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

2023-08-07 09:09:27
gitcloud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扩展资料: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名词解释“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英语: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18世纪末的时候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政治意识形态一节),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当代定义(1)指观念、理想、信念、热情、价值观、世界观、宗教、政治哲学、道德证明。(2)社会群体用来使世界更利于他们所理解的解释框架。(3)社会意识中构成社会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包括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辩唯和历唯原理》p130)。(4)伴有某种政治倾向和政治选择的思想体系。具体指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共产主义等政治思想(《现代社会学》p292)。
2023-08-06 22:30:041

名词解释

讲简单点就是人类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角度,共产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下面是诸多哲学家描述的 意识形态(ideology) 阿尔图塞(Louis Althusser) 意识形态是一个诸种观念和表象(representation)的系统,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像性关系的再现。 为了说明我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议题,我将首先提出两个主题,一个是否定的,另一个是肯定的。第一个主题涉及到用意识形态的想像形式来"再现"的对象;第二个主题涉及的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主题一:意识形态再现了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状态的想像性关系。 ……当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并不与现实对应时,亦即承认意识形态构成了一种幻觉时,我们就是认可了意识形态构造了一个现实的幻觉,它们只需被"解释"为发现了隐含在那个世界想像的表象后面的世界之现实(意识形态=幻象/暗示)。 主题二:意识形态有一个物质的存在。 在说到那些看来塑造意识形态的"观念"或"表象"但却没有一个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有的则是一个物质存在时,我已经触及到这一主题。我甚至提出,"观念"的观念性或精神性存在只出现在"观念"的意识形态中,或意识形态的某种意识形态中,这里我要补充说,它只出现在自科学涌现以来似乎就奠定了这一概念的意识形态之中,亦即出现在科学实践者在其自发的意识形态中向他们自己展示(真实或虚假)的"观念"之中。 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意识形态特别指涉在表意层面上展开的权力斗争的方式;尽管这种表意活动卷入了各种霸权过程,但并不是在各种情况下都处于维持统治的支配水平上。 意识形态通常被感受为自然化和普遍化的过程。通过设置一套复杂的话语手段,意识形态把事实上是党派的、论争的和特定历史阶段的价值,显现为任何时代和地点都确乎如此的东西,因而这些价值也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改变的。 简言之,意识形态是一个话语问题,一个处于历史情境中的主体间的实践交往问题,而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我们所叙说的命题问题)。意识形态也不只是一个偏向性的、偏见性的和党派性的话语问题,尽管没什么人类话语不是这样。 意识形态是指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的贯穿在并奠基于我们实际陈述的那些价值观结构,我说的是在其中我们言说和信仰的方式,它们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有关……亦即情感、评价、感知和信仰的模式,它们与社会权力维系具有某种关系。 吉尔兹(Clifford Geertz) 就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决定因素而言,存有两种主要的路径:利益论和张力论。在前者看来,意识形态乃是一种面具或武器;而对后者来说,意识形态则是病症和处方。以利益论来看,意识形态的主张要在争取优越的广泛斗争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依据张力论,则是在修正社会心理失衡的漫长努力背景中来考察。在前一种背景中,人们是追逐权力,在后一种背景下,人们则是逃离焦虑。 尽管有其他差异,但所谓认知的和表现的符号或符号系统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信息的外在资源,人类生活正是依赖这种资源加以塑型的,所以它们是感知、理解、判断和运作世界的超个人的机制。文化的种种模式--宗教的、哲学的、美学的、科学的和意识形态的模式都是一些"程序";它们为社会的和心理过程的组织化提供模板或蓝图,就像遗传机制为有机体过程的组织化提供了这样的模板一样……人这种制造工具、会笑和会撒谎的动物,也是未完成的动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自我完成的动物。人是他自我实现的主体,他从符号模式建构的一般能力中创造出界定自身的特殊能力。或者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社会秩序的图式意象的建构,人才使自己无论好歹地成为一种政治动物。 作为文化系统,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应在其分别表征的总体情境的不同符号策略类型中找寻。科学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命名情境结构,亦即包含其中的对待这些情境的态度是无功利性的,其形式是节制的、简洁的和绝对分析性的,通过回避最有效的陈述道德情操的语义学手段,科学寻求最大限度的思想明晰性。而意识形态命名情境结构的方式则是,包蕴其内的对待这些情境的态度乃是一种承诺。其风格乃是华彩的、生动的和有意暗示性的:通过科学所回避的语义学手段来表达道德情操,它追求唤起人们的行动……科学是文化的诊断性和批判性层面,而意识形态则是文化的辩护性和论辩性层面,它指的是"文化的那一个部分,即主动关心信仰和价值模式的确立与捍卫。 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从这一较高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上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并不能给予我们多大帮助,因为现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某一种思想体系是真理还是谬误的问题,毋宁说是其在阶级斗争中的功能、作用及有效性问题。现在人们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任务是合法化和领导权(这两个词分别来自哈贝马斯和葛兰西),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能够永远依靠暴力来维护其统治,虽然暴力在社会危机的动乱时刻完全是必须的。恰恰相反,统治阶级必须依靠人们某种形式的赞同,起码是某种形式的被动接受,因此庞大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就是去说服人们相信社会生活就应该如此,相信变革是枉费心机,社会关系从来就是这样,等等。而同时,可想而知,一种相对抗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例如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不是作为关于社会状态的"科学"--向占领导权地位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揭穿、削弱这种意识形态,使人们不再相信它,作为更广阔范围内夺取政权斗争的一部分,还必须发展自己与之相对的意识形态。 拉克洛(Ernesto Laclau) 意识形态不是由对肯定的本质的误认所构成的,确切地说是相反,意识形态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以下事物所构成的,即没有认识到任何可能性不确定的特征,以及没有认识到任何最终弥合的不可能性。 . 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初是一个黑格尔式的概念,后来被用于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批判,这个概念所拥有的许多令人信服的力量来自尼采和弗洛伊德。它的新颖之处就在于:理性现象可能比起非理性现象晦暗,更难以把握。它的神秘化力量可以如此隐蔽,以至于逻辑的艺术不足以打碎这种神秘。神秘化源于一种无意识的意图,将神秘之物给神秘化了。 就像康德超验辩证法中的理性一样,意识形态可能是幻象的必要来源。这也许是最近的一种看法。假如人们相信阿尔图塞的话,那么,意识形态总是表现了某种方式,正是在这种方式中,意识会经验到它对决定它的那些客观的和物质的条件的依赖,亦即对科学理性在其客观性中要加以把握的条件的依赖。然而,一个必然产生的疑惑是,这是否同时在告诉我们以下意识的某种怪异性,这种意识是有关科学所控制的秩序的,确切地说,与科学所属的东西相关,亦即主体的断裂,科学与存在之间的巨大鸿沟和"游戏"。 比尔格(Peter Bürger) 应该注意到,在这种模式中,意识形态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社会现实的拷贝,亦即社会现实的复制,而应看做是社会现实的产物。意识形态是一种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对作为一种不充分事物的所经验的现实的反应("真正的现实",亦即人在现实中展开的可能性被压制了,因此人被迫进入在宗教领域中"幻想地实现"他自己)。意识形态并不仅仅是某种社会状况的反映;它们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各个部分:"意识形态的要素并不只是掩盖了经济利益,它们不只是标语和口号:它们是所进行的现实斗争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意识形态"在社会学分析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术语,但这个术语的困难首先在于:要么它是用于描述:a)一个阶级或其他社会集团系统的或自觉的信仰,恰如"意识形态的"这个词的通常用法是意指一些普遍原则或理论主张,或通常不那么中听的说法,是指一些教条。要么是用于描述:b)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独特的世界观或普遍观念,它既包括一些系统的和自觉的信仰,也包括不那么自觉的和系统阐发的态度、习惯和情感,甚至包括一些无意识的假定、意旨和承诺。 威廉森(Judith Williamson) 意识形态就是某种意义,它是由社会的状况必然产生的,并有助于永久维持这些社会状况。我们会感到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一种身处某个社会"阶层"的需要,尽管这种需要很难察觉。实际上这种需要也许是想像性地被赋予的。我们所有人都真实地需要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共同文化。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就提供了这一需要,它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潜在地)实现一种肯定的功能。 齐泽克(Slavoj Zizek) 作为一种信念,一组观念、信仰、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在概念被用来使我们确信其"真理",但实际上服务于某种隐含的特定权力利益。与这一概念对应的意识形态批判模式就是征候式阅读模式:这一批判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裂隙、空白和笔误来揭示官方文本隐含的偏见--以"平等和自由"来揭橥市场交换中合作者的平等和自由,当然,这种市场赋予生产方式所有者以特权。 意识形态不再被视为一个保证社会再生产同质的机制,不再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它变成了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含混关联的和异质的过程的"家族",其范围是严格地局部性的。依照这些思路,所谓的统治的意识形态主题批判努力要表明,一种意识形态要么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但不限于某一社会阶层,要么揭露意识形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是边缘化的。
2023-08-06 22:30:141

[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名词解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了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没有这样一个转变,中国15年来的一切变化就无从谈起。在我国尽管“左”的观念根深蒂固,“左”的势力不小,也发生过一些杯水风波,但从总体而言,这一转变并没有被扭转。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巳深入人心。   我们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转变。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旧的计划经济的一套是不成功的,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被动和滞后的局面,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问题。很不幸,在许多方面,我们至今还在沿袭旧的意识形态中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而旧的、过去的意识形态的那一套,从体系到内容,工作方式和方法,都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已经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今天的现实,更遑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的意识形态,该继承的继承,该屏弃的屏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上重构我们的意识形态体系。   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也许有人要问,我们几十年来不是一直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吗?你说的那个“坚持马克思主义”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确实不同。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体系要真正树立起来,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就必须使之伦理化、实践化。也就是说,要把它变成大众的日常意识,让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去,成为人们处世的准则和信条,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它对于生活、工作是有用的。以孔子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绵延两千年,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和治国之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种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学说完全伦理化、大众化了,从而使它从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转化为妇孺皆知的日常意识和行为规范。而我们过去在意识形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人的精神支柱确立起来,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和突出了阶级斗争等政治内容,并使之教条化,忽视乃至抹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学了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解决人们如何为人处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成了外在于个人实际生活的东西,结果,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去身体力行,而是为了应付他人,给别人看。这样,马克思主义怎么能真正入心入脑呢?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具有阶级性,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且还是关于人的学说、价值的学说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致力的事业就是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唯物史观正是由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而建立起来的。可是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这些内容忽视了,淡忘了,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是马克思主义离人的实际生活很遥远,马克思主义是冷冰冰的铁面孔。现在该是还马克思主义以全貌的时候了。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新改造,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化、实践化,决不是否定它的指导作用,而恰巧是巩固了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   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精神文明这一手真正硬起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回避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走向、新特点。如果我们对此不甚了了,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重构”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意识形态的新走向、新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多样性。从世界范围看,以往的两极世界格局正转向多极世界格局,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由对立的两极思想体系推演发展为多种思想体系。比如,仅社会主义学说就衍生出几十种,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思想家族。这种情形反映到国内来,推动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已有的传统理论,导致多种思想体系并存。   多样性还表现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现代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其成果已移入人文科学。现代思维方式正改变着传统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文学、哲学等出现了发展的新契机。如今,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脱离其他学科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也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回避当今社会的重大变革。   我国现阶段走向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即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形式和分配形式并存,多种利益主体并存。这些社会存在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交往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很大的包容面,多种声音共鸣不可避免。   多渠道地干预社会生活,也是当代意识形态的特点之一。一方面,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国际间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力量;另一方面,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文化世俗化的浪潮,将越来越多的人裹挟到意识形态的创造与传播活动中,使意识形态的多种形式、多条渠道走向大众,从而影响和干预社会生活。   第二,冲突性。目前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正初见端倪,这种新旧体制的碰撞与磨擦,不可能不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改革15年来,意识形态领域充满着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的冲突和斗争。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是非标准的理论,无一不是经过激烈冲突,几经坎坷才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关于公有制形式的问题,关于产权的问题等,至今仍处于不同观念和思路的争辩之中。在法学、伦理学等领域,不同观念的对立冲突更为激烈。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人们的看法和观念不尽相同,也会成为意识形态冲突的诱导因素。   第三,过渡性。大凡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演变和更新。本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称得上是意识形态的一次革命。在我国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肯定也会有一次新的革命。在这场意识形态的嬗变和演进中,新的与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并非一成不变,带有很大的非规范性,正如九曲黄河一般,千折百回。不仅如此。中国正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各种观念和思潮难免蜂拥而入,供我们筛选、消化和吸收,这就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变动性和过渡性。   认识新的形势,把握当今意识形态的新走向新特点,将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社会正告别走政治独木桥的昨天,步入了一个全面、多元发展的新时期。历史要求一代中国人特别是知识界的有识之士,开动脑筋,挥洒智慧,推陈出新,用新鲜的内容和方式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3-08-06 22:30:201

意识状态的名词解释

意识状态通常是指一个人神智清醒的程度的描述。意识清醒时这个人对自己是谁,身处何地,现在是何时,都能很清晰的表述,跟周围的人能很好的交流,能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说该的话。指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直接、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哲学名词。即社会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
2023-08-06 22:30:302

求《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集

《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2、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3、政治权利: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4、公民权利: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5、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个人利益:指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7、团体利益: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 8、公共利益: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0、权利: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1、行为主义:所谓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2、 ;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3、政府: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14、 ;权力制约原则: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15、法制原则: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16、 ;政体: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7、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18、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 19、君主制: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20、单一制: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 21、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 22、二元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 23、 ;议会君主制: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到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 24、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25、议会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的国家元首。 26、总统共和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27、复合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 28、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 29、邦联制: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30、君合国:两个国家以某种条约同意由一个君主进行统治,从而实现国家联合,但两国均有自己的宪法和权力机关,在国际关系中都有主权地位。 31、政合国:两个以上的共和制国家通过某种条约而形成的国家联合,国家有统一元首、宪法和权力机关,在国际关系中作为统一主权国家,而各成员国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权力机关,政治上有一定独立性。 32、政府职能: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 33、 ;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 34、一院制: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关,其权限规定、立法程序、成员产生和任期规定相对比较简要统一。 35、 ;两院制: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36、利益集团:即压力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37、政治社团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3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3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0、政党制度: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41、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42、两党制:由两个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相互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43、一党居优制: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 44、多党制: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45、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46、政治共识: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认识与看法。 47、良好社会: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理想社会。 48、政治合法性: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49、重叠共识:指持有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50、政治革命: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的对旧的政治秩序的根本颠覆。 51、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为。 52、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53、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54、政治投票: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55、政治表达: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 56、政治请愿:公民向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策事项意见和希望的行为。 57、政治言论:公民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见解,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58、政治接触: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的行为。 59、院外活动:指个人或团体通过与政府官员和政治领导人进行接触,在涉及许多人的问题上试图影响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决定的活动,比如为支持或反对某项立法提案或行政决定而进行的接触活动。 60、选举: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织物的一种政治过程。61、选举制度: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工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62、普遍选举: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 63、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64、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65、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代表制或一轮当选制,即只进行议论选举,其政党或候选人只需获得相对多数选票便可以当选或占有该选区的全部议席。 66、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67、政治监督:即自上而下的监督,指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政党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 68、社会监督:即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监督。 69、监督: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通过这种规范和制约,使权力不被滥用。 70、公民监督: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71、舆论监督: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性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72、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73、政治心理: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 74、政治认识: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75、政治情感: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 76、政治动机: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 77、政治信仰: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78、政治理想: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动机和政治行为。 79、意识形态: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念、价值和符号组成,从总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 80、政治知觉:政治主体对政治认识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 81、政治印象: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 82、政治态度: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83、政治发展: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指社会政治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迁过程。从狭义上讲,政治发展主要指当代政治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84、全球化: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85、政治革命:以被统治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政治体制的激烈斗争,使政治体系发生全面 ;变革。 86、政治改革: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87、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88、政治制度化: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89、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90、政治文明:广义上讲,指公共领域里的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狭义上讲,政治文明并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秩序的存在,它更指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 91、有限政府:指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92、 ;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实物的决策过程。 93、代议制民主: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在这种民主制度下,民主不再是人民直接制定所有政府政策。民主成为一种政治系统,为定期更换政府官员提供合乎宪法的机会。 94、寡头铁律:米歇尔斯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95、民主的限度: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民主必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不干涉社会自由、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96、民主化: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民主宪政制度的过程。 ;
2023-08-06 22:30:421

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名词解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1846年合写的第二部著作。书的全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分两卷三大部分:第一卷包括《费尔巴哈》(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叙述),《莱比锡宗教会议》(批判黑格尔左派分子布.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等人的观点),第二卷内容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及其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格律恩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并运用为一原理论述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分析了一切革命的根源都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公开发表了第二卷的第四章的相关内容。全书直到1932年在原苏联用德文首次发表。1933年又用俄文翻译出版。
2023-08-06 22:30:593

名词解释~学霸帮忙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您好,百度专家组很高兴为你解答,答题不易,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采纳哦,谢谢!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
2023-08-06 22:31:051

政治学名词解释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现代政治学注重研究政治主体和现实政治问题,如政治制度、国家法律、政治行为、政治决策、政治合法性、政治心理等。[2]中文名政治学外文名Politics/Political Science起源古希腊提出人物亚里士多德归属社会科学快速导航研究方法历史发展社会地位主要代表研究对象政治学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还不尽一致,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主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或政治关系。认为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中各种政治关系的科学,是研究关于社会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或者是研究社会各种政治势力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3]另一类主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3]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哲学层面的方法、范式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哲学层面的方法起到整体性的指导作用。范式层面的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4]
2023-08-06 22:31:132

名词解释,谢谢

军队强大
2023-08-06 22:31:333

后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之批评]

  摘 要: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即批评修辞或意识形态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主要研究并揭示语言中那些常常含而不露、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意义,揭示权力阶层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和现存的社会结构,维护现存权力控制的状态。本文在探讨权力、意识形态与修辞批评、批评与修辞批评、文学批评与修辞批评等概念与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的产生背景、语言观、批评目标、理论源泉和批评过程等,并针对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本身进行了反批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权力;意识形态;反批评   20世纪早期,欧洲和美国的哲学家、语言学家、传播理论家、历史学家以及文学批评家围绕着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学术运动,这场运动。在巴赫金、博克、福柯等众多学者的推动下,西方修辞批评发生了意识形态研究的转变。如今,修辞批评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西方修辞理论与实践之间一个相当重要、不可或缺的领域,取得丰富的成果。然而,我国对于西方修辞批评,尤其是当代的修辞批评几乎还是空白点[1](P.104),虽然一批学者作了有益的引进和探讨,但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均远远不够。基于此,本文拟重点对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权力、意识形态与修辞批评   对西方修辞学的历史考察,不难发现,以劝说为根本目的西方修辞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权力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修辞与权力的关系贯穿西方修辞的发展过程,修辞与政治学和社会的权力分配就有着重大的关系。正如一些学者所言,“修辞学探索修辞艺术是否给修辞实践者带来权力, 由此而追踪权力的根源是什么, 权力的真正本质又是什么。除此之外, 还探索如果社会的一部分缺乏修辞知识或没有进行修辞实践的能力, 这一部分人有没有丧失通向权力的途径等问题”[2](P.24)。   1. 权力。修辞批评领域的“权力”不是狭义的政治权力,而是广义意义上由修辞行为、修辞符号体现的、在日常交际中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社会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不同,其话语的分量也不尽相同,换言之,社会活动参与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相互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不平衡的。在法国思想家福柯看来,权力并不是社会结构中固定的、可以预见的因素,也不是通过社会结构和制度强加的东西,而是与策略话语或话语方式以及我们参与其中的话语系统紧密相关的流动概念。在他看来,权力的分配是一个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话语交锋的瞬间谁取胜的问题,权力与知识和话语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技巧在社会阶层中发生作用。权利形成知识、产生话语、构成社会,也构成主体[3](P.117-119)。   2. 意识形态。修辞批评中的“意识形态”由于内涵不断变化且日趋复杂宽泛,至今学术界尚无普遍公认的圆满界说。美国著名修辞批评家索尼娅·福斯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决定一个群体如何解释世界上某个或某些方面问题的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反映了该群体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或文化利益的根本观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是那些具有评价性质的思想理念,即可能招来不同评价判断的那些思想理念。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强调的是透过修辞话语符号发现其背后的理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设。[4](P.209)   欧珀特和格灵把意识形态看做一个体系,认为“意识形态系统即人们对全部自身经历进行解释并赋之于意义的一套综合方法”[5](P.10)。之所以作为体系来看,因为其中包含了人们对自身需求、各种关系和日常经历的所有解释。   3. 批评与修辞批评。作为专业术语,“批评”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同分支中含义不尽相同,至少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批评不是非专业的、普通意义上的吹毛求疵,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还可以是中性的;(2)批评行为揭示的内容一般较为隐晦,不易发觉;(3)批评是主观的评判,但批评家个体或群体均试图更加客观、公正、有效。修辞批评是由“修辞”与“批评”复合而成。现代西方修辞批评的创立者维切恩斯将其定义为“对演说者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听众的方法所作的分析和评价”[6](P.6)。西方修辞学泰斗博克则认为,“修辞批评考察的是想象性作品并将其作为对情景中所产生问题的策略而独具风格的应答来分析”[7](P.2)。当代著名修辞理论家福斯则说,“修辞批评人们用来理解自身对于各种符号做出反应,并创造自身符号表达自身反应的日常活动”[4](P.xi)。简单而言,修辞批评是运用修辞理论,对语篇为代表的象征性行为的展现方式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以增强修辞意识、促进成功交流的批评活动[8](P.40)   4. 修辞批评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一样,都是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虽然在伊格尔顿看来,修辞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古老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修辞批评和文学批评可以相互包容,融入某种形式的文化批评[9](P.604),我们认为,两者仍然存在不少区别:(1)从研究内容和侧重点来看,文学批评专注于评价包含在文学语境中的智慧、美丑和真理,体会文学作品带来的审美体验;而修辞批评则注重评价修辞话语的建构策略和劝说效果,注重于发现和欣赏说写着在语言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劝说和论辩效果。(2)从研究对象和目的看,文学批评主要以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对这些作品进行美学审视,从中寻找永恒的价值,而修辞批评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话语实践,努力探寻说写着与听读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发现最有效、最得体的申辩、劝说和论争方式,揭示话语的交际效果,帮助人们解读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文本和象征行为,更好地运用符号增进人类的理解。   二、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又称为“批评修辞”或“意识形态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主要研究并揭示语言中那些常常含而不露、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意义,揭示权力阶层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和现存的社会结构,维护现存权力控制的状态。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修辞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当代修辞批评的关注点。
2023-08-06 22:31:411

社会形态名词解释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在古时社日举行的赛会以及社会上因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都可以被归类为社会形态的范畴。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低级阶段)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2023-08-06 22:31:502

社会意识名词解释

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学哲学基础的重要概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层次和因素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特点: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相对独立性 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2023-08-06 22:31:593

社会意识名词解释

社会意识是指大群体特有的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态度和信念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意识形式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2023-08-06 22:32:20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名词解释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 ;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主体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客体错误的思想政治意识;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2023-08-06 22:32:291

大一文学概论的名词解释一般有哪些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6.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7.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8.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9.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10.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1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1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13.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14.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15.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16.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17.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18.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9.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20.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2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 2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 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 2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 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改造。 2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 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 26.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7.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28.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 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 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 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29.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30.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31.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32.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 *** 和信息。 33.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4.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35.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36.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 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37.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 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38.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39.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40.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41.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42.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43.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 *** 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44.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45.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46.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7.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8.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49.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以上是根据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编第二编第三编课后基本概念 以下是老师讲的重点,当然,是目前为止学的课程 1、文学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也是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着的。 2、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解释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五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两种分类: 一、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是对一般规律的探讨;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是对个别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解释、分析和评价特殊规律的探讨。 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又是对文学的“共时”研究一种横向审视;而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是 “历时”研究一种纵向追溯。 3、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4、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语言文字是含蓄不露的,而意义又是深厚的)而又余味深长(有限中蕴蓄着无限;单一外衍生出多解)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化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两种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 1)含蓄: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者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 小中蓄大 2)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 → 一中生多 (含混又名歧义、复义、多义) 5、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思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三大表现:无功利与功利(目的)、形象与理性(手段)、情感与认识(态度)。 6、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在与自然地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所以,人与自然是一种自由的过程,人的生活属于自然地同时,又有超越自然地一面。 7、精神生产 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8、物质生产 人类为取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9、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惟一源泉。 三大限定条件(特点): 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10、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1)是丰富多彩的,即使以某一方面的生活为中心,也一定是辐射其他的; 2)读者看到的故事往往是表象的,但表象的背后一定蕴藏着符合规律、揭示规律、体现本质的深层力量。 11、内在的尺度(主体的尺度、主体的倾向):即根据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 目的、审美理想来进行能动地选择、加工客体。 种的尺度(客体的尺度):即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12、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有两点要求:(一)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从“特殊”中显出“一般”) (二)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通过艺术提炼。 13、诗意的裁判 文学创造就是一种评价活动,但这种评价和判断不同于科学的尽量客观,这种评价是主观的、情感的评价。 因而,可以说,文学创造就是一种裁判活动。 但这种裁判是有标准的,不是任意的裁判。 这一标准就是善与美的统一。
2023-08-06 22:32:371

思想道德与法治名词解释人生观

道德理想的解释 指 理想 人格 和理想的 社会 道德 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 境界 。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 一定 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 高尚 的道德 品质 体现出来,是 两者 的统一。 词语分解 道德的解释 ∶社会意识形态 之一 ,是人们共同 生活 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 先生 集》作为 校长 ,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 标准 和 礼貌 规矩 ∶合乎道德的详细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理想的解释 对 未来 事物的 美好 想像和 希望 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 观念 崇高理想详细解释.理论,学说。 清 谭嗣同 《石菊影庐笔识·学篇六三》:“ 何燕泉 《馀冬叙録》:透光镜,日中映之,背上花样文字,尽存影中
2023-08-06 22:33:04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2013/2014年初等教育专业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版)试题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是因为( )。 A、教育需要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 D、学习理论形成 2、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4、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 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方向性 5、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 A、学前教育阶段 B、初等教育阶段 C、中等教育阶段 D、初中阶段 6、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他人自我 8、学习的基本功能是( ) A、适应环境 B、发展自我 C、开发潜能 D、获得经验 9、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10、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 A、文化历史学派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3、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14、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 D、强化要及时 15、“诱因对比效应”研究表明什么情况下后继强化有效?( ) A、前后两次强化等值 B、前面的强化大于后面的强化 C、前面的强化小于后面的强化 D、后面的强化与前面的强化无关 16、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力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 A、高 B、低 C、与力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17、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 A、归因于能力 B、归因于努力 C、归因于任务性质 D、归因于运气 18、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性质 D、运气19、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 A、学习方法 B、能力 C、努力 D、运气 20、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21、新学习的内容只是原有知识的一个特例,它的吸收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属性的同化是( ) A、类属同化 B、相关同化 C、总括同化 D、并列结合同化 22、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23、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倍尔 D、贾德 2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 A、概念 B、产生式 C、网络结构 D、模块 25、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 A、身体的运动系统 B、大脑 C、符号化观念 D、具体的物体 26、技能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27、根据加里陪林的观点,智力技能的形成不能够缺少( ) A、知识 B、言语 C、练习 D、示范 28、在没有进行练习之前,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什么状态?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成为真正的技能。( ) A、程序性知识 B、动作连锁 C、言语 D、陈述性知识 29、问题的核心成分是( ) A、障碍 B、条件 C、结果 D、起始状态 30、解决问题选择操作步骤时人们最常用的策略是( ) A、算法式 B、启发式 C、爬山法 D、手段——目的策略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指( ) A、问题情境 B、客观环境 C、问题的给定信息 D、问题的背景 32、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是( ) A、水下射靶实验 B、罗森塔尔实验 C、邓克尔的点蜡烛实验D、卢钦斯量水实验 33、创造力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专家评定法 D、观察法 34、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 ) 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 B、提供榜样 C、思维训练 D、人格培养 35、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36、品德是一种(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准则 D、。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小学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学习的社会性要求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义务感,也培养了意志力,这些对儿童个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集体生活的要求提高了交往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儿童会表现出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判断力都比较差。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应教会孩子明确观察目的,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学会对观察结果进行处理,并养成观察习惯。 三、第一,小学生的记忆从幼儿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是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这是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第三,小学阶段从具体形象的记忆为主导,逐步发展到对词的抽象记忆,这是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1、有意识记的培养 (1)要使学生明确了解自己活动的目的任务,并愿意为达到目的任务而努力。 (2)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长远的识记忆任务。 (3)教会学生独立地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 2、意义识记的培养 (1)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对高年级学生要教会他们良好的记忆方法。 (3)考虑记忆恢复现象 (3)适当训练机械记忆能力 3、加强复习,防止遗忘 四、六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五、丰富儿童的语言、丰富儿童的表象、进行专门的想象训练。 六、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使要求学生注意的对象具有新颖性、较大的强度、运动变化性、突出注意对象与背景的差异;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抗干扰能力。3、运用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 七、因为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容易被认识对象本身的特点所吸引,使用直观教学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也能帮助学生进行感知、思维、记忆和想象。 儿童心理学老师回答的,为了给儿子挣点积分来提问。问题太多,分太少了,再给点分帮你答下面的题。 儿童的发展名词解释 《儿童发展》是约翰·W.桑特洛克所著的一本书籍,该书讲述了儿童从受孕到出生,从婴儿到儿童乃至到青少年的成长、养育和教育的全过程,并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健康成长,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种族、经济、文化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研究。 《儿童发展(第11版)》不仅可以为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和相关专业学生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使用,而且也可以为广大儿童事业工作者、儿童的父母打开了解与把握儿童心理的一扇窗,传递科学的儿童观与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并提供可操作的解决儿童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技能。 急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伍新春 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 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 *** 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 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 原则。 6. 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 ,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 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 ,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 )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 A、启动性 B、 方向性 C、 持久性 D.、强度 10. 教学的构成因素为(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教室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 3. 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功能。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 7. 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 9. 横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习的迁移。-----------------------------------------------------------------------(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教学理论设计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系统。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 (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2. 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差异性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 (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学龄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以后)(成年晚期)学习理论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3)学习意识阿瑟雷伯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三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用建立 *** —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 *** 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 *** 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 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 *** 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 *** 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 *** 或事件。程序教学: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理论支持。(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3.认知派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 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 *** —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是对立的):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
2023-08-06 22:33:111

上层建筑名词解释

上层建筑名词解释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院、党派团体的组织活动等全部国家机器和政治机构以及政治、法权、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观点在内的一个庞大社会体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表现在:(1)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2)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以获得和凭借一下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3)一定的制度和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一种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出现,将会产生新的政治、法律的社会观点,并强烈地影响其他各种意识形态。
2023-08-06 22:33:191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2023-08-06 22:34:041

文学概论中的“无意识”的名词解释?

没有意义
2023-08-06 22:34:133

军事思想、指挥自动化的名词解释

指挥自动化是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一机系统。 在有些文献中,曾称为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美国称为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简称C4I。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军队指挥和管理效能,从整体上增强军队战斗力。军事思想是军事学的一个学科。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023-08-06 22:34:211

2011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政治学原理作业1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是可同时进行的。但道德制约比权力制约更有约束力。道德是维系社会联系和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社会的重要机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以善恶为核心价值进行社会评论的社会规范和标准。因此,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权力与道德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政治权力对于道德制约具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同时,道德制约对于权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道德价值和标准往往影响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向和风俗,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与道德又有区别,政治权力是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基础具有直接联系,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的人们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政治权力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道德以个人内心为作用对象。政治学原理作业2个人讨论提纲:(仅供参考)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来信息化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问题对策。信息化革命在打破并重级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社会急慢,企业的生存的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美美没实。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容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联系实际的例子: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通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还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认识是一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方面比人做得更好。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例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例如,中小企为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工厂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管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的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便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来行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就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来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小组讨论提纲: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怎样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怎样积极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怎样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怎样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怎样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怎样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还作机制。怎样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怎样做好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政治学原理作业3答:“政治与理性”这样的题目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是,它自命不凡的原因,正是它自命不凡的籍口,十九世纪以来,两方思想,一直不遗余地批判政治结构中的作用或理性的匿意。因此,我再一次捡起这个庞大的话题不显得极不恰当。然而,这么多先前的尝试也是一个,它保证任何新的冒险比先前的也差不到那儿而且不管怎样大约也和以前的一样幸运。启蒙的任务是大大扩展理性本身的政治权力。但是十九世纪的人们很快就开始疑惑。在我们的社会中理性是不是已变得过于强大,他们开始担心在一个倾向理性化的社会和针对个人及其自由权利,种方及其延续的某些威胁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他们搞不清是不是存在这种关系,换句话说,自康德以降哲学的作用就是防止理性越出经验,给定物的界限,但也是以这个时候起——即从现代国家,从社会的政治管理发展之日起——哲学的任务也同时是对政治理性的过渡权力保持警觉,这样一种未来的生活更能给人以希望,理性化和政治权力的过渡这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无需等到出现了解层制和集中营才认识到存在这样关系,但问题是如何来处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要“审判”理性吗?在我看业,没有什么比这么干更而无功的,第一,这一领域和有罪或无罪无关。第二,把“理性”当作无理性的对“二面毫无意义。”第三这样一种审判会使人我们掉进一个陷阱,扮演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武断且乏味的角色。我们要考察这种现代文化所持有的,源自启蒙的理性主义呢?我想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的做法,我不想讨论他们的著作——这些作品非常重要,也很有价值。我建设采取另我一种方式,考察理性化和权力之间的联系。1,明智的方式或许不是把社会式文化的理性化当作一个整体,而是分析理性在几个领域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基于某种基本经验:癫枉,疾病,死亡犯罪性等等。2,我认为“理性化”是一个危险的说法,人们试图对什么事物进行理性化的时候,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考察他们符不符合理性原则,而是去揭示它们运用的是哪种理性。3,尽管启蒙在我们的历史以及政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如何陷入自己的历史。我们必须一些更为遥运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欧洲社会,政治权力趋向于赵来越集中的形式,数十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国家及其行政管理和科层体制的组织方式,政治权力与理性这项研究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上面,把它们归纳如下:(1)权力不是实体。权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财产,必须孜孜探求这财产的起源,权力只不过是人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成一类边就是说,它和交换生产交往不是一类,尽管也和他们综合在一起,权力的特殊之处是,一些人多力可以全百地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从来不会彻底地强制地进行,把一个人绑起鞭打,他承受的只是施加给他的暴力不是权力。但是如果他被诱使说话,当他用最后的手段就是宁死也不说这样他就是被迫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的自由就受制于权力,他就被治理。(1)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由,不论他的自由多少,权力仍然使他受利于治理,没有在的拒行,就没有权力,(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来说,许多因素都决定着权力。理性化也持和经济过程特有的理性化,或生产;沟通技术特有的理性化,不一样和科学话语的理性化也不一样,无论人们形成的团体是大是小,无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成人对儿童,还是一个阶级对一另一阶级,还是一个官僚集团,对全体人民施加的,人们对人的治理都包含一个形成的理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暴力。政治学原理作业4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2.根据权力制约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5.政治社团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_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8.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5.综合国家宪法的内容其精神实质业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D)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6.“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7.( 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A.共产党领导制度B.首长负责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A.政府 B.行业协会 C.市场 D.政党9. 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10. 美国政治学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11. 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一,而要求(D)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第一。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政党 D.政治秩序12.(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13.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D)等制约手段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定议案 D.选举权利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经济的集中体现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16.民主的限度包括(ACD)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17.( A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1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A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D.法西斯主义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BD)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20.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务社会生活的权利。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1) 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2) 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看从政治野心家的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3)经济发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五、论述题(20分)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
2023-08-06 22:34:311

思想标准名词解释

思想库既从事理论研究又从事应用研究既关注学术问题又关注实际问题。其服务对象、成员组合、研究领域和构成形式有很大差别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当然也不相同。一般来讲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官方思想库2半官方思想库3民间思想库4国际思想库。
2023-08-06 22:34:402

政党 名词解释

政党,指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并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1]社会承认其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其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中,为取得或维护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2023-08-06 22:34:583

名词解释目标

目标意思是指的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假设,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主观意识形态。目标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不同,它比较具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它可以使我们比较容易地享受成功的欢乐。增加我们的信心。因此,目标学习法也是成功教育的主要策略之一,同时,实现学习目标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开始,只有使大小、远近目标有机的结合,才会避免一些无效劳动的发生。扩展资料:学习目标的方法特点: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目标,就要在上新课时了解本课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在复习时着重从宏观中把握微观,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另外,要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应该掌握的层次要求,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学习重要目标,即知识重点。有了目标能增强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即为了这目标我必须好好学习。可见,明确学习目标是目标学习法的先决条件。目标学习法的核心问题,是必须形成自我测验、自我矫正,自我补救的自我约束习惯。对应教学目标编制形成性检测题,对自己进行检测,并及时地反馈评价,及时矫正和补救。
2023-08-06 22:35:261

名词解释道德观念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他不是铁的,教条,而且没有成文的条例来规范他她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段,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一树,作用,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那么道德观就是你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举例来说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这就表明她对性特有的道德观而有人认为婚前性生活并非不道德。那么她与前者的道德观不同总的来说道德是社会群体的共识道德关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主流道德观是社会秩序的一个基础。
2023-08-06 22:36:172

文学叙述的名词解释

一种文学书面文体,通常由历史学家用以描绘人类历史中有顺序的变化,也可指一个历史学家用一种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过去(或过去的某些方面)的技巧. 文学叙事一般包括文学叙事的文章等,一般有,一般有写人类,写景类等等.
2023-08-06 22:36:241

户籍制度改革属于哪种决策类型

户籍制度改革,是指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法律依据确立的一整套户口管理制度进行的,广泛深入改良的一项新举措。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
2023-08-06 22:36:3415

道德 名词解释

辞海上的定义是: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或借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我认为道德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并逐渐形成..
2023-08-06 22:36:581

种族主义名词解释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主张遗传的肉体特质直接决定人性、智商等文化及行为的特性,起源于19世纪末。 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赞成对某些种族的人以轻蔑、讨厌、辱骂、隔离等方式的对待,即种族歧视。
2023-08-06 22:37:064

目标的名词解释

定义: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区别:梦想比较虚幻,理想比较现实,而目标则更强调实践目标的意义:不是没有目标就不可以活,只是没有目标会活得很累!因为目标是动力,没有动力的人不会轻松!但是目标也会误导人,使人认为只要实现目标就万事大吉,却忽略了人生的许许多多!目标有时也是可怕的,因为当它被实现时,可能会给人生带来痛苦和后悔,或给别人甚至社会造成祸害。树立目标还是不够的!要树立高尚远大的目标!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汲取人生的营养,因为我们一直在人生中成长,从未停止过!从来也没有……一.目标就是计划,给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你希望达到的场景,就是人生的目标. 二.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人生目标.是吃喝玩乐的现实.还是让后人怀念的精神追求? 三.目标是有其重要性的,也是有其实现的难易程度的,那个你觉得最有价值的目标,就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究竟是为什么?人为了将祖国建设得更美好,为了使自己生活更幸福,会努力工作,创造财富。为了达到这个人生目标,人就得学会做更多的事。有的事情不会做,人就要认真学习。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有意义。人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人活着就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主动学习一项专长,让自己掌握一门知识。只要你认真去学,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你要多给自己自信心,你要认准目标努力学习,你就一定能成功。 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有意义,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当然,你如果还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实行,会认为自己的目标定得很大,完成预定目标可能有困难。你可以将大目标化解成几个小目标,再将小目标一一完成。用这个方法能使你克服畏惧心理,(大目标不好完成)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 你在完成小目标时,要有自信心,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做下去,要反复地认真地将一件小事做好。你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一件小事,只要你想认真完成的事,坚信你就会做好它。等你有了完成一件事情的经历以后,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向另一个目标进发,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去圆满完成它。在完成任务时你就会感觉非常快乐。你就是一个充满自信,最有作为的人!你还年轻,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一定是个胜利者! 实现目标的7个过程:一,制定目标 1 大目标制定过小过大都不可提倡目标高尚2 大目标分解依靠逻辑推理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继续分解成更小目标多多益善,不重质量二,优化目标1 从结果入手,选择核心目标 , 删除次要目标 (应该尽量多删)直接从目标的作用、功能、价值、意义、主次关系等方面考虑2 从条件入手,选择实际目标 , 删除虚幻目标 (应该尽量少删)直接从目标所需的时间、金钱、性格、体力、智力、环境等方面考虑 (此处为大概时间)3 从过程入手,选择实际目标 , 删除虚幻目标 (应该尽量少删)直接从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意外等方面考虑三,实现目标1 从目标间的关系入手,选择最优的目标实现路线,做到事半功倍先解决简单的目标,再解决困难的目标先解决小的目标 ,再解决大的目标先解决核心的目标,再解决不太核心的目标2 设定目标起始时间 (此处为精确时间)注意要有一定弹性尽量不超过截止时间四,改进目标1 何时改进随机时间,如产生灵感的时候规定时间,如每天,每周,每年...( 建议每天 )2 怎么改进重复所有过程 (更高的要求是不光改进你的目标,还改进我写在这的目标法则)3 改进重点 自悟:失败教训,成功经验,创新灵感 , 用笔纸记录于你最初的目标表上受教:间接阅读,直接交流,了解重点 , 励志类故事,志同道合者的经验 五,激励自己 1 常想象成功时的情景2 让自己言谈举止都象一个已成功的人3 将目标告诉别人,或写在纸上并张贴于墙上4 多阅读励志类故事5 多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六,充实自己1 先自我剖析我有哪些缺点,包括情商上的和智商上的,如常常发脾气,妒忌别人,思考不周全,过于偏激,不够创新等2 再努力提高情商:常常提醒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乐观积极、善于交往的人,也可以多看些心理励志类的书智商:常常提醒自己思考要周全,严谨等等,也可以直接学习思维提高类型的书,如6顶思考帽等3 充实的关键首先,得承认自己有缺点,然后必须有提高自己的想法,并且一直不失去这个想法那么,即使你还是发脾气,还是思考不周全,你也同样可以慢慢从失败中提升自己买不买书都无所谓了七,如何开始1 将这个文章好好保存在你的电脑里2 按照上面的五个过程,象做答卷一样的用心、详细的写下自己的目标表,并好好保存,以后常常得在上面修改 3 一时不好回答、不愿回答的,可放一放,想好了再答,但必须回答,或尽量回答4 必须明白观点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深奥,而在于有没有人去实践,以及实践程度目标的解释◎ 目标 mùbiāo(1) [target](2) 受攻击的对象他是这次运动的目标之一(3) 观察、射击的对象射击目标(4) [goal]∶指通过斗争和忍受艰难困苦才能取得的东西奋斗目标(5) [objective]∶要获得的一个战略地位,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或规定的陆战或海战所要攻到的地点
2023-08-06 22:37:166

“军事思想”的名词解释?

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2023-08-06 22:37:503

意识形态名词解释政治学原理

意识形态的解释 (1) [ideology] (2) 组成 社会 政治 纲领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 目标 不是 静止的而是 随着 情况的变化而 改变 的 民族 意识形态 (3) 某一个人、集团或 某种 文化 所特有的 思想 方式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详细解释 哲学 名词 。即社会意识形态,也称 观念 形态。指在 一定 的经济 基础 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 道德 等思想观点。 词语分解 意识的解释 ∶人的 头脑 对于 客观 物质 世界的 反映 ,是感觉、 思维 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觉察;发现她不高兴啦,我并没意识到详细解释.识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 形态的解释 事物的形式与 状态 详细解释.形状神态;形状 姿态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 冯绍正 开元 中任少府监,八年为 户部 侍郎。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觜眼脚爪毛彩俱妙。” 巴金 《家》二十:
2023-08-06 22:38:091

审美意识形态名词解释

意识形态的解释(1) [ideology] (2) 组成 社会 政治 纲领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 目标 不是 静止的而是 随着 情况的变化而 改变 的 民族 意识形态 (3) 某一个人、集团或 某种 文化 所特有的 思想 方式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详细解释 哲学 名词 。即社会意识形态,也称 观念 形态。指在 一定 的经济 基础 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 道德 等思想观点。 词语分解 意识的解释 ∶人的 头脑 对于 客观 物质 世界的 反映 ,是感觉、 思维 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觉察;发现她不高兴啦,我并没意识到详细解释.识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 形态的解释 事物的形式与 状态 详细解释.形状神态;形状 姿态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 冯绍正 开元 中任少府监,八年为 户部 侍郎。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觜眼脚爪毛彩俱妙。” 巴金 《家》二十:
2023-08-06 22:38:151

大一文学概论的名词解释一般有哪些

文学的真实性:通常指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文学的倾向性:是积淀于作家头脑中的各种社会意识因素,在与特定的文学表现对象发生的双向交流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价值取向。人性 :人性是指人在自己身处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文学审美性的含义及其构成:文学的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适应人的审美本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构成:1、文学客体的审美因素 2、创造主题审美的条件 3、和读者之间建立起特定的审美交流题材 :广义的题材,泛指现实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家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写进文学作品用以构成艺术形象、表现主题的一组有机联系的生活材料。主题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或情景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就是一部作品题材所蕴涵的主要的思想情感。情节 :文学作品的情节,又称故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及其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演变的历史。文学语言 :广义的文学语言,是指在民族共同语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的规范化语言。它包括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等使用的书面语言和其他经过加工的口头语言。他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 狭义的文学语言,是专指作家用以塑造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即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影视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的语言。它除了准确、鲜明、生动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要求。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就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构成文学作品的具体艺术手段和方式。(描写、议论等)结构 :结构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方式和构造所呈现出的具体样式。文学的审美意蕴层面 :审美意蕴是作家对生活审美感悟与体认的结晶,是作家的独特审美追求在语言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中创造出的审美符号的承载物。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文学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蕴性,使作品的审美意蕴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一般可将之分为生活的历史本质层、哲学意味层面。陌生化原则 :是指描写一个事物时,不用指称、识别的方法,而是用一种非指称、非识别的仿佛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而不得不描写的方法。创作动机 :就是驱使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在观念中构成艺术形象的 活动。简言之,艺术构思就是指作家在酝酿和孕育形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灵感 :灵感是艺术思维过程中一种突发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就是将作家的创作动机、艺术构思的外在化、形式化。简言之,艺术表现是指作家驾驭语言以及运用种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把孕育的形象转化成为有语言文字定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心灵表现说 :心灵表现说是一种在东方和西方都具有很大影响的文学起源理论。这种理论我认为,人天生具有表现主观情感的需要。人类的文学活动正是应了人类宣泄情感的需要产生的,文学作品是人类主观情感的表达。劳动说 :劳动说是一种对我国的文学理论界影响很大的文学起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文学活动是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派生出来的。
2023-08-06 22:38:242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本体批评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6.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7.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8.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9.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10.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1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1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13.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14.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15.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16.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17.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18.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19.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20.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2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2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2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2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改造。2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26.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7.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28.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29.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30.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31.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32.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33.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4.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35.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36.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37.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38.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39.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40.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41.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42.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43.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44.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45.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46.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47.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48.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49.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以上是根据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编第二编第三编课后基本概念以下是老师讲的重点,当然,是目前为止学的课程1、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也是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着的。2、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解释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五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两种分类:一、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是对一般规律的探讨;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是对个别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解释、分析和评价特殊规律的探讨。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又是对文学的“共时”研究一种横向审视;而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是 “历时”研究一种纵向追溯。3、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4、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语言文字是含蓄不露的,而意义又是深厚的)而又余味深长(有限中蕴蓄着无限;单一外衍生出多解)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化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两种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1)含蓄: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者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 小中蓄大2)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 → 一中生多(含混又名歧义、复义、多义)5、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思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三大表现:无功利与功利(目的)、形象与理性(手段)、情感与认识(态度)。6、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在与自然地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所以,人与自然是一种自由的过程,人的生活属于自然地同时,又有超越自然地一面。7、精神生产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8、物质生产人类为取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9、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惟一源泉。三大限定条件(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10、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1)是丰富多彩的,即使以某一方面的生活为中心,也一定是辐射其他的;2)读者看到的故事往往是表象的,但表象的背后一定蕴藏着符合规律、揭示规律、体现本质的深层力量。11、内在的尺度(主体的尺度、主体的倾向):即根据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来进行能动地选择、加工客体。种的尺度(客体的尺度):即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12、艺术概括: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有两点要求:(一)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从“特殊”中显出“一般”)(二)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通过艺术提炼。13、诗意的裁判文学创造就是一种评价活动,但这种评价和判断不同于科学的尽量客观,这种评价是主观的、情感的评价。因而,可以说,文学创造就是一种裁判活动。但这种裁判是有标准的,不是任意的裁判。这一标准就是善与美的统一。
2023-08-06 22:38:331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扩展资料: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2023-08-06 22:38:401

道德名词解释思修

道德名词解释: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的调控作用几乎体现于人们的所有活动领域,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2.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①《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②《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③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④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3.老子《道德经》的省称。①南朝 宋鲍照《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②唐杜甫《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③元倪瓒《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4.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①《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②《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③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2023-08-06 22:38:561

求名词解释: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2023-08-06 22:39:134

景观社会名词解释

景观社会是一种基于视觉传播机制的现代社会统治形式,即它的统治效果类似于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或托克维尔所说的“柔性统治”,不过与他们相比,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更看重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所发挥的作用。因而可以说,景观社会中主要存在的是视觉传播化的统治。景观社会提供着一种视觉传播化的统治机制,阐明了景观社会以统治的视觉传播化为突出特点,带有单向度以及偶像性等多重特性的社会性质。传播链条中维系视觉传播活动的媒介和视觉传播所传达的内容,都为意识形态和权力等复杂因素所型塑,受众所接触到的传播内容都混杂着传者的主观意图,因此受众所接受的永远都是某种相对意义上的“客观”内容,这也是新闻学“客观主义”理论立场面临的主要新闻伦理困境。由此可见,此类问题不仅存在于景观社会的视觉传播过程中,同时也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个关于真与假,主观与客观等具有二元对立色彩的本源性的伦理问题。
2023-08-06 22:39:402

文学概论的名词解释

文学概念"三义”——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2023-08-06 22:40:162

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在美国率先兴起、形成一种与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等有密切关联的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它对当代西方政治学有重要的影响。 当代西方政治学者面临着当代西方世界特有的各种危机,如帝国主义战争、声势浩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少人无法解决和解释这些危机,因而把这些矛盾的产生归结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试图建立一门“精确的”政治科学来排斥他们所斥责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为摆脱矛盾提供方策。行为主义便是在这个历史前提下应运而生的。 政治行为主义首先是一种与传统政治学迥然不同的政治观。行为学派断定,古典政治学理论的方法(如历史方法、法律方法和机构方法)带有道德和哲学色彩。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须抛弃这种方法,对政治现象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以便使政治学能够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者Robert Dahl认为,行为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极为不满的一场反抗运动。 达尔在谈到行为主义时确认:“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与人的实际行为,以及他们赋予他们行为的意义有关。行为主义根据观察到和可观察的行为来谋求解释政治现象。”从对国家的研究转向对社会的研究,使政治学变成一种“非政治性的科学”,不把国家及其体制视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行为主义运动的主要结果。哈罗德·D·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学应研究政治中的影响因素和被施加影响者,戴维·杜鲁门断定,政治学应研究利益集团的政治和调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冲突的过程;戴维·伊斯顿宣布政治学应研究“存在于任何社会当中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和“社会财富的权威性分配”。E·C·班费尔德(E·C·Banfield)声称政治学应研究解决或讨论问题的一般活动,如谈判、辩论、讨论、力量的运用和说服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治行为主义已成为美国政治学领城内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方法论,并逐步得到其他国家政治学界的重视、研究或采纳。这股学术思潮主要借用现代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门类的行为科学的理论成果,吸取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先进的数量分析和信息技术手段。围绕国家的权力和权威决策这个核心内容,观察总结广泛的政治现象,产生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一系列理论或分析模式,汇集成一股从观点、内容到方法等方面迥然不同于传统政治思想和思辨的政治哲学的新型政治科学。纵观70余年的历史跨度,政治行为主义是我们了解现代西方政治学的重要内容。 政治行为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是形成时期。这期间,一些政治学者开始撰文著书,批评和谴责传统政治学的形式——法律的研究方法,主张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开展政治学研究。如英国政治学者卡拉汉·华莱士发表了《政治学中的人性》,美国政治学者阿诸尔·F·本特利写下了《政府过程》、查理·E·梅里安出版了《政治学的新方面》、哈罗德·D·拉斯韦尔也完成了不少著作。这些人在构成行为学派的理论框架和原则以后,也就成为行为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呼吁注重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研究人性;断定只有人才能成为政治研究的可靠依据,并主张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和技术嫁接到政治学研究上来,强调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政治程序进行详细调查和微观研究。 大约从19C末到20C30年代,可以看作政治行为主义在美国逐渐酝酿形成的时期。 在美国,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于19C后半期。这段时间政治学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1)政治制度史,研究政治机构的来源及其发展历史;(2)与政治制度有关的法律体系,研究宪法和有关法典如何规定政府机构的职能以及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权力关系。 随着20C初叶世界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和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这种以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统方法逐渐受到政治学者们的批评。他们对前人树立的刻板的历史叙述、逻辑推理及其它规范程式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转而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 政治行为主义的产生与以下几个重要社会条件分不开。首先是当时欧洲各类社会科学的影响。从19世纪后半叶以来,美国政治学界就一直受到托克维利等欧洲学者的强烈影响。得自欧洲一些著名大学的教学方法的启发,许多美国学者开始倡导政治学的科学性。20C30年代,大批欧洲学者为逃避法西斯主义的迫害,从大西洋彼岸到了美国,又为学术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他们当中有些人后来在美国政治学界占据了重要位置。 这一大批欧洲或欧洲式的社会科学家强调:政治学必须借助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他们带来的新的科学分类思想对美国政治学界的影响难以估价。弗利德里希和帕森斯介绍来马克思、杜尔克海姆、弗洛伊德、韦伯、帕雷托、莫斯卡、米切尔斯的学说,推动了后来政治行为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政治行为主义的启迪和影响。巴甫洛夫(Pavrov)、约翰·华生(John Waston)和B·F·斯金纳(B·F·Skinner)等心理学家创立的“行为心理学”,注重运用刺激——反应模式解释人类行为,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刺激因素,这些思想对政治学行为研究有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可以说是当时各门科学(首先在心理学)中发生的行为科学的一个边缘产物。 其次,是国际和国内的现实需要驱动美国的政治学学者更加重视并直接接触普遍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二战当中,一大批政治学家走出校园和研究机构,亲自处理联邦政府或地方的日常政治事物和管理工作。通过切身的经验,他们察觉到传统理论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巨大差距,看到研究工作存在着严重缺欠,旧有的学园式结论不可能预测未来的政治局势。这些迫使他们在方法论上检讨自己。在这股日趋壮大的学术思潮带动下,一些影响力颇大的政治学家已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主张:政治研究要关心现实。打破过去那种以图书馆为基地的研究方式;研究面向人们的政治行为,特别要重视各种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努力对人们的政治抉择作出预测并给以检验。 与此同时,美国各种社会势力也出于长远或近期的考虑,大力资助政治学团体的研究活动,因为搜集和分析大量实际资料要比局限于图书馆当中作研究所需的费用大得多。大基金会通过资助某些中意的研究项目,制约了学者们的注意力和思想倾向。二战后,各基金会进一步重视资助诸如选举等短期行为科学研究项目及一些跨学科研究。 最后,应该看到,行为主义之所以产生,是和美国注重实用传统及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密切相联的。20世纪初叶,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启发过许多政治学家。在现代哲学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有逻辑实证主义。其代表维也纳学派主张:一切理论都要有经验上的根据, 由直接或间接的验证预以证实或推翻;理论必须出于彻底的科学态度,并且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哲学的任务是以语言分析为主要方法,达到对知识和科学的解析等。在传统和思潮的推动下,美国政治学界逐渐形成一股占主流位置的观点:科学的实质在于收集客观资料,收集政治生活的无情事实。这一观点直接针对19C以往的推理方法,就是说学术界认识到,要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光靠对法律权利与义务作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是不行的,社会知识的可靠性在于事实。这样,重事实而不重目标。重现状研究而不重方向研究,成了普遍倾向。美国政治学会1903年成立,早期的几位会长都是主张政治学科学化的学者。20C20年代初,美国几次全国政治学会议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利用新技术收集新情况、新资料,而不注重理论的作用。学术界认为,事实会自己说话。 政治行为主义的形成,包含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在美国,对传统的制度研究加以批评的学者,首推以研究方法论著称的社会科学家阿瑟·F·本特利。他早在《政府过程》(1908)中就抨击当时的政治学是一门僵死的学问,只对政府脯机构的最表面特征作形式上的研究。他主张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使政治学变为名符其实的科学。英国学者G·华莱土在1908年出版的《政治中的人性》中,也把政治动机看作理解政治生活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领域,主张采用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J·布鲁斯说过:“所需要的只是:事实、事实、事实。”这句话典型地代表了那个时代政治学者最重视的东西。布鲁斯还赞扬科学及其严谨性,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知识界反对墨守传统的共同态度。 继本特利之后,对推动政治行为主义形成起作用最大的,是查尔斯·E·梅里安和他带动下的“芝加哥学派”。梅里安在1921年发表论文《政治学研究之现状》,正式提出广泛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地理、人种学、生物学、统计学的技术和成果改造政治学研究状况。美国学者一般都把这一年看作科学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标志。1925年梅里安出版《政治学的新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学院式政治学的批评和发展政治行为研究的日程表。梅里安首先提出“新政治科学”这个名词。他主张,政治学必须应用科学方法研究政治过程,把政治行为作为调查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重视在政治分析中理论与经验研究必然形成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梅里安在20年代担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以后一、二十年当中,该系培养了一批研究生,他们成了后来闻名全美的政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有早期的H·F戈斯耐尔、H·D·拉斯韦尔和30年代以来的第二代传人凯伊、特鲁曼、西蒙、阿尔蒙德等。伊斯顿在40年代后期起到该系执教。本特利和亨廷顿也曾就学于这所著名学府。人才汇聚,使这里俨然成为美国政治行为主义研究的中心。在这种科学化思维万式指导下,谈学派的学者们都是面向实地工作,用以弥补以往研究资料的匮乏,并积极借用其它社会科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及手段,正式把行为主义引进政治研究,带动了行为行为主义革命的兴起。 总的来看。从20年代初直至二战之前,形成之中的行为主义在方法论上强调的重点是不断发现事实和采用科学方法。伊斯顿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过:一场高度求实的时代开始了,事实成了人们共同接受的准则,成了普遍流行的科学意识的一部分。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上看。当时的重点已经由政治制度转向政治过程。与过程相关,当时初步形成了几个重要的政治理论,比如团体论,研究参与政治过程的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这些团体在制定或执行政策当中扮演的角色。团体可以包括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等有组织的团体,也包括诸如社会阶级以及区域性、宗教性、种族性等非组织的社会力量。同时也重视研究权力概念。比如G·E·G·卡特林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权力,政治舞台是权力市场(《科学与政治学方法》,1927)。拉斯韦尔提出,政治学研究影响力和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力根据服从、安全和收入而定,有影响力的人的特征是阶级、技术、人格和具体物质等。这几个内容特征和50至60年代成熟时期的研究重心还是有所不同的。 当时处于这场学术运动中的先驱人物,还有W·李卜曼(《公共舆论》,1922)、C·A·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1913)、S·赖斯(《数量分析与政治学》,1938)、 W·B·莫若等人。他们都倡导用科学方法探讨与研究政治现象,发现政治行为的基本规律。 第二阶段为鼎盛阶段,始于二战后至60年代末。这时美国涌现出一大批批行为主义学派的政治学者,如瓦尔迪姆·O·凯(Valdimar·O·Key)、戴维·杜鲁门、赫伯特·西蒙、罗伯特·达尔、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戴维·伊斯顿、卡尔·W·多伊奇(Karl W·Deutsch)、德怀特·沃尔多 (Dwight Waldo)等人,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把行为主义普遍运用于政策制定,压力团体、政治过程、社会冲突、选举行为、国际关系、政治体制和权力等各个领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行为主义政治学著作,如V·O·凯的《美国各州及南部政治》(1949)、西蒙·史密斯和汤普逊的《公共行政》(1950)、拉斯韦尔和卡普兰的《权力与社会》(1950)、杜鲁门的《政府过程》(1951)、伊斯顿的《政治系统》(1953)。 政治行为主义从产生进入到发展的高峰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趋势反映了广大学者们一个日益自觉的意识:日常研究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迫使政治学必须在理论和方法上同传统决裂。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的积极赞助下,一些政治学家团体积极从事行为研究。比如,在50至60年代,政治行为学会和比较政治学会就支持并且协助各种行为研究活动。1956年,在“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的年会上,提出的任务之一就是开辟一系列专门途径,以有益于这项研究开展。在教育界,从5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重要大学都设立了这个学科的教授职称。一些学校开设了以政治行为为专业方向的博土生培养计划。政治科学系也竟相建立。出版界也有了变化,到60年代初,政治行为主义已经在专业杂志上成了多数论文的理论依据。 在30年代问世之时,政治行为主义还被学术界许多人看成是少数人持有的偏激理论。但到了50年代,主张行为主义的学者大多成了美国政治学界的权威人物。这个转变的生动标志:在整个30至40年代,美国政治学协会主席中没有一个人鲜明赞同行为主义,但从1950年后,拉斯韦尔等著名学者先后担任了该协会的领导职务。可以说。从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的观点已经遍及当时政治研究的广大领域。和20、30年代相比,行为研究的对象更侧重于人们的心理活动。伊斯顿认为,早期的团体论和权力论考察各种社会群体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政治制度的权力分配和决策内容的过程,实质上还是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积累的只是形势资料。它仍然忽略了参与政治的个人的人格、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忽略了行为资料的积累。行为主义应该以行为资料和形势资料并重。这个批评比较中肯。比如行为研究方法的首创人本特利就否认人的个性在政治研究中的作用,认为个性无法把握;唯一可以研究的是政治过程,而人们能观察到政治过程只是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政治就是团体的行为。在成熟时潮,行为主义突破了这个界限。可以说,在50年代,行为主义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成熟了。 作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政治行为主义逐渐建立了不同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观点、术语和方法。以行为主义这个词为例。伊斯顿曾明确指出,政治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这个词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含意不一样,它反映了学术上的重大差异。如,心理学的工具是人的感觉器官或机械仪器,它的研究对象只是人体在外界刺激之后产生的可视察的行为,而不过问人的目的、企图、动机、欲望、情绪、感觉等精神内部的变化。反之政治行为主义关心人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规律,总是努力预知人们头脑中有什么想法。它把团体和个人,把“刺激——组织——反应”的心理过程和制度——个人的关系都列入研究范围。所以政治行为主义的观察领域要比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宽广得多。 经过同代学者共同探索和重复使用,行为主义政治学已有了学科内公认的方法论原则:第一,政治分析以个人或团体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政治制度为观察的焦点。第二,搜集并整理事实资料,反对抽象空洞的哲学推理。第三,研究应区分价值问题和事实问题,以确保分析和结论的客观与精确。第四,针对特定范围的对象,建立相应的指导性理论;理论与资料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第五,承认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吸取和借用其它学科的成果。第六,使政治学具有科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发挥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 行为主义革命也波及到美国以外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许多研究机构从事行为研究或准行为研究,如在英国和挪威研究选举行为,在法国研究公众舆论、政党选举行为和压力集团,在意大利分析议会活动,在西德建立经验政治科学。60年代,行为主义渗透到比较政治之中。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学者合作日益密切,开始冲破了以往研究中狭隘的区域意识。 最后应该看到,有些美国学者一直认为:即使在这种学术思潮的波及影响之下,也很难把那些学者明确看作是行为主义的坚决信奉者。直至二战之后,明确表示采纳行为主义的学者并不多见,完全受严格的行为研究技术约束的人也很少。准确地说,多数美国学者对传统方法和行为研究方法的态度是混合采纳,只是偏向于行为主义方法。他们相信:行为主义并不把拒绝历史知识,因为后者是对当代政治行为观察必不可少的补充。行为主义也不能完全割断与传统的联系,因为现有学科的任何新发展都必然以过去的成就为基础。与此同时,当代在美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干脆完全坚持传统的研究方法,仍然着重探讨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史的有关问题。然而不容怀疑的是,自20C中叶以来,行为主义政治学一直是美国政治研究的主流。它体现了当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称为后行为主义阶段。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性选择理论的盛行。理性选择理论意味着政治学从与社会学结合过渡到与经济学结合。它接受了经济学对人的传统看法,认为人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生存环境。这个命题本身就包括了与行为主义的规定相背的内涵。 生物政治学(Biopolitics)是面临危机的行为学派寻找到的一个最新出口。行为学派一般确认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的话,其性质接近于生物学,而远于数学、力学、化学和物理学。因此,生物政治学可以说是行为主义主张的一种彻底的表现形式,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治学界的口号。生物政治学嫌行为主义对人的注重还不够。它提出要摆脱危机,必须注重人类政治行为的生物学特征,主张把生物学的信息注入对人类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使政治学更加“行为主义化”。在行为主义关于人的观念基础上,生物政治学认为人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复杂造物,必须采用人种学、心理生理、生物化学,神经解剖学、心理药理学、心理病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手段,从揭示人类生命本质理解人的政治行为,着手改造政治学。 总之,在行为主义前景暗淡的这个时期,不少的政治学者开始批评行为主义的弊病,提出新的理论和主张,试图修补行为主义理论上的破罅,使其继续发展。 政治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伊斯顿说过,政治科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具有本身系统的理论结构的综合学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门学科从根本上容纳、综合了各种科学的方法。这句话突出了方法论在政治行为主义中起着研究基础和整体贯穿的作用。 行为主义作为风行一时的一种政治学流派,其根本特征在于注重研究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而不是象传统政治学那样注重探讨事物的本质。出于这种政治观,行为学派在进行政治研究时。排除了对国家制度、国家起源、政治权力性质的研究。在他们眼中,国家制度只是一种既存的事物,本身没有指示政治的真实内容。政治的真实内容应当是政治体系内部的活动和围绕制度展开的行为。如果要理解一个政治组织的作用,关键不在于法律规定这个组织中的成员享有什么权力和责任,而在于他们的行为。譬如说,确定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他们看来就是没有必要的,他们认为制度并不能表示政治的实质。 这种政治观避而不谈阶级社会中政治最根本的特征,实质上掩饰了国家政治过程的根本属性。行为学派是想回避政治的这一基本方面,他们断言,国家机器已经成为中性的、为全体民众谋利益的公共权力,因而对它的性质不必加以研究。这就有意无意地绕开了政治制度的性质这个要害问题。 行为学派一方面厌弃对国家和政治制度性质的宏观研穷,另一方面又把对“客观事实”的研究局限于人的行为之上。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人们认识之外的一种事实,“我们不自命知道人的起源和命数,但认为理解人的唯一途径是观察人,并且记录下他在审判室和立法机关中,在议员竞选演说讲坛上所做的一切。一旦有了足够的记录,我们就能预料不久之后他在已被认知的刺激的作用下将如何作为。”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是“规则性”(Regularities)。所谓“规则性”是在一种抽象的人的观念的基础上确认,人类的政治行为具有某种可辨别的“均一性”(Uniformities)。在日常生活中,人受到不同因素的驱使,行为缺乏“均一性”,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人类总以或多或少有点相似的方式活动着。这样,政治学者就可以研究政治行为的“规则性”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变数;就可以用一种严格的方法提供纯描述性的材料。 由于行为主义强调“事实”,因而就突出观察、核实和现代经验科学的方法,强调使概念具备操作的意义。行为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在其所谓的“纯科学”方法和“系统”方法。前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戴维·伊斯顿把行为主义方法论归纳为八项设想目标:规则性(Regularites)、验证(Verifications)、技术(Techniques)、数量确定 (Quantification)、价值 (Values)、系统化 (Systematisation)、纯科学 (Pure Science)和一体化(Integration)。政治行为主义方法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科学主义,即重视模仿自然科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积极采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概念和手段,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发现人的政治行为规律,逐步形成经验理论,并且给予普遍的验证,以期政治学的科学化。行为主义同样重视发现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大量吸收借用政治学所需要的一系列概念、术语和基础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行为主义政治学体现了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交融汇合的学术大趋势。就两者关系而言,如果说自然科学为政治科学这个大系统更多地提供了结构和工具,那么其它各门社会科学就是更多地提供了内容和材料。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采用现代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客观、动态的政治行为。行为主义方法论的首要原则是通过实地调查积累起来的精确事实来形成并验证理论。研究首先要面对客观事实。行为主义的酝酿产生,就在于研究人员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政治学采用历史的、哲学的和其它一般叙述方法。卡特林主张,政治学研究不要同玄奥的抽象观念,而要同感觉到的经验对象相联系,即注意实际活动,避兔所谓的超政治学。理论只有依据对政治事件进行比较密切、直接以及受到比较严格控制的观察,加以检验之后,才能成立。 这样,政治过程和参与活动的各种团体最先取代政治组织和政治机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对象。到50年代,心理学方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研究,目的还是对经验的政治行为作更为深入的了解。当然行为研究并不是抛弃历史资料,不去研究法律和制度,但他们认为政治行为才是政治学的真正要素,法律毕竟是由人去制定、遵守或违犯,而政治制度不过就是行为模式的组合。 行为主义重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学者们公认,特定时期内方法论的深度和技术技巧的灵活情况必然会促进行为研究的进展。自行为主义形成以来,为搜集事实所作的社会调查在形式上已经大为丰富多样,如实地调查、信函问询、资料卡数据分理、受控实地试验、抽样问答等等,这些为政治分析和建立理论提供了所需的资料条件。 经过对经验事实的分析、概括,得出某种理论、规律或假设,必须能够采用既是普遍适用,又是科学严谨的方法加以检验或证实,对结论作出明白无误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是非判断。当代许多政治分析的手段是各种社会科学学科或综合性学科相互通用的。为了解决研究设计、可靠性资料汇集、测量工具、证实标准以及其它各种特殊的科学程序方面,行为分析采用其它学科中的技术手段,如参与观察、内容和群组分析、量图和因素分析、心理测定和精神程序、试验室和实地试验、多元分析和计算机程序等方法。由于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不仅使研究结果易验证,使人信服,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政治调查的领域,系统理论的范围也大大丰富了。 在技术手段当中,又以定量化方法为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从60年代开始。美国政治学界开始普遍使用定量分析。6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城,使得资料统计分析更为迅速和精确。用数字来测度群众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对总统选举中的选民态度进行研究,已经是当今美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学界的热门课题。另外对立法者的动机、行政官员的感情、人的政治化过程和冲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更使这个方法成为政治学者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发挥理论的预测功能也是科学化的目标之一。借助于客观的资料和科学的分析手段,学者们试图发现政治现象的规律,从而预见未来的事态发展趋势。行为主义相信,通过调查和分析,人们可能用类似自然科学那样严密的方法发现人们行为的规律,因为人和各种事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自然科学的某些技术方法、技术原理、逻辑方法和自然哲学同样可以用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当然,政治学要发展自己的一套科学原理,用以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但只要有了适当的分析手段,就可以简化复杂问题,发现政治行为的规律,帮助人们作出预测。 以统计学的应用为例。在美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政治学已掌握了大量的统计资料,有了自己的资料档案。经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分析、加工、分类、存贮,原始资料成为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信息知识,方便了后来人们的利用。美国学者认为,统计学在当代政治学领域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用性,如把统计方法运用于各种社会抽样调查和
2023-08-06 22:40:254

名词解释:思想政治

认识、观念、理念上,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形成、采取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2023-08-06 22:41:252

精神交往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精神交往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传播学理论。在确定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下简称马恩)在他们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交往"的理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他们所说的"交往"无外乎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这与现代"传播"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拓展: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想、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强调了人们的精神交往是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精神交往论从社会的需要考察精神交往,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求是现代交往媒介即大众媒介发明、使用和推广的动力。报刊、电报的使用,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精神交往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既是个人的交往,也是民族的交往、世界的交往。
2023-08-06 22:41:311

“诗意的裁判”——名词解释?

嗯,我有完整版,点击我的头像~~
2023-08-06 22:41:593

名词解释“美在生活”

美是主客观统一说 中国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的一派观点,以朱光潜为主要代表。他批评了自己过去美是心灵主观创造的主张,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的统一。他所谓客观,是说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所谓主观,是说单纯的客观事物还不能成为美,要等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然后使“物”成为“物的形象”,这时才有美。例如梅花这个自然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感觉,人对梅花得到一种感觉印象,经过人的主观意识的加工,感觉印象的意识形态就化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美所形容的对象。由于“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换句话说,已经是社会的物了。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会的物。”因此,他认为,“如果把美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溶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其次,他认为这种“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的“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因此,只有艺术有美,美就是艺术的特性。“美作为一种性质,是意识形态的性质,不是客观存在的性质……美不是第一性的,而是第二性的。”“总而言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次大讨论中,朱光潜的观点受到了其它几派的批评,认为他的主客观统一论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对此,他提出了反批评,认为主观并不等同于主观唯心主义,“主观”与“客观”是相对于人认识或应付外在世界来说的。人是“主体”,外在世界是“客体”或“对象”,就主体方面来看是“主观”,就客体方面来看是“客观”。其它几派观点都是机械的或教条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尖锐指出,美学前进道路上的大障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许多人教条主义地误解和简单化地运用了列宁的反映论,抹煞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劳动以及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主观抱有迷信式的恐惧,因而否定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劳动对于美的作用。朱光潜关于美是主客观统一的新理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致意见,但他的见解有独创性,富有启发意义。
2023-08-06 22:42:093

台阁体名词解释

台阁体的名词解释如下:1、明初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代表作家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三人,同入台阁辅政,为文讲究雍容典雅,但内容则多粉饰太平,颂扬统治阶级功德。一时竞相崇尚,称之为“台阁体”。【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杨尚法源出欧阳氏,以简澹和易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贵之,曰台阁体。”2、一种楷书字体名。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盛行于明清时代。又称馆阁体。台阁体大体与这样的几种因素相关联:一是密切结合官方意识形态即程朱理学,故表现的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二是反映着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三是与当时(特别是永乐之后)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的状况相对应,表现出陶然悠然的满足心态(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杨士奇的“太平宰相风度”)。这是一种由压抑的道德和平庸的人格出发的文学,既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而且“阘冗肤廓,几于万喙一音”。(《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倪文僖集》提要),由于平庸单一,无艺术生命力可言。台阁体文人大都追慕宋人的文学风范,如董其昌所说:“自杨文贞而下,皆以欧、曾为范。”(《重刻王文庄公集序》)但这种追慕,更多地以程朱理学为前提,距宋人的文学成就也遥远得很。
2023-08-06 22:42:471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1)主流文化是在一个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曾经是主流文化;在美国,西欧移民的清教徒文化是主流文化。(2)亚文化又叫次文化、副文化,是在一个文化系统中处于次要位置的文化。一般是指具有某一地区性色彩或某一群体性色彩的文化。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的意思是“内部的”,而不是“次等的”。如我国云南摩梭人的文化;美国社会中的印第安文化、黑人文化。中国社会中的海派文化、京城文化等(3)当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互相对立和排斥时,它就成为反文化,反文化是指一种否定和排斥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主流文化的文化。
2023-08-06 22:43:302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尽在其中;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
2023-08-06 22:43:512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是什么?

文学理论是指诠释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或哲学)。各种文学理论派别会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理解文学文本,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来看待文学。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理论研究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学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其中包括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一切艺术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所起的社会作用,其中包括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所独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学本身的不同形态(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学种类、体裁;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其中包括方法、风格和流派等等。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历史文学理论的实践在 20 世纪成为一种职业,但它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早期例子)、古印度(巴拉塔穆尼的Natya Shastra)、古罗马(Longinus的On the Sublime)。所述的审美的理论哲学家从古代哲学18 和 19 世纪对当前文学研究有重要影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与文学史息息相关。然而,“文学理论”仅日期大约20世纪50年代时,现代意义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索绪尔开始强烈影响英语语言文学批评。的新批评和不同的欧洲影响的形式主义(特别是俄国形式主义)曾形容他们的一些更抽象的努力,“理论”为好。但直到英语学术界开始感受到结构主义的广泛影响,“文学理论”才被认为是一个统一的领域。在英美学术界,文学理论在 1960 年代后期(其影响开始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大学向外传播)到 1980 年代(由当时几乎到处都以某种形式教授它)。在这段时间里,文学理论被视为学术前沿,大多数大学文学系都试图教授和研究理论并将其纳入课程。由于其人气翻红及其关键文本的语言困难的,理论也经常被批评为赶时髦或新潮蒙昧主义(和周期的许多学术讽刺小说,如由戴维·洛奇,功能理论显着)。一些理论和反理论的学者将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关于理论学术价值的争论称为“理论战争”。到 1990 年代初期,尽管文学理论的文本被纳入几乎所有文学的研究,“理论”作为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本身的受欢迎程度正在略有下降(以及纯粹的“理论家”的职位空缺)。到 2010 年,关于在文学研究中使用理论的争论已经平息,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现在趋于温和和不那么活跃。然而,像马克鲍尔莱因这样的一些学者继续争辩说,能力较差的理论家已经放弃了经过验证的认识论方法,导致学习、研究和评估的持续失误。一些学者在他们的工作中确实大量引用了理论,而另一些学者则只是顺便提及或根本不提及;但它是文学研究中公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8-06 22:43:581