲸拼命冲上狭窄的塔雷切里海滩。为了拯救这些珍贵的海洋动物,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被强行拖回深水的鲸在海水里曳了一会,又重返沙滩,并在沙滩上痛苦挣扎。时间较长没下水的鲸,干燥的皮肤上开始出现血泡,鲜血从破裂处流出。据报导,这次共有58头鲸死亡。类似鲸的现象还有不少: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纽芬兰波林半岛,有一百多头鲸冲向岸边,最后无一生还;2003年1月,165头巨头鲸在新西兰南岛的“斯图尔特岛”搁浅......鲸为什么要?日本科学家岩田久人揭开了这个秘密:他在京的尸体中发现了高浓度的有毒物质三丁锡。TBT腐蚀神经,破坏了动物的方向感。TBT是人污染海洋的毒性最大的物质。已有千万升TBT溶入海洋!老虎悲声: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已接近灭绝。现在世界上只有大约6600余头,而巴里虎,爪哇虎,里海虎已在30年代逐渐灭绝。尽管各国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捕杀老虎,但还是有一些酷爱金钱的人常将它们当作摇钱树,这连政府都无法约束,法律都无法制服:1967年,在印度有480头老虎被猎杀;1991年,大量的西伯利亚虎被偷猎;1993年,在印度从偷猎者手里查获了867斤虎骨......不过有一只老虎就有一丝希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救助他们,他们还是有可能逃脱这一生死攸关的时刻的!还有刚刚曝光的重庆猎杀大熊猫、贩卖熊猫皮和吉林贩卖东北虎皮、虎骨两案,可谓触目惊心。人们难以相信,在中国已步入现代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还会发生这样的事么?不幸的是,它确实发生了,并且受害的不仅仅是大熊猫和东北虎,还有成千上万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就上述事实,人类是否将动物当朋友看待呢?人人都在为保护动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利令智昏,疯狂地捕杀野生动物。难道我们对动物做出的“承诺”失效了吗?难道我们都不去想想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不要再不择手段地伤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最后,我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保护动物资料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三百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1)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环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2)过度开发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和利用的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目前,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洲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数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3)盲目引种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灭绝了。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4)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物环境丧失不相上下。以上原因使许多动物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保护动物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大事。保护动物有哪些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雪豹、白鳍豚、野骆驼、野牛、扬子鳄、朱_鸟。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兽纲: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石貂、水獭、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河麂、马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2、鸟纲:角、赤颈、鹈鹕、鲣鸟、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小苇、彩鹳、彩_、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鸳鸯、其他鹰类、隼科、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镰翅鸟、花尾榛鸡、雪鸡等。3、爬行纲:地龟、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凹甲陆龟、_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山瑞鳖、大壁虎、大鲵、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瘰疣螈、虎纹蛙。4、鱼纲: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线靶、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5、腹足纲:虎斑宝贝、冠螺、大珠母贝、佛耳丽蚌、伟铗叭、尖板曦箭蜓、宽纹北箭蜓、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拉步甲、硕步甲、彩臂金龟、叉犀金龟、双尾褐凤蝶、三尾褐凤蝶、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豹猫、华南兔、貉狐、红腹松鼠、豪猪箭猪、鼬、獾、黄鼬、青鼬、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竹鸡、红嘴相思鸟、环颈雉、小田鸡、山斑鸡、鹌鹑、针尾鸭、蟾、青蛙等。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参考资料:国家保护动物-百度百科记得点赞;满意采纳哦2023-08-10 11:35:511
动物资料
1.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区域: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高山森林特征:体型庞大,有黑白斑纹,以竹子为食物珍稀程度:极度珍稀,濒临灭绝2. 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分布区域:非洲草原和灌木丛地带特征:高达5-6米,颈椎有7个,有两只角状突起,以树叶为食物珍稀程度:目前未濒临灭绝3. 雪豹学名:Panthera uncia分布区域:亚洲高山地带特征:体长1-1.3米,有灰色及黑色斑点,善于攀爬,以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目前数量不到5000只4.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分布区域:全球的深海洋特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长可达30米,体重超过170吨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现有数量不到25000只5. 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特征:体型庞大,体重超过300公斤,身上有黑色条纹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现只有约500只6. 翼龙学名:Pterosauria分布区域:约1.5亿到6千万年前的地球上特征:古老的飞翔爬行动物,翼展可达11米左右,可以飞行珍稀程度:现已灭绝7. 碳iferousDiplodocus学名:Diplodocus分布区域:约1.5亿到2千万年前的北美洲特征:巨大的食草恐龙,体长超过25米珍稀程度:现已灭绝8. 松鼠学名:Sciuridae分布区域:全球各地森林特征:小型哺乳动物,短尾和敏捷,以坚果为主要食物来源珍稀程度:一般常见以上动物为简单介绍,更详细的动物需要根据具体的种类进行查询。2023-08-10 11:36:012
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
1、野耗牛:野牦牛,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2、蜂鹰:蜂鹰为鹰科的鸟类,是一类中型猛禽,共有3 种。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蜂鹰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蜂鹰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虫甚至长有毒刺的成年蜂。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蜂鹰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而转移栖息地。冬天,它们则又回到较温暖的地区。蜂鹰不仅吃蜂,它们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3、丹顶鹤: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4、白鹮:白鹮体长67-75厘米,通体白色。头部裸露部分至上颈黑色,背腰、尾上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嘴黑,长而下弯,跗跖黑色。栖于沿海沼泽、河滩和水田。常成小群,营巢于水边的大树上。以蠕虫、昆虫及小型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5、白腹锦鸡:白腹锦鸡,雉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耗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蜂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顶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腹锦鸡2023-08-10 11:36:261
动物资料,要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2种。急!!!!!!!!!!!!!!!!!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ridae),山羊亚科(Caprinae),藏羚属(pantholops),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录1。是世界范围内严格保护和禁止贸易的物种。藏羚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南部,过去在印度和尼泊尔少量分布。20世纪初,藏羚种群总数在100万只以上,是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代表。80年代末期以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每群数以千计的藏羚在旷野中奔跑,铺天盖地,尘土飞扬的气势令人惊叹。但是,由于国外藏羚绒制品非法贸易的驱使,8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大肆捕杀藏羚,而且犯罪手段日益武装化、团伙化,使藏羚遭到了空前的厄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日益缩小。据1999年有关权威人士估计,藏羚种群总数大约不到7.5万只。 藏羚体形较大,雄体体长在1350-1450mm,肩高780-970mm,雌体体长1030-1300mm,肩高700-920mm,头形宽长,吻部宽阔,鼻腔明显鼓胀,鼻孔几乎垂直向下,整个鼻端被毛。无眶下腺。上唇特别宽厚,雄体有一对特殊的长角,直竖于头顶之上,仅角尖微向内向前弯曲。角有环棱,角前面环棱突出而后面环棱和缓,角尖光滑无棱。雌羊无角,乳头一对。尾短小,尾端尖。四肢匀称,强健,蹄略侧扁而尖。除头部、四肢下部及尾内侧以外,通体绒毛厚密,毛形直,有波状弯曲,绒纤细柔软,绒纤维直径一般在10-12微米之间,最细6微米。藏羚身上有一特殊的构造,即在腹部内侧相对后肢处有左右两个向腹内的空囊,从收缴的藏羚皮对其进行观察,发现空囊内有黄色分泌物结晶,对其成分尚未进行分析。 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种群,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藏羚羊主要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并组织开展武装反盗猎行动,特别是1999年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组织青、新、藏三省区进行的“可可西里1号行动”对严厉打击盗猎犯罪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年10月在西宁召开藏羚羊保护及贸易国际研讨会并发布《西宁宣言》,促使有关藏羚绒制品的加工、消费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盗猎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特别是今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境内尚未发生一起既遂的盗猎案件,藏羚种群也有所恢复,保护工作取得了8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藏羚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俗称藏羚羊,因其雄体的长角特别对称而且基本挺直,从远处侧视往往会看成一个角,又曾被人称为“独角兽”。 本文来源于动物世界http://www.maoke.com皇帝企鹅 简称帝企鹅,身高一般1.22米,体重41公斤,是世界企鹅之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庄重高雅。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雌企鹅每次产1枚蛋,雄企鹅孵蛋。 分布 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和某些岛屿上。 分类 南极企鹅有7种: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辐合带以中繁殖后代。 南极企鹅的种类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形态 南极企鹅的共同形态特征是,躯体呈流线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鳍形,羽毛为细管状结构,披针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间有蹼,尾巴短小,躯体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蹒跚。不同种的企鹅具有明显的特征,很容易辨认综述 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人们把它称为南极的象征,当之无愧。 一是因为企鹅的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现已发现南极地区约有1亿多只企鹅,占世界海鸟总数的1/10,南极大陆的沿岸及亚南极区的岛屿上都有它们的踪迹。凡是登上南极陆地的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成群结队、满山遍野的企鹅,企鹅给南极洲这个冷落、寂寞的冰雪世界带来了生机。 二是因为企鹅的长相令人喜爱,特别是它那种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绅士般的风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因为企鹅世世代代在南极同甘苦,共命运,锻炼和造就了一身适应南极恶劣环境的硬功夫——耐低温的特异生理功能。 四是因为企鹅的独特生活习性,如雄企鹅孵蛋和雏企鹅幼儿园等,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和趣谈。 五是因为企鹅是寒冷的象征,一看到企鹅,人们油然想到世界寒极——南极洲。难怪世界冷饮行业的产品常以企鹅作为商标,在盛夏,一看到企鹅,会给人一种清凉、爽快之感。 正是南极洲这个神秘的世界孕育了这样奇特的“居民”。南极企鹅和北极熊一样,已成为人人皆知的代表性动物。 本文来源于动物世界http://www.maoke.com2023-08-10 11:36:502
动物名称大全?
小熊猫 疣猪五只老大爷 2019-10-121、哺乳动物 虎 狼 鼠 鹿 貂 猴 貘 树懒 斑马 狗 狐 熊 象 豹子 麝牛 狮子 小熊猫 疣猪 羚羊 驯鹿 考拉 犀牛 猞猁 穿山甲 2.鱼类 龙鱼 塘鳢 鲶鱼 鲨鱼 章鱼 刺鱼目 鲱形目 鲵 全文2023-08-10 11:37:0013
世界上有多少个动物种类
准确的来讲,目前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对于陆地、天空以及海洋中大部分动物都有了了解。但是,对于深海区域的物种则知之甚少。并且,地球上的许多我们尚未探知的物种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所以,对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的统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科技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需要我们对环境保护作更多的工作。2023-08-10 11:38:157
关于老虎的资料
“r一下吗定2023-08-10 11:38:352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食肉目,大熊猫科,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英文:Panda 大熊猫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陕西秦岭南坡以及甘肃文县等地。是中国特有种。栖息于海拔2000―3500m的高山竹林中。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独居,除产仔外,无固定巢穴,昼夜均有活动。主要以竹叶、竹杆、竹笋为食,兼食野果、鸟卵、竹鼠等,边走边吃。听、视觉迟钝,嗅觉灵敏,善爬树、游泳。主要在春季发情交配,有求偶争斗。孕期3―5个月,每产1―2仔,偶有3仔初生幼仔约120克,全身粉红色,有稀疏白色胎毛。眼睛几乎看不见,到40多天才睁眼。全*母亲哺育,1岁多才独立生活,5―7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而繁殖年龄段仅有2―13年。 1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部分山区。目前由 于分布区的丧失、狩猎、疾病和竹子大面积死亡等原因,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降至900―1200只,并且其种群被分割成约32个亚种群,丧失了自然遗传交换的机遇。中国 林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制订了跨世纪的 “大熊猫保护工程”,通过扩大、新建保护区,建立“走廊、通道”, 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改善栖息环境,减少人为干扰等一系列措施,2023-08-10 11:38:4710
关于熊猫的详细资料
weishi://activity?activity_id=BonusAct&logsour=30200200042023-08-10 11:39:589
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大熊猫的资料简介:大熊猫的资料: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喜欢独自生活,除了交配期会和伴侣生活1个多月外,都是单独行动。不会冬眠。大熊猫中文学名:大熊猫大熊猫拉丁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Panda大熊猫别称: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大熊猫二名法: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大熊猫属于什么界:动物界大熊猫属于什么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大熊猫属于什么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大熊猫属于什么纲:哺乳纲(Mammals)大熊猫属于什么目:食肉目(Carnivora)大熊猫属于什么亚目:犬型亚目(Caniformia)大熊猫属于什么科:熊科(Ursidae)大熊猫属于什么亚科:熊猫亚科(Ailuropodinae)大熊猫分布区域: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大熊猫性情:温顺大熊猫体征:肥硕似熊,头圆尾短,黑白相间大熊猫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3-08-10 11:40:3512
动物的资料有什么???
什么动物啊??/2023-08-10 11:41:152
猫的详细资料
猫是食肉目的动物(按动物学的分类),具有尖锐的爪牙,前肢有5脂,后肢有4趾。前肢比后肢多了1指,更增强了捕鼠的威力。爪尖锐强硬,呈三角钩形,便于将鼠钩捕。爪在指(趾)内能伸缩,着地无声,捕鼠时不易为鼠钩捕。爪在指(趾)内能伸缩,着地无声,捕鼠时不易为鼠类发觉。眼睛与其它动物极不相同,能按照光线强弱,灵敏地调节瞳孔的大小。白天光线强烈时,瞳孔收缩成线状;当日落西山,光线减弱进入野外上时,瞳孔放大,圆而明亮,视力很强,因而晚上出入行走,极为方便。口腔内,猫的舌头也与其他动物不同,能将鱼肉上的骨刺过滤,即使猫食鱼得很快,也不会误将骨头吞咽而致骨梗。 猫属小型动物。比较大的,体长可达40—45厘米。体重:雄猫4—5公斤,雌猫2—3公斤。2023-08-10 11:41:2615
关于熊猫的资料,至少20句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2023-08-10 11:42:305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四种动物都有谁啊?
大象 大熊猫 蓝鲸2023-08-10 11:43:142
关于动物的资料。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问的太笼统了。2023-08-10 11:43:576
关于动物的资料大全 关于动物的相关知识
1、动物(Animal)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2、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3、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种类。 4、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动物,鲤鱼、黄鱼、草鱼等硬骨鱼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鸡、鸽子、麻雀等鸟类动物以及猴子、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 5、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海绵、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2023-08-10 11:44:191
关于动物的资料。
爬行动物出现于3亿年前,是最早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现存的爬行动物大约有6000种,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一些温带地带。 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有些还借助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上长满鳞片。它们属于变温动物,不能控制体内的温度,因此在寒冷的地区找不到爬行动物的身影,冬季它们就要借冬眠过冬。 爬行动物分为三类:龟鳖类、鳄类、蛇蜥类。 1、龟和鳖 这类爬行动物大约有330种。它们的体型短而宽,柔软的身体藏在厚重坚硬的甲壳中。它们没有牙齿,但颚骨却非常坚硬,能切断食物。 龟的嗅觉和触觉都相当发达,听觉和视觉不敏锐。绝大多数的龟性情温和,不具备攻击性。在遇到敌害时,它们就将头脚全部缩起来,藏在龟甲之中。看着那块石头一样的硬壳,敌人往往对它无可奈何。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年,而且还将继续安然自得的生活下去。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在70年左右,陆龟大多可活到100岁左右。 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们产卵时非常诡秘,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龟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爬到沙滩上,选择一块日照充足而又温度适中的地方作为产卵地。产卵前龟会在沙土上先小便,让土变的湿软一些,然后用后脚往后挖洞,当洞挖到10多厘米深的时候,龟就开始在洞里产卵,龟卵和一只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外面是一层坚硬的钙质壳。这层壳是卵的保护层,但对于即将初升的幼龟来说却是一层障碍,幸好在幼龟的嘴和鼻之间有一块坚硬的突出物,凭借这块“破壳器”,幼龟奋力钻、磨、挣扎,终于钻出一个小孔,拼尽全力用头撞破蛋壳,幼龟才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随着幼龟的初升,它的生存危机夜随之来临。幼龟是海鸟、大蜥蜴、狗、蛇等的美食。幼龟往往在爬向大海或河边、池塘的途中就被吃掉,100只幼龟中,能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几只。 海龟是体型最大的龟。它们的甲长一般在100厘米左右。除了产卵或晒太阳,海龟一直生活在海里,它们的脚已经变化成为鳍形,这使得海龟能在水中自在的遨游。 龟有三种食性。陆龟多为草食性,以稻草和植物叶为食。海龟多为肉食性,它们捕食软体动物、虾和蟹。淡水龟大多食杂食性的龟,它们吃水草等素食,也吃河虾、蛙和鱼。 现在已知的鳖大约有32种。它们生活在淡水中。鳖要经常潜入水底的沙泥里,因此它的背甲变的又扁又平。鳖趾间的蹼很发达,在水中动作敏捷,游的很快。鳖是天生的潜水健将,它的脖子河鼻子都很长,这使它能趴在水底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 2、鳄 鳄是现存最大、最危险的爬行动物,也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级的一类。鳄鱼现有22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最大的鳄是印度——太平洋鳄,亦称咸水鳄,长达7米,体重约300公斤,在离岸1000千米的大洋中仍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尽管它们的栖息地不同,大小、习性也不同,但它们都长着凶恶的外表。鳄鱼的身躯西长,布满鳞片,它的牙齿好似一排排长在口中的小匕首;尾巴起着舵与桨的划行与控制方向等功能。 鳄鱼都是肉食性动物,以昆虫、蛙、蜗牛、鱼、龟、鸟及大型的哺乳动物为食。鳄鱼捕食时非常狡猾,它们总是将身体藏在水中,只留下眼睛、耳朵和鼻子突出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截漂在水上的枯木。当发现岸边的猎物时,这截“枯木“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移向岸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猎物,将它咬住并拖入水中,几番挣扎之后,猎物就成了鳄鱼的美食。 鳄鱼的一生中会有数百颗牙齿——不过并不是同时长出的。鳄猎食时时常会弄断或丢失牙齿,于是它们会长出新牙作为替补。“鳄鱼的眼泪“是伪善的代名词,其实鳄鱼流眼泪与鳄鱼的情感无关,这是它排泄体内多余盐份的方式。鳄鱼不出汗,肾脏也已经退化了,它体内有专门的排泄腺排出盐份,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鳄鱼的眼泪事实上是一种盐溶液。 3、蜥蜴 一提到蜥蜴,很多人感觉陌生,认为只有在热带丛林中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有人告诉你,蜥蜴几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中,你一定非常惊讶。事实的确如此,壁虎就是一种蜥蜴,许多人家都有壁虎,它帮助人们消灭居室里的害虫。蜥蜴是爬行动物中的旺族,种类非常繁盛,有3000种。 蜥蜴多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还有一些是杂食性的,除了吃果实和鲜花外,有时也会吃蜗牛;而一些体型较大性情温顺的大蜥蜴则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 蜥蜴有很多的天敌。蜘蛛、蝎子、蛇、鸟和哺乳动物全都猎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卫,其它蜥蜴遇到天敌攻击时,主要依赖特别的防御或逃避的本领。大多数蜥蜴都有很好的伪装,遇到危险只需静伏不动等猎食者离去。变色龙能通过改变体色与背景颜色一致,在猎食者走近时一动不动。也有一些蜥蜴会使猎食者大吃一惊或感到恐惧,从而赢得逃跑的机会。澳大利亚伞蜥会突然张开褶腮,有些蜥蜴会伸展喉部嘶嘶作响,也有的憋气使自己胀得比猎食者还大或大到无法吞食,还有的甚至伸出有颜色的舌头!许多蜥蜴有特别的逃生方法,如果被猎食者抓住尾巴,它们便留下扭动不止的断尾分散猎食者的注意,以便自己抽身逃脱。有些蜥蜴长着尖刺,会刺伤猎食者的嘴;还有些长着滑溜溜的鳞,使猎食者难以抓住。当然,迅速逃跑使敌人无法追到,也不失为一种求生的好方法。 角蜥可谓是防御方式最古怪的蜥蜴了,它吓走猎食者的武器竟然是自己的血,它用特殊的肌肉爆裂两眼内部和周围的微血管,将血喷射出1米远以吓退猎食者。 变色龙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蜥蜴,它的体色能随着光线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光线强、温度高的地方,变色龙会变成绿色,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变色龙则是褐色的。变色龙甚至会因心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色。变色龙的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是它的两只眼睛能分别转动,各看各的,这使它能迅速发现猎物。 壁虎的脚趾是它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壁虎的脚趾上有一条条深沟,就像是一个个“吸盘”。当壁虎平按在玻璃上时,脚趾与玻璃间的空气排出,就吸附在玻璃上了。壁虎的脚趾上还长着细密的纤毛,每根纤毛上还有上百个小突起,这些纤毛和突起能增大脚趾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使壁虎在玻璃上也能行走自如。 4、蛇 蛇类,尤其是毒蛇,是令所有人恐惧的爬行动物。它们没有四肢,但爬行的速度却很快。细长的身体布满鳞片,蛇头有棱有角,头上的眼睛闪着阴森可怕的光。蛇的口能张的很大,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也能一口吞下。 蛇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以鸟、蜥蜴、鼠及哺乳动物为食,有些蛇还捕杀同类,海蛇则以鱼为食。 蛇的耳朵已经退化,听觉非常差,它的视觉也很差,只能看见近处的东西。那么蛇怎样能知道附近有没有猎物呢?蛇能靠皮肤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它用全身的皮肤代替了耳朵。 蛇的嗅觉非常发达,与其它动物不同,蛇的嗅觉接收器官使舌头,而不是鼻。蛇经常将舌头伸出来不停的晃动。蛇的舌头有两根分叉,能吸收空气中微小的气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蛇的眼睛已经退化,它能在夜间捕捉到田鼠,靠的是它眼睛与鼻孔间的颊窝。颊窝就像蛇的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高低得知猎物得位置。科学家们根据蛇颊窝得功能,发明了一种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携带这种装置得炮弹被发射后,能自动跟踪目标,将其摧毁。 毒蛇的牙与头部的毒腺相连,毒蛇捕食时,毒液顺着毒牙流出来,将猎物麻痹。毒牙有两种,一种是沟牙,牙上有一条通往毒液的沟;另一种是管牙,牙体细长如针,中间有一条管,管内是空的,与毒腺相通。毒液也分为两种,以不同的方式对猎物产生影响。一种是神经中毒,另一种是血液中毒。 并不是所有的蛇都只生活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生活在水里,把它们称之为游蛇。游蛇大多是无毒的,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却全具有毒性,它们的肺部体积很大,一次能吸很多空气储存起来。生活在湖沼中的海蛇,在追捕鱼类的时候,能一直将鱼追到河口。 回答者:3000wjh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9 19:25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很讲团结呢。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这是甲龙的一种,它们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部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于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很可能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倒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一定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2023-08-10 11:44:314
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小动物有兔子、松鼠、猫等。 1、兔子: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跑得很快,善于跳跃,当兔子感到非常高兴时,会出现原地跳跃,在半空微微反身的行为,有时也会边跳跃边摆头; 2、松鼠: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3、猫: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2023-08-10 11:44:571
动物的资料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世界珍贵鸟类,如今,丹顶鹤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吉林省和辽宁省盘锦市的省(市)鸟。鹤是我国著名的珍禽,属于涉禽类,鹤形目,鹤科。全世界共有15种鹤。我国共有9种,占一半以上。诸鹤之中,以体形秀丽、鸣声嘹亮、舞步轻盈、白羽黑翎、赤顶鲜艳的丹顶鹤最为名贵。丹顶鹤体长在1.2米以上,全身几乎都是纯白色,只是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及喉、颊和颈部是暗褐色,嘴呈灰绿色,脚呈灰黑色。 丹顶鹤主要产于我国的黑龙江省,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北部以及日本也有分布。丹顶鹤在我国有两个故乡。每年10月下旬从我国东北成群飞往长江下游一带越冬,第二年3 月下旬又集群飞回故乡去繁殖后代。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丹顶鹤数量稀少,全世界大概有1200只,我国有670多只,为了保护丹顶鹤,目前,在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和江苏盐城建立了保护区。 丹顶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浙江自然博物馆动物陈列厅和标本库房均有陈列和收藏。婷婷玉立的丹顶鹤还作为2003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学生参观年卡的图案,显得高雅别致,一双圆豆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引人注目。成语“鹤立鸡群”就表示它们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 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由于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它同松树绘在一起叫做《松鹤图》作为长寿的象征。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是最小的几个老虎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体长约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长约2.3米,体重110公斤左右。毛皮的条纹既短又狭窄,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比起来条纹之间的间距较大。 建国初期,我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但在当时华南虎的栖息地已在日益缩小,人与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被当时政府定为害兽。随即华南虎遭到大量捕杀,各种象“打虎能手”之类的称号满天飞。时至今日,可怜的华南虎在野外只剩下不到30只。虽然政府今天已明令禁止猎杀老虎,各种相关举措也相继出台,但尽管这样,恐怕也难以挽回华南虎灭绝的悲惨命运。这不仅仅是华南虎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据介绍,华南虎至少要达到100只才可能维持其种群,但目前野生华南虎仅30只左右,我国动物园中饲养的也只有51只(目前可能已不到这个数字了)。仅靠现有的存活数量,这种物种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二三十年时间。 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2023-08-10 11:45:082
关于动物的知识
行血,消肿2023-08-10 11:45:189
说明动物的资料
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0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百分之二点一,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百分之一点七。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终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的追到扔给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在鲸类王国里,要数海豚家族——海豚科的种类最多了,全世界已知共有30多种。有的种类虽名叫“鲸”,如虎鲸、伪虎鲸,其实也是海豚家族中的成员。 海豚是一类智力发达、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既不像森林中胆小的动物那样见人就逃,也不像深山老林中的猛兽那样遇人就张牙舞爪,海豚总是表现出十分温顺可亲的样子与人接近,比起狗和马来,它们对待人类有时甚至更为友好。 海豚救落水的人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很多,海豚与人玩耍、嬉戏的报道也常有所闻,有的故事甚至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经过学习训练的海豚,甚至能模仿某些人的话音。70年代,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让两头海豚学会了25个单词。新近,太平洋海洋基金会的欧文斯博士等4位科学家,对两头海豚进行训练,花了3年时间,教会它们700个英文词汇。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不能把动物的“语言”或“方言”描绘得太离奇。 不过海豚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它的大脑体积、质量也是动物界中数一数二的。目前,科学家对动物的智力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另一种却认为海豚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与猿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一些。因而有人称海豚为“海中智臾”。 为了证实海豚有学习能力,早在1959年,一位名叫利利的人就对一头海豚做过试验。他把电极插入海豚的快感中枢和痛感中枢,当电流通过电极刺激海豚的快感中枢神经或者痛感中枢神经时,会产生快感或痛感。然后训练海豚触及其头上的金属小片,控制电流的通断。如果电极插在海豚的痛感中枢,海豚只要训练20次就会选择切断电源的金属小片,使痛感消失。而换作猴子的话,则需要数百次训练才能学会控制开关。这说明在某些方面海豚是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海豚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十分乐意与人交往亲近。澳大利亚蒙凯米海滩的海豚们已经与人类建立了友谊,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和惊奇。也许将来有更多的海豚,在更多的地方与人类建立联系,这种愿望并不是什么幻想:随着人们对海豚研究的深入,我们会揭开更多的关于海豚的秘密,那时我们与海豚交往会更加容易,更加亲密,更加友好! 提起海豚,人们都听说它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行动,人们不禁惊叹这美丽的海洋动物如此地聪明。那么,海豚的智慧和能力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它们和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有没有日益增进的可能?这里从海豚脑部的构造及生态特性入手,对它的智慧进行一番探讨。 海豚智商难以测定 海豚能做出各种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显然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海中动物。但是海豚实际上的智力情况如何呢?心理学上,“智力”一词大致包含三种意义:一是对于各种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二是由过往经验获取教训的学习能力;三是利用语言或符号等象征性事物从事“抽象思考的能力”。 根据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以及海豚表演杂技时与人类沟通的情形推测,海豚的适应及学习能力都很强;但目前尚无法证明海豚运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抽象式的思考。不过即使没有科学上的确凿证据,也不能就此认为海豚没有抽象思考能力。 倘若海豚真的具有抽象思考能力,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运用这种能力?而其程度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但现在,想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即使是人类所拥有的智慧,也还有许多未知之处。2023-08-10 11:47:411
给我一些动物的资料
爬行动物出现于3亿年前,是最早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现存的爬行动物大约有6000种,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一些温带地带。 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有些还借助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上长满鳞片。它们属于变温动物,不能控制体内的温度,因此在寒冷的地区找不到爬行动物的身影,冬季它们就要借冬眠过冬。 爬行动物分为三类:龟鳖类、鳄类、蛇蜥类。 1、龟和鳖 这类爬行动物大约有330种。它们的体型短而宽,柔软的身体藏在厚重坚硬的甲壳中。它们没有牙齿,但颚骨却非常坚硬,能切断食物。 龟的嗅觉和触觉都相当发达,听觉和视觉不敏锐。绝大多数的龟性情温和,不具备攻击性。在遇到敌害时,它们就将头脚全部缩起来,藏在龟甲之中。看着那块石头一样的硬壳,敌人往往对它无可奈何。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年,而且还将继续安然自得的生活下去。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在70年左右,陆龟大多可活到100岁左右。 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们产卵时非常诡秘,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龟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爬到沙滩上,选择一块日照充足而又温度适中的地方作为产卵地。产卵前龟会在沙土上先小便,让土变的湿软一些,然后用后脚往后挖洞,当洞挖到10多厘米深的时候,龟就开始在洞里产卵,龟卵和一只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外面是一层坚硬的钙质壳。这层壳是卵的保护层,但对于即将初升的幼龟来说却是一层障碍,幸好在幼龟的嘴和鼻之间有一块坚硬的突出物,凭借这块“破壳器”,幼龟奋力钻、磨、挣扎,终于钻出一个小孔,拼尽全力用头撞破蛋壳,幼龟才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随着幼龟的初升,它的生存危机夜随之来临。幼龟是海鸟、大蜥蜴、狗、蛇等的美食。幼龟往往在爬向大海或河边、池塘的途中就被吃掉,100只幼龟中,能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几只。 海龟是体型最大的龟。它们的甲长一般在100厘米左右。除了产卵或晒太阳,海龟一直生活在海里,它们的脚已经变化成为鳍形,这使得海龟能在水中自在的遨游。 龟有三种食性。陆龟多为草食性,以稻草和植物叶为食。海龟多为肉食性,它们捕食软体动物、虾和蟹。淡水龟大多食杂食性的龟,它们吃水草等素食,也吃河虾、蛙和鱼。 现在已知的鳖大约有32种。它们生活在淡水中。鳖要经常潜入水底的沙泥里,因此它的背甲变的又扁又平。鳖趾间的蹼很发达,在水中动作敏捷,游的很快。鳖是天生的潜水健将,它的脖子河鼻子都很长,这使它能趴在水底将鼻子露出水面呼吸。 2、鳄 鳄是现存最大、最危险的爬行动物,也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级的一类。鳄鱼现有22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最大的鳄是印度——太平洋鳄,亦称咸水鳄,长达7米,体重约300公斤,在离岸1000千米的大洋中仍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尽管它们的栖息地不同,大小、习性也不同,但它们都长着凶恶的外表。鳄鱼的身躯西长,布满鳞片,它的牙齿好似一排排长在口中的小匕首;尾巴起着舵与桨的划行与控制方向等功能。 鳄鱼都是肉食性动物,以昆虫、蛙、蜗牛、鱼、龟、鸟及大型的哺乳动物为食。鳄鱼捕食时非常狡猾,它们总是将身体藏在水中,只留下眼睛、耳朵和鼻子突出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截漂在水上的枯木。当发现岸边的猎物时,这截“枯木“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移向岸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猎物,将它咬住并拖入水中,几番挣扎之后,猎物就成了鳄鱼的美食。 鳄鱼的一生中会有数百颗牙齿——不过并不是同时长出的。鳄猎食时时常会弄断或丢失牙齿,于是它们会长出新牙作为替补。“鳄鱼的眼泪“是伪善的代名词,其实鳄鱼流眼泪与鳄鱼的情感无关,这是它排泄体内多余盐份的方式。鳄鱼不出汗,肾脏也已经退化了,它体内有专门的排泄腺排出盐份,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鳄鱼的眼泪事实上是一种盐溶液。 3、蜥蜴 一提到蜥蜴,很多人感觉陌生,认为只有在热带丛林中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有人告诉你,蜥蜴几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中,你一定非常惊讶。事实的确如此,壁虎就是一种蜥蜴,许多人家都有壁虎,它帮助人们消灭居室里的害虫。蜥蜴是爬行动物中的旺族,种类非常繁盛,有3000种。 蜥蜴多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蜗牛等软体动物为食;还有一些是杂食性的,除了吃果实和鲜花外,有时也会吃蜗牛;而一些体型较大性情温顺的大蜥蜴则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 蜥蜴有很多的天敌。蜘蛛、蝎子、蛇、鸟和哺乳动物全都猎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卫,其它蜥蜴遇到天敌攻击时,主要依赖特别的防御或逃避的本领。大多数蜥蜴都有很好的伪装,遇到危险只需静伏不动等猎食者离去。变色龙能通过改变体色与背景颜色一致,在猎食者走近时一动不动。也有一些蜥蜴会使猎食者大吃一惊或感到恐惧,从而赢得逃跑的机会。澳大利亚伞蜥会突然张开褶腮,有些蜥蜴会伸展喉部嘶嘶作响,也有的憋气使自己胀得比猎食者还大或大到无法吞食,还有的甚至伸出有颜色的舌头!许多蜥蜴有特别的逃生方法,如果被猎食者抓住尾巴,它们便留下扭动不止的断尾分散猎食者的注意,以便自己抽身逃脱。有些蜥蜴长着尖刺,会刺伤猎食者的嘴;还有些长着滑溜溜的鳞,使猎食者难以抓住。当然,迅速逃跑使敌人无法追到,也不失为一种求生的好方法。 角蜥可谓是防御方式最古怪的蜥蜴了,它吓走猎食者的武器竟然是自己的血,它用特殊的肌肉爆裂两眼内部和周围的微血管,将血喷射出1米远以吓退猎食者。 变色龙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蜥蜴,它的体色能随着光线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光线强、温度高的地方,变色龙会变成绿色,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变色龙则是褐色的。变色龙甚至会因心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色。变色龙的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是它的两只眼睛能分别转动,各看各的,这使它能迅速发现猎物。 壁虎的脚趾是它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壁虎的脚趾上有一条条深沟,就像是一个个“吸盘”。当壁虎平按在玻璃上时,脚趾与玻璃间的空气排出,就吸附在玻璃上了。壁虎的脚趾上还长着细密的纤毛,每根纤毛上还有上百个小突起,这些纤毛和突起能增大脚趾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使壁虎在玻璃上也能行走自如。 4、蛇 蛇类,尤其是毒蛇,是令所有人恐惧的爬行动物。它们没有四肢,但爬行的速度却很快。细长的身体布满鳞片,蛇头有棱有角,头上的眼睛闪着阴森可怕的光。蛇的口能张的很大,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也能一口吞下。 蛇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以鸟、蜥蜴、鼠及哺乳动物为食,有些蛇还捕杀同类,海蛇则以鱼为食。 蛇的耳朵已经退化,听觉非常差,它的视觉也很差,只能看见近处的东西。那么蛇怎样能知道附近有没有猎物呢?蛇能靠皮肤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它用全身的皮肤代替了耳朵。 蛇的嗅觉非常发达,与其它动物不同,蛇的嗅觉接收器官使舌头,而不是鼻。蛇经常将舌头伸出来不停的晃动。蛇的舌头有两根分叉,能吸收空气中微小的气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蛇的眼睛已经退化,它能在夜间捕捉到田鼠,靠的是它眼睛与鼻孔间的颊窝。颊窝就像蛇的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高低得知猎物得位置。科学家们根据蛇颊窝得功能,发明了一种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携带这种装置得炮弹被发射后,能自动跟踪目标,将其摧毁。 毒蛇的牙与头部的毒腺相连,毒蛇捕食时,毒液顺着毒牙流出来,将猎物麻痹。毒牙有两种,一种是沟牙,牙上有一条通往毒液的沟;另一种是管牙,牙体细长如针,中间有一条管,管内是空的,与毒腺相通。毒液也分为两种,以不同的方式对猎物产生影响。一种是神经中毒,另一种是血液中毒。 并不是所有的蛇都只生活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生活在水里,把它们称之为游蛇。游蛇大多是无毒的,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却全具有毒性,它们的肺部体积很大,一次能吸很多空气储存起来。生活在湖沼中的海蛇,在追捕鱼类的时候,能一直将鱼追到河口。 回答者:3000wjh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9 19:25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很讲团结呢。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这是甲龙的一种,它们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部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于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很可能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倒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一定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2023-08-10 11:48:031
关于动物资料大全 动物的简介
1、动物(Animal)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2、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动物,鲤鱼、黄鱼、草鱼等硬骨鱼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鸡、鸽子、麻雀等鸟类动物以及猴子、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 3、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海绵、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4、动物之最: 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脊椎动物是蓝鲸。它身长33米,重达181吨。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是阿马乌童蛙。它身长仅7.3毫米。 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大王酸浆鱿。它身长15米,重达400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无脊椎动物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它的身长仅280微米。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易碎双腔龙。它身长62米,重达180吨。 世界上最小的恐龙是秀颌龙。它身长0.75米,体重只有3.5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它的身长只有0.21毫米。体重只有0.005毫克。2023-08-10 11:48:121
谁知道几种动物的资料?
我喜欢斑马2023-08-10 11:48:244
关于动物的资料
动物是多细胞丁和生命体征的一大类群,称之为动物界。2023-08-10 11:48:344
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关于小动物的资料简介
1、狗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 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大约在12~18年。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 2、猫 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夜行性。 3、猪 猪是一种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也是古杂食类哺乳动物,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当前人们认为猪是猪科动物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头长,四肢短小,鼻直,身体肥壮,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毛皮颜色通常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色。 4、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5、乌龟 乌龟(Chincmys reevesii )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 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除海龟和鳄龟)。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 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山东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2023-08-10 11:48:431
动物资料 动物简单介绍
1、动物(Animal)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2、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3、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种类。 4、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动物,鲤鱼、黄鱼、草鱼等硬骨鱼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鸡、鸽子、麻雀等鸟类动物以及猴子、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 5、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海绵、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6、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异养有机体。2023-08-10 11:48:521
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古鸟亚纲: 以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为代表,它也可能是恐爪龙类,那样该亚纲会被废除。 今鸟亚纲: 包括白垩纪以来的一些化石鸟类以及现存鸟类。 化石鸟类: 以黄昏鸟目和鱼鸟目为代表,它们的骨骼近似现代鸟类但上、下颌具槽生齿。 目 现存今鸟亚纲鸟类可归为3个总目,即: 一、平胸总目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大者达135kg,体高2.5m),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平胸总目的著名代表为鸵鸟(Struthio camelus)或称非洲鸵鸟,其他代表尚有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及鸸鹋(或称澳洲鸵鸟)(Dromaus nova-chollandeae)。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Apteryx oweni)。 二、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肢划水有关。游泳快速,有人称为“水下飞行”。分布限在南半球。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 三、突胸总目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 35个目, 85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2023-08-10 11:49: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