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帮我做下九年级(语文)的这几道题

2023-08-07 09:18:24
TAG: 语文
u投在线

300万段精彩视频抢先看 管理博客 ┆ 搜索 ┆ 帮助

文章背景 雪白 淡蓝 蓝色 淡灰 深灰 暗灰 淡绿 明黄 黑 绿 暗红 深蓝 鸭绿 靛青 褐色 A 宋体 黑体 楷体 仿宋 隶书 幼圆 二号 三号 四号 小四 五号 小五 > 鼠标双击滚屏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最快,10最慢) 转为繁体 诗文名句理解背诵100题

作者:流星不落 2006-03-22 13:23:46

标签:

诗文名句理解背诵100题

1、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杜牧《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商女不直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或(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去。)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欲把西湖比仙子,淡装农墨总相宜)。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或(莫等等闲,白了少年头。)

9、《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0、《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发)。

1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人也)。

14、《爱莲说》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徏罚臧否,不宜异同。)

16、《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徏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1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9、《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捕蛇者说》中描写凶暴的小吏来到蒋氏家乡的情形的语句是:(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得寡助)”。(用《〈孟子〉三章》中的名句填写)

23、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例句: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4、请写出下列“妙笔生花”的名句:陶渊明《饮酒》中写到菊花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李清照《醉花阴》写菊花的名句:“(莫到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晏殊《浣溪纱》写花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处,似曾相识燕归来。)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曲径通釉处,禅封花木深。)”杜甫的《春望》中的花则别有一种悲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5、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一个。如能写出两个,可加1分;写出三个,可加2分。

(文天祥)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范仲淹)曾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白)曾说过:(“俱怀逸心壮思飞,感上青天揽明月。”)

26、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7、今年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得道这多助,失道者寡助。) ”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三章》原句作答)

28、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乐园,园中的一切在他脑海里留下美好印象,即使是覆盆子那样的野果,对它的果形“像攒成的小球”和吃起来“ (小珊蝴珠色味不桑婶椹要好得远)”的味道,多年后仍然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29、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出两句带有“山”字的句子。

(1)(山回路转不见君。)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1、古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咏莲的诗文,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2、古诗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其爱国情感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

34、写出古诗中与“友谊”有关的一个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5、你在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而月春风似剪刀。)

36、默写:《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

37、《醉翁亭记》中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38、毕业了,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是你可以用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名言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祝福朋友。

39、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可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的诗说明北方地区八月份就草木凋零,大雪纷飞了……

4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概括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条件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帘青。)

42、 “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

(1)(翅湿沾微雨,你香带落花。)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44、《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语句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5、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46、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4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意思完整的古诗词句子,可以填写课内所学,也可以填写课外相应的诗句。多写((2)为加分处)加分,最多加2分。

抒写友情的诗句:(1)

(2)

借月抒怀的诗句:(1)

(2)

4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49、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诗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流马行处。)

51、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

山:

水:

花:

鸟:

5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钱里共婵娟。)

53、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其中一句是课外的)。

(1) , 。

(2) , 。

(3) , 。

54、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两项进行默写。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5、范仲淹中《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下面三篇课文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作了阐释,请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述出来。

答: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现为重视人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在《岳阳楼记》表现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

在《醉翁亭记》中则表现为与民同乐的民主思想。

56、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细密、轻盈特点的比喻句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57、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1)陆游写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志南写的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黄庭坚写的是(洮河缘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58、《陋室铭》这篇短文中的核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9、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从触觉方面描写春风时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60、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2、《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3、《春》一文结尾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句子是:(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4、我国古今诗文中有许多关于“惜时”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两句。

A

B

65、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情——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为国立功。请写出三位诗人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并写出作者姓名。不要求写出全诗,但意思尽可能完整。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4)可怜白发生!——辛弃疾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66、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来源于《曹刿论战》。请根据提示默写。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67、请默写《出师表》中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8、《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9、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字的诗句。(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课外均可)

(1)

(2)

70、《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面对人生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7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他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73、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中写到“莺”的两句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间关莺语花底滑”。)

74、《狼》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作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真挚的祝愿,其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6、写出古诗中含有“绿”字的两个诗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千里莺啼绿映红

77、下文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的诗句的( D)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 , ”两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78、《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9、《出师表》中,诸葛亮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两汉兴衰的原因是语句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0、《陋室铭》一文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曰:“何陋之有?” )。

81、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风骚”原来是指(《 诗经 》)里的(《 国风》)和(《 楚辞》)里的(《离骚》)。

82、《卖炭翁》一诗中,勾画卖炭翁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鬃苍苍十指黑)。

8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85、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你还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请写出两句(不要出于同一首诗),并试着简单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 ,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1),。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86、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主题。历代文人或叹相思离别,或感岁月流逝,或因报国无门,或由亲故零落,往往因秋天的寂寞萧瑟而兴悲凉之叹。请写出你所知道和咏秋佳句两句(不要出于同一首诗或同一篇文章)

(1) , 。

(2) , 。

87、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9、《出师表》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耿耿忠心:(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0、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经过许多磨难,其目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1、《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92、默写古诗词中字面是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标题(不限课文)。

例句:月出惊山鸟出处:王维《鸟鸣涧》

(1)

(2)

(3)

(4)

93、《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自春景至冬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94、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三十万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语)

9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6、我们的老学者力避门户之见,对青年人的创造发明,倾己之力加以扶持,做到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诗句)

9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8、《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99、《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桓侯反感医生所说的一句话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0、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阅读模式

LuckySXyd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命于败军之计 ,奉命于危难之间 。”
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风雨不动安如山!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7.《观刈麦》一诗中集中描写农民艰辛劳作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8.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你可以看看这个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3d8a216c010002d0.html 会由帮助。
Jm-R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命于败军之计 ,奉命于危难之间 。”

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风雨不动安如山!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7.《观刈麦》一诗中集中描写农民艰辛劳作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8.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韦斯特兰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常使英雄泪满襟

3.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7.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范仲淹)

9.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北境漫步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常使英雄泪满襟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7.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范仲淹)

9.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Ntou123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句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俗语:脸朝黄土背朝天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与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类地板流精华

1无可奉告

2无可奉告

3无可奉告

4无可奉告

5无可奉告

6无可奉告

7无可奉告

8无可奉告

9无可奉告

10无可奉告

北营

挺难的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23-08-07 05:15:135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翻译

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于有倒装的意思。在要败军的时候受任命,在危难的时候领命
2023-08-07 05:15:363

出师表中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接受命令。
2023-08-07 05:15:595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为难之间。这句话具体含义是什么?本人学识有限请教老师解释解释,谢谢!

1.这句话指的是刘备当阳长坂一战失败,诸葛亮奉命去东吴。 2.是指刘备东征失败在白帝城临死授予诸葛亮的遗命。 赞同0| 评论
2023-08-07 05:16:173

猜谜语:受命于败军之际 (打一成语)谜底是什么?

谜面:受命于败军之际 (打一成语) 谜底:不胜其任
2023-08-07 05:16:361

受命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于字什么意思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于”是“在“的意思。整句话意思: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奉命出使.
2023-08-07 05:16:451

受任于败军之际下一句是

奉命于危难之间
2023-08-07 05:16:54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其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哪一句

《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文: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扩展资料全文共9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达了“兴汉室”的决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第三部分(第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2023-08-07 05:17:011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意思

是说在挫折和困难时接受使命,并为了克服危难而努力工作。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顽强的精神,即在困难和逆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2023-08-07 05:17:181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历史典故都有哪些?

诸葛亮联合江东算一个,这本来就是他的原创明朝“土木堡之变”之后兵部尚书于谦力挽狂澜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绝对算一个真正算得上“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我觉得就这俩安史之乱当中郭子仪平定了叛乱,楚汉相争里刘邦数败于项羽而韩信垓下一战成功,东晋淝水之战的谢安,闻鸡起舞的祖逖,南宋岳飞应该也算一个,明代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算一个,不过这些都算不上“受任”,应该还是以自觉为主
2023-08-07 05:17:262

历史上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的人

受命于败军危难时的第一人应该是袁崇焕,他上任时情况是最差的,而他上任后的效果也最明显,完全左右了一个朝代的中兴与灭亡.第二人应该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蜀国精锐都在在外的姜维手中,刘禅去哭求,他于他儿子最后战死绵竹,也算得上是受命于败军危难时.其他三人可以选诸葛亮 负责东京保卫战的卫谦(后果和袁崇焕一样,被诛杀后所属朝廷灭亡) 还有就是清朝的左宗棠(中兴之臣啊 慈禧时期的败军危难时还少吗) 其他的我还想说说,楼上各位说史可法的没道理,因为他是自己组织的人坚守扬州,没人任命他,没人命令他.说戚继光的,明朝那时可远没到风雨飘遥时啊,他也只是专门对付南方的海盗而已.其他人就更不入流了,呵,请楼主指教
2023-08-07 05:17:341

国难当头接收命令什么成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3-08-07 05:17:44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希望后主能够不忘先帝创业艰难,能够励精图治,同事也表达自己对蜀汉的忠心不二。
2023-08-07 05:18:00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一年矣。的意思

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在战败的时刻受到(刘备的)任命,在政权危难的时候接受了任命,从那以来已经有21年了 说明作者(诸葛亮)为光复汉室临危受命,鞠躬尽瘁,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主刘禅的循循善诱,以及希冀之情。
2023-08-07 05:18:194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指三国里的什么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两句在文学上属互文,即两句之中意思互相贯穿.这两句意思是相同的,都是说诸葛亮临危授命, 背景是刘备新败于汝南, 将不满十, 兵不满千, 南有荆州蔡瑁跃跃欲试想要暗害刘备, 北有曹操百万大军随时南下荆襄 ,东有孙权虎视眈眈窥伺荆州欲报杀父之仇, 刘备处于夹缝当中, 新野首当其冲无力反抗, 兴汉大业难以实现, 无奈三顾茅庐, 请出诸葛亮 ,拯救刘备于水火之中.
2023-08-07 05:18:352

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区别

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意思有很大不同,具体的区别如下:临危受命的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授命的意思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临危受命出自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危授命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临危”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指面临危险,差别就在“受命”和“授命”上。前者“受”指接受,“命”指命令,任命;后者“授”指献出,“命”指生命。扩展资料: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的造句:1、敌军兵临城下,李云龙临危受命,担任总指挥,率军抵御敌寇。2、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们,在他们临危授命的时候,一定是心怀国家、襟怀坦荡的。3、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4、故事描述杨帆饰的嬉皮士,临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胡燕妮饰演其青梅竹马的朋友,为助意。5、然而,更多的是伴随着阴云笼罩、风暴将至的临危受命。6、当时我临危受命,跟你一样,我们都是战士。
2023-08-07 05:18:51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有二十一年矣”包含什么思想?表达作者怎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表达作者对刘备知遇之恩和托孤之义的感激之情。也有一种任劳任怨的感觉。
2023-08-07 05:19:18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以及对应的事例有哪些?

张昭吧,孙策死的时候将孙权托付给张昭的!
2023-08-07 05:19:295

《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文言文中的什么句式?

倒装句吧。在要败军的时候受任命,在危难的时候领命。把“受命”与“奉命”放到“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的前面了。
2023-08-07 05:19:461

诸葛亮中写到的"受任于败军之际"中"败军"指的是哪次

我想应该是在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候的所经历的一系列战败!因为哪个时候的刘备真的是不行!
2023-08-07 05:19:5515

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的翻译要求5000字,

5000字
2023-08-07 05:21:052

陈寿《三国志》受任于败军之际,后一句?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后一句?有什么区别?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23-08-07 05:21:245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归纳出一个成语是?

临危不乱
2023-08-07 05:21:382

真实的夷陵之战,蜀汉损失究竟多大?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太可惜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豪杰枭雄并起于草莽之间,而其中影响着整个天下格局变化的就是著名的三大战役。 战役结果影响深远, 关乎着三足鼎立的格局变化,甚至说是影响着 历史 走向也不为过。 对于前两场战役可能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但是对于第三场的夷陵之战,可能大家对他印象不深,甚至有的人都没听说过这场战役。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为最终的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此役使得蜀汉最终只能称为“蜀汉”,也是此役使得一代雄主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命丧白帝城,那么此役到底发生了什么?蜀汉的损失又何等惨重呢 ?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即使对于一个强大的国家而言,也是不得不慎之又慎,非详细谋划而不能实施的。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结成的同盟因为失去了共同敌人曹操的紧迫威胁,两方的盟友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而刘备更是趁着曹操新败, 将曹操吃到嘴里还没有消化完的荆州部分城池抢到了手里,这引起了东吴孙权集团强烈的不满。 但是因为东吴以水军见长,在陆地上同刘备的军队作战讨不到便宜,便只能暂时忍耐,伺机夺回这部分荆州。 虽然当时没有爆发明面上的武装对抗,但是战争的种子却就此播下。 刘备以这部分荆州作为根据地, 大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顺势拿下了益州,把自己的地盘连成了铁桶一块。 又在汉中之战中一举击溃了曹操,自汉中之战后曹刘孙三方的力量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来刘备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但是刘备在拥有益州,汉中和荆州部分区域后,他的地理位置从战略上来说就是三方中最占优势的 。 而且此时刘备的军队乘着大胜之势,纵横披靡,天下难有抗手。 但是刘备集团如果想要统一天下,那么就存在一个关键点: 荆州 。 因为荆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从荆州出兵进攻中原和从汉中进兵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偏偏是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却被关羽一时轻敌大意,被孙吴夺走。 刘备生平的志向就是要学习先祖刘邦,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 此时眼看毕生所愿终于有希望可以实现,却被孙吴横插一杠,刘备心中自然是恼怒无比。 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的皇图霸业, 还是为了二弟关羽的杀身之仇,刘备都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熊熊怒火。 他不顾诸葛亮等一干大臣的劝谏,毅然决然地倾蜀国之精锐悍然伐吴,却不想这一去才是真正断送了他的毕生心血,彻底绝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刘备发起大军来攻的消息让东吴大惊失色,毕竟此时的刘备早已今非昔比,蜀军更是百战雄师,更何况陆战本就是东吴短板。 但事到临头却也不能放弃抵抗, 孙权紧急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让他率军抗击刘备。 并修书向曹魏示好,请求曹丕出兵夹击刘备。 蜀军在刘备带领下一路向吴境开进, 但是好景不长,陆逊在刘备进军路线上节节抗击,大大延缓的蜀军的推进进度。 后来两军相互对峙,刘备常遣人去陆逊营寨前骂阵,但是陆逊却置之不理,只是闭门不战。 因为地形原因,刘备也拿陆逊毫无办法,最终便在夷陵一带下令让人结成连营,因为蜀军人多,连营绵延百里不断。 刘备本就是大怒兴兵而来,主将带着情绪本就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蜀军也不熟悉东吴地形,如果是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还好说 。 但是偏偏陆逊避敌锋芒坚守不出, 这大大的挫败了蜀军的锐气,随着时间推移,两军对峙了七八个月,此时蜀军已经士气低落,士兵毫无战意。 而吴军则是养精蓄锐,早就等着厮杀一场了。 陆逊最终决定展开战略反攻, 并且他还发现了蜀军扎营连着山林,虽然可以起到避暑的作用但是却也让陆逊便于施展火攻。 后来的结果就是陆逊用了一场大火一举击溃了刘备率领的蜀军,并且还趁着这个机会追杀刘备败兵数百里,差点连刘备本人都成为东吴的阶下囚。 这正是兵法所说的先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击破对手,是孙子兵法中的“完胜之道” 。 刘备集团在此役中元气大伤,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为过。 积蓄数年的粮草器械毁之一旦, 甚至有记载称刘备率领的军队共8万余人被悉数消灭,仅仅只有刘备逃了回来。 刘备手下的大将在此役中也是阵亡数人,诸如:张南,冯习等人全部阵亡,被困投降的又有数人。 别督傅肜在突围时为刘备殿后,被困不降,最终力战而死。 最为关键的是蜀军的精华,那些百战老兵死伤殆尽,此役过后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唯一机会 。 刘备奔波一生,老来好不容易看到大业有望,却不想最终却因为自己而最终功败垂成。 羞愤和绝望之下, 刘备一病不起,最终在白帝城驾崩,死前将军政大权悉数交于诸葛亮,一代雄主就这样黯然地退出了 历史 的舞台。 夷陵之战的失败,也是诸葛亮《出师表》中“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的典故由来。 战争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手段,“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因为一时怒气而出兵伐吴,没有在战前做详细的部署和计划安排,没有认真地收集情报,比对分析。 而且他一意孤行, 不顾诸葛亮等众谋士的劝谏。在战争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又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发展,不及时改变战略。 所以就有了最终夷陵之战的失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023-08-07 05:21:441

《出师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1. 初中文言文全解出师表答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分)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分)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0、①卑鄙:出身卑微②光:发扬光大③简拔:选择提拔④咨:询问 11、①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啊。②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12、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2. 《出师表》中考阅读题带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1-21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降下二三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隆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1、加点字注音 卑鄙 猥 夙夜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 咎 咨诹 3 《出师表》中考阅读题 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躬耕 布衣 闻达 卑鄙 感激 驱驰 二十有一年 谨慎 夙夜 庶竭驽钝 斟酌损益 兴复之效 不效 以彰其咎 咨诹 雅言 不胜 3、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4、指出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 ①以伤先帝之明 ②是以谓之“文”也 ③以刀劈狼首 ④策之不以其道 5、翻译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5)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8、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 。 9、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 10、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答案: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一兵一卒(士兵) 短兵相接(兵器) 步兵如蚁(兵种) 兵荒马乱(战争) 纸上谈兵(军事行动) 兵贵神速(行军) 穷兵黩武(兵力) 兵不厌诈(战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 2.文中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鲜明对比,目的是( ) A.表达对先帝亲贤臣、远小人的赞颂之情。 B.表达自己对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的痛恨之情。 C.批评蜀汉后主像桓、灵二帝那样亲小人、远贤臣。 D.希望后主也记取历史教训,亲信贤能,远离小人。 3.“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语是___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诸葛亮把“亲贤臣,远小人”这条建议,提高到__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 4.本段文字采用什么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 )。 A.希望刘禅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 B.希望刘禅实行法制,严明赏罚。 C.希望刘禅亲贤远佞。 D.希望发动战争统一中国。 参考答案: 1.亲贤臣,远小人 2.先汉所以兴隆,后汉所以倾颓 D 3.汉室之隆 兴复汉室大业 4.议论 5.C 阅读测试题二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待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在文段中□内填补标点。 2.这段文字中有一个特殊的第一人称代词_______;一个特殊的第二人称代词______ 3.“亲之信之”、“小信未孚”、“必以信”,三个“信”解释各不相同,分别是______、______ 4.先帝指的是______,陛下指的是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之”,其中“贞良死节之臣”,“汉室之隆”中“之”是______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__,“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之”是______词,可译为__________。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正确的译文是( ) A.对桓、灵二帝(的做法),从来没有表示叹息或痛恨 B.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没有不叹息和痛恨的 C.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 D.没有一次对。 3.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卑鄙____________ (2)悉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4分)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10.D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2. 锦州市(09辽宁省)(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 (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4分)(1)躬耕于南阳 躬:(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4)此人可就见 就: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2分)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 诣:拜访。就:接近。 (每词1分)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每句2分)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 (2分)3. 南昌市(09江西省)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躬( ) 损( ) 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案:10、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分)11、⑴亲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13、A。 (2分)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4. 青海省(09)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6题。 (14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 4. 谁有《初中文言文阅读与赏析》中《出师表》的答案啊 《出师表》情真理透,词婉意切,慷慨深沉,读来我“心有戚戚焉”。读《出师表》时,已是深秋。窗外萧瑟的秋风勾起了我无限的幽思,使我思接千载。我从那铿锵振响的语句里,感受到穿透千年的情感力量。 现实是无奈的。先主刘备已溘然而逝,赵云、关羽、张飞也已英雄埋骨。一个年老多病的丞相和一个懦弱的刘阿斗,支撑着蜀汉的大业。南方虽已安定,然而,曹氏雄据中原,孙氏以江河之险而盘据江东,蜀汉则偏据西南一隅。益州仍然疲敝,朝中又有奸宦未除,后主性愚。诸葛亮忧心忡忡。他希望以一篇《出师表》的铮铮忠言打动后主,使其成为一代贤君。 文章开头便分析了天下形势,陈述了先帝的遗愿。希望以形势之危急,激励后主刘禅奋发图强。节奏顿挫,音韵铿锵,由势入理,起笔峥嵘。 然后又平下心来,将为政之道与后主刘禅娓娓道来,节奏舒缓,隐隐透出几分暖意。从那轻缓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与刘禅之间,并不仅仅是君臣关系,更是一种暖融融的长辈与后辈的关系。诸葛亮希望刘禅从那个愚笨的少年中走出,成为可以一统天下的君王。文章隐隐露出几分无奈和几丝渺茫的希望。 忽然,笔势陡转,由“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感激21年来先主的知遇之恩,自叙平生,节奏错落有致。然后宕开笔墨,将文章推向 *** ,表明自己北定中原的决心,气势恢宏磅礴。 最终,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那泪水终于像大潮般汹涌而至,其情沛然如注,不禁让人掩面长叹。 不期然想起了杜甫那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想起苏轼曾写道:“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后人又叹之说:“读诸葛亮的《出师表》,无不为之惆怅满怀。” 5. 谁知道《三国志》和《出师表》文言文对比的题和答案 《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⑨【猖蹶】失败.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4)此人可就见 (5)将军宜枉驾顾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5.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6.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1)躬:亲自,自身.(2)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由是:因此 诣:拜访.(4)就:接近.(5)顾:拜访(6)以:把 2.(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2)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3)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4)(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可.)。 6. 【有关《出师表》的题目和答案,要尽量多点 《出师表》练习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①涉罚臧否( )②中道崩租( )③以遗陛下( )④行阵和睦(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①以光先帝遗德( )②引喻失义( ) ③察纳雅言( )④性行淑均( )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23题.(一)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答案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①涉罚臧否(pě )②中道崩租(cú )③以遗陛下(wè i )④行阵和睦(mù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②引喻失义(不恰当 ) ③察纳雅言(贤德的进柬 )④性行淑均(善良平正 )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 )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B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C )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C )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答: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次后汉所以倾颓也.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答: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答: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B)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23题.(一)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③故五月渡沪(所以)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答:兴复汉室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白帝托孤.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明先帝对臣的重要委托,间接地说明了自己此次北伐的原因.。 7. 语文议论文阅读及出师表阅读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基础鉴赏题议论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败军”和“危难”指什么?像他临危受命的人在历史上还有谁?举个例子.2.诸葛亮在北伐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来来表达.3.诸葛亮为什么追述自身经历和追忆白帝城托孤?4.在划分责任这一自然段上,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特点?5.文中作者12次提到了先帝,为何屡次提及?6.诸葛亮写这篇表达有何用意?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8.怎样看待小说,戏剧和民间的诸葛亮形象?9.从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陈涉世家》第二自然段:1.陈胜对当事形式的分析(原文)2.与鸿鹄之志相照应的两个词语3.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是:(原文)4.为造舆论,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目的是什么?5.“卜之鬼”的目的是什么?《陈涉世家》第三自然段(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陈胜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__________2.文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子是:1.下面四句中与“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是( )(2分)A.非若是也B.要离之刺庆忌也C.皆布衣之士也D.臣未尝闻也2.秦王所说的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3.安陵君能以五十里之地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4.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2分)5.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唐雎表现了什么品质?(4分)6.言为心声,言为思想外衣,语言宣之于口,也是人物形象的写照.秦王和唐雎的一番舌战,一方盛所凌人,杀机重重,一方大义凛然,针锋相对.他们在机锋的语言背后,各自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和感受?(4分)7.以第三段为根据,想一想,唐雎能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呢?语言力求简洁流畅.(2分)8.唐雎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献身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9.结合文章内容,或针对人物形象,创造一副对联.(2分)上联:下联:1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 与臣而将四矣11.用自己的话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2分)。
2023-08-07 05:21:531

临危受命是什么意思解释

临危受命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受命,汉语词语,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面临危险关头而勇敢的接受艰难的任务。如:“郭子仪临危受命,单骑退敌,使他赢得千古美名。”建兴五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表后主,表文中回忆起建安十三年刘备败走夏口,自己在此危急关头奉命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事,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死刑犯临危受命渐渐升到了元帅。1932年2月,库班第5旅扩编为骑兵第5师,罗科索夫斯基升任师长。在1937年8月,本来是罗科索夫斯基大受重用之时,他突然遭到逮捕。由于他的老上司铁木辛哥元帅出面干预,罗科索夫斯基在被执行死刑时,被打了一颗空包弹,故此性命被保了下来。最终经过两年半的审查,查明所控不实。例句:1、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2、故事描述杨帆饰的嬉皮士,临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3、然而,更多的是伴随着阴云笼罩、风暴将至的临危受命。4、当时我临危受命,跟你一样,我们都是战士。5、转机于2003年开始,当时罗伯特·格林布拉特临危受命,担任Showtime节目总监。6、肖颖彬又一次临危受命,带领10余个科室的专家组成联合攻关组,确立了“先进行精心养护、再进行心脏矫治手术”的稳妥方案。7、他最终决定临危受命,走马上任。8、这时,师炮兵团突击炮连连长王常亮临危受命,带领5辆被誉为“沙场快枪手”的某新型轮式自行突击炮增援“红方”,风驰电掣般驶向前沿阵地。9、后曾与向问天、任我行围攻东方不败,又临危受命任恒山派掌门,悲痛岳灵珊之死,最后与任盈盈成婚退隐。10、这么看来,文丞相临危受命,获传儒家功法,正预示了这近百年来天下纷乱,我华夏山河任由异族践踏,汉人倍受欺凌压迫,黎庶涂炭,悲哉斯民!11、曾强青年突击队临危受命承接了将举办世界伊斯兰教长会议的特莱姆森酒店项目,在600天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创造了奇迹。12、在这紧要关头,小瘪瘪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13、此后再到临危受命,与包叙定市长搭档时,贺国强依然着力于班子团结,弥合了之前干部队伍间的隔阂。14、一个人,临危受命,死而不悔,这便是“义”。15、但临危受命,正气浩然,目击者说他就刑之时,血吼丈余,“冤愤之气,千秋尚凛然矣”。
2023-08-07 05:22:021

如何正确理解“少年强则国强”

历史名人梁启超大概没有想到,在死了一百多年后,由自己倾心所作的《少年中国说》已经是名满天下无人不晓了。尤以当代国人,只要每每读到“少年强则国强”这句,无不内心激动神采奕奕,大有为了国家前赴后继在所不辞。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每个中国人,谁没有这样的志向呢,尤其是那些雄心壮志的少年,哪个心中没有这样远大的抱负?但是毕竟现实太过于残酷,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后,渐渐心志泯灭,再也没有了斗志,就更不要谈什么豪言壮志了。现如今,每天打开网站都可以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新闻,其中五化八门怪事无奇不有。这里暂且不谈别的,只说近来干部选拔的问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家干部似乎越来越年轻了,这本是件好事,你想年轻人有干劲,办事有魄力,面对如今社会也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初始看了这样的新闻也不觉得什么,但后来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似乎如雨过春笋到处都是,这就不让人有些疑虑了:这个国家难道真的到了十分缺少人才,而且已到了非重用某人的地步不可?我想这个答案肯定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而且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拿某些人的话来说,那人的确是精明能干,非他不能选之,那么这无疑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中。梁启超在作这篇文章时,其天下大势动乱不堪,才有感而发逐成名言。那时天下的形势紧张,的确是急需要这样或者那样的人才,尤其寄托于国家少年之辈,望其能不吭不悲,致力于国家的壮大之中,出现一些年轻人才,如:戊戌六君子等,那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再看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也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那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如此。还有梁山好汉等,哪一个不是被逼出来的。而眼下天下太平,国家各方面人才都已十分稳定,要维持或者发展国家已不在话下,只要循循渐进,国家终可发扬光大的一天。如果为了某些目的,只手遮天,任意混淆概念,即便那人有真实本事,难道就能说那人是最好的,旁边就没有差不多的或者更好的,而完全不顾人们的感想,一意孤行搅乱正常程序,使其失去公平性,这只会使更多人产生怨言,削减人们的积极性,试问这样的选拔又有何可取之处?
2023-08-07 05:23:272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下一句

记错了吧,是不是出师表里的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23-08-07 05:23:342

初三 的原文 急求!

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望采纳
2023-08-07 05:24:102

临危受命同义词

临危受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lín wēi shòu mìng,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近义词: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同“中流砥柱”。独撑危局——面对危难的处境独力撑持。一力担当——尽全力承担责任。一柱擎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2023-08-07 05:24:188

出师表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出师表》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23-08-07 05:24:511

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

临危受命!
2023-08-07 05:25:233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23-08-07 05:25:455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现代翻译是什么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接受命令
2023-08-07 05:26:002

受命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于字什么意思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于”是“在“的意思。整句话意思: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奉命出使.
2023-08-07 05:26:08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有哪些?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自: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文: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2023-08-07 05:26:165

受任于败军之际的下一句受任于败军之际的下一句是什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的下一句: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的下一句:奉命于危难之间。诗词名称:《出师表/前出师表》。本名:诸葛亮。别称:卧龙、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字号:孔明。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出生时间:181年。去世时间:234年10月8日。主要作品:《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主要成就: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安定南中,五次北伐。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受任于败军之际”的详细介绍:一、《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全文点此查看《出师表/前出师表》的详细内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_、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_、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_、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二、赏析《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第一部分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第二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表文的第一部分,由势入理,起笔峥嵘。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震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蝾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谅心,思之动心。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分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象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哀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最后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第一部分重在晓之以理,第二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出师表》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三、注解先帝:这里指刘备。创:开创,创立。业:统一中原的大业。而:表转折。中道:中途。崩殂: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此:这。诚:确实,实在。之:结构助词。秋:时候。然:但是。侍:侍奉。卫:守卫。懈:懈怠,放松。于:在。内:朝廷上。忠:忠诚。士:将士。忘身:奋不顾身。外:朝廷外,指战场上。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追:追念。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欲:想要。报:报答。之:代词。于:向,对。诚:实在,确实。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光:发扬光大。遗德:遗留的美德。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气:志气。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以:因而。塞;阻塞。忠:忠诚。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宫中:指皇宫中。府中:指朝廷中。俱:全,都。体:整体。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异同:这里偏重在异。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及:和。为:做。付:交给。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论:评定。刑:罚。以:来。昭:彰显,显扬。平:公平。明:严明。理:治。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指宫内和丞相府内。刑赏之法不同。郭攸之、费_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简拔:选拔。遗:给予。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的益处。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晓畅:谙熟,精通。试用:任用。能:能干,有才能。是以:因为这,因此。众:大家。举:推举。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营:军营、军队。行阵:指部队。和睦:团结和谐。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先汉:西汉。兴隆:兴盛。后汉:东汉。倾颓:衰败。每:常常。叹息:感叹惋惜。痛恨:感到痛心遗憾。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亲:亲近。信:信任。隆:兴盛。计日:计算着日子。布衣:平民百姓。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苟:苟且。全:保全。于:在。求:谋求。闻达:闻名显达。以:认为。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委屈。顾:拜访,探望。咨:询问。由是:因此。感激:感动奋激。许:答应。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尔来:那时以来。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故:所以。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泸:水名,即金沙江。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兵:武器。甲:装备。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庶:希望。竭:竭尽。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攘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还:回。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取得成效。告:告慰,告祭。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询问。察纳:认识采纳。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深追:深切追念。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当:在时候。临:面对。涕:眼泪。零:落下。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四、背景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五、译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的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丞相府内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_、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_、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_、允之任也。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_、董允等人的责任了。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_、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_、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六、诸葛亮其他诗词《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相同朝代的诗歌《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艳》、《气出唱》、《陌上桑》。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出师表/前出师表的详细信息
2023-08-07 05:27:321

古诗[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前一句是什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
2023-08-07 05:27:403

受命于危难之时

  原句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与危难之间。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句意为: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   词义解析:主要用来形容在危机困难的·时候接受任命,担当重任。
2023-08-07 05:27:471

受命于危难之时

原句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与危难之间。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句意为: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 词义解析:主要用来形容在危机困难的·时候接受任命,担当重任。
2023-08-07 05:27:541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什么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23-08-07 05:28:034

诸葛亮治家格言

诸葛亮的《治家格言》最出名的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有人经常会把这句话和刘备的那个物理。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混到一块儿。
2023-08-07 05:29:093

中考常被考到翻译的文言文

1. 中考文言文各种字的翻译,要常考的 之(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睢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字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其(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二)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相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三)作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以(一)作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饥畅观堆攥瞪硅缺亥画》)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二)作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前。(《出师表》)(三)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2. 中考语文常被考到的古诗和古文 中考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一、《论语》十则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三、《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五、《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六、《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八、《过故人庄》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十、《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十二、、《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十三、《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四、《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五、、《峨嵋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十六、《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十七、《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十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九《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二十、《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第二部分:2009年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八年级、九年级)一、《鱼我所欲也》(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三、《曹刿论战》(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6)五、《出师表》(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六、《桃花源记》(3)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七、《三峡》(3)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马说》(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九、《陋室铭》(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小石潭记》(4)十一、《岳阳楼记》(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十二、《醉翁亭记》(4)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3.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十三、《与朱元思书》(4)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十四、《关雎》(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十五、《饮酒》(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十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七、《使至塞上》(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十八、《行路难》(4)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十九、《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二十、《望岳》(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十一、《春望》(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二十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二十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十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十六、《雁门太守行》(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十七、《赤壁》(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十八、《无题》(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十九、《相见欢》(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三十、《渔家傲》(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三十一、《山坡羊 潼关怀古》(4)兴。 3. 初中考试常考翻译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口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学儿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绝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4. 中考古文阅读哪些是经常考的,或重要的 中考古文阅读试题集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009-03-25 21:31中考古文阅读试题集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 1推荐浙江省丽水市2008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注】①赵简子: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④卫:春秋时的卫国。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5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4)赵简子出畋(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人爵愈贵者愈危。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4分)答案:17.(1)长,身高 (2)确实 (3)受蒙蔽而不明 (4)打猎 (5)攀援、爬(树)(5分,每字1分)18.(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6分,每句2分,大意写出即可)19.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4分,大意写出即可)20.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4分,两者不同的进谏方法各2分)盐城市二○○八年【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答案:11.(2分)(D)12.(4分)①偏爱 ②实在、确实 ③担任 ④离开13.(4分)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5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2008年襄樊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5. 给几篇初中常考的文言文 带翻译 最好带些题 原文的字数在100字左右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龙就成了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青苔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说笑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往的人没有庸俗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读经书。没有笛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庐,西蜀有子云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6. 初中文言文常考句子(带解释) 2011年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
2023-08-07 05:29:271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2023-08-07 05:29:386

出师表引申的成语?

① 《出师表》中的14个成语 三顾茅庐、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危急存亡、临危受命、计日可待、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咨诹善道、裨补阙漏、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感激涕零 一、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翻译】:先帝不嫌我卑微,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二、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解释】: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翻译】:如果有作奸犯科以及做好事的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 三、临危受命[lín wēi shòu mìng] 【解释】: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受任于败军之际,在危难之中奉行使命。 四、引喻失义[yǐn yù shī yì] 【解释】:指比喻不恰当。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尽忠进谏的道路。 五、裨补阙漏[bì bǔ quē lòu] 【解释】:裨:增益。阙:通“缺”。缺点。阙漏:缺失、遗漏。补救缺点和疏漏。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一定能弥补缺漏,得到更多的好处。 ② 出师表中的成语不少于20个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③ 出师表的四字成语都有什么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前》还《后》 我只看过前,应该有这些: 亲贤臣,远小人 作奸犯科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等 ④ 《出师表》中涉及的成语及名句 名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苟全性命于乱世,内不求闻达于诸侯容. 成语:三顾茅庐:《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⑤ 《出师表》里有那些成语 存亡之秋、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裨补阙漏、优劣得所、计日而待、苟全性命、夙(sù)夜忧叹、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仅前《出师表》) ⑥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及意义 三顾茅庐:《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指内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容。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开张圣听:原意指扩大圣明的听闻。现在的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善意的意见。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优劣得所: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不知所言: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⑦ 与出师表有关的成语和典故有哪些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回表》;指过分看答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⑧ 出师表中的成语有哪些 1、妄自菲薄 成语拼音:wàng zì fěi bó 成语解释: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不求闻达 成语拼音: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作奸犯科 成语拼音:zuò jiān fàn kē 成语解释: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不知所云 成语拼音: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解释: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5、苟全性命 成语拼音:gǒu quán xìng mìng 成语解释: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⑨ 出师表的成语及其成语的含义 三顾茅庐:出自诸来葛亮《出师源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不毛之地: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不知所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亲贤远佞:出自诸葛亮《出师表》: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⑩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及意思 三顾茅庐 释 义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 刘备 访聘 诸葛亮版 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权再邀请。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妄自菲薄 释 义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 自卑 。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 《前出师表》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作奸犯科 释 义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 ,触犯 法令 。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危急存亡 释 义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 也。” 三顾茅庐:《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2023-08-07 05:30:001

出师表顺口溜背法

A巴巴爸爸巴巴爸爸巴巴爸爸吧
2023-08-07 05:30:082

出师表一句一句对照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的原因,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坏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谋求在诸侯前扬名做官。先帝不认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动,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刘备)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先帝之所托不能实现,以至有损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留下的诏令。(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赞同5607| 评论(97)
2023-08-07 05:30:386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下一句

看你们职位所在考室的人数,你按20分钟一个人算一下,就知道大概要到几点了
2023-08-07 05:31:044

诸葛亮的《出师表》这首诗

《 出 师 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 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 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 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 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 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 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 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2023-08-07 05:31:122

知难行易的例子

我有
2023-08-07 05: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